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朱保国又在山东设立一家药业公司,并斥资5000万元把洋参知名品牌“喜悦”收归旗下,10年前朱保国带着价值11,000美元的美容处方从家乡来到深圳,今天他旗下有五大主要保健美容品牌。今年初太太集团在多数竞争者中冲出重围,成功收购了一家销售额是太太集团两倍的医药企业——丽珠药业(000513)。去年集团的销售收入达8200万美元(2000年8100万亿美元),有2000名员工。
个人概述
年龄:49
学历: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主要公司:深圳太太药业
公司总部:广东深圳
第一次上市:上海——太太药业(2001年6月)
主要行业:保健品资产:1.6亿美元(2001年1.71亿美元)
职业生涯
朱保国2003年将“太太药业”更名为“健康元药业”,为进一步巩固其在保健品市场的地位,朱保国又在山东设立一家药业公司,并斥资5000万元把洋参知名品牌“喜悦”收归旗下。
个人荣誉
成就
大学毕业后,朱保国曾在商店里工作两年,后入一家化工厂做化工技术员,并以5000元参股一个小型化工厂。
10年前朱保国带着价值11,000美元的美容处方从家乡来到深圳,今天他旗下有五大主要保健美容品牌。今年初太太集团在多数竞争者中冲出重围,成功收购了一家销售额是太太集团两倍的医药企业——丽珠药业。去年集团的销售收入达8200万美元(2000年8100万亿美元),有2000名员工。
1985-1986年河南新乡市第五化工厂技术员。
1986-1992年河南飞龙精细化工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朱到新乡机床厂与外商合资的一家深圳企业担任总经理。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朱保国用9万元购买了新乡一位老中医发明的女性保健口服液配方,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生产“太太口服液”。
1992年至今创建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即现在的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3年起,朱逐步将公司股份收购到个人名下,并开始涉足制药领域。
1997年起“太太”开始涉足制药领域。
2001年6月,“太太药业”在沪挂牌上市,朱保国家族持有“太太药业”74.2%股份。
2002年“太太”获得了另一家医药上市公司“丽珠集团”的控制权。
2002年3月,“太太药业”收购香港著名洋参品牌“鹰牌”的所有者“健康药业”。
2003年朱保国将“太太药业”更名为“健康元药业”,为进一步巩固其在保健品市场的地位,朱保国又在山东设立一家药业公司,并斥资5000万元把洋参知名品牌“喜悦”收归旗下。同时他还出资5000多万元与人合作筹建“大地财产保险”,加速进入保险行业。
评比排名
福布斯2002年中国大陆100强富豪排名第36位;
大陆首富企业家之二十九;
2018年5月,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朱保国以172.1亿元排名第140。
个人影响
公开秘诀
“太太口服液”董事长朱保国首度公开成功的秘诀
我初到深圳时就创立广告公司,服务了“太太口服液”3年,现“太太”的股票己成功上市。
我问“太太”董事长朱保国:“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说:“坚持!”
我问:“第二个呢?”
他说:“坚持!”
我问:“第三个秘诀呢?”
