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利特·米德

简介: 玛格丽特·米德,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尤其是在心理学和文化如性行为的文化制约、天性以及文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中产家庭,逝于美国纽约。她不仅在在学术界赢得赞誉,她的普及性读物还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展开]

玛格利特·米德的个人经历

玛格利特·米德 - 概述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12.16-1978.11.15),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尤其是在心理学和文化如性行为的文化制约、天性以及文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中产家庭,逝于美国纽约。她不仅在在学术界赢得赞誉,她的普及性读物还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玛格利特·米德 - 人物年表

1901年12月16日在费城(Philadelphia)出生。

1919年考入了印第安纳州德刨乌大学(DePauw University)。

1920年转入纽约的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期间对人类学产生兴趣。

1923 年获得了英语和哲学的双学土学位。

玛格利特·米德

1923 年 9 月,同神学院的毕业生卢瑟(Luther Cressman)结婚以后,旋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专攻心理学。

1924 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1926 年认识心理学家里欧(Leo Fortune)后不久,便与卢瑟分手。

1926-1942 年任美国自然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助理馆长。

1928 年 10 月正式与里欧在新西兰结婚,但二人在 1935 年 7 月亦告离婚。

1929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 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Gregory Bateson)在新加坡结婚,开始第三度婚姻。

1939 年 12 月诞下女儿凯萨琳。

1942-1964 年任副馆长。

1959-1960年还担任美国人类学会主席。

1964-1969 年任馆长。

1969年7月后任该馆的民族学名誉馆长。

1970年担任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主席。

1979 年被追授“总统自由奖章”。

1978年11月15日,逝世于美国纽约。

玛格利特·米德 - 人生经历

米德来自一个看重教育的家庭。父亲是经济学教授,母亲是社会学博士,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玛格利特·米德于1901年12月16日在费城出生,在米德夫妇的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大。她的父母从小就让她树立起这样的信念:任何人都能完成他或她打算去做的任何事情。在米德的孩提时代,家庭的经常搬迁养成了她日后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从具有不同的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各个社区的生活中,年幼的米德学到了许多一般孩子所学不到的东西。在成年之前,她学过纺织、音乐、雕刻、绘画,甚至学会了一般人视之为粗鄙的木匠活。22 岁那年,当她从巴纳德学院毕业成婚时,没有人会想到房间里设计别致的家具竟出自娇媚的新娘之手。

米德的启蒙老师是她的早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祖母,她包揽了米德的全部早期教育。她以故事、诗歌、游戏及至简单的家务劳动培养了小米德的观察能力,让8岁的米德尝试着有选择地记录两个妹妹的语言习惯。中学毕业以后,米德先就读于印地安那州的德刨乌大学,随后转往纽约的巴纳德学院。

米德在她的著作中观察分析不同社会的结构,对家庭、儿童教养,以及男人和女人的社会角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她自己的家庭生活远非正统,这位对别人生活实践进行公众讲解的评论员对自己的双性恋则严加掩藏,一丝不漏。

在家庭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母亲和祖母的强烈鼓励下,米德成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她本想像母亲当年一样加入韦尔兹利学院学习,但出于经济考虑,她最终于1919年考入了德刨乌大学,她父亲的母校。

一年后她转入纽约的巴纳德学院。在那里,她参加了著名人类学家弗兰茨·博厄斯(Franz Boas)开授的课程,并且遇到了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当时她是博厄斯的助教。本尼迪克特后来也在学术界获得了声誉,作为米德的导师,两个女人发展成为一生挚爱的好友和恋人。

当米德打算去南太平洋作实地考察时,博厄斯试图劝阻她,因为这样一个项目其艰辛与潜在的危险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是对一个女人。然而本尼迪克特支持她,米德最终赢得了这个项目,于1925年出发前往大洋洲的萨摩亚群岛(Samoa)。

