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宗 - 简介
明思宗,中国明代末代皇帝。 即朱由检 。1627 ~ 1644 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启二年(1622)封为信王。
七年,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以无子遗诏传位由检。八月即帝位,改明年为崇祯元年。
天启以后,明朝统治阶级全面腐朽,社会生产凋敝,满洲后金政权日益强大,农民起义方兴未艾。
崇祯三年(1630)以“谋叛罪”枉杀抗清名将袁崇焕后,日益倚仗宦官,政治更为腐败。此后满洲贵族军队多次越过边墙深入河北、山东等地,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主力的农民起义更是日兴月盛。
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军攻克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唐王谥为威宗。清改为庄烈愍皇帝。
庙号怀宗。葬北京昌平思陵。明王朝灭亡。
明思宗 - 生平
熹宗朱由校驾崩无子,临终遗诏,以其五弟朱由检即皇位。朱由检在18岁即位后,面对著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天启七年(1628年)十一月,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的羽翼崔呈秀(?—1627年)之后,再将其贬至凤阳,途至直隶阜城,魏忠贤得知大势已去,遂与一名太监自缢而亡。此后又杀客氏,崔呈秀自尽,其阉党260余人或处死、或发配、或终身禁锢。与此同时,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为剿流寇,崇祯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皆功亏一篑。「闯王」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朱由检一生操劳,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天天生活在操劳、恐惧、痛苦、烦躁与焦虑之中。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连忙自我检讨。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发生可怕的旱灾,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其饥民多从李自成。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百姓多流离失所,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六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崇祯十四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崇祯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朱由检的滥杀也日趋严重,总督中被诛者七人,巡抚被戮者十一人。明思宗亦知不能两面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但明朝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因此明崇祯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皇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明思宗只能辨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又想和满清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被处死,与清兵最后议和的机会也破灭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崇祯帝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在陈演、光时亨等反对之下未能下决心迁都南京。
明思宗 - 大事年表
1610年,朱由检生,为明光宗朱常洛之第五子,母贤妃刘氏,早薨。
1622年,封信王。
1625年,出居信王府邸。
1627年(天启七年)8月,明熹宗朱由校病逝于乾清宫,年23岁。无子,遗诏命其五弟——信王朱由检即皇位。朱由检即位。追谥生母贤妃为孝纯皇后,册妃周氏为皇后。11月,在铲除魏忠贤的羽翼之后,再将其贬至凤阳,途至直隶的阜城,魏忠贤得知明思宗要逮捕他,遂与一名太监王承恩自缢而亡。
1628年正月,改元崇祯。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发配、或终身禁锢。与此同时,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7月,亲召袁崇焕于平台。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8月,定制,每日在文华殿与辅臣共同处理朝政。10月,皇太极攻打林丹汗,开始征服漠南蒙古。西北大饥荒,李自成乱起。
1629年正月,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2月,长子朱慈烺生。3月,蓟州兵变。5月,议改历法。6月,袁崇焕杀毛文龙于双岛。久旱,朱由检斋居文华殿,敕群臣修省。11月,清兵入遵化。11月,京师戒严,清兵进攻德胜门。12月,逮捕袁崇焕于平台。总兵官祖大寿兵败,东出关。
1630年,立皇长子慈烺为皇太子。久旱,斋居文华殿,谕百官修省。5月,清兵败归。6月,米脂张献忠聚众起义。8月,袁崇焕因“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被磔刑(分裂肢体)处死。巡抚延绥副都御史洪承畴、总兵官杜文焕在清涧打败张献忠。1631年,大雪,民饥,农民起义不断。
1632年8月,皇三子朱慈灿生,后封定王。
1633年6月,皇四子朱慈焕生,后封永王。7月,驻台荷兰侵略军侵犯厦门,福建巡抚邹维琏委郑芝龙为前锋,于9月在澎湖大屿、金门料罗击败荷军。
1634年正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降清。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1635年,洪承畴出关。
1637年正月,南京地震。2月,朝鲜降清。4月,后金军队攻克皮岛。敕群臣洁己爱民,以回天意。6月,两畿、山西大旱。7月,山东、河南遭遇蝗灾,民大饥。安南、琉球入贡。
1638年,两畿、山东、河南大旱,并有蝗灾。9月,陕西、山西旱饥。清兵入墙子岭,京师戒严。土鲁番、琉球入贡。
1639年正月,后金军队入济南。6月,畿内、山东、河南、山西旱蝗。琉球入贡。
1640年,两畿、山东、河南、山、陕大旱加蝗灾,造成人吃人惨况。
1641年六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大旱加蝗灾,山东百姓为盗,四窜。8月,左良玉大败张献忠于信阳。
1642年2月,清兵攻克松山,洪承畴降。3月,祖大寿以锦州降清。11月,下诏罪己,求直言,起用废将。
1643年,凤阳屡次地震。暹罗,琉球、哈密入贡。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3月,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城。 18日,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乐安公主、昭仁公主,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时年35岁,明亡。帝后梓宫葬昌平陵区,名思陵。
明思宗 - 国破自缢
