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青年俊才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因避皇太孙朱允炆讳,被明太祖赐名为辉祖。他是明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长子,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颇有才气。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辉祖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每月获赐禄米二十石。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十月二十六日,徐辉祖袭封父亲的爵位魏国公。
颇受重用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颍国公傅友德等回师,分驻湖广、四川诸卫所,以“休息士卒”、“控制蛮夷”。徐辉祖亦受命驻守常德府。四月,徐辉祖奉命于湖广各卫所考察军士,练兵备边。十二月,被召回南京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徐辉祖前往陕西练兵防边。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据称燕王府的北元降将阿鲁帖木儿、乃儿不花别有所图。三月,徐辉祖受太祖之命,与燕王朱棣将阿鲁帖木儿等抓捕,押送南京。回朝之后,掌管中军都督府事务。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三月,徐辉祖与安陆侯吴杰前往浙江训练沿海军士,以防备海上倭寇入侵。九月,徐辉祖受命节制陕西都指挥使司将士,以待次年春季征讨西番。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十一月,徐辉祖前往凤阳府训练军马。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四月,徐辉祖与礼部、翰林院官员共同前往国子监,考核国子师生。
徐辉祖常常陪侍于皇太孙左右,因此得以学习经书大义。又随书法名家詹希元练习书法,擅长写大字。
建文纯臣
主词条: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太祖驾崩,皇太孙即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对徐辉祖特加信任,于同年八月加拜他为太子太傅。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建文帝下诏修《太祖高皇帝实录》,命徐辉祖为监修。四月,将逢太祖忌日,朱棣派三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等三人到了南京,大臣齐泰请求建文帝把他们一并留下,黄子澄说:“不可以。怀疑他而作此准备,是有害的,不如把他们全部遣返。”徐辉祖此时秘密奏报说:“我的三个外甥中,只有朱高煦勇猛剽悍而且无赖。他不但不忠于陛下,也会背叛他的父亲,他日一定会成为大患。”建文帝询问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和驸马王宁的意见,二人加以包庇,于是将三人遣返归国。朱高煦偷了徐辉祖的马逃跑。徐辉祖派人去抓,没有追上,建文帝听说了,就把他当做亲信。
此后不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战役期间,朱高煦作为燕军主将出力甚多,建文帝说:“我后悔不用徐辉祖的建议!”
建文三年(1401年)四月,建文帝担心南军主帅李景隆轻敌,于是命徐辉祖率领三万京军驰援。同月,南军在白沟河之战中惨败,损失十数万,李景隆等溃逃至德州。徐辉祖率军殿后,掩护李景隆等撤回,全师而还。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朝廷命徐辉祖带兵北上。四月,与燕军大战于宿州灵壁县西南三十里的齐眉山,南军获胜,斩杀燕军骁将、蔚州卫千户李斌等。南军再次获得胜利,再加上暑热,燕军陷入窘境。
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遂召回徐辉祖(一说是有人进谗称徐辉祖因燕王是至亲之故而未尽力作战)。淮北的何福、平安等中央军因此势孤而大败。
等到燕军准备渡过长江时,徐辉祖仍率军在浦子口(今江苏南京浦口区)迎击,成功阻击燕军。南军大将盛庸再战,遭遇大败,水师尽归于燕军,燕军于是得以渡江,攻克南京金川门(有说法认为此时徐辉祖还与开国公常升在金川门带兵抵抗),入主南京。
锢居私宅
朱棣入南京后,徐辉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狱审问。朱棣亲自召见询问,徐辉祖一言不发,始终没有推戴朱棣称帝的意思。法司逼迫他招供,徐辉祖振笔直书:“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朱棣大怒,想要诛杀他,因其是元勋之后,且身为国舅,这才作罢。
之后,朱棣勒令徐辉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禄和爵位。一说在此后不久,徐辉祖被下狱禁锢。
死后哀荣
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病逝,一称被勒令自裁,年约四十余岁。一个多月后,朱棣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命其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
万历四年(1576年),明神宗下诏录建文忠臣,在南京设表忠祠,以徐辉祖居首。
崇祯十七年(1644年)九月(一作十二月),南明朝廷追赠徐辉祖为太师,谥号“忠贞”。
主要成就
明太祖洪武后期(1389年-1395年),徐辉祖多次前往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等地练兵,又在浙江练兵,防御倭寇。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协助燕王朱棣擒获企图谋反的燕王府北元降将阿鲁帖木儿等。