米德的研究以《萨摩亚人的成年》(Coming of Age in Samoa )(1928)一书出版,书中打破常规,将研究聚焦女性,特别是正在向成人过渡的年轻女性。这本畅销书建立了米德的声望,并成为人类学新生领域的标准读物。

米德死后,德里克·弗里曼在《玛格里特·米德和萨摩亚:人类学神话的制造与毁灭》(1983)一书中对《萨摩亚人的成年》和米德进行了批判。弗里曼在大众读物和谈话节目中大放厥词,指责米德上当受骗了,米德所采访的那些人并没有给米德提供正确的信息,因而她有关萨摩亚社会的描述与结论也是不准确的。

尽管这样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大多数人类学家在承认其不足之处的同时,还是把《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视作经典,那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米德的年轻与经验不足所引起的。一些学者还指出,这本书是时代的产物,在人类学发展历史的背景下,尤其在博厄斯学派的背景下来考察此书,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玛格利特·米德 - 情感生活

一、婚姻生活

1923年,米德与后来成为考古学家的牧师卢瑟·克莱斯曼结婚。米德蔑视习俗,保留了自己的娘家姓。这场婚姻似乎更多地基于共同的人道主义理想,而不是爱情或者性吸引。

在萨摩亚以后的一次前往欧洲的航海旅行中,米德遇到了新西兰心理学家里欧·福臣,并与之堕入爱河,她与克莱斯曼离婚后,1928年嫁给了福臣。第二场婚姻像一场狂风暴雨,最终在米德遇到人类学家格列高里·贝特森后还是破裂了。米德第二次离婚后于1935年嫁给了贝特森。尽管与贝特森的结合是三场婚姻中最幸福的一个,但还是在1950年以离婚告终。

二、和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双性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原姓Fulton),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弗兰茨·博厄斯(Franz Boas)的影响,同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在有关本尼迪克特的两本书,《一个工作中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述》(An Anthropologist at Work)(1959)和《鲁思·本尼迪克特》(1974)中,以及在她的自传《黑莓的冬天》(Blackberry Winter)(1972)中,米德将本尼迪克特描绘为一位富于启发性的导师,一个亲密宝贵的朋友,但是对她们之间的罗曼史只字未提。另外,本尼迪克特1948年去世后,米德在编辑其著述时也包括了一些本尼迪克特的诗作,不过没有说明其中一些爱情是为她写的,或是关于她的。

米德唯一的孩子玛丽·凯瑟林·贝特森在1984年的回忆录《女儿所见》中倒是写到了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

与本尼迪克特的关系始自米德的研究生岁月,历经了她的三场婚姻。女儿玛丽称本尼迪克特和格列高里·贝特森是“(米德)爱得最完全最持久的两个人,探索了身体与心智的紧密结合的各种可能性”。她回忆到,她的母亲总是将两张特别的照片展示出来,一张是本尼迪克特的,放在壁炉架上,一张是格雷高里的,放在办公桌上。

玛丽进一步写道:“(米德)成年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她都保持了与一个男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和一个女人的亲密关系。这种双重模式一定非常令人令人满意且易于持续,但同时,这也造成了一种隔绝,一种私秘的隔绝。”

虽然米德被视为一个坦率直言的人,但是她对她自己的双性恋身份保持沉默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作为一个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打算在学术界有一番事业的年轻女性,她进入的是一个男性占主导的世界,其中对于女性发展的障碍已经够多的了。

不过即使在获得声誉之后,米德仍然担心流言蜚语对自己事业的影响。玛丽在回忆录中记述有一次她告诉她的母亲,她中学里的一个女孩迷上了她。米德作为回应,送给玛丽一本罗莎蒙德莱曼的有关双的小说《含糊的答案》(1927),但同时警告她不要卷入丑闻,因为这会对米德的事业有不良影响。

1975年1月的《红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米德题为《双性恋:一个新思维》的文章。米德使用了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语气,不过如果读者意识到她其实是在写她自己时,她的语句便又多了几分辛辣。