景山的崇祯帝自缢处建有碑文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祯任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三桂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监杜勋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大顺军开始包围北京,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围攻北京城。三月十八日,大顺军以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守军或逃、或降。下午,曹化淳开彰仪门(一说是十九日王相尧开宣武门,另张缙彦守正阳门,朱纯臣守朝阳门,一时俱开,二臣迎门拜贼,贼登城,杀兵部侍郎王家彦于城楼,刑部侍郎孟兆祥死于城门下),农民军攻入北京。太监王廉急告皇帝,崇祯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皇帝投降,被一剑刺死。崇祯帝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又逼周后自杀,手刃袁妃、长平公主、昭仁公主。崇祯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后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亦无法劈开。三月十九日拂晓,大火四起,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此时天色将明,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著左脚,右脚穿著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三月二十一日尸体被发现,大顺军将崇祯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梓宫暂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边。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当李自成离开北京的时候,发现「皇库扃钥如故,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损其奇零,即可代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怅。」明思宗卒后,南明弘光年间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唐王谥为威宗。清廷改为庄烈愍皇帝,庙号怀宗。葬北京昌平思陵。
明思宗 - 妻妾子女
后妃
庄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明亡之际依思宗命自尽而死。清顺治帝,谥周后曰庄烈愍皇后,与帝同葬田贵妃寝园,名曰思陵。
贵妃袁氏,1644年明朝亡国之际,依思宗命自谥却未死,清朝入关后因其为明思宗最後的遗孀,得到清廷之哀怜与尊重,并由清廷赡养其终身。
恭淑贵妃田秀英,1643年病死。谥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葬昌平天寿山,即思陵也。
顺妃王氏,原为选侍,生长平公主后病死,追封为顺妃。
兄弟
熹宗朱由校
简怀王朱由?
齐思王朱由楫
怀惠王朱由模
湘怀王朱由栩
惠昭王朱由橏
子女
子
献愍太子朱慈烺,母庄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李自成封为宋王,李败退时不知所终。
怀隐王朱慈烜,母庄烈愍皇后周氏,早殇。
定哀王朱慈炯,母庄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不知所终。
永悼王朱慈炤,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1644年不知所终。
悼灵王朱慈焕(1633年—1708年),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明思宗第五子,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后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遭处死。
悼怀王,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二岁殇。
(无名),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三岁殇。
女
坤仪公主(名不详),母庄烈愍皇后周氏,早夭。
长平公主朱徽娖(1629-1645),王顺妃所出,由周皇后抚养(《明史》称为周皇后所出,但同年周皇后生朱慈炯,盖误),驸马周显,1645年病逝。
昭仁公主(名不详)(1639-1644),1644年被思宗杀死。
馀三女皆早逝,无考。
明思宗 - 历史评价
思宗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的超乎机智,但在袁崇焕一事上却又表现的相当愚蠢,袁崇焕跟崇祯说五年之内收复辽东,简直就像个疯子。崇祯也疯,他真就相信了。直到三年后,袁崇焕终于为自己的大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为剿流寇,明思宗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剿农民军的负责人。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但是他不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这也使得明末农民起义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虽然明思宗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在众大臣的吹捧下,崇祯高估了袁崇焕,误信了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大话,以倾国之力打造了一条宁锦防线,结果满清从蒙古绕了过来,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
乾隆大帝亲自修订的《明史·流贼传》中说:“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明思宗 - 昌平思陵
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现在的明思陵,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古陵残碑,松涛阵阵,仍别有一番意境。特别是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颇引人入胜。
石五供,分为前后两套。前一套,是五个相互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雕为四足两耳的方鼎形,上面浮雕饕餮纹。左右为烛台,台腹四面雕刻人物故事;最两边的是花瓶,瓶腹、瓶项略呈圆形,亦浮雕饕餮纹。五供器各施以石座,与明代其他各陵共用一祭台不同。后面的一套,祭案的案端作翘头式,案面浮雕绳纹,下作闷户橱形状,四腿因项部内收而随势弯曲,足部外翻,还保留着明式家具线脚优美、雄浑大方的特色。案上放有石雕供果五盘,一盘为桔,一盘为柿,一盘为石榴,另外两盘分别为寿桃和佛手,形象十分逼真。碑石雕刻也别有风趣。碑首作“四螭下垂”式,碑身左右雕升龙,碑座前雕五龙,后雕五麒麟,左右雕母狮背负小狮图案,母狮前还有小狮或作戏球状,或伏于母狮身下作哺乳状,形态极为生动,据说,这是象征古代官爵中“太师、少师”的一种吉祥图案。明楼内的圣号碑碑阳篆额“大明”二字,下刻“庄烈愍皇帝之陵”七个大字。前面的神道碑碑阳篆额“欶建”,下刻清顺治年间大学士金之俊奉欶撰写的碑文。
明思宗 - 殉国处
相传,这里是名单崇祯皇帝自缢的地方。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背景,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在走投无路之下,便逼死皇后,砍杀昭仁公主等,然后仓皇逃到景山,以发遮脸,吊死在驼背的老槐树下,从此明王朝灭亡。陪同崇祯自尽的还有他的御前太监王承恩。原树早已枯死伐除,现存槐树是重新栽种的。最后编辑:2021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