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勉学

简介: 佘勉学,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生卒年月不详,字行甫, 明代马平县(今属广西柳州)羊角山镇社湾村人。为明代柳州八贤之一,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清苦自持,门无私馈。在监察御史任上,疏劾吏部尚书以权谋私,后贬为广东连州判官。在徽州府知府任上发仓赈济受灾徽民;贵州按察司副使任上平反冤狱多起。后转福建布政司参政,升按察使,致仕归。
[展开]

佘勉学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基本介绍

生卒年月不详,字行甫, 明代马平县(今属广西柳州)羊角山镇社湾村人。为明代柳州八贤之一,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

作品信息

作品已失传

人物生平

佘勉学的父亲佘崇凤,字碧桐,弘治五年(1492年)举人,任福建光泽县令,迁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知州,《柳州府志·乡贤传》说他“所至皆有政声,其治家尤有法度,教子孙务循礼义,故后嗣皆能克绍先志焉。”

  佘勉学自幼就得到了严格的教育。他先是马平县学的廪生,正德八年(1513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次年,出任钱塘县知县。在知县任上,佘勉学甘于清苦,“门无私馈”,为政颇得当地士民的敬爱,而“黠吏猾民”则不敢作奸犯科。初登仕途,佘勉学就显示出他为政清明的优良品格。

  嘉靖七年(1528年)三月,佘勉学升任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其间,他从家乡迎接父亲到南京侍养,此事在当时引起热议,吕楠的《赠佘行甫考绩序》中记述说:“东台往岁迎其父碧桐先生来,奉欢称寿,悦动南都,吾知其孝矣。”在监察御史任上,佘勉学奉公守法,遇事敢言,不辱职守,不畏权奸。嘉靖十年(1531年)十二月,他因与同僚上疏弹劾吏部尚书汪鋐“秉铨不法”而被下镇抚司狱。《国榷》记载说:“逮南京监察御史马监敭、乔英、陈洙、李祦、余勉学、刘志仁、李松、何宏、陈府、宋宜,下镇抚司狱。”佘勉学“临难而不戚,遇善而不攘,闻祸而不怵”(吕楠《赠佘行甫考绩序》)的表现,为时人所称赞。

佘勉学

  不久,汪鋐事败,佘勉学等人得释出狱。嘉靖十三年(1534年),佘勉学迁广东连州判官,告别之时,友人吴鼎有《赠别佘东台转官郡丞暂还柳州》诗赠行:“明月湖心忆旧游,夕阳江外赴新愁。十年去往频伤别,万事蹉跎可自由。风急天高秋淡淡,苍梧桂水意悠悠。未须极目怀乡国,更上峰头望帝州。”从此,佘勉学开始了十余年在州郡任职的历史。

  佘勉学在连州任上的主要事迹,旧志记载是“剿平平南及新峒诸贼”。在这之后,佘勉学擢任四川的嘉定州(治今乐山)知州。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他又出任松江府(地域大略相当于今上海市)同知。南来北往,舟车迢遥,他也因此增长了治理一方的经验,对社会有了更多的阅历。不久,佘勉学因政绩突出升任徽州府(治今安徽歙县)知府。佘勉学“回翔州郡几十余岁”(何乔远《闽书》),他在致友人张文宪的信中“若小弟者虽叨榜末,久滞下僚,白首为郎,仅得黄金横带,绯衣蔽体,不免赤面仰人,顾影自怜,拊膺增慨。虽职业之修,未敢顿废,而山林之兴,日觉其长”。语中不免流露出归隐田园之思,但从政为民则不改初心。任上,遇天大旱,佘勉学发仓赈济,民众多赖以存活。徽州当地风俗,多有讼诉之事,佘勉学常谕之以理,因而“囹圄几空”。这些事迹,都见于旧志的记载。

  不久,因母亲病逝,佘勉学归家守制。此时柳州正在修建外郭城。主政之官请他撰写《柳州北郭碑记》,因此留下了有关柳州古城修建的重要文献。文章开篇描述柳州城的山水地理大势:“吾柳郡城当五岭西南,牂牁(音“臧科”,古代郡名,在今贵州境内)水自西北来会,绕郡城三隅,周旋东注,虽非汉广,亦可谓天堑矣。独直北一面,通途数道,无封域之限、山溪之阻,我固可往,彼亦可来。”记述城址勘查、建筑费用的考量,有“乃布德兆谋,披草莱,躬陟降,既景乃冈,考中用极,度财计工,审时约费为计簿”之语;述城门取名用意,有“即郭之中为谯门,凡三。正北曰拱辰,心王室,思藩屏也。东曰宾曦,崇阳德,布和惠也。西曰留照,存阳明,烛幽昧也”之文。兴建之事在动荡平定之初,文中申述“吾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故其视民之忧犹己之忧,天下之事犹一家之事”,希望为政者以民之忧为己之忧,先天下之忧而忧。

