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个人简介
【姓名】:彭淦生
【年代】:现代
【家乡】:江苏·宜兴
【类别】: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
老一辈紫砂人彭淦生(1929~2005年),彭淦生是宜兴蜀山人,上世纪40年代跟随父亲烧紫砂龙窑,1954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后长期担任紫砂工艺厂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直到1989年退休。回忆录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主线,对蜀山旧时的民居、商号、店铺布局、解放前后紫砂原料、成型、烧成生产方式和产品销售的变革发展,与老艺人特别是顾景舟大师的交往情缘都有翔实的记述。
彭淦生回忆录
彭淦生(1929-2005年),宜兴蜀山人,40年代开始涉及紫砂,于1954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一直到1989年正式退休,在紫砂业界长达49年。彭淦生长期担负着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1954至1989年3月)。退休后无事,常在家看电视。彭淦生在一次观看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讲述宜兴紫砂的一段时,顿受启发,感慨万千,构起了他的回忆:当代紫砂的发展,紫砂的风云变幻,紫砂人物的脸庞,紫砂改革的景象,一幕幕在脑海中浮影连翩。彭淦生就决意把过去的回忆形成文字,留做永恒。能把当代紫砂发展之路做一篇记实性的叙述,既告知现代人紫砂创业的艰难,又慰藉已故的和健在的这些在紫砂事业上做过奉献的同仁。于是,彭淦生就全心投入,仅用120日就完成了这近两万字的回忆录文稿。经彭淦生儿子彭耀年整理,公示于众,该回忆录名叫《我的紫砂路—彭淦生回忆录》。
《我的紫砂路—彭淦生回忆录》记录了彭淦生从事紫砂行业49年来的所见所闻,以及紫砂革命的亲身经历,用原汁原味,朴实无华的语言,再现了当代紫砂的发展历史。紫砂的过去这一页虽然已翻过,虽然有些老旧,但重新把它抖出来细细品位,追索回忆,蛮有意思。书中内容涵盖,紫砂人的创业精神,紫砂业的发展变化,包括厂房,设备,工具等动态变化,包括紫砂艺人的代代辈出,包括紫砂人文轶事,给后人一种启迪,给后人明白知晓。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