他说:“还是坚持!”(的确,我接触的朱保国言行一致)
他还说:“当所有人都在说你是疯子的时候,你在坚持!当周围人都离你而去时,你还在坚持!!甚至当你家破人亡时,你还在坚持!!!你就一定会成功地达成你的目标!”(在方向正确,方法还能不断纠正的情况下)
所以,如果你还在“要?”与“不要?”的门槛前徘徊时,请反复听一听陈安之老师的“励志有声书”吧,让陈安之老师总结过,并“通俗化、艺术化”的名人故事,来激励你明确自己的目标,帮你做一个决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5000元起家创大业
1988年,朱保国从5000元起家,任一家化工企业的厂长,生产化工产品,产值约70-80万元,由于三角债,资金一年半内未回炉,企业面临困境,100多人的队伍,素质较好的基本已走干净,剩下的酗酒、斗殴、旷工、人心涣散。但朱保国没有放弃,一方面组织人员,外出追债,筹措资金,一方面稳定人心,维系队伍。他十分清醒地知道,企业面临十字路口,放弃了就意味着失败,幸运之神终于向他绽开了微笑。1989年,中原石油公司开始偿付1988年的借款,并预签了1990年的订货合同,获得新血的企业,开始逐步走出困境。
1992年10月,朱保国来深圳办厂。到深圳时朱保国29岁,同几位志同道合者来深圳之时携有2000万元启动资金,然而即便如此,朱保国同样面临了一次严重的考验。他所带来的1000万元修建厂房,100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作流动资金。由于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企业又一次面临资金困境,两个多月过去了,员工们的工资仍无着落,人心开始涣散。朱保国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甚至以厂房和设备作抵押,以高息向私人借贷。一天的晚餐时候,员工们正在饭厅,嘀嘀咕咕地发牢骚。朱保国召集全体员工,给员工们讲了40分钟的话。他说了自己的梦想,说了公司的发展前景,说了目前的困境,说了同舟共济,说了一哄而散。最后他说:“在目前这种暂时的困难面前,何去何从,大家来决定,要散,我卖厂房,卖设备一分钱工资都不少地发给大家;然后我们大家承认失败;要留,我们只发生活费,勒紧裤带,坚持走出困境,我保证不仅不少一分钱,并且利息照发。”所有的员工都震撼了,大家默默地接过生活费,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企业又一次渡过危机。如今的太太药液算得功成名就,而朱保国的创业之梦也业已成真。
人物评价
朱保国守住“太太”卖保险
稳健投资千万元筹建保险公司
朱保国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太太药业正在和国内不少制药企业洽谈收购项目,对业界关于其参与投资组建一家保险公司的传言,他直言不讳地称之为自己的新动作。站在农庄小院里,朱保国面对着记者,右手中夹着555牌香烟,左手习惯性地插入裤兜,稍做停顿后又补充道:“但投资不是很多,只有几千万(元)。”
对于这名身家54亿元、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36的富豪———朱保国而言,几千万元的确是个小数。朱保国向记者提供了一些数据:自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太太药业有13亿的“闲钱”,去年成功收购并控股的丽珠则有3亿的“闲钱”。此前,他也曾不止一次地对外宣称,自己每天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花钱。
朱保国说,目前参与投资的这家保险企业,已经上报有关部门审批。他不愿意进一步透露有关该项目的具体细节。
记者从其他知情人处了解到,朱保国所说的这个保险投资项目将专门从事健康保险(医疗保险)业务。它由一家北京企业联合国内。
据了解,朱保国早先曾明确向媒体表示,他不会控股医药保健品以外的企业,理由是不懂的行业不参与管理。业内人士由此分析指出,靠保健品起家的朱保国,近年转投制药行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投资方向不离“老本行”———医药保健品的理念。从现在这个涉足金融的投资计划来看,朱保国选择健康保险企业为切入点,多少考虑到新方向与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关联,符合其一贯稳健的投资风格。
一举两得锁定非处方药市场
在尝试分切保险市场“大蛋糕”的同时,朱保国依然专注于研究“老本行”———医药保健品的发展。在记者和他相处的两天的时间里,朱保国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熟知的“老本行”,只要席间有人提问,他就“不吝赐教”。
