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
李小超出生于礼泉县一个小山村,1985年,考上西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
大学毕业后的李小超被分配到咸阳的一个小单位,没多久,李小超选择辞职。
辞职后的李小超在西安、咸阳、渭北一带生活,用画笔勾勒出与他朝夕相处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场景和喜怒哀乐的面孔。
1991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讽刺与幽默》报上,发表了李小超的一组黑白随笔“童年记忆”。
1992年5月,在咸阳举办了百米黑白随笔长卷《古风村俗》专题展览。
2013年4月起至2013年11月15日,李小超将在法国举行“乡土中国”公共雕塑与绘画作品大展。此次“乡土中国”展览期间,李小超还先后在法国高等艺术学院,布雷斯特艺术博物馆做了“乡村-精神的家园”的一系列讲座及文化交流活动。“乡土中国”系列雕塑展主要以上世纪中国北部乡村民众的生活习性和状态进行塑造,写意的表现手法充斥着温暖的表现心态,将独特的乡村文化诗化出了浓浓的人情味。
2019年4月3日,李小超乡村记忆主题雕塑馆开馆,该馆位于咸阳高新区两寺渡公园内,是陕西省首个以“乡村记忆”为主题的雕塑馆,馆内收藏了李小超先生所创作的雕塑31件、水墨画36件。其中多件雕塑作品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政府、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母版作品。雕塑馆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旨在传播关中民俗文化,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故土乡情的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大众精神生活。
泥土百变
1992年,已经在咸阳地区小有名气的李小超继续行走在艺术道路上,但是很快他就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现他的乡土百态,那就是泥塑。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的李小超一头扎回家乡搞起了泥塑,据说当时李小超在自家后院盘了一座烧窑,把村子更新换代而伐倒的苹果树都烧光了。在这个时期,李小超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他在家乡搞陶塑的那些年,母亲帮孩子一遍一遍地过滤胶泥。小超娘说娃这几年总是起早贪黑,夜夜都要熬到鸡叫三遍。天亮了就提一筐黄胶泥到赵镇街上去,去了蹲在人背后,看见一个杀猪的,他便捏一个杀猪的,看见一个剃头的,他便捏一个剃头的……捏着捏着,日头端了,他便提一筐泥人人回到家里,把那杀猪的、剃头的……重新捣烂,一筐泥人重又成为一筐黄泥!
1995年,陈忠实的《白鹿原》红遍了全国,小说中表现出来浓郁的关中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和大小人物,突然地就打动了李小超。“我20多年来,朝夕相处,梦中相见的那些个父老乡亲仿佛一下子就冒在了我的眼前,我一遍一遍地看小说,一遍一遍地揣摩,越想越觉得有种冲动,我似乎已经能够看得见小说中的那些人物在一堆堆泥土里向我招手,要我把他们从泥土里拉出来。”于是经过5年时间的创作,《白鹿原》小说中88个场景,3000多个小说人物,在李小超的手里活灵活现地幻化而出,全景式地陈列和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中父老乡亲辛酸而又慷慨悲壮的生存状态。这批作品完成以后,先后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出,而后又先后在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最后整部主题泥塑被中央美术馆收藏。也就是在《白鹿原》主题泥塑之后,李小超基本上确定了自己适度夸张、造型扑拙的泥塑风格,这种风格也完美地体现了他所要表达的主题,农村,农民,以及民风民俗。
后来,李小超用这种风格和手法创作了《一个村庄的记忆》,表现的是与当今城市生活几乎完全隔绝的关中农村。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将关中农村的打场、赶车、杀猪、送粪等劳作场面,以及婚丧嫁娶、吼秦腔、丢方作游戏等日常生活场景,加以提炼、升华后凝固在他的雕塑里。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后来被作为陕西民俗的一种表现方式,被永久展放在西安大雁塔西广场的草坪上,在那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大多都会在这组群雕前细细品读,品读里面对亲情、乡情和童年的关注。
作品节选
在李小超的意象世界里,充斥着对乡村、乡民们的感情。他的作品也都是对农村、土地和乡亲们的致敬。
他在作品《黄风》中描述他的乡村:
记得,黄风是昨夜从村口吹进来的,早上,当人们打开头门时,看见细细黄尘爬满了刚刚发芽的树梢,就连房前屋后,街道上都爬满了。细细的黄尘在不知不觉中钻进每个人的身上,走在街道上的人们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说 “黄风一年比一年大了,黄风都吹到了锅台上去了,怪不得这几天吃饭满嘴都是土腥味”。
老牛甩着尾巴,在主人的牵引下向村口走去,身后溅起一股股黄烟,小娃们用细细地尘土围起土堆,耍起了尿泥,后街的婆婆用细土和玉米一起炒起酥黄的玉米豆,燕子在欢叫声中一次次落在满是灰尘柔软的枝条上,街道上跑过的孩子,惊起的燕子挥动全是尘土的翅膀,叫着窜向黄黄的天空。
夕阳下,爬满黄尘的村庄,显得越发金黄,村里的人和狗,牛羊鸡也都随即变成大大小小的黄金蛋了,在金黄金黄的村子里滚来滚去……
最后编辑:2022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