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杨宇冠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联合国亚洲及远东预防犯罪研究所学习,曾在中国司法部、联合国预防犯罪及刑事司法处、联合国开发署工作。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副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国际人权法,近十年来发表著作十余本。
获得的资格:1、法学学士学位证书;2、法学硕士学位证书;3、法学博士学位证书;4、联合国英语精通证书;5、日本国际合作局日语修了证书;6、中国律师资格证书;7、中国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高等学校动技术一级考核合格证书;8、职业外语资格证书;9、教授资格证书。
学术观点
杨宇冠教授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特别是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国际人权法方面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系统的学术观点,主要有:
1、系统并明晰地阐释了一系列国际刑事司法与国际人权法的基本概念,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人权和刑事司法的关系、国际人权法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关系、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国内法律的关系,对于理解和把握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完善中的基本方向与要旨有重要意义。
2、对当代刑事司法中一些重要的基石性的原则,如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无罪推定等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整理出新资料、挖掘出新观点,创造性地研究了人权是否可以放弃、以及个人放弃某些刑事司法中的权利问题。
3、将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国际人权法中有关内容通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紧密联系,在弘扬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所体现的人权理念与价值的基础上,又考虑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国情的契合,提出关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成就
主持项目
1、 2003年负责联合国“讯问时律师在场项目”
2、 2004年司法部法制项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3、 2005年国家社科项目“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4、 2005年瑞典瓦伦堡人权研究所“检察官人权手册翻译”
5、 2006年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
6、 200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死刑程序控制研究”
7、 2007年联合国人权高专“律师在场和录音录像”
8、 2008 中国法学会重大项目“联合国人权公约在中国的生效和执行”
9、 2008中国法学会“禁止酷刑项目”
10、200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试点项目
学术活动
1986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预防犯罪研究所研修员(日本)
1987 中美司法讨论会(美国)
1988 亚太矫正管理者大会(印度)
1989 联合国第八届预防犯罪大会(古巴)
1990 联合国预防犯罪委员会(奥地利)
1991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瑞士)
1992 联合国预防犯罪委员会(奥地利)
199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狱教育研讨会(德国)
1994 联合国第九届预防犯罪大会(埃及)
1995 瑞典瓦伦堡人权培训班(瑞典)
1996 考察亚洲调解状况(菲律宾、泰国)
1997 考察美国、加拿大司法制度(美国、加拿大)
1999 考察美国加拿大司法制度和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批准保留和执行情况(欧洲、北美)
2000 考察英国人权法(英国)
2001 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美国)
2002 考察美国刑事司法审前程序改革
2002 赴丹麦参加人权法高级研究班
2003 考察澳大利亚、新西兰司法状况
2004 考察英国、法国、意大利司法制度
2005 访问韩国、俄罗斯、冰岛、瑞典、
2006 访问巴西、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家
2007 参加国际刑事法院研讨会(利比亚)
2008 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世界法学家大会、赴泰国参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研讨会
2009 赴台湾参加“两岸法学交流20年学术研讨会”,赴美国考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010 赴美国考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011 赴欧洲考察匈牙利、捷克等国司法制度
2012 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参加人权法国际研讨会;赴美国参加司法实证项目研讨会;赴柬埔寨
2013 赴印尼
著作
2000年9月-2001年8月
1、《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
2、《联合国人权和刑事司法准则汇编》合编著,法制出版社2001/5
2001年9月-2002年8月
3、《残疾人维权常用法律手册》合编,检察出版社2002/4
2002年9月2003年8月
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On the Exclusionary Rules)独著28万字,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12
书评一: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平衡点——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作者宋英辉,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
书评二:程序与证据的纽带——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作者刘玫,载《中国律师》
5、《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Human Rights Law----Study on ICCPR)独著41.2万字,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4
6、《诉讼原理》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
7、《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培训手册》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003年9月-2004年7月
8、《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合编著,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9、《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10、《刑事诉讼法学》合著教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005年1月-12月
12、《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副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
2006年1月-12月
14、《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本人负责其中《律师在场权研究》,约占全书三分之一
15、《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本人负责第一章和附录一
16、《检察官人权手册》译著,人民检察出版社2006年9月
17、《刑事诉讼法修改专家建议稿》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
2007年
18、《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008年
19、《国际人权法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影响》专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010年
20、《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论文
2000年以前
1、《计算机与犯罪》,载《政法论坛》1985年第二期
2、《美国的辩诉交易》,载《外国法学比较研究》 1986年第三期
3、《国外监狱制度》,载《劳改劳教通讯》1987年第二期
4、Prison Education in China,英文撰写,联合国社科文组织1995年出版