朱保国告诉记者,他给自己制订的目标是10年内进入中国综合类制药行业的前5名。今年他给旗下太太体系制订的年销售目标是26亿元,相当于国内综合类制药行业前十名中较后排名企业的业绩,而目前国内综合类制药行业位居第一阵营的企业———华药、哈药、石药的年销售额都在60亿元以上。“还有不小的距离。”说起旗下企业与所制订的奋斗目标之间的差距,朱保国不仅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还依靠敏锐的嗅觉找到自己企业在医药市场上的新增长点———非处方药。有人分析,太太药业之所以去年斥资4个多亿收购丽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保国看好非处方药市场。
朱保国十分自豪地介绍旗下太太和丽珠健全的销售网络,并称之为中国最好的非处方药销售网。他进一步向记者亮出自己发展非处方药销售网络的“底牌”:为世界各大制药企业做销售是自己下一步的重点。朱保国说,目前自己已经和几大制药公司进行了谈判,一家世界前5名的制药企业计划将其在中国市场的非处方药销售委托他们来做。联想年初时一位医药投资顾问评价朱保国“对做大OTC市场踌躇满志”(当时朱保国挖来曾供职于联合利华、中美史克及拜耳公司负责非处方药的销售业务的职业经理人全面接管丽珠业务),此情此景下,人们不难看出朱保国精明商人的本色———深谋远虑。
逍遥富豪天天看报打高尔夫
3月28日晚,朱保国去了杭州,他要到杭州和朋友打高尔夫。
作为两家上市企业的控股人,朱保国目前不仅可以逍遥地在农庄开会,还能充分享受个人爱好———经常打打高尔夫。说起自己“已经上瘾了”的高尔夫运动,朱保国不失时机地扭身练习了一下打球的动作。
朱保国的清闲来自权力的下放。一位保健品企业的老总不无羡慕地告诉记者:“朱保国担当着资本管理者的角色。”据了解,2003年年初,朱保国用年薪几十万美元,请来台湾的职业经理人萧思阳,接替丽珠创始人徐孝先的丽珠集团总裁职位,宣告了太太药业入主丽珠的“半年过渡期”结束。
同时,太太药业也全部实行经理负责制,“日常的管理已经完全不过问了”,朱保国说,这些职业经理人只需要按时把一年的工作计划和预算报给他,确定年销售额,通过预算后,一年的工作就基本上不再过问。
“我只管大的投资方向。”朱保国这样描述自己在“权力下放”后的生活:“每天有3个小时看报时间,想问题想累了就去打高尔夫。”
人物轶事
当时年轻,什么都不怕……大不了回去当老师。我就是这样的人,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到底,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成功往往就差一步,很多人却在黎明前倒下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成为了时髦的词语。不甘平淡的内地才俊们,纷纷来到深圳特区“掘金”。这其中,有个叫朱保国的年轻人。
弹指一挥间,近20年过去了,多少繁华尽付雨打风吹去,朱保国扎下了根,也留下了一段段的精彩故事:仅凭一张药方,“大胆”举债500万元掘得第一桶金;因为上市地点同外资股东产生分歧,不惜抵押房子买回股份,2001年成功将太太药业(健康元前身)推上A股;手握重金把握良机,闪电入主丽珠集团;2010年,站在了“广东十大经济人物”的获奖台上,却毫不懈怠,前瞻布局生物医药产业,要用15到20年打造千亿级企业……
为何幸运女神总喜欢眷顾这位“太太”背后的男人?作为南下“新粤商”的领军人物,朱保国和他的经营之道值得我们细读和思索。
怀揣一张药方南下深圳
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吹响了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号角,也拉开了中国新一轮高潮迭起的发展序幕。
1992年,刚好而立之年的朱保国当时已经是河南新乡一家化工厂的厂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个中药配方,对于女性产后祛斑、改善肤色有良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认定这张药方有市场,在深圳的开放和活力的感召下,他毅然放弃了铁饭碗,揣着药方来到了深圳。
谁想,刚到深圳朱保国就遇到了重大考验。当时正值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办企业的钱从何而来?1993年,一直坚信自己能成功的朱保国甚至不惜以32.5%高额利息借500万元,来解决面临的资金问题。
太太口服液上市了,作为当时国内定位于女性美容的保健品,产品一炮而红。“1993年3月8日,广百一个专柜卖了30多万元的货,销售员都不敢相信”,回想当时的热闹景象,朱保国在多年后还是非常得意。
当时市场营销还是新鲜事物,朱保国自己摸索,在报纸打广告。“三个女人一个黄,三个女人两个虚,三个女人三个喜”,这个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广告语,却深深吸引了顾客,每天有上千个电话打到公司来咨询。很快,在央视打广告、聘请毛阿敏代言,朱保国一招接一招,让太太口服液卖火了!
