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锦川

简介:1993年以前的纪录片,独立制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自己的观点完全隐藏,只让被拍摄对象说话,甚至是不加选择的。1992年的在张元家里的一次聚会,有十几个人参加。它和过去的文化运动相比,有类似之处。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多少有一点作为纪录片运动开始的味道。
[展开]

段锦川的个人经历

纪录片的影响

我是在93年《青铜》之后开始接触国外大量的纪录片的。93年的山形纪录片节,这是我真正接触纪录片,就像从未浇过水的花儿一样。日本纪录片节对我的影响:一是专业的充实,另一是感情的安慰,因为独立制作在国内很少安慰和认同,没有气氛。到了日本后,感情上有找到家的感觉。事实上哪个纪录片节也上希望能给人那种志同道合的感觉。西方的纪录片已经很发达,亚洲才刚起步。各自在黑暗中摸索。纪录片节使志趣相同的人聚集到了一起。

个人思悟

还有一个问题,在出去之前,对自己拍的作品多少有些沾沾自喜,但一旦出去,把自己作品与他人相比,所有得意的地方都不存在了。无论从制作、表达方法、以及纪录片制作观点上,我们和国外纪录片制作的差距都很大。因为我们的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封闭的。所以必须向别人学习。当时有许多记录片大师在场。那儿每年会集合各国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现在似乎差一点。小川绅介在世的时候,初衷就是希望能把它做得像家一样。支持亚洲纪录片,小川出事后,宗旨变了。更向竞赛的方向靠拢。国内研讨会往往会从研讨出发变为表彰类型。各说各的,最后就不知所云了。1994年4月,北京一个寻常的初夏。我们蹬着一辆借来的三轮车,驮着所有的器材,来到天安门广场,开始拍摄名为《广场》的纪录片。90年代无疑是一个最为喧嚣、纷繁的年代。置身其中,所有的事物就象笼罩在广场上空的雾霭一般显得飘渺而无序。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飞翔,鲜艳的旗帜降下复又生起,赭红色的城楼仿佛一块无法拂去的印记耀眼夺目。注视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于是,我们设想剔去现实的色彩,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局部,每一段时光流逝的过程,终于,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和象征意义的广场赫然显现在黑白胶片之上。硕大的广场犹如一个露天舞台,每时每刻都充斥着熙熙攘攘的表演者。"五四"过去了,"一二九"过去了,49年以来,一切令我们亢奋的事物都过去了。然而,从一脸虔诚的朝拜者身上,从各种庄严的仪式当中,从弥漫着甜腻的空气里,我们恍然大悟,什么都没有过去,广场还是广场。94、4--10月拍的《广场》。我拍片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大环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片子做完。可与观众见面。这些影响你的牌示方法和表现方法。我较偏爱怀斯曼的风格。这一类作品在纪录片中影响很大。拍《广场》,我觉得他对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我看他的第一个片子并不是他最好的动物园》,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无聊。拍的是动物园里人与动物的关系。当时我确实看得有一点蒙,但是很快就理解到了他的意思。我和张元合拍《广场》之前,他很苦恼,于是我俩决定拍纪录片。他当时对我的想法不是很理解。因为《广场》没有主要事件、人物、事件、矛盾、冲突都不存在、结构很松散,好多要素都缺乏。当时要做90分钟以上的,用的是35毫米胶片拍的。张元从他拍故事片的经验来看,拍要冒很大的风险。我给张元看了怀斯曼的《中央公园》,至少在形式上此片和我们马上拍的《广场》有相似之处。它也缺很多的要素。通过讨论我们决定了《广场》的拍摄。但是《中央公园》和《广场》它们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本身的风格差距还是很大的。人们感兴趣的是影像背后的东西。怀斯曼是一个符号。他会成为这么一个代表。我能不断地看到新的纪录片。几乎每年,国际上,包括和他们交流纪录片发展的探讨及纪录片观众的实践,在什么影片中应用,应用到什么程度,交流的东西很多。对我的影响不仅的怀斯曼这种方式。只是那时比较偏爱这种方式。就像一个人性格有很多一样,很难说一部作品就能真正地代表你,比较困难。

