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罗斯威尔

简介: 肯·罗斯威尔风云网坛近30年,蒸汽机时代的最后岁月目睹了他18岁赢得澳网和法网男单冠军,直到他43岁时夺得个人最后一次单打赛事的冠军。
[展开]

肯·罗斯威尔的个人经历

肯·罗斯威尔 - 介绍

 1978年,44岁的罗斯威尔仍然是一名强劲的球员。在1977年赛季结束时,他还是世界排名前15位的选手,取得了两项单打冠军及44胜23负的成绩。“这正是我喜欢做的,并一直做得很好的事情。”他在1977年年终这样回顾自己的网球生涯时说,“不过,在我1957年退出国际网联转入职业圈时从未想到会坚持这么长时间。”

肯尼斯·罗伯特·罗斯威尔生于1934年11月2日,他是一个悉尼杂货商的儿子,在悉尼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虽然他是天生的左撇子,但从小被父亲教导用右手持拍打球,并由此造就了他无与伦比的反手能力。很多人认为他那1.70米、61公斤的身材会是他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而事实并非如此。他移动迅速,拥有极强的判断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协调能力的体现是他从未遭受过严重的伤病。虽然他发球并不强劲,但落点却极佳,同时伴随着他堪称经典的网前功夫。他擅长任何场地的比赛,无论网前、底线都应付自如,而且作为球技的辅助,他性格随和、内敛,涵养极好,从不轻易动怒。

肯·罗斯威尔 - 比赛经历

在刘·霍德、潘乔·冈萨雷斯、罗德·拉维尔这些高大强健的对手面前,他的瘦小身材总是令人担心,但罗斯威尔却逐一击败了他们。就算在拉维尔的巅峰时代,罗斯威尔仍能给他猝然一击。他在1971和1972年达拉斯职业冠军赛决赛中两次击败拉维尔,夺得当时5万美元的高额冠军奖金。1972年,那场电视直播的耗时3个半小时的决赛被认为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比赛之一,罗斯威尔最终以4∶6、6∶0、 6∶3、6∶7(3∶7)、7∶6(7∶5)获胜。在最后关头,他连续在几乎必死的位置打出两记最拿手的反手winner,拿下决胜盘抢七局的最后两分。与此同等分量、局面相似的比赛直到1988年年终贝克尔击败伦德尔的5盘大战中才出现。

罗斯威尔的终身对手与好友霍德仅比他小21天,他们的友情和较量从他们踏入球场的第一天就开始了。1952年,两个不满18岁的伙伴第一次出征海外参加美国公开赛,并双双打入8强,罗斯威尔甚至战胜了美国1号选手塞克萨斯。第二年,他们配对获得了温布尔顿双打冠军。同年,刚刚度过19岁生日的他们成为最年轻的戴维斯杯卫冕冠军,他们的出色表现令澳大利亚队以3∶2击败美国队,罗斯威尔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战中击败塞克萨斯,向世人宣布澳大利亚又一代新星的崛起。

尽管霍德看上去比罗斯威尔更强壮,但却是罗斯威尔得到同胞给予的“肌肉”这一绰号。在运动生涯的早期,瘦小的他就以能将高大对手咬住不放而著称。霍德在1956年温布尔顿决赛中击败了罗斯威尔,此前他还接连获得了澳网和法网,但他在那一年争取“全满贯”的野心在随后的美网决赛中受挫于好友。

作为一对享有盛名的搭档,罗斯威尔/霍德几乎在1953年实现双打的“全满贯”,在联手夺得澳网、法网和温网3项双打冠军后,他们在美网1/4决赛中以 7∶5、12∶14、16∶18、7∶9惜败于美国的组合巴罗斯和克拉克。不过他们在1956年实现了美网双打的突破。只有4对选手拿过全部4项大满贯双打冠军,而他们都来自澳大利亚。其他3对分别是他们之前的弗兰克·塞吉曼/肯·麦克格雷格、之后的罗伊·埃默森/尼尔·弗雷泽、约翰·纽康姆/托尼·罗切。

在帮助澳大利亚赢得1956年戴维斯杯后,罗斯威尔转入了可以挣得奖金的职业赛事,并逐渐取代了职业赛事之王潘乔·冈萨雷斯。虽然冈萨雷斯持与罗斯威尔交战有50∶26的较高胜率,但罗斯威尔后来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他在跨度更长的时间里获得了更多重大赛事的胜利。

