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纲存

简介:黄纲存(1919—1986)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城西郑保屯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黄纲存应征入伍,被编入国民党某部工兵二团一营三连,任上等传达兵。在军中靠自学考入空军航空学校。从1944年起,先后去印度、美国学习飞行技术,1946年回国后,编入空军第一运输大队任飞行员。因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调杭州飞行学校任教官。大陆解放后,随航校迁往台湾。1956年8月15日在台湾岗山机场借三机编队训练之机,要求单飞,架美制AT—6型高级教练机,回归祖国大陆。先后被任命为空军少校副团长(后又晋升为中校)、中国民航山东省管理局副局长。
[展开]

黄纲存的个人经历

幼年

1919年,黄纲存出生在夏津县城西郑保屯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从小就非常聪明,特别喜欢读书。但因为家庭实在困难,黄纲存只能在家里干活,干完活后偷偷地学习。然而,一家人的生活负担,迫使小小的黄纲存放下书本外出干活。在他15岁的时候,他去了 天津做起学 徒工。没过多久, 国民党军队来村里 抓壮丁,黄纲存的叔叔那年18岁,正好到了 入伍的年龄,被强制入伍。奶奶知道黄纲存的叔叔身体从小虚弱,又经常生病,心疼他去打仗会受不了。此时,在天津的黄纲存非常懂事,听说这事后便主动要求替叔叔参军 入伍。虽然当时他并不清楚加入 国民党意味着什么。

入伍

1937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纲存也正是在这一年参军 入伍了。

黄纲存替叔应征 入伍后,被编入 国民党某部工兵二团一营三连,任上等传达兵。在军中他靠自学考入空军航空学校。从1944年起,先后去 印度、 美国学习飞行技术。在 美国期间,他见识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学习特别刻苦,掌握了飞行技术,能够熟练操作战斗机和运输机。学习毕业后于1946年回国,被编入空军第一运输大队任飞行员。

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国内 抗日战争激战正酣, 共产党和 国民党正联合 抗日。他一直盼望着早点学成归来,能够投入到 抗日战争中去。等他回来的时候,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他没能够参与抗战,一直感到很遗憾。

爱情

归国后,黄纲存在 北京认识了 卢桂芳。这个毕业于 辅仁大学的女孩子能说一口流利的 英语。没多久,这个美丽出 众的女孩子被黄纲存这位英俊的军官深深地吸引,两年轻人相爱了。虽然 卢桂芳的家人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但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并于1949年3月迎来了他们第一个孩子。

黄纲存

国共内战爆发后,黄纲存得知自己的大哥在 八路军某医院内工作,平日里流露出一些不满内战的情绪,上级得知后很快将他调离空军作战部队,来到杭州笕桥航空飞行学校担任飞行教官。

在台湾

1949年 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国民党政府要求所有空军及家属撤退 台湾,这让他很不理解,但迫于无奈,他只好把 卢桂芳和儿子带到了 台湾,几年后并在那里生下了另外两个儿子。

在 台湾,黄纲存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成为台湾空军军官学校里一名飞行教官,负责训练新学员。他的生活也开始得到改善,生活条件变得优越起来。然而,他也目睹了 国民党官僚腐败和美军官兵欺压中国人的行径,痛恨 美国军人在 台湾横行霸道,尤其是无法容忍许多美军侮辱台湾妇女的事实。那时,虽然 国民党在多方封锁 大陆消息,但他还是听说祖国大陆解放后,人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内心变得很复杂,十分牵挂大陆的一切。有一次,他悄悄地在广播中听到了 周恩来总理发出的 “革命不分先后,建设祖国啥时候都不晚”的号召,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寻找机会返回 大陆。虽然他已经在 国民党军队待了19个年头,但对这里没有丝毫的依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根在 大陆。

驾机起义回大陆

1956年8月15日,台湾岗山机场上, 少校教官黄纲存像往常一样,操练着台湾空军军官学校里年轻的飞行学员。在这里,每一天他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

这时,一位学员说机舱出现故障,飞机不能正常起飞。黄纲存让学员下来,自己检查了一下飞机。并要求地面机械师给飞机加满油,他要到空中试飞,当时他的学员也要求一起上机试飞,他巧妙地拒绝了学员的要求,当他踏上飞机的那一刻,他意识到机会的到来,他开始心潮澎湃,感到了一股归心似箭的冲动。他来不及多想,驾驶着那架美制AT—6型高级教练机,越过 海峡向着 大陆的方向驶去。

