人物平生
十一年,以在直勤,擢四五品京堂,授内阁侍读学士。历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命履勘绥远城浑津、黑河硷地改徵,及大青山牧厂馀地招垦事。十三年,予副都统衔,充西宁办事大臣。疏言:“青海蒙、番,重利轻命。自来命盗诸案,一经罚服,怨仇消释。若必按律惩办,不第犯事之家仇隙相寻,被害者心反觖望,相习成风,不可化诲。溯蒙、番内附以来,雍正十一年大学士鄂尔泰等议纂番例颁行,声明俟五年后始依内地律例办理。乾隆年间叠经展限,兹复奉命详议。臣以为番、民纠结滋扰,或情同叛逆,或关系边陲大局,自应从严惩办。若其自相残杀及盗窃之案,向以罚服完结,相安巳久。必绳以内地法律,转恐愚昧野番,群疑滋惧,非绥服边氓之道。”疏入,下军机大臣议行。
十六年,召回京,授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偕内阁学士阮元勘议山西盐务,疏请停止吉兰泰盐官运,改并潞商引额,以潞引之有馀,补吉课之不足,吉盐许民捞贩,限制水运至皇甫川而止,下部议行。寻授内阁学士,迁刑部侍郎。十八年,缘事降调,予二等侍卫,命赴山东治军需。复授内阁学士,历山海关副都统、马兰镇总兵、锦州副都统。二十年,召授刑部侍郎。二十四年。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偕侍郎帅承瀛赴山东鞫狱,并勘兰仪决口,督濬引河。次年春,竣工,予议叙。调户部,又调工部,擢左都御史。宣宗即位,以枢臣撰拟遗诏不慎,先后罢直,文孚独留。
道光二年,命往陕西按鞫渭南县民柳全璧殴毙人命狱,论知县徐润受人嘱讬、疏脱正凶、事后得赃,枷号两月,遣戍伊犁;升任西安知府邓廷桢偏执枉纵,讯无贪酷,革职免发遣;巡抚朱勋失察,议革职,降四五品京堂。四年,仁宗实录成,加太子太保。南河阻运,诏责减黄蓄清;至十一月洪湖水多,启坝而高堰、山盱石工溃决,命文孚偕尚书汪廷珍驰往按治,奏劾河督张文浩於御黄坝应闭不闭,五坝应开不开,湖水过多,致石工掣塌万馀丈,请遣戍伊犁;两江总督孙玉庭徇隐回护,交部严议。议於御黄坝外添建三坝,钳束黄流。坝内外及束清、运口各坝两岸筑纤道,多作土坝,挑濬长河,帮培堤身,以利漕行。速挑引河,引清入运;堵闭束清坝,杜黄入湖;又议覆侍郎朱士彦条陈五事,由河臣勘办。疏上,并依议行。命文孚等回京,责严烺、魏元煜办理,而引黄济运仍不得要领,河、漕交困。
八年,回疆底定,首逆就擒,晋太子太傅,赐紫缰,绘像紫光阁,御制赞有“和而不同,公正以清”之褒。十一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四年,拜东阁大学士,管理吏部。十五年,转文渊阁大学士。以疾请解职,优诏慰谕,许罢直军机。十六年,致仕。二十一年,卒,赠太保,谥文敬。
关联
博尔济吉特古而布什(高高祖);博尔济吉特国栋(父);博尔济吉特国柱(胞伯);博尔济吉特裕瑛(孙);博尔济吉特元恺(原名开勋,曾孙);博尔济吉特琦善(侄子)职衔
职衔 | 任期 | 出处 |
军机处章京 | 乾隆55年-嘉庆12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124801号 |
内阁中书 | 乾隆56年-乾隆60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内阁侍读(侍读) | 乾隆60年-嘉庆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户部银库员外郎 | 嘉庆5年-嘉庆8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刑部员外郎 | 嘉庆8年-嘉庆1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内阁侍读学士 | 嘉庆11年-嘉庆12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鸿胪寺卿 | 嘉庆12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通政使司副使 | 嘉庆12年-嘉庆13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116320号 |
副都统衔 | 嘉庆13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西宁办事大臣 | 嘉庆13年-嘉庆16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116320号 |
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 嘉庆13年-嘉庆17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白旗满洲副都统 | 嘉庆17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白旗护军统领(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兼署) | 嘉庆17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内阁学士 | 嘉庆17年;嘉庆18年-嘉庆19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113457号 |
礼部侍郎衔(内阁学士兼) | 嘉庆17年-嘉庆?年;嘉庆18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11号 |
镶黄旗护军统领(署) | 嘉庆17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稿 ,1092号 |
刑部右侍郎(署) | 嘉庆17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刑部右侍郎 | 嘉庆17年-嘉庆18年;嘉庆23年-嘉庆25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137126号 |
左翼监督 | 嘉庆18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11号 |
