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希科夫
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缅希科夫(1673.11.16—1729.11.23),莫斯科街头的卖饼少年,彼得大帝青少年时代的朋友、后来的宠臣、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和小沙皇彼得二世执政时的执掌实权者,俄国著名的权臣、大元帅。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博士朴健一在他的书《影响世界100个军事家》把他排在第16位。如果说康熙身边的韦小宝是虚构的,可彼得大帝身边的缅希科夫却是在真实不过的。
卖饼少年到皇帝腹心
17世纪末,在俄罗斯上至贵族、官员,下至工匠、农民、士兵,无不经商、做小生意。1686年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街头巷尾经常有一个手托货盘叫卖馅儿饼的少年,他兜卖时的执着劲儿和调皮淘气的神态令人开心。当时年仅14岁的彼得一世,虽然已经当了4年皇帝(1682年即位),但毕竟还是个孩子,他见到这个机灵的小贩也顿生好感。有一天,也许是有意开玩笑,也可能是算错了钱,小家伙与一名特种常备军士兵争执起来,闹得还挺凶,小家伙的耳朵差一点被扯下来。这一幕被彼得一世发现了,他立即传旨制止士兵不得欺侮这可怜的孩子,并将其带到跟前。孩子的机灵乖巧,小皇帝非常喜欢,立即下令将其编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少年军团当了一名小炮手,同时收在身边当自己的勤务兵。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在俄罗斯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希科夫。当时他仅13岁,比彼得一世小一岁。由于忠诚和勤恳博得了彼得一世的信任和好感。曾寸步不离地随侍彼得一世视察俄国各地,进行1695—1696午亚速远征(本人曾参加夺取亚速)。1697—1698年随大使团赴西欧游历。
缅希科夫很长时期没有官职,但他利用彼得一世的信任和友谊,在宫廷事务和国家事务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经常追求个人目的。缅希科夫极为聪敏,具有军事和行政管理才能以及罕见的精力和工作能力,1702年被任命为诺特堡城防司令。1703年起任英格曼兰省(后为圣彼得堡省)省督,曾领导建设圣彼得堡、喀琅施塔得以及涅瓦河和斯维里河上的一些造船厂。1704年晋升少将。
大帝在军事上的助手
1700—1721年北方战争期间,缅希科夫曾指挥大量的步兵和骑兵,成长为著名的军事长官,在围攻和强攻要塞中表现出众,显得勇敢沉着,具有战术技能和主动精神。1705年在立陶宛领导对瑞典军队的作战。1706年10月18日在卡利什击溃瑞典将军马尔杰菲利德率领的一个军。1708年9月,缅希科夫在被彼得一世称为“波尔塔瓦大战之母”的列斯纳亚战役中指挥骑兵,为俄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708年11月缅希科夫占领了叛军盖特曼马泽帕的官邸——巴图林城,城内曾为瑞典人贮存了大量的粮食、弹药。1709年缅希科夫在奥波什尼亚地区获胜。他在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中,他指挥了决定战争胜负的骑兵队,战斗中他的坐骑就倒下了三匹。在交战中,开始时指挥前卫,后来指挥左翼。在主力进入交战前,缅希科夫就已消灭了施利彭巴赫将军的支队,并将其俘虏。后又击溃了罗斯将军指挥的一个军,从而大大削弱了查理十二世的军队,至此,俄军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缅希科夫在追击从波尔塔瓦逃窜的瑞典军队时,在第聂伯河渡口(佩列沃洛奇纳亚附近)追上了瑞军,并于1709午6月30日迫其投降。由于波尔塔瓦一战的胜利,被授予陆军元帅衔。