靖难之役时,徐辉祖支持建文帝。先在白沟河之战中成功掩护主帅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又率京军北上,在齐眉山大败燕军,斩其骁将李斌等,使燕军陷入窘境。在燕军渡江前,仍在浦子口(今江苏南京浦口区)阻击。
家庭生活
家庭成员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家世 | 高祖父 | 徐五四 | 追封中山王。 |
高祖母 | 何氏 | 追封中山王夫人。 | |
曾祖父 | 徐四七 | 追封中山王。 | |
曾祖母 | 周氏 | 追封中山王夫人。 | |
祖父 | 徐六四 | 追封中山王。 | |
祖母 | 蔡氏 | 追封中山王夫人。 | |
父亲 | 徐达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配享太庙。 | |
生母 | 谢氏 | 徐达继室,封中山王夫人。 | |
平辈 | 同母弟 | 徐添福 | 徐达第二子,官至勋卫。 |
徐增寿 | 徐达幼子,官至左都督,靖难之役后期以通燕被杀。追封定国公,谥号“忠愍”。 | ||
异母弟 | 徐膺绪 | 徐达第三子,生母孙氏,官至中军都督佥事。 | |
同母姐 | 徐氏 | 徐达长女,嫁明成祖朱棣,即仁孝文皇后。 | |
姐妹 | 徐氏 | 徐达第二女,嫁代王朱桂为妃。 | |
徐氏 | 徐达幼女,嫁安王朱楹为妃。 | ||
异母姐妹 | 徐妙锦 | 徐达第三女,生母贾氏,不嫁,受三朝优礼,明英宗时去世。 | |
子辈 | 儿子 | 徐钦 | 明成祖时袭封为第三代魏国公,后削爵,明仁宗即位后复爵。 |
表格参考资料:
公爵世系
徐辉祖的父亲徐达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受封魏国公,子孙世代传袭,为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以后仅存的五公爵之一,共历十世十一代,至明亡而绝。
第一代:徐达,吴元年(1367年)封信国公。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封魏国公,食禄五千石,子孙世袭。洪武十八年(1385年)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
第二代:徐辉祖,徐达长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袭爵。明成祖即位后削爵禁锢。永乐五年(1407年)去世。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赠太师,谥号“忠贞”。
第三代:徐钦,徐辉祖之子,永乐五年(1407年)袭爵。永乐十九年(1421年)削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复爵,同年去世。
第四代:徐显宗,徐钦之子,洪熙元年(1425年)袭爵。正统十三年(1448年)去世。
第五代:徐承宗,徐显宗之弟,正统十三年(1448年)袭爵。天顺七年(1463年)十二月去世。
第六代:徐俌,徐承宗之子,天顺八年(1464年)袭爵。正德十二年(1517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号“庄靖”。
第七代:徐鹏举,徐俌之孙,正德十三年(1518年)袭爵。隆庆四年(1570年)去世。
第八代:徐邦瑞,徐鹏举之子,隆庆六年(1572年)袭爵。万历十七年(1589年)去世。
第九代:徐维志,徐邦瑞之子,万历十七年(1589年)袭爵。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
第十代:徐弘基,徐维志之子,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袭爵。崇祯十七年(1644)十二月去世,谥号“庄武”。
第十一代:徐文爵(一作徐允爵),徐弘基之子,弘光元年(1645年)袭爵,旋即投降清朝。
公爵世系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史仲彬:选得募兵,今日急务,臣窃魏国公徐辉祖,忠义性直,智勇绝人,以当一而燕可平也。(《致身录》)
陈建:夫两敌相持,贵进忌退。朱能劝进,而辉祖召还,南北成败之机决矣。(《续藏书》引)
高岱:当时在内如徐辉祖,在外如铁铉,皆可以当元戎之任,总北伐之兵者。乃弃不用,而委一(李)景隆。(《鸿猷录》)
王世贞:①当文皇之起兵,而徐公其妃弟也。毋论成败之犹匿,而公矢节故主,即革命之际,小一移志,为曹公所为。业以元舅居上公,备心肺,畴能易之?公舍而恬然趣死,一何决也。于建文为纯臣,于中山王为令子矣。文皇以死全公之志,而弗夺其爵,以报中山王。今天子(明神宗)又能光大显融之。先圣后圣,其一揆哉。虽然,亦可以覩天道焉。(《魏国第一世嗣太子太传》)②中山既星陨,嗣公乃霞升。仁孙藉肺腑,荀息为干城。大义当灭亲,一死以自明。敢援椒风顾,忘此板荡诚。捧心见家王,茅土幸未倾。焉知百年后,崇祀表芳名。(《咏诸功臣像》)③(徐达三子)其显者嗣公辉祖,殉节以明志。(《魏国公徐少轩公墓志铭》)
李贽:徐辉祖独处嫌疑之地,时事之极难者。一心王室,不惟建文始终委任,在朝诸臣亦真心信之矣。即见文皇,绝口不开一语。唯到法司,逼取供招,书中山王功劳、子孙免死数字而已。彼其绝无乞怜之意、推戴之词,虽死且不复顾,又何有于世禄之隆崇乎!吾以为辉祖可敬也。(《续藏书》引)
查继佐:①身初造,而子再造,其所以固大命者,达家独多……达再世,忠孝节义,诸子女兄弟以照耀千古不衰,卒之两崇封,与国始终。(《罪惟录》)②子(常)升抗燕,与中山之子辉祖比烈。(《罪惟录》)
艺术形象
年份 | 类型 | 剧名 | 饰演者 |
---|---|---|---|
2005 | 电视剧 | 大明天子 | 张柏俊 |
2010 | 洪武三十二 | 曾伟权 | |
2015 | 英雄诀 | 陈玥 | |
2018 | 山河月明 | 田峻丞 |
史料索引
《鸿猷录·卷七》
《革除遗事》
《弇州续稿·卷六十九·魏国第一世嗣太子太传》
《续藏书·卷五·殉国名臣》
《名山藏·卷八十一》
《罪惟录·列传卷之八上·启运诸臣列传上》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