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中

简介: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刘敏中今存词 149首。大多是应酬之作,他晚年的诗多为抒怀遣兴而作。著作有《中庵集》25卷,今存永乐大典本。其中诗、词、文20卷。《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其诗文率平正通达,无钩章棘句之习"。
[展开]

刘敏中的个人经历

刘敏中 - 概述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刘敏中 - 摘要

 
刘敏中(一二四三— — 一三一八),字端甫,济南章邱(今属山东省)人。至元中,由中书掾擢为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因弹劾权臣桑哥,得罪辞官归家。不久,又起用为御史台都事,出任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入为国子司业、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大德年间,宣抚辽东、山北,除强梁,赈灾民,任东平路总管,擢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大德九年(一三○五)召为集贤学士,参议中书省事。武宗时拜河南行省参政知事,改治书侍御史,出为淮西肃政廉访使转山东宣慰使,又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曾奉诏议弭灾之道,疏陈七事,均为当时要政。后以疾还乡,延祐五年(一三一八)卒。赠光禄大夫柱国,追封齐国公,谥文简。刘敏中擅长散文,文风从容,理备辞明,极得文坛前辈杜仁杰欣赏。著有 《中庵集》 、 《平宋录》 。 

刘敏中 - 史载

 
刘敏中,字端甫,济南章丘人。幼卓异不凡,年十三,语其父景石曰:“昔贤足于学而不求知,丰于功而不自炫,此后人所弗逮也。”父奇之。乡先生杜仁杰爱其文,亟称之。敏中尝与同侪各言其志,曰:“自幼至老,相见而无愧色,乃吾志也。”   

至元十一年,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权臣桑哥秉政,敏中劾其奸邪,不报,遂辞职归其乡。既而起为御史台都事。时同官王约以言去,敏中杜门称疾。台臣请视事,敏中曰:“使约无罪而被劾,吾固不当出;诚有罪耶,则我既为同僚,又为交友,不能谏止,亦不无过也。”出为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入为国子司业,迁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大德七年,诏遣宣抚使巡行诸道,敏中出使辽东、山北诸郡,守令恃贵幸暴横者,一绳以法;锦州雨水为灾,辄发廪赈之。除东平路总管,擢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九年,召为集贤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上疏陈十事,曰整朝纲,省庶政,进善良,剔奸蠹,显公道,杜私门,广恩泽,实钞法,严武备,举封赠。成宗崩,奸臣希中旨,赞其邪谋,敏中援礼力争之。武宗即位,召敏中至上京,庶政多所更定,授集贤学士、皇太子赞善,仍商议中书省事,赐金币有加。顷之,拜河南行省参知政事,俄改治书侍御史,出为淮西肃政廉访使,转山东宣慰使,遂召为翰林学士承旨。诏公卿集议弭灾之道,敏中疏列七事,帝嘉纳焉。以疾还乡里。   

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每以时事为忧,或郁而弗伸,则戚形于色,中夜叹息,至泪湿枕席。为文辞,理备辞明,有《中庵集》二十五卷。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光禄大夫、柱国,追封齐国公,谥文简。

刘敏中 - 创作

刘敏中今存词 149首。大多是应酬之作,但在一些词中也透露出他"学古无成,于今何补"的岁月蹉跎的怅惘(〔木兰花慢〕《适得醉经乐章》),对"浮世匆匆如此,眼底风尘今古梦"的叹息(〔念奴娇〕《自述呈知己》),以及对"世事何穷"、"兵鏖蜗角"的感慨(〔沁园春〕《畅泊然纯甫由山东佥宪谢病归襄阳》)。他在〔清平乐〕中写的"出家何必离家,求仙不用餐霞,但得花开酒美,老夫欢喜逾涯",反映出他对半隐半俗生活的向往,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刘敏中还乡之后写的以山水为乐的一组〔清平乐〕,恬淡而有情趣,与他的"诗不求奇,聊遣兴"的主张契合。他晚年的诗多为抒怀遣兴而作。如"名利两徒劳,解印便逍遥";"率意讴吟信手书,山边行坐水边居"等,写来明白晓畅,不加雕饰,重于白描,清简有致。

著作有《中庵集》25卷,今存永乐大典本。其中诗、词、文20卷。《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其诗文率平正通达,无钩章棘句之习"。

刘敏中

最后编辑:2022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