1993年,太太口服液当年销售就达3000多万元,1994年销售1.6亿元。深圳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当时的朱保国自己都没有想到,第一桶金是如此的顺利。
押房赎股成功上市
朱保国总是走在别人前面。
1993年,太太口服液刚刚赢利,朱保国就开始聘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做财务审计,接着,又聘请专业律师做法律顾问。那个年代,肯花大价钱聘请中介参与公司管理的企业凤毛麟角,更何况太太药业当时还是一家实力并不雄厚的民营企业。
但朱保国心里有一笔明白账,民营企业跟国营企业比,向银行贷款太难了。目睹深圳其他企业“上市”后的变化,朱保国认定上市是迅速做大做强企业的一条捷径。
朱保国第一次运用资本手段是在1996年,向美林证券增发健康元14.9%的股份,融资2000万美元,用来收购深圳海滨制药厂,美林的条件是要健康元在海外上市。不巧的是,刚好碰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香港股市惨跌。朱保国想转到A股上市,美林不同意太太药业发A股,朱保国遇到了第二个重大考验。
当时他“把自己住的房子都抵出去”,凑了2500万美元,将美林手中的14.9%股权回购回来。经过2年的准备,2001年6月8日成功登陆A股募集了17.36亿元现金,之后他用这17个亿频频出击,2002年收购了香港十大品牌之一的鹰牌。2002年4月又闪电购得丽珠集团21.3%的股份,晋身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闪电出击并购丽珠
朱保国是个善于捕捉、把握机会的人。
做保健品起家的朱保国一直想进军处方药领域,位处珠海的丽珠集团就进入了他的视野。
丽珠是国内医药行业首家在A股、B股同时挂牌上市的公司,能接通国际资本市场、品牌知名度高、自主研发能力强,还有不少具有核心优势的产品,朱保国一直觉得“丽珠是家好公司”。早在1996年,丽珠要出售部分股权时,他就找过丽珠创始人徐孝先,但当时徐对民营企业家并不感兴趣。朱保国还曾经买过丽珠B股。因为觉得丽珠是个好公司,所以朱保国一直盯着不放,中间又托人与徐孝先有过接触,但徐孝先当时选择了“并购狂人”———东盛集团的郭家学。不过,徐郭两人相处得并不愉快。
2002年3月,一个狂风暴雨的日子,朱保国接到徐孝先的电话:“你快来香港,有急事。”因为天气不好,司机又不在,朱保国说“明天过去吧”。没想到,急脾气的徐孝先等不及,第二天一早亲自赶到朱保国的办公室,表示要将自己在丽珠的股份卖给他。
朱保国喜出望外,当场拍板决定购买,徐孝先报价4.27元,朱保国一分钱没还,合同签了几天之后,付款、办完全部手续、请交易所发公告、以“重大变化”为由终止原本月底就要召开的股东大会……朱保国一气呵成。
“这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件事,比太太药业上市还让我兴奋。”朱保国谈起当年对丽珠的并购,仍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
“机遇永远等着有准备的人,有钱才有机会。”朱保国的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注释。对于丽珠,朱保国整整关注了5年。“从媒体对丽珠的消息披露,到从同行获得消息,它的财务、市场状况我都很清楚。”2001年太太药业(健康元前身)的年销售收入6.7亿元,而丽珠是14亿元,如果不是因为刚好在此前上市融资,朱保国不可能有能力收购丽珠。
2003年,朱保国将“太太药业”更名为“健康元药业”,标志着其由单一的保健品企业成功转型为综合性制药企业集团。2004年,药品在健康元合并报表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超过77%,保健品则不足23%。在三株、太阳神等保健品同行的日渐没落中,健康元已经实现了华丽转身。
坚守主业锐意创新
保健品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时,朱保国开始将触角伸向高端药品市场。
早在1997年太太药业就斥巨资2.8亿元收购了深圳市第三大药厂———海滨制药。第二年,海滨取得了国内第三代抗生素美罗培南的生产批文。在有限的生产条件下,朱保国毅然决定聚焦新型抗生素美罗培南,砍掉了还在赚钱的青霉素和头孢类生产线。
当年美罗培南母核4AA仅有3家日本企业生产,海滨制药受制于日企供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朱保国毅然决定自己研发4AA,并形成工业化生产。此后不到半年,印度等国和地区的4AA也都从日本转向中国购买。
