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作家)

简介:张沛(1922年1月11日——2018年1月9日),男,汉族,原名张蓓,江苏镇江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边区绥德《抗战报》主编,延安《解放日报》记者、编辑、编辑组组长,《东北日报》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新华通讯社东北总分社代理社长。2018年1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展开]

张沛(作家)的个人经历

人物生平

1922年1月11日,张沛出生在江苏镇江一个小职员家庭,自幼酷爱阅读文学著作,14岁便在《江苏日报》发表了充满抗日救国激情的诗歌《百灵庙的赞歌》,从此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便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从西安通往延安的八百里崎岖不平的黄土路上,出现了一幅壮观的历史图景: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女青年,连绵不断地奔向革命圣地,追求光明的理想和信念。

张沛也融入了这浩浩荡荡的万人大洪流,来到向往已久的宝塔山。他在抗大第4期学习结束后,一度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宣传干事,不久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940年春,八路军接管绥德县,获得一部平版印刷机,旅长王震决定创办《抗战报》,张沛担任主编,这年他刚满18岁。

1946年初,随着抗战胜利,国共双方和美国方面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停执行部(军调部)在北平成立,由中共代表叶剑英、李克农领导,创办了《北平解放报》。张沛从延安调到北平,参加此新创刊报纸的编辑工作。该报出版不久发行量即达5万份,在平津地区影响很大。

张沛

当年5月,《北平解放报》被国民党查封,张沛转入军调部短暂工作后,于10月调往哈尔滨,参加《东北日报》编辑部的工作。

在《东北日报》工作期间,张沛深入前线,一手拿枪,一手执笔。1946年12月到1947年1月,他在零下40度严寒中,随东北野战军二纵队从辽西渡过松花江,参加了“一下江南”的战役报道。他所撰写的《辽吉前线记行》《暴政与反暴政》《群众是靠山》等战地通讯,显示了我党我军在战争中的强大生命力,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心。

1949年,张沛作为东北记者团团长来到北京,到怀仁堂采访第一届全国政协开幕式,并登上天安门城楼,与领袖共同见证了开国盛况。他采写的《开国盛典初记》《开国盛典再记》等文章,让读者目睹了新中国诞生的盛况。

朝鲜战争爆发后,《东北日报》以大量篇幅报道战争进程。1951年7月,张沛作为赴朝鲜采访的中外记者团团长,率领10多名中外著名记者进入朝鲜战争前线。

从朝鲜回国后,张沛于1951年10月担任《东北日报》总编辑,后任社长,时年29岁。

他担任领导工作期间,正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东北日报》紧紧抓住宣传要点,围绕鞍山的三大工程、海州露天矿等国家重点工程做了连续有力的报道,推出了先进工人典型王崇伦的报道,产生广泛影响。

1954年8月至1979年4月,张沛调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室主任、工业部主任、国内部主任、编委。张沛在《人民日报》工作期间,策划组织了一系列重点的经济报道。他主持完成的报道《大白菜上了〈人民日报〉》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表扬。

建国十周年前夕,1959年9月27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散文《华灯初放的天安门》,文笔抒情流畅,革命感情深厚,激励着广大读者。这篇文章,被广泛转载,并被选入1961年的中学课本,传颂四方。

1959年后,历任《人民日报》编委和总编室、国内部、工商部、经济部主任,建筑材料工业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兼《中国建材》主编,《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中国市场出版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总编辑,中国经济记者协会会长。获“新闻工作50年”贡献荣誉奖。

1982年,张沛和老领导安岗一起,参加创办《经济日报》,并任副总编辑。在全社同志的齐心努力下,这份在防震棚里创刊的报纸,很快办成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中央级大报。

80年代末,有人非议深圳特区的改革。张沛再次出发采访,于1992年2月7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深圳的崛起——一项大政策的成功》。同年4月11日,他又与人合作,发表《深圳·大鹏湾·盐田港》。这两篇都是在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之前,充分赞扬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报道。

1985年,在《经济日报》工作期间,张沛还主持创办了《中国企业家》杂志,并担任首届社长。他注重大力宣传国内外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介绍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着力支持和培养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为我国企业的快速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主要著作

编著文集《一个生产的城市》、《中欧旅踪》、《大路集》、《美国漫笔》,诗集《延安晨歌》等。

人物逝世

2018年1月9日,经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离休干部张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最后编辑:2021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