  守制期满后,佘勉学补任常州知府,不久晋升为天津兵备道。此时发生了明代历史上有名的“庚戌之变”。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大举进攻明军。八月,蓟镇兵大溃,俺答兵至密云、怀柔、通县,分兵掠昌平,京师戒严。内阁首辅严嵩以“败于边可隐,败于郊不可隐”,说“寇饱,自飏去耳”,不准诸将出击。俺答军大焚掠内地八日,“满志捆载去”。事后,严嵩之子严世蕃反而唆使言官以俺答攻近都城为由,弹劾佘勉学,实出严氏诬告。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佘勉学升任贵州按察副使。任上,他平反冤狱多起,政绩日见突出。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佘勉学任福建省布政司左参政。赴官途中经桂林时,他在明宗室云泉处得到戴钦“遗稿录本一帙”。次年,在闽任上将诗文稿编校为《玉溪存稿》八卷。佘勉学作《刻〈玉溪存稿〉后序》,称扬其诗文,惋惜其生命之短暂:“吾友玉溪戴子崛起岭南,志希千古,登第之后,益肆力于博文,而与仲默、君采、川甫辈相师友,其所制作,往往有超然自得之意。……若非天夺之速,其所造诣虽与中唐诸诗人颉颃可也,岂直如王、杨、卢、骆而已。”布政使姜恩也应请作序,文中对佘勉学刊传乡人著作之举高度称赞:“玉溪(戴钦)诗文之得传于天下,名于后世。不有东台,其名实俱泯也已。玉溪有知,其重感于东台已乎!”

  佘勉学最后一任官职是福建按察使。旧志记载,他“仍以触时忌致政归”。历官30余年间,佘勉学“清节著闻,不增田宅,柳人称乡先生可法者,必推勉学”(《柳州府志·佘勉学传》)。柳州民众在城内华荣寺附近为他建立“廉宪”坊,以示敬仰之情。

人物贡献

  佘勉学被贬连州4年之久,任上的主要事迹,除旧志记载的“剿平平南及新峒诸贼”外,他还为连州人民解决了一桩留名千古的饮水民生工程。

  据史载:“佘勉学……明正德八年(1513),佘勉学以试《毛诗》中举,嘉靖二年(1523)以三甲第232名成进士。次年出任钱塘知县。生性甘于清苦,门无私馈,颇得士民敬爱,而u2018黠吏猾民u2019也因此不敢作奸犯科。”佘勉学初登仕途,颇得当地士民的敬爱。随后佘勉学仕途顺畅,嘉靖七年(1528)三月,荣升任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

  在监察御史任上,佘勉学奉公守法,遇事敢言,不辱职守,不畏权奸。嘉靖十年(1531)十二月,他因与同僚上疏弹劾吏部尚书汪鋐“秉铨不法”而被下镇抚司狱。查《国榷》记:“逮南京监察御史马监敭、乔英、陈洙、李祦、佘勉学、刘志仁、李松、何宏、陈府、宋宜,下镇抚司狱。”又,据《柳州市志·第七卷·人物志》对佘勉学“传记”:“嘉靖七年三月,升任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任上遇事敢言,不畏权奸。嘉靖十年十二月,佘勉学等人上疏弹劾吏部尚书汪鋐选拔官吏时违法,被下镇抚司狱。得释后,于嘉靖十三年左迁广东连州判官。”嘉靖十三年(1534),佘勉学迁广东连州判官。查《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连州志》(康熙版)记,十有三年二月谪南京御史佘勉学为连州添注判官。在去连州赴任之前,佘勉学先回了一趟故乡柳州,告别之时,友人吴鼎以《赠别佘东台转官郡丞暂还柳州》诗赠行:明月湖心忆旧游/夕阳江外赴新愁//十年去往频伤别/万事蹉跎可自由//风急天高秋淡淡/苍梧桂水意悠悠//未须极目怀乡国/更上峰头望帝州。