罗斯威尔保持着许多令人惊叹的记录。在1956年美网决赛击败霍德夺冠的14 年后,33岁的他又以2∶6、6∶4、7∶6、6∶3击败比他小10岁的托尼·罗切再夺美网。而18年后的1974年,他在击败大热门纽康姆后又一次闯入美网决赛,但最终负于新的王者——康纳斯。

还是在1974年,那是他首次进入温布尔顿决赛的20年后,他第4次进入温网决赛但仍负于康纳斯。因为1967年以前职业赛事与业余不可兼容,罗斯威尔加入职业赛事前错失的大满贯冠军就是温布尔顿,不过值得安慰的是他拿到过两次双打冠军。在家乡澳大利亚,他首夺澳网19年后的1972年,也神奇地再夺冠军。同样,在获得戴维斯杯冠军的20年后,1973年40岁的他帮助澳大利亚再次登顶。直到1975年42岁时,他才结束了代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场比赛。尽管因为转入职业赛事而缺席多年戴杯,但他仍然是澳大利亚4届戴杯冠军和3届世界杯冠军的主力队员。

罗斯威尔总共获得包括8项单打冠军在内的18项大满贯赛事冠军,排在总数第6位。他是继拉维尔之后第二位职业奖金突破100万美元的球员。

像拉维尔、冈萨雷斯和霍德一样,罗斯威尔是跨越业余、职业和公开赛时代的伟大球员之一。但即使是在33岁时才得逢网坛进入公开赛时代,他仍然在此之后获得了32项单打冠军和18项双打冠军,其中包括1968年法网、1970年美网和1971、 1972年澳网的单打桂冠。他最后一项单打冠军是1977年,在他过了43岁生日的两周后,在香港公开赛决赛中击败汤姆·戈曼获得的。由此他成为仅次于冈萨雷斯的、在公开赛时代夺冠的第二位高龄球员。1980年,罗斯威尔与好友霍德同时进入网球国际名人堂。虽然两鬓已霜仍保持硬朗体魄的罗斯威尔还活跃在高龄组的元老赛中

肯·罗斯威尔 - 技术动作

握拍。虽然和当时一流选手一样,罗斯威尔使用大陆式握拍,但他握拍的位置更靠后一些。你看不到拍柄的末端。这样的握拍可以使罗斯威尔的手腕更加放松,同时可以制造出更快的拍头挥速,因此球路也更平。而亨曼采用的是更为普遍的大陆式握拍。

引拍。罗斯威尔的反手切削最具穿透力。他总能将球切的很深,秘诀就在于他的引拍并不像其他人(包括亨曼在内)那样高。因此罗斯威尔的反手切削是最平的。而亨曼,由于引拍要比罗斯威尔稍高,因此回球带有更多的旋转。罗斯威尔较低的引拍也会使球能更好的借力,这样有助于球路的控制。

拍面。除了更高的引拍,亨曼的拍面也比罗斯威尔打的更开,这无疑会给球以很强烈的旋转。罗斯威尔的拍面没有那么开,而是几乎封闭。他同样也是从高向低挥拍,他的拍面接近于垂直于地面,结合比较小的引拍,球的旋转较少,而且球路很平。

肯·罗斯威尔

肩膀。不管是单反还是反手切削,完全转肩都是重中之重。罗斯威尔和亨曼都做得很好,如果我们看他们准备阶段的图片就会发现,在他们准备引拍的时候,脸甚至都贴在自己的右肩上。

右臂。虽然亨曼和罗斯威尔都在向后引拍时稍微弯曲右臂,但在向前挥拍时已经逐渐伸直,等到击球点的一瞬间,胳膊已经完全舒展开了。我所见过的单手反拍的朋友常犯的错误就是,在击球一瞬间胳膊也是弯着的。这样做的错误在于,由于每一个来球球路不同,你胳膊弯曲的程度也不一样,这会造成回球的不稳定。因为更严重的是,这也是引起网球肘的原因之一。

左臂。注意两位高手是如何运用非持拍手来保持身体平衡的。单手反拍球员往往用非持拍手来寻找身体平衡。在反手切削时,他们的左臂向上并向后,几乎和持拍手保持同样的姿势。

站位。虽然球在最合适的击球点上可能只停留几毫秒,他们也能保证球在自己的身体左前方,需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击球。单手反拍球员始终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要把肩膀和双腿的站位过早打开,否则只能勉强够着球,而不能打出质量,这在牺牲了回球力度和深度的同时。

最后编辑:2022年0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