5、《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载《当代司法》1996
6、《美国作出袭击动机何在》,载《光明日报》1999年5月12日
2000年
7、《论沉默权》,载《检察日报》2000年3月
8、《也谈困惑》,载《法制日报》2000年4月
9、《加拿大司法制度和联合国人权公约若干问题》,载《研究生法学》2000/1
10、《联合国与中国法律比较》,载《中国律师》2000年6月
11、《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载《政法论坛》2000增刊
12、《关于中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的法律思考》,中、英文发表于《中国法律杂志》2000/4
13、《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载《诉讼法学新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
14、《论禁止双重危险原则》,载《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001年 15、《美国的逮捕和搜查》,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5
16、《评小布什的错误言论》,载《中国政法大学校刊》2001/5/20
17、On the Right to Silence ,载《中国法学》2001年英文版
18、《公民权利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载《诉讼法学研究》2001/1
19、《法制和法治》,载《法学杂志》2001/6
20、
21、《论传闻证据规则》,载《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12
22、《美国传闻证据规则》,载《诉讼法论丛》2001年第6卷
23、《联合国人权公约与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与程味秋合作),载《中国司法论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002年
24、《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法律》,载《政法评论》2002年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5、《中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问题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第三卷
26、《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三期
27、《毒树之果理论在美国的运用》,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7期
28、《论严禁刑讯逼供》,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6《沉默权研究》
29、《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4期
30、《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操作程序研究》,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2002第2卷
31、《关于一切人权利平等及其补救》,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和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3、《一事不再理》
34、《人权事务委员会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35、《关于批准和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建议书》
36、《沉默权——国际标准和国内现实》
37、《在搜查和扣押中执行国际标准:在执行和尊重个人权利方面取得平衡》
38、《美国新侦查方式与证据的合法性》,载《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
2003年
39、《论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40、《关于中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思考》,载《北大刑事法律评论》第12卷(2003)
4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例外》,载《比较法研究》2003/3
42、《On 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 in Criminal Justice》,载《中国法学》(China Legal )2003年英文版
4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诉讼人权保障》,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4、《劳动教养问题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9期
2004年
45、《错案赔偿制度对刑事诉讼的影响》,The Impact of State Compensation on Criminal Justice,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6、《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载《中国法学精萃系列丛书——中国诉讼法学精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47、《反腐败公约推动反腐败全球化》,载《法制日报》2004/2/26理论版
48、《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浅说》,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3期
49、《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述评》,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4期
50、《我国刑事赔偿制度之改革》,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2期
51、《从余振东案看反腐败国际合作》,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5月10日理论版
52、《证据、证据法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七卷,2004年5月
53、《澳大利亚司法考察报告》,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七卷,2004年5月
54、《余振东案法律交易》,载《法律与生活》2004年第6期
55、《“诉辩交易”落户中国》,载《法律与生活》2004年第6期,记者采访录
56、《证据、证据法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浅说》,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57、《法官职业化的必要性和国际标准》(与彭海清合作),载《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最高法院编:2004年第1辑
58、《我眼中的澳洲宪政与法院》,载《法律与生活》杂志2004年8月
59、《耶鲁法学院纪事》,载《法律与生活》杂志2004年9月
60、《在耶鲁做访问学者》,载《法律与生活》10月上
61、《聚合国际司法力量惩治跨国犯罪之全球法律框架——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评介》(与张凯合作),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62、《默或愉快的捐助,载《法律与生活》2004-10月下
63、《论构建我国刑事诉讼的正当法律程序体系》,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五期2万字
64、《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载《中国诉讼法学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65、《英国,千年司法渐渐求变》,载《法律与生活》,2004年11月上
66、《“宫殿”里的法国参事院》,载《法律与生活》,2004年11月下
67、《意大利缺席审判》,载《法律与生活》,2004年12月上
68、《澳大利亚司法考察报告》,载《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69、《在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载《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研讨会论文集》2004/12
2005年
70、《资产追回机制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与吴小军合作),载《当代法学》2005/1
71、《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载《中国法学》2005/1
72、《谁为海啸买单》(与戴莹合作),载《法律与生活》2005年2月上
73、《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与宁黎黎合作),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4、《聚合国际力量惩治跨国犯罪之全球法律框架》(与张凯合作),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5、《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与宁黎黎合作),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76、《堵截“硕鼠”外逃路——答人民日报记者问》,载《人民日报》2005-3-24第15版
