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进之

简介: 康进之,棣州(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后世人评价他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史载康进之作杂剧两种:《黑旋风老收心》与《李逵负荆》,如今只留下《李逵负荆》一剧。在当时十分流行,如贾仲明为其作为的【凌波仙】吊词云:“编《老收心》李黑厮,《负荆》是小斧头儿。行于世,写上纸,费骚人和曲填词”。
[展开]

康进之的个人经历

康进之 - 简介

 
康进之,棣州(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后世人评价他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史载康进之作杂剧两种:《黑旋风老收心》与《李逵负荆》,如今只留下《李逵负荆》一剧。在当时十分流行,如贾仲明为其作为的【凌波仙】吊词云:“编《老收心》李黑厮,《负荆》是小斧头儿。行于世,写上纸,费骚人和曲填词”。

康进之 - 概述

 
康进之是在惠民“曲山艺海”中长大的,他常与社会下层艺人往来,是一位不肯同统治者合作的“贤人” ,对民众疾苦却十分同情。《李逵负荆》写酒店店主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李逵听说后,不加分辨回山寨怒斥宋江、鲁智深二人。李逵还立下军令状,同宋、鲁一起下山找人对质,真相大白后,李逵负荆请罪,宋江即命李逵清除两个恶棍,将功折罪
李逵是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人物,在康进之笔下,李逵天真烂漫,淳朴爽直,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胸怀坦荡,疾恶如仇,他还深深热爱着梁山泊的一草一木。戏中写李逵下山踏青游玩就十分生动:“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虽然此时李逵的性格还未最后定型,但已经十分可爱,明代戏曲家孟称舜评康进之为“曲语句工当行,手笔绝高绝者”。后来元剧研究者都以康进之为“词林之英杰”,而赞誉《李逵负荆》是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

康进之 - 贡献

《李逵负荆》写在梁山附近开酒店的王林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宋江、鲁智深的恶棍宋刚、鲁智恩抢去。李逵听说后,不加分辨回山寨怒斥宋江、鲁智深二人。李逵还立下军令状,同宋、鲁一起下山找王林对质。后真相大白,李逵知错,负荆请罪,宋江即命李逵除二恶棍,将功折罪。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李逵的英雄形象。他鲁莽、轻信,却又直率而勇于认错
这一切都出自对梁山义军的忠诚,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剧情发展虽然建立在误会的基础上,却符合李逵性格鲁莽刚直的特点。正是通过李逵维护梁山泊名声的行动,展现了梁山义军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作者还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李逵下山时的赏景、背诗,寄托了他对山寨的感情;下山对质时急如星火,生怕宋江等二人不肯前去;负荆请罪时,既羞愧又装傻装呆,希望得到宽恕;惩办恶棍时又是勇猛果敢。这些描写,不仅具体表现了李逵嫉恶如仇、豪爽天真的性格,还加强了剧本的喜剧色彩。
全剧曲词豪放,曲白生动。明代戏曲家孟称舜评为"曲语句工当行,手笔绝高绝者"。历来元剧研究者都以为它是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论者也有认为本剧写李逵下山时一路赏景追逐水流桃花的较细致的刻画,负荆前一度想到自尽的描写,都是传说中的李逵性格还未最后定型的标志。此可备一说。

康进之 - 代表

李逵负荆》,正名作《梁山泊李逵负荆》,又作《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是现存元代杂剧水浒戏中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其内容情节与《水浒传》第七十三回下半章的故事,大致相同。
全剧写宋刚和鲁智恩这两个歹徒,冒充梁山英雄宋江、鲁智深,拐走梁山附近杏花庄酒店主人王林女儿满堂娇。正逢清明时节梁山泊放假,李逵下山踏青,到酒店饮酒,听了王林的哭诉,怒火满腔,回到山上斥责和嘲弄宋江,大闹忠义堂,欲砍杏黄旗。后经下山到酒店找王林质对,才知是两个歹徒假冒宋江、鲁智深作恶。李逵明白了真相后,悔恨莫及,并知错改错,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歹徒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派李逵下山捉拿歹徒,为民除害,搭救了王林父女。全剧在庆功声中结束。这是一场由误会造成的戏剧故事,剧情并不复杂、曲折,但却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颂扬了梁山英雄热爱人民、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正义行为,揭示了梁山起义军和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酒店主人王林出场自报姓名,述说了家世之后,立即想到梁山头领,“俺这里靠着这梁山较近,但是山上头领,都在俺家买酒吃。”这说明梁山起义军与王林平时交往甚密;他误认为两个冒名恶棍真的是梁山头领,便热情相待,称赞“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并说“老汉在这里,多亏了头领哥哥照顾”,对梁山好汉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后来,王林用计灌醉了两个恶棍,连夜上山报信,更是在除暴安良方面揭示了梁山起义军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人民群众信任、支持梁山起义军;梁山起义军保护人民群众。