1709—1713年,缅希科夫率领俄军攻占了华沙、库尔兰、波美拉尼亚、荷尔斯泰因。1714年起管理从瑞典人手中夺得后并入俄国版图的疆土(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伊若拉地区),并负责征收国家捐税。在彼得一世外出期间负责管理国事。1718—1724年和1726—1727年两度任陆军院院长。在担任所有这些职务期间,不仅显示了他的管理才能,同时也暴露了他过分爱好虚荣和贪得无厌等这些消极的方面。
贪得无厌的能臣
1703年,位于涅瓦河两岸、拉多加湖西南地区的伊若拉领地刚从瑞典的统治下回归俄罗斯,缅希科夫即被任命为该地的长官。就任伊始他即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该领地正是彼得堡所在地区,缅希科夫大兴土木。除在1703-1712年建成新都彼得堡外,他还主持营建彼得堡周边的施吕瑟尔堡(今彼得要塞市,1944年前旧称)、喀琅施塔得、彼得戈夫(现称彼得宫市)等城市。与此同时,他还大力开展当时国家明令禁止政府官员从事的工商业活动,创办了各种企业,有砖瓦厂、木材加工厂、玻璃厂、盐场、渔场、酿酒厂等等。1717年彼得一世出访法国时“喜欢上了”当地精致的丝绸制品,他立马建立了颇有名气的丝绸厂,这些工业企业又为他从事商业活动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城市所需的建筑材料、粮食等几乎都由缅希科夫独揽承包。说到粮食供应,更是缅希科夫的“强项”。当时他所主持营建的城市所需大量粮食主要来自缅希科夫所拥有的田产,而且他的田产还在日益扩大。粮食供应当时是最有利可图的行当。也如许多高官一样,虽然位高禄厚,缅希科夫仍然从不放弃“赚外快”的机会,甚至于蝇头小利也不放过。缅希科夫还滥用职权讨好巴结沙皇的亲信。有一份1702年的资料说,他曾下令从拨给皇室的经费中提取一些钱为沙皇购买了价值十卢布的两个假发套(当时最重要的礼仪必需品),而为沙皇金库的司库竟花了62卢布,买了八副假发套。
缅希科夫的滥用职权几乎尽人皆知,彼得一世当然也有所闻。得悉缅希科夫干的“好事”,为避人耳目,沙皇将自己的宠臣带入宫廷作坊的车间内狠揍一顿。为了消愁解闷,沙皇对自己的铁哥儿不计前嫌,当天晚上他俩就能互碰杯盏,直到酒量不如彼得一世的缅希科夫醉得不省人事,倒在桌底下为止。
1711年,得悉缅希科夫在波兰有侵占行为,彼得一世写信告诫他:“求求您,不要为了这点小便宜而败坏自己的名声。”缅希科夫对沙皇的劝谕确实“字字照办”,从此不捞小便宜而开始“干大的”。为了“大干”创造条件,首先他要在沙皇心里淡化自己的劣迹,于是他从国外购置了一艘护航舰“萨姆松”号作为寿礼献给皇上。随后缅希科夫将自己贪婪的黑手伸向最有利可图的高价供应粮食的承包。
缅希科夫的商业活动终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一个专案委员会成立了。委员会对其承包业务进行了侦查,结果查明其承包活动给国家造成的损失达144,788卢布,不久又查出其直接贪污国家财产和受贿,加上承包损失共计1,163,026卢布,而当时全国的总开支也不过500万卢布。还有情报说缅希科夫已将500万卢布巨款转移到英国的几家银行。这位特级公爵不愧是当时俄罗斯的首富,甚至也是富甲欧陆的富豪。彼得一世也曾为自己的铁哥儿们担心,他曾对妻子叶卡捷琳娜说:“缅希科夫这样下去,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会丢脑袋的。”
大权独揽的权臣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了,在缅希科夫一手策划下,彼得一世的遗孀、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赛耶夫娜(1684-1727)登上皇位,成为俄国历史上的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由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赛耶夫娜在遇见大帝前曾经是缅希科夫专宠的军妓,她即位后立即豁免了缅希科夫应缴国库的全部债务,还赏赐了缅希科夫梦寐以求的布土林城。不过,此时的缅希科夫最关注的已非钱财,而是国家大权,要达此目的的捷径是与皇室联姻,攀龙附凤是攀登权力顶峰的捷径,不言而喻,这一招自然成了这位特级公爵的首选。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首先制造舆论,绘制了自己的族谱树,证明自己的祖先也是留里克(俄罗斯留里克王朝奠基人,9~16世纪的沙皇都被认为是其后裔)家族的一支。随后试制了一批所谓的“缅希科夫十戈比银币”,希图以此名垂史册。虽然女皇没有批准其流通,但公爵并没有为此而感到有所难堪。