[不详](管理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事务) | 嘉庆18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白旗护军统领 | 嘉庆18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黄旗公中佐领(镶白旗护军统领兼) | 嘉庆18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二等侍卫 | 嘉庆18年-嘉庆2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大门上行走 | 嘉庆18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山海关副都统 | 嘉庆19年-嘉庆20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马兰镇总兵 | 嘉庆20年-嘉庆2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内务府大臣(兼管) | 嘉庆20年-道光3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头等侍卫 | 嘉庆21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叶尔羌领队大臣 | 嘉庆21年-嘉庆?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锦州副都统 | 嘉庆21年-嘉庆23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 嘉庆23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 嘉庆23年-道光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 嘉庆24年-道光1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崇文门副监督 | 嘉庆24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满洲繙译乡试副考官 | 嘉庆24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户部左侍郎 | 嘉庆2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实录馆副总裁 | 嘉庆25年-道光4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 | 嘉庆2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11号 |
礼部左侍郎(兼署) | 嘉庆2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左都御史 | 嘉庆25年-道光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经筵讲官 | 嘉庆25年-道光?年;道光11年-道光?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02183号 |
礼部尚书 | 道光1年-道光2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59208号 |
[不详](兼管乐部) | 道光1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不详](兼管太常寺事务) | 道光1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不详](兼管鸿胪寺事务) | 道光1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蓝旗蒙古都统 | 道光1年-道光2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59208号 |
考试八旗繙译官 | 道光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兼署) | 道光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 道光1年-道光14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户部尚书(署) | 道光2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工部尚书 | 道光2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总理行营大臣(管) | 道光2年-道光?年 | 宣宗成皇帝实录 ,36卷 |
陕西巡抚(工部尚书署理) | 道光2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蓝旗满洲都统 | 道光2年-道光11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02183号 |
吏部尚书 | 道光2年-道光14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59240号 |
总管内务府大臣 | 道光2年-道光3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崇文门正监督 | 道光3年-道光?年;道光6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武会试监射大臣 | 道光3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太子少保 | 道光4年-道光7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59513号 |
[不详](稽查钦奉上谕事件处) | 道光4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管理健锐营大臣 | 道光6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11号 |
阅兵大臣 | 道光6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太子太保 | 道光7年-道光8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不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 | 道光7年-道光?年;道光14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太子太傅 | 道光8年-道光21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58323号 |