目前,全球所有美罗培南类生产厂家只有海滨制药具备从母核4AA开始到美罗培南成品这条完整的生产链。海滨制药的美罗培南制剂占了国内需求的半壁江山。今天,海滨制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美罗培南生产基地。每年为健康元贡献一个多亿的净利润,去年净利润1.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亿元。
正是坚持自主研发,让海滨迎来了今天的辉煌,但朱保国并未止步于此。
朱保国入主丽珠后,在解决丽珠营销瓶颈的同时,继续紧抓创新这个法宝,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超过6000万元,在国内保持了前五的水平,而国内很多药企研发占比只有1%。今年5月,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研究完成的“现代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年,健康元斥资6亿元在焦作建立了产能1000吨7-ACA生产基地,这是健康元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投资。朱保国当年决定上这个项目时,大胆决定采取环保的酶裂解方法生产,顺应绿色的趋势。前年以来,随着太湖蓝藻爆发,国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采取污染方式生产7-ACA的企业被迫停产,导致市场供应短缺,而健康元环保的7-ACA项目迎来了重大市场机遇,今年前三季度7-ACA贡献2.4亿元净利润。
两个月前,朱保国旗下的健康元和丽珠又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了生物制药高新技术领域———单抗生物技术。在朱保国看来,这是未来中国医药行业最有前途的领域,要以此为契机,用15到20年的时间,打造千亿产值的医药企业。
人物快评
制药王国的坚守者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他的商战包含了强有力的商业逻辑和一个偏执狂的生存之道。从5000元起家到今天的市值250亿,创新与坚守是他的两大引擎。做明星企业易,做长寿企业难,在一个易碎的行业里,他却颠覆旧有秩序,打造了铁一般的成功。”
朱保国被评为2009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时,组委会的颁奖词这样评价他。仔细将中国第一、第二代的企业家的历史作个梳理会发现,无论是曾经辉煌但现已销声匿迹的,还是今天被当作经典写入商业教科书的企业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几乎都曾陷入过“多元化”的泥淖。
那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到处都是商业机会,到处都充满着机遇、诱惑和陷阱。柳传志、王石这样的商业楷模也曾深陷多元化经营的泥潭。朱保国则是极少数“一根筋”到底,始终坚守在医药保健品领域耕耘的企业家。
梳理健康元18年的历史,其发展脉络非常清晰。从自创保健品品牌“太太口服液”起家,到收购海滨制药;从艰难上市到闪电并购丽珠,收购鹰牌,朱保国始终在医药保健这个领域耕耘。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近年来很多医药企业都涉足房地产领域,赚得盆满钵满。面对强烈的诱惑,朱保国最终仍坚守自己的一方圣土。“我只做医药,不搞多元化,多元化成功的几率太小了。”朱保国说,“专注医药,我每年都在赚钱。”
从保健品起家,从普通药到抗生素美罗培南,再到原料药7-ACA,以及几个月前进入的生物制药高新技术领域———单抗生物技术,朱保国一步步向高端药品市场进军。现已将海滨制药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美罗培南生产基地。随着国家环保的加强,健康元作为国内首家酶法生产7-ACA的企业,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工艺转变,进入酶法环保新时代。
专注于医药领域里滚打,朱保国不断打破这个行业的旧有秩序,尝试新的生产技术,走到行业的最前端,成为引领医药行业的龙头。
践行社会责任,对于朱保国来说,不是口号而是深入到企业经营的每个细节。收购丽珠后,他去考察每一个生产厂,首先看的就是环保项目,只要环保不达标,项目就必须整改。丽珠设在福建的一家生产企业立项时,很多人从节约成本角度,建议仿效旁边同类企业,直接把污水排入大海。朱保国听说后大为光火,要求必须安排资金保证污水处理设备同时上马,而且处理能力要翻倍,即使闲置一段时间,也要保证今后扩产的需要。现在,同类污染企业经常受到当地居民围攻,正常生产难以保证,而丽珠那家厂则受到当地居民和环保部门高度尊重。
在这个浪起潮涌、风云际会的年代,很多人在深圳这块充满机遇和诱惑的土地上完成了人生最绚丽的篇章。在深圳改革开放的30年中,朱保国用自己的坚守与创新缔造了一个制药王国,在“中国崛起”的磅礴画卷里留下了鲜亮的一笔。