  悠悠离别情绪萦绕着亲密无间的朋友心头,来到连州任职的第二年,佘勉学就忠于职守地为连州百姓的安居努力。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康熙版)记,十有四年大兵征各峒,从佘勉学之请也。另据《柳州府志·卷之二十五·乡贤》(1956年版)载佘勉学谪连功绩也是“左迁连州判官,剿平平南及新峒诸贼”。

  就在佘勉学为连州州民不再被山贼扰乱以及杀戮奔波时,到了嘉靖十四年(1535),成为了连州的“天灾年”。先是春夏之际发生了百年罕见的洪水,据“清远(连阳地区)大事记”记:“明嘉靖十四年五月,清远县大水,山崩、河溢、潮水涨至飞来峡。英德县城几乎淹尽,民居宅舍遭破坏。”又,《广东省志·水利志·大事记》载:“嘉靖十四年五六月,广州、肇庆、南雄、韶州大水,u2018田庐荡坏,水溢害稼u2019,德庆平地水逾丈,英德洪水骤发,城几淹没,民大饥。u2018御史戴璟赈活甚众,奏蠲民租u2019”大雨导致连州蕴涵深厚人文且风光旖旎的著名峡谷———楞伽峡小范围倒塌,而到了秋冬季节,老天爷便滴雨不落,长月持续导致州民饮用水都成了问题。《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连州志》(康熙版)“井之属”载:“州治内有二井,一曰惠泉;一曰丽泽。嘉靖乙未(1535)冬,不雨,井涸,汲于河,殊用不便。判官东台佘子迺凿二井于墀南,左曰惠泉,右曰丽泽。井成各系之铭云。”佘勉学体恤百姓辛酸,看到他们饮水的井都干枯了,只能到湟川河挑水喝,又由于河水浅,路途就变得更为遥远及不便,于是,决定在繁华的龙津门与接官亭之上的台阶平地南面凿两口深井,以供百姓饮用。在水井凿成之际,看到湜湜明澈的井水,作为连州判官的佘勉学集怜悯、激动、警志等复杂心绪于一身为两口水井命名“惠泉”、“丽泽”并“以井铭志”:

  泉源在震,钟木之德,厥施斯溥,是曰仁泽。

  岂弟君子,体仁而施,如保赤子,念茲在茲。

  毋或丰靡,宜其人民。守俸如泉,介茀于神。

  彼贪戾夫,人厌其污,旧井无禽,伊谁之辜?

  汩汩的清泉流淌而出,以其广博的恩泽汇聚到大地草木,这是仁爱恩施万物的表现。为官一方,施行仁爱,念念不忘地爱护百姓。不要铺张浪费,有利于百姓就好。拿着国家的俸禄就如守候这清泉一般,不必想太多污流遁入。那贪暴之人,人民唾弃其身上的污点,就好比那废弃的枯井,连鸟兽都不愿光顾,这是谁的罪过呢?

  冽彼寒泉,其止湜湜,济我吏民,溉我蓺植。

  岂弟君子,民所冯翼,服茲有土,言思其职。

  尔德日新,民罔不敕。贪残自污,是用即棘。

  如彼井泥,人弃不食,慎哉有位,敬明其德。

  清冽的泉水蓄存起来,有益州民的饮用,还可以灌溉百姓种植的庄稼。为官一方,需要百姓拥戴,而自己也时刻要深思自己的职责所在。为民谋福祉之德行,就好比那日日更新的亮澈的泉水,只有当政者清廉了,上行下效,民风民气才正道而和谐。假如执政者都贪污受贿,因此迈入万劫不复的困境,就如同那挖出的井泥,老百姓都弃而不食。所以,当权者得戒慎啊,必须时刻警惕自己,清德而志廉!

  两口水井犹如甘霖雨露一样,为老百姓的生活送来了及时雨。尽管旱情延续到了嘉靖十五年(1536),据《广东省志·水利志·大事记》载:“明嘉靖十五年,大旱灾,广州、肇庆、南雄、韶州u2018春夏大旱,潭水涸,民食草实,饿死甚众u2019”,但百姓们还是在饮用着惠泉、丽泽井的水艰辛地度过了一年难关。

  佘勉学为连州百姓造福凿就的惠泉、丽泽井,城隍庙一带的州民一用就用了四百多年。如今甘甜的惠泉仍然是附近居民的饮用水,而丽泽井则由于井沿处于较低位,滞留上面的污水无法排流出去,已经成为了百姓们洗衣之用。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