十五善射大臣 | 道光8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署) | 道光9年-道光?年;道光10年-道光?年;道光12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满洲繙译会试正考官(繙译会试正考官) | 道光9年;道光16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红旗汉军都统(署) | 道光10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镶红旗满洲都统(署) | 道光10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正黄旗满洲都统](署) | 道光11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管理三库大臣](署管理三库事务) | 道光11年-道光?年;道光12年-道光?年;道光14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正白旗满洲都统 | 道光11年-道光16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133475号 |
国史馆正总裁 | 道光11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协办大学士 | 道光11年-道光14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60014号 |
镶白旗满州都统(署) | 道光12年-道光?年 | 宣宗成皇帝实录 ,219卷 |
俄罗斯佐领(管) | 道光14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内大臣 | 道光14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11号 |
正使 | 道光14年 | 宣宗成皇帝实录 ,260卷 |
东阁大学士 | 道光14年-道光1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不详](管理吏部事务) | 道光14年-道光1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署) | 道光15年-道光?年 | 宣宗成皇帝实录 ,263卷 |
文渊阁大学士 | 道光15年-道光16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署) | 道光15年-道光?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58524号 |
考试满洲繙译官 | 道光1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署) | 道光15年-道光?年;道光16年-道光?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繙译乡试正考官 | 道光15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署) | 道光16年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133142号 |
太保(晋赠) | 道光21年- | 清国史馆传包 ,1648-4号 |
史料记载
文孚,字秋潭,博尔济吉特氏,满洲镶黄旗人。由监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四年,从那彦成赴陕西治军需。八年,随扈秋狝,校射中四矢,赐花翎。十一年,以在直勤,擢四五品京堂,授内阁侍读学士。历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命履勘绥远城浑津、黑河硷地改徵,及大青山牧厂馀地招垦事。十三年,予副都统衔,充西宁办事大臣。疏言:“青海蒙、番,重利轻命。自来命盗诸案,一经罚服,怨仇消释。若必按律惩办,不第犯事之家仇隙相寻,被害者心反觖望,相习成风,不可化诲。溯蒙、番内附以来,雍正十一年大学士鄂尔泰等议纂番例颁行,声明俟五年后始依内地律例办理。乾隆年间叠经展限,兹复奉命详议。臣以为番、民纠结滋扰,或情同叛逆,或关系边陲大局,自应从严惩办。若其自相残杀及盗窃之案,向以罚服完结,相安巳久。必绳以内地法律,转恐愚昧野番,群疑滋惧,非绥服边氓之道。”疏入,下军机大臣议行。
十六年,召回京,授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偕内阁学士阮元勘议山西盐务,疏请停止吉兰泰盐官运,改并潞商引额,以潞引之有馀,补吉课之不足,吉盐许民捞贩,限制水运至皇甫川而止,下部议行。寻授内阁学士,迁刑部侍郎。十八年,缘事降调,予二等侍卫,命赴山东治军需。复授内阁学士,历山海关副都统、马兰镇总兵、锦州副都统。二十年,召授刑部侍郎。二十四年。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偕侍郎帅承瀛赴山东鞫狱,并勘兰仪决口,督濬引河。次年春,竣工,予议叙。调户部,又调工部,擢左都御史。宣宗即位,以枢臣撰拟遗诏不慎,先后罢直,文孚独留。道光二年,命往陕西按鞫渭南县民柳全璧殴毙人命狱,论知县徐润受人嘱讬、疏脱正凶、事后得赃,枷号两月,遣戍伊犁;升任西安知府邓廷桢偏执枉纵,讯无贪酷,革职免发遣;巡抚朱勋失察,议革职,降四五品京堂。四年,仁宗实录成,加太子太保。
南河阻运,诏责减黄蓄清;至十一月洪湖水多,启坝而高堰、山盱石工溃决,命文孚偕尚书汪廷珍驰往按治,奏劾河督张文浩於御黄坝应闭不闭,五坝应开不开,湖水过多,致石工掣塌万馀丈,请遣戍伊犁;两江总督孙玉庭徇隐回护,交部严议。议於御黄坝外添建三坝,钳束黄流。坝内外及束清、运口各坝两岸筑纤道,多作土坝,挑濬长河,帮培堤身,以利漕行。速挑引河,引清入运;堵闭束清坝,杜黄入湖;又议覆侍郎朱士彦条陈五事,由河臣勘办。疏上,并依议行。命文孚等回京,责严烺、魏元煜办理,而引黄济运仍不得要领,河、漕交困。
八年,回疆底定,首逆就擒,晋太子太傅,赐紫缰,绘像紫光阁,御制赞有“和而不同,公正以清”之褒。十一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四年,拜东阁大学士,管理吏部。十五年,转文渊阁大学士。以疾请解职,优诏慰谕,许罢直军机。十六年,致仕。二十一年,卒,赠太保,谥文敬。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