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周锦水(1890~1972),浙江定海人。家境贫寒。13岁来上海,在六合路升大马车行学打铁。17岁到湖北汉口德商瑞生洋行机器部做工。
民国时期
民国3年(1914年)离开洋行,自筹60块银元,在 汉口河街满家巷开办锦记电料行,自任经理。民国6年后,因进口货充斥市场,电料行生意清淡,经人介绍到德商开利洋行任职员。次年在义比洋行工作时,因与外商口角,愤而辞职,自营电料和出租买卖进口电动机,并萌发了自制电动机的念头。民国15年,他自费赴日本学习电机制造技术。回国后,在汉口试制小型电动机首获成功。当时,上海华生电器厂经理 叶友才恰好在汉口,得知周锦水试制成功小型电动机的消息后,邀他到上海合作开办电器厂。
民国19年,与 叶友才各出资75000银元,在南翔镇北市梢开办华成电器制造厂,自任厂长,叶任董事长兼经理。民国21年,生产1~10马力小型交流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并投放市场。当时外商资本雄厚,设备先进,产品大批量生产,周锦水知道要在价格上同外商竞争取胜是不可能的。但他发现外商对中国各地的电力供应情况不清楚,外商生产的电机在各地电压紊乱的环境中使用,造成电机烧毁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他在建厂前曾花了1年时间。对无锡、重庆、广州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供电线路的电压,作了实地测量。后来,华成厂按照各地不同的电压波动幅度,分档设计制造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型号的电机,并加装了透风外罩,大大提高了电动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因此,华成厂的电动机销路比进口的还要好。“华成马达”名声大震,打破了外国电机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民国26年,抗战爆发,华成厂内迁。从上海启运时物资1715吨,到重庆后只剩17吨,4000多万元资产损失殆尽。他疏通关系、向银行贷款7500万元,在重庆重建华成电器厂,继续制造电机和电器,支援抗战。还被聘为国民政府战时生产局电器顾问。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受国民政府委派由渝返沪,接管日资新华电机厂(现跃进电机厂),任厂务主任。同年11月,以5.6亿法币购进新华电机厂,改名华成电器制造厂,自任厂长兼总经理。并主持恢复南翔厂,改名华成电器制造分厂。
解放后
解放后,作为上海市工商界代表,随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代表团赴苏联参观访问。1956年按上级统一规划,华成厂的上海厂与南翔分厂分为两个独立的企业,上海厂更名为华成电器厂,主要生产电动机。南翔厂更名为上海机床电器厂,专业生产机床电器,周锦水任上海机床电器厂厂长至1958年3月退休。他曾任上海市提篮桥区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嘉定县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上海工商联执行委员等职。
最后编辑: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