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塞曼

简介: 彼得·塞曼(1865年5月25日-1943年10月9日),出生于荷兰阿纳姆,毕业于莱顿大学,荷兰物理学家,曾任职于阿姆斯特丹大学。他发现了物理学上著名的塞曼效应,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10月9日,彼得·塞曼逝世。
[展开]

彼得·塞曼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出生

  1865年5月25日

  荷兰宗内迈雷

逝世

  1943年10月9日 (79岁)

  荷兰阿姆斯特丹

居住地

  荷兰

彼得·塞曼

国籍

  荷兰

研究领域

  物理学家

任职於

  阿姆斯特丹大学

母校

  莱顿大学

博士导师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著名成就

  塞曼效应

获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1902年)

彼得塞曼出生经历

彼得·塞曼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全国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在其境内,河流交错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横贯欧洲大陆的莱茵河就在这里奔腾入海。泽兰是这低国之中最低的地方,它忽沉忽浮、忽大忽小,常常淹没在北海的波涛之中。

泽兰人民为了向大海争土地,围海造田,筑起了拦海大坝。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觉得万事大吉了,而是时时提防着拦海大坝的决口。1865年5月24日深夜,人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高高的拦海大坝在一刹那间张开了一张巨口,海水象千万只禁闭在铁笼中多年的饿虎猛兽,向人们狂奔而来,吞噬着一切。波涛的呼啸声,人们凄楚的呼号声,顿时交织在一起,谱出了一曲悲壮的“交响曲”。

就在这时,在一条无舵无浆的木船上,躺着一位即将临产的孕妇。突然一个巨浪,把她的小船推到一个叫佐尼马丽的地方,小船撞击在漂在水面上的大木头上。这突如其来的一撞之下,一个小生命就在漂泊之中呱呱坠地了。这个小生命就是物理学家塞曼。

彼得塞曼生平简介

彼得·塞曼

中学毕业之后,塞曼进入了莱顿大学。然而,泽兰毕竟是个小地方,大城市的花花绿绿使这位从未到过大城市的小伙子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也象一些青年那样追求“时髦”,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嬉戏玩乐上,致使当年的期终考试,物理竟得了个不及格!年迈的老母看到成绩单时,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她把塞曼出生的情景,北国的艰辛一一叙说。母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塞曼,他从此一头扎进了知识海洋。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他被母校聘为助教。

1896年,在他的老师洛伦兹的鼓励和帮助之下,他终于发现了物理学上著名的塞曼效应。这一发现使塞曼在物理学界顿时名声鹤起。塞曼效应后来被证明为是探索原子结构的有用工具,对泡利原理的发现、电子自旋的发现,对发光机制的详细的了解以及更多的事情都是具有决定意义。它与量子力学完全符合,成为量子力学重要的实验基础。他和他的老师洛伦兹也因此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彼得塞曼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在原子、分子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光谱分析里是指原子的光谱线在外磁场中出现分裂的现象,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译注发现的,随后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洛伦兹在理论上解释了谱线分裂成3条的原因。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很多原子的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非常复杂,称为反常塞曼效应。完整解释塞曼效应需要用到量子力学,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耦合成总磁矩,并且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磁场作用下的附加能量不同,引起能级分裂。在外磁场中,总自旋为零的原子表现出正常塞曼效应,总自旋不为零的原子表现出反常塞曼效应。塞曼效应是继1845年法拉第效应和1875年克尔效应之后发现的第三个磁场对光有影响的实例。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磁矩的空间量子化,为研究原子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利用塞曼效应可以测量电子的荷质比。在天体物理中,塞曼效应可以用来测量天体的磁场。塞曼效应也在核磁共振频谱学、电子自旋共振频谱学、磁振造影以及穆斯堡尔谱学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