群英名片
徐航(迈瑞医疗董事长)
1991年,29岁的徐航放弃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技术负责人的职位,创建迈瑞。当时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医疗电子行业,几乎所有医疗设备都是进口,没有人相信本土企业会闯出一片天地来。
凭借对自主研发的执着,徐航带领迈瑞先后研发出血液分析仪、全数字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系列高技术医疗设备。凭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性价比优势,迈瑞的产品畅销市场。
从2006年,迈瑞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上市直接促进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信赖度。目前,迈瑞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已扩展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徐航计划,未来迈瑞80%的收入将要来自海外。
马兴田(康美药业董事长)
1997年,马兴田在广东省普宁市创立“广东康美药业有限公司”。2000年,开始进行股份化改组。是集药品、中药饮片、中药材和医疗器械等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医药民营企业之一,其中为中药饮片行业内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企业。
2007年公司在坚持以中药饮片产业化为核心,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建立中药物流港和药材加工基地,掌控上游中药材资源,迈出走向全国步伐。
对话
“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能抵御诱惑”
南方日报:当年您创业之初,以32%的年利率融资500万元,每年光利息都高达160万元。这么大胆的底气来自哪里?
朱保国:当时年轻,什么都不怕,没有想过还不了,大不了回去当老师。我就是这样的人,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到底,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成功往往就差一步,很多人却在黎明前倒下了。
南方日报:在您创业的经历中,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金融危机,但是都安然渡过并随后发展得更好,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朱保国:我在做任何重大投资之前,都会想最坏的结果。永远不把自己陷入绝境,不做自己看不懂的东西,不梦想天上掉馅饼,不投机。经历了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公司都没有受到影响。2008年,尽管危机对医药行业冲击不大,但是我们还是未雨绸缪,把能变现的资产快速变现,增加长期贷款,保证现金流安全。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作为企业家,您身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朱保国:第一是坚持。从1994年开始做医药,一直坚持到现在,坚持了16年。相比几年前地产行业的利润,医药是没法子比的,说没有动过心是假的,但我抵御了诱惑,坚守了医药主业,不向外盲目扩延。第二,不能有非分之想。特别是还在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家经常会有很多诱惑,但一定要用理智战胜。不要为了芝麻,丢了西瓜。最近国美的事情大家都在关注,我自己也在思考,如果不是黄光裕为了赚快钱去操纵股价,国美也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
南方日报: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您对自己的未来如何定位?
朱保国:我的个人目标,希望在有生之年把企业做成行业内国内最好、最强的公司。之后可能当个慈善家。在我看来,现在好好做事,把企业办好,就是给社会做贡献。
最后编辑:2021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