《李逵负荆》正是在这一方面体现了封建社会里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愿望和理想。《李逵负荆》所表达的这一深刻的主题,主要靠李逵这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揭示出来的。现存的元代水浒戏,大都是以李逵为主人公,其中首推《李逵负荆》中李逵形象最为成功。这出戏着重突出了李逵对梁山事业的赤诚、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和不平、对黑暗势力的斗争,及其直率坦然、勇于改错的性格特征,形象丰满逼真,栩栩如生。《李逵负荆》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性,成功地刻画了李逵这个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而且在艺术处理上也十分成功。它较好地运用误会、巧合的手法,达到巧妙、娴熟的艺术境界。误会、巧合是建筑在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基础上的。李逵和宋江之间一场误会性的戏剧冲突,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梁山泊清明节放三天假的闲日子里,竟有两个歹徒冒充宋江、鲁智深之名,拐走王林的女儿,这是巧合,但却符合赵宋王朝昏暗腐败、动荡不定的时代特点,以及宋江聚众起义、除暴安良、有“威”可冒的历史因缘,因此并不给人以虚假编造之感。而此事又恰巧为刚直、性烈、易怒的李逵先从王林口中知道,于是便展开了大闹忠义堂、下山对质、负荆请罪、捉拿歹徒、搭救王林父女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既使剧本富有浓重的喜剧色彩,又突出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主题思想。

康进之 - 剧目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脚色,半数以上的水浒戏是以他为主人公的。《李逵负荆》充分表现了李逵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和勇于改过的精神。当他听到王林说女儿被宋江、鲁智深抢走,并拿出红绢褡膊为见证时,便怒气冲天地回山追查,对宋江、鲁智深进行了辛辣的嘲弄。但当真相大白后,又马上负荆请罪。作者对这一英雄人物的刻划又极为细致、生动,如第二折李逵与宋江、鲁智深下山质对时的一段曲白: (正末唱)非铁牛,敢无礼,既赌赛,怎翻悔?莫说这三十六英雄一个个都是弟兄辈……(云)众兄弟每(们) 都来听着!(宋江云)你着他听什么?(正末云)俺如今和宋江鲁智深同到那杏花庄上,只等那老王林道出个是字儿,你那做媒的花和尚休要怪,我一斧分开两个瓢,谁着你拐了一十八岁满堂娇?单把宋江一个留将下,待我亲手伏侍哥哥这一遭。(宋江云)你怎生伏侍我?(正末云)我伏侍你,我伏侍你:一只手揪住衣领,一只手掐住腰带,滴溜扑摔个一字,阔脚板踏住胸脯,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唱)便跳出你那七代先灵,也将我来劝不得!



这段曲白既表现李逵火暴的性格,切合他和宋江、鲁智深及梁山泊众兄弟之间的人物关系,又声口逼真,情态如见,包含着许多戏剧动作,适合于舞台演出的要求。作者写梁山环境与人物性格,既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概括了现实的素材;同时赋予环境与人物以理想的色彩。作品又是一个有典型意义的幽默性的喜剧。作者通过喜剧冲突巧妙地突出了李逵性格的两个方面:他对梁山事业的爱护、对受压迫人民的同情和他轻信人言、易于激动的缺点。他的轻信人言、易于激动,使我们感到好笑;而他的热爱人民,忠于梁山事业,又使我们觉得可爱,这就使它可以和《看钱奴》、《风光好》等讽刺性喜剧明显地区别开来。此外,如第一折写王林边哭边为李逵打酒,第二折写李逵摹仿王林的样子在宋江面前哭诉满堂娇的被抢,第三折写王林打开门把李逵当做满堂娇抱着哭,也都表现了作者善于掌握喜剧的关目处理。

康进之 - 杂剧

元代的戏剧叫元杂剧。元杂剧不仅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还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今北京) 为中心,流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元代的剧坛,群星璀灿、名作如云。

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他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剧作家,称为“书会先生”。这些落魄文人在团体内,又合作又竞争,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已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绝大多数是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像做文章讲究起承传合一样。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这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元杂剧在艺术上是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形式。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联成一个套曲。全套只押一个韵,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这种“一人主唱”可以极大地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酣畅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念白部分受参军戏传统的影响,常常插科打诨,富于幽默趣味。将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统一起来,达到体制上的规整,这表明元杂剧的艺术成熟和完善。

  

康进之

最后编辑:2022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