米德是这样开始她的文章的:“我认为,这样一个时代已经来临,即我们应该将双性恋看作人类行为的正规形态。”她继续下去,并断言“非常多的人类──大概大部分──在他们爱的潜能上都是双性恋的。”

米德用大量的论据维护自己的论点,其中包括亚洲与古希腊的文化,伊丽莎白时代戏剧中混淆性别的设置,富于创造力的人们的“坦白的双性恋的”结合,比如布卢姆斯伯里团体以及一战时期巴黎左岸艺术家团体中的成员们,比如维塔萨克韦尔-维斯和哈罗尔德尼科尔森的婚姻。

米德号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并且其社会身份值得尊敬的人的权利”并且能够“选择单身,选择同性或是异性的伴侣,(或者)决定过一种公社生活。”

然而,米德,美国最知名和最受崇敬的妇女之一,却选择通过一种“私秘的隔绝”来写作,这无疑揭示出她的恐惧:那个双性恋被视作正常的时代还没有来临,至少在她自己的文化中如此。

玛格利特·米德 - 学术成就

米德的事业非常活跃。她对新几内亚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还研究了巴厘岛的社会形态。她强调在观察其他文化时因具备的客观性,以避免将自己所处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所研究的人类对象身上。她挑战读者去思考不同的文化模式,去认识不同的模型也许跟我们所更熟悉的模型一样行之有效。

施蒂芬欧·墨利(对有特别研究的加拿大人类学家)称赞米德是“组群人种学和摄影术应用的先驱”。米德与贝特森合著的《巴厘人物:一个相片分析》(1942)一书就反映出这些特征。

米德1926年加入设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作助理馆长,并在该博物馆工作一生,她被提升为副馆长,人种学馆长,在她退休时,还被命名为荣誉馆长。多年以来,她还在美国以及英国和澳大利亚许多大学进行客座演讲。

米德创作的或与他人合著的书有四十余本,包括学术性的和普及性的,传记和自传,以及儿童读物。作为《红书》杂志的供稿编辑,她撰写了大量散文,内容涉及养育子女、环境问题、圣诞怀旧,甚至UFO。

尽管她与女权运动的领袖们存在分歧,但她也同样为妇女权益而大声疾呼。

米德直到生命的晚期依然很活跃。1978年夏天,她组织了一次学术会议。大会上,她本人,她的前夫贝特森,以及他们也是人类学家的女儿玛丽·凯瑟林·贝特森都作了报告。几个月后,米德便死于癌症(11月15日)。她被追授为总统自由奖章获得者。

玛格利特·米德 - 学术著作

作为唯一作者:

Coming of Age in Samoa (1928)
Growing Up in New Guinea (1930)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n Indian Tribe (1932)
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 (1935)
And Keep Your Powder Dry: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America (1942)
Male and Female (1949)
New Lives for Ol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Manus, 1928-1953 (1956)
People and Places (1959; a book for young readers)
Continuities in Cultural Evolution (1964)
Culture and Commitment (1970)
Blackberry Winter (1972; a biographical account of her early years)

与他人合著:
Cultural Patterns and Technical Change, ed. (1953)
Primitive Heritage: An Anthropological Anthology, ed. with Nicholas Calas (1953)
An Anthropologist at Work, ed. (1959, repr. 1966; a volume of Ruth Benedict’s writings)
"The Study of Culture At A Distance" Edited with Rhoda Metraux, 1953
"Themes in French Culture" Co-authored with Rhoda Metraux, 1954
A Rap on Race, Co-authored with James Baldwin, 1971
"A Way of Seeing" Co-authored with Rhoda Metraux, 1975

玛格利特·米德 - 参考资料

[1] 中国文本书库 http://www.cntxt.net/html/y2009/930.html

[2] 北京拉拉沙龙 http://www.lalabar.com/news/ReadNews.asp?NewsID=1427

[3] 心理学名人词典 http://www.whpsy.com/person/m/Mead.M.htm

[4] 维基词条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garet_Mead


 

最后编辑:2022年0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