77、《中美法学教育合作机制探索——中美法学院院(校)长会议综述》,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23卷(总第123期)
78、《重论无罪推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79、《美国联邦司法独立原则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与王敏合译),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5年第1辑
80、《英国、法国司法独立制度考察》,载中国法学会:《审判独立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4月版
81、《论正当法律程序与人权保障》(与禹艳辉合作),载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人权法评论》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006年
82、《关于完善我国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机制的思考》,载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权》2006年第1期
83、《关于死刑判决生效后的程序改革思考》,载《死刑复核程序专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2月
84、《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影响》,载《刑事诉讼与证据》第二卷,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85、《与和谐社会》,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6、《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跨国反贪的实际效力》答《生活周刊》记者问,载《生活周刊》2006年第6期第56页
87、《中行开平案面临国内量刑难题》答《生活周刊》记者问,载《生活周刊》2006年第6期第54-56页
88、《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载2006年6月20日检察日报理论版
89、《律师诉讼制度存四缺陷》答《大公报》记者问,载2006年7月12日《大公报》A14版
90、《违反国际法者应当承担责任》,载法制日报2006年7月28日第四版
91、《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载《“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团结出版社2006年4月版
92、《死刑与引渡分析》,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6期
93、《中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可行性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第十一卷2006年9月
94、《死刑的程序控制》,载《比较法研究》(Comparative Law Study)2006年第5期
95、《贪官外逃遭遇十面埋伏利》,载《人民论坛》2006年2006-09-18
96、《约法三章考》,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6-9-29
97、《关于斗牛的思考》,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6-10-10
98、《读司马迁》,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6-11-7
99、《专家点评《冰湖坠车案》,载《中国审判》2006年12月5日 总第10期
100、《由“Rehabilitation”一词谈如何学英语》,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6年11月28日
101、《国际人权法在英国的实施和欧洲人权法院》,载《人权》2006年第6期
2007年 102、《反腐败国际合作若干问题》,载《检察日报》2007年3月14日
103、《论人权和刑事司法的关系》,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04、《走进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载《中国审判》2007年第4期
105、《与中国法律》,载《检察日报》2007年4月24日
106、《刑事司法中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国际标准及正当性》,载《律师辩护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07、《国际刑事法院:理想、现实和展望》,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8、《中美法学教育合作机制探索》,载《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09、《刑事强制措施原则的比较考察》,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4期
110、Reform on the criminal compensation system of China,载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111、《刑事诉讼中人人平等》,载《人权法评论》2007年第二卷
112、《刑事诉讼有必要确立传闻证据规则》,载《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7日第三版
113、《死刑复核程序应充分坚持检察监督原则》,载《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5日第三版(与魏玉民合作)
2008年
114、《在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国际研讨会上的思考》,载《中国政法大学校刊》2008年1月1日第三版
115、《一鼓作气读好书》,载《法制日报》2008年1月13日
116、《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与程序要求》,载《人民检察》2008年4月(第8期)
117、《期待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完善》,载《雏鸣日报》2008年5月15日第四版
118、《死刑案件公开审判研究》,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三期
119、《中国对抗制刑事庭审方式与传闻证据规则》,载《中国式对抗制庭间方式的理论与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20、《联合国人权公约与我国关系浅说》,载《人权》2008年第3期
121、《评联合国暂缓适用死刑的决议》,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7月上
122、《批准相关问题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23、《谈的几个问题》,载《刑事司法论坛》第一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124、《一年一度秋风劲》,载《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2008年9月8日第10版
125、《对中文本两处表述的思考》,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5期
126、《对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一些想法》,载《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2008年10月6日第5版
127、《论权利放弃》,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009年
128、《联合国死刑政策剖析》,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
129、《国际视野下对羁押场所查访的可行性途径》,载《检察日报》2009年2月10日第三版
130、《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31、《中国银行开平案件答记者问》,载 《法律与生活》2009年6月上
132、《中国古代死刑案件的特点》,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9年6月30日第三版
133、《办铁案是一个认识误区(在刑事证据研讨会上的发言)》,载《检察日报》2009年6月10日第3版
134、《保留问题研究》,载《人权杂志》2009年第3期
135、《中文本问题研究》,载《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十期
136、《贺出版兼谈师生关系》,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9年11月24日第3版
137、《感恩》,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9年12月1日第4版
2010年
138、《谁是民族英雄》,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10年1月12日第四版
139、Study of Issues over Public Hearing in Death Penalty Cases,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2010年第1期
140、《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初探》,载《诉讼法学研究》 2010年第16卷