为了把年幼的彼得一世的孙子、太子阿列克赛·彼得罗维奇(1690~1718因反对彼得一世的改革,1716年叛逃国外,1718年回国被判死刑,不久死于狱中)之子拥上王位,并将自己的长女玛丽娅许配给小皇帝,缅希科夫趁叶卡捷琳娜女皇卧病不起之机,劝说女皇签署了他所需要的遗嘱。这样一来,小沙皇的摄政大臣一职当然就非他莫属,这一年小沙皇年仅11岁。
1727年5月23日,女皇去世后的十余天,举行了彼得二世(1715~1730)与玛丽娅·缅希科娃的订婚大典,此时姑娘16岁,比小皇帝大4岁。
缅希科夫踌躇满志,自封大元帅称号,成为第一个被授予俄国最高军衔——俄国大元帅的人。教堂里也响起了为未婚皇后祝福祈祷的声音。缅希科夫忙于这些大事的同时,并没有忘了巧取豪夺:他侵吞了各方对小皇帝的馈赠,他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小皇帝年幼无知,没有能力管理好数目巨大的钱财。 后来,普希金称他为半个皇帝。
死于流放的弃臣
正当荣华富贵如日中天之际,缅希科夫突然病倒了,不过很快他就康复,但他的政敌更加紧了活动。缅希科夫犯了很多致命的错误,最大的错误就是在巩固个人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得到禁卫军的支持,未能消除敌视他的老贵族代表——戈利岑公爵和多尔戈鲁基公爵对彼得二世的影响。他们不仅指控这位特级公爵侵吞国家财产,还向彼得二世透露当年(1718)在处死其生父阿列克赛太子的判决书上第一个签字的就是缅希科夫,他们把持了年幼无知的小皇帝签署谕旨:软禁缅希科夫于家中,削除一切职务,没收财产和各种奖章,然后流放他乡。缅希科夫全家流放前夕,给了一昼夜时间收拾行装,一个昼夜很快就过去了,缅希科夫在彼得堡宫内的住宅里原先摆放着豪华的家具,墙上挂着珍贵的油画、壁毯,眼下人去楼空,满地狼籍,犹如遭到了洗劫。慌乱中丢下的15箱水晶器皿中伏特加酒杯就有1500只,高脚酒杯达2000只,还有4500个啤酒杯。缅希科夫出道时所用的馅儿饼托盘,这个他一生珍藏着、饱含“历史”意义的盘子也顾不上带走。
1727年9月10日,缅希科夫终于被赶出了首都,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了,随行人员多达133人,其中有侍从官、随员、仆役、厨师、裁缝、歌手、鞋匠、侍从长,甚至还带着两个小矮人。此外,还有公爵私人的近卫军——一支龙骑兵队。途中还增添了15名女仆。这一切表明缅希科夫身处逆境仍力图保持自己在宫廷中享有的排场和显赫身份。接踵而至的打击是小沙皇下旨褪下玛丽娅·缅希科娃手指上的订婚戒,从此教堂里再也听不到为之祝福的祈祷声。
缅希科夫事发后,本来软禁在家中并没有立即将之流放远方的意思,想不到一位已被历史遗忘的名叫梅利古诺夫负责警卫的军官上书要求提高军衔、增加人员以增强警卫。这使得当局觉得与其增大警卫所需开支,还不如干脆把这个失宠的大人物流放他乡,越远越好。最后决定将远离彼得堡约3000公里的西伯利亚一个偏僻小镇别廖佐夫(现名别廖佐沃)作为其流放地。从此,这位在彼得大帝为改变俄罗斯落后于西欧强国而进行的伟大事业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三朝权臣、特级公爵、大元帅、最高枢密院长官、陆军院(陆军部前身)院长,海军上将、圣彼得堡省省长、法兰西学术院院士、英国皇家协会会员、各种勋章获得者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希科夫将在这里度其余生,两年后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