作品解析

段锦川

95年回到西藏拍片,到97年完成了三个片子。《天边》,140分钟;《家---村的男人和女人》。前两部片子是我都喜欢的,另一部有点凑合事。因为自己做的不够。那两个片子我都很喜欢,只是《八》影响比《天边》大。关于《八》,它一个是从我性格出发,另外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向别人学习的实践。《天边》是写人与自然,牧民的生活,自然环境严酷下人生存的状态,它和我最初的去西藏的感受相似。《八》是较冷静的观察,至少看上去是比较客观的反映。《天》可能在方法上有相似,但在情感上仍有特别大的起伏。因为那是一个有人物的故事。《八》里的人物都是符号,不会有主人公、角色的感觉。在《天》里是活生生的人物,有生活中的幸福、尴尬,有血有肉。

主要作品

1986年《青稞》1988年《蓝面具供养》1992年《青朴--苦修者的圣地》(合导)1994年《广场》(合导)1997年《八廓南街16号》《天边》《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1999年《沉船-97年的故事》

研讨性质的变化

  国内研讨会往往会从研讨出发变为表彰类型。各说各的,最后就不知所云了。  1994年4月,北京一个寻常的初夏。我们蹬着一辆借来的三轮车,驮着所有的器材,来到天安门广场,开始拍摄名为《广场》的纪录片。  90年代无疑是一个最为喧嚣、纷繁的年代。置身其中,所有的事物就象笼罩在广场上空的雾霭一般显得飘渺而无序。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飞翔,鲜艳的旗帜降下复又生起,赭红色的城楼仿佛一块无法拂去的印记耀眼夺目。注视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于是,我们设想剔去现实的色彩,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局部,每一段时光流逝的过程,终于,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和象征意义的广场赫然显现在黑白胶片之上。  硕大的广场犹如一个露天舞台,每时每刻都充斥着熙熙攘攘的表演者。"五四"过去了,"一二九"过去了,49年以来,一切令我们亢奋的事物都过去了。然而,从一脸虔诚的朝拜者身上,从各种庄严的仪式当中,从弥漫着甜腻的空气里,我们恍然大悟,什么都没有过去,广场还是广场。

无法解构的神话

  94、4--10月拍的 《广场》。我拍片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大环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片子做完。可与观众见面。这些影响你的牌示方法和表现方法。我较偏爱怀斯曼的风格。这一类作品在纪录片中影响很大。拍《广场》,我觉得他对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我看他的第一个片子并不是他最好的动物园》,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 无聊。拍的是动物园里人与动物的关系。当时我确实看得有一点蒙,但是很快就理解到了他的意思。 我和 张元合拍《广场》之前,他很苦恼,于是我俩决定拍纪录片。他当时对我的想法不是很理解。因为《广场》没有主要事件、人物、事件、矛盾、冲突都不存在、结构很松散,好多要素都缺乏。当时要做90分钟以上的,用的是35毫米 胶片拍的。张元从他拍故事片的经验来看,拍要冒很大的风险。我给张元看了怀斯曼的《 中央公园》,至少在形式上此片和我们马上拍的《广场》有相似之处。它也缺很多的要素。通过讨论我们决定了《广场》的拍摄。但是 《中央公园》和《广场》它们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本身的风格差距还是很大的。人们感兴趣的是影像背后的东西。怀斯曼是一个符号。他会成为这么一个代表。我能不断地看到新的纪录片。几乎每年,国际上,包括和他们交流纪录片发展的探讨及纪录片观众的实践,在什么影片中应用,应用到什么程度,交流的东西很多。对我的影响不仅的怀斯曼这种方式。只是那时比较偏爱这种方式。 就像一个人性格有很多一样,很难说一部作品就能真正地代表你,比较困难。

最后编辑:2022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