141、《我国批准需要注意的问题》,载《和谐社会构建与诉讼法学繁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
142、《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化之路径选择》,载《人民检察》杂志2010年第7期
143、《死刑案件证明研究》,载《人民检察》杂志2010年第10期
144、《探索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载《人民法院报》2010年6月9日理论版
145、《非法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确立问题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3期
146、《构建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第4期
147、《论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告知》,载《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与司法改革研究》,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148、《中国司法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探索———从构建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历程看中国司法改革》,载《证据科学》, 2010年05期
149、《执行应澄清的两个问题》,载《检察日报》2010年8月11日第3版
150、《检察机关如何审查排除非法证据》,载《检察日报》2010年9月20日第3版
151、《月是故乡明》,载《东台日报》2010年10月12日
152、《刑事错案的预防和补救》,载《甘肃社会科学》2010第5期
153、《非法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确立问题研究》,载《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卷》2010第10期
154、《远程网络审判:进步是一种需要》(人物专访),载《中国审判》,2010年第11期
155、《检察机关如何审查排除非法证据》,载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厅:《反渎职侵权工作指导与参考》2010第5期,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11月
156、《国际人权公约与刑事辩护》,载《刑事辩护技能与技巧培训学习指南》,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
157、《证明标准研究》序,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158、《论非法证据的排除》,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23期
159、《联合国公约中的死刑证明标准》(中英文),载《联合国公约在刑事法治领域的贯彻实施》,赵秉志主编,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2011年
160、《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改革思考》,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61、《实施后续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6期
162、《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载厦门大学《东南司法评论》2011年卷,与卞建林合作
163、《12年遣返路如何破冰》——答记者问,载《法律与生活》2011年第448期
164、《孔子与死刑》,载《法律与生活》,2011年第449期
165、《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改革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6期
166、《论不强迫自证其罪》,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67、《“排除合理怀疑”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载《证据科学》2011年第6期
2012年
168、《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自由与秩序》,载《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69、《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探究——以利比亚情势为视角》,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2期
170、《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特点和实施问题研究》,载《中国审判》,2012年第74期
171、《修改突显人权保障——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和非法证据排除条款》,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5期
172、《论刑事司法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7卷,2012年3月,中国检察出版社
173、《上善若水》,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12年5月29日第四版
174、《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载《清华法学》,2012年第3期
175、《回故乡之路》,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12年6月19日第四版
176、《回忆高考》,载《东台日报》,2012年6月14日第7版
177、《中国法律概述》,载《中国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178、《影响世界法制的审判》,载《法律与生活》,2012年7月上
179、《完善腐败案件境外追赃机制的探索与思考》,载《人民检察·国际反贪联合会第四届研讨会专辑2012年》
180、《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载《人大复印资料》,2012年第8期
181、《世界人权宣言研究》序,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182、《论死刑案件证明标准之完善》,载《法学文摘》,2012年第3期
183、《录音录像制度与非法证据排除研究》,载《人民检察》,2012年19期
184、《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刍议,载《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2013年
185、《作法自毙的商鞅》,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第2期
186、《缇萦救父,中国式上访雏形》,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第4期
187、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人权保障的进步,载《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188、私宅保护,界限何在,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第5期
189、《中朝互助条约》存废再起争议,载《大公报》,2013年3月13日第11版
190、李斯:从帮凶到受害者,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3月下
191、韩信的真实死因,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4月下
192、司法迁因言获罪的悲哀,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5月下
193、孔融与曹操的宿怨,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6月下
194、《嵇康:独立文人难逃悲剧性归宿》,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7月下
195、《论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载《人民检察》2013年第15期
196、《论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法庭审理之监督》,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8期
197、《论监视居住改革》,载《诉讼法学研究》2013年第18卷
198、《中国刑事司法中的个人权利》(英文),载《中国法学评论》第一卷 2013年4月
199、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9期
200、高颎:死于苦荐谏的一代名相,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8月下
201、长孙无忌,法学家走不出历史怪圈,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9月下
202、狄仁杰:巧用司法免遭冤死,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10月下
203、岳飞:皇权干预司法下的冤魂,载《法律与生活》2013年11月下
204、A STUDY ON THE TEXT AND RAT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载《CHINA LEGAL SCIENCE》,2013年11月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