一个小时后,飞机稳稳地迫降在 福建省某地。人们看到 美国的飞机降落下来,开始是一阵骚动,以为是 国民党开始 空袭。当黄纲存说明自己是从 台湾飞过来,是驾机起义、是飞回来报效祖国的,顿时人们一片欢腾。他也成了祖国解放后又一个从 台湾驾机归来的飞行员。

黄纲存从 台湾驾机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首都 北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位青年才俊的归来十分欣喜,专门为他召开了盛大的欢迎大会,首都各界代表900多人参加。 福州军区领导和 国务院总理 周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 邓颖超亲自为他拍照留念。看着 大陆人们这样热烈的欢迎自己,黄纲存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 “大陆解放了,所以我要回家,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我责无旁贷。”他说,他在 台湾报纸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中国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号召的片断,使他知道祖国政府和人民都没有忘记他们这一群走错了路的人,而在 美国控制下过着屈辱生活的 国民党军队人员,也需要祖国的谅解和爱护。因此他尽管有妻子儿女在 台湾,但仍忍受着与妻儿暂时分别的痛苦,毅然冒险飞回祖国 大陆。黄纲存在会上愤怒地控诉 美国军人在台湾横行霸道,列举了许多美军侮辱台湾妇女的事实,激起了到会人们的愤慨。会上,黄纲存还见到了自己在 台湾时的好朋友、解放前起义归来的 国民党空军人员黄铁骏。

欢迎大会由 总政治部代表张样桢少将主持。 张梓桢在会上说,在 北京、 广州、福建、 云南,今年举行过不少这样的欢迎会。归来的蒋军官兵有的是驾飞机、开汽船甚至扶着木盆、汽车胎、篮球等游水归来的,也有从 美国经过 日本、 香港等地回来的。蒋军陆、海、空军都有人回到 大陆来,他们都己和家人团聚,并且获得了妥善的安置。 张梓桢说,在 台湾的 国民党军队人员中不乏爱国人士,今后中国政府仍将本着“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原则,一律欢迎国民党军队人员个别或集体归来,政府将予以妥善安置,并且按照贡献的不同给以应得的奖励。

国防委员会委员 郑洞国在会上的讲话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他说,他希望很快地能和现在尚留在 台湾的某些同学们、朋友们在首都相见。 郑洞国说,不要以为和平解放 台湾只是对 大陆上有利,其实和平解放的方式对台湾人民和对 国民党军队人员都是有利的,黄纲存和其他起义人员受到的待遇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 侯镜如在会上说,希望在 台湾的军政人员响应祖国发出的号召,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为和平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祖国将热烈欢迎他们的爱国行动。

听说黄纲存回来了,远在 夏津县家乡的老父亲和弟弟也专程赶到 北京看他。时隔多年后父子再次相见,两人抱头痛哭,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

黄纲存把 美国人的飞机开了回来,这一消息振奋人心。国家奖励给他黄金,而他却毅然拒绝了,只收下了8000元的安家费。在他眼中,能够受到这样高规格的礼遇,是他没有想到的。他觉得,自己应该更早地回来,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来。想到这些,他甚至心生愧疚,觉得自己当初走错路了。

为祖国贡献力量

在 台湾的日子里,处处封锁消息,几乎隔断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也失去了 大陆的消息。回来后他才发现,解放后的 大陆百废待兴, 方兴未艾,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得轰轰烈烈。有着十几年空军飞行经验的他,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在空军方面力量薄弱。他想,自己去 美国学习的时候,美军就已经有了很先进的飞行装备和优秀的飞行员, 大陆要强大,这方面的人才不可或缺。恰逢赶上四川空军十四航空学校刚刚组建,组织上考虑到他的特长,把他分到了那里任副团长。很快,他良好的飞行技术得到了发挥,他开始培训起新学员,为他们传授国外的飞行新技术。工作期间,黄纲存强烈地觉得自己亏欠祖国很多,自己要努力回报国家。因此,他教学的时候格外地认真,深受领导和学员的喜爱。几年里,他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空军飞行人才。

文革期间

文革期间,开始有人怀疑这位从 台湾归来的 “ 飞人”,认为他是 国民党派往 大陆的 特务,这种传言很快蔓延开来。黄纲存和当时成千上万的人一样,被打成牛鬼蛇神。被批斗的时候,他经常遭遇拳打脚踢或棍击棒捣,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住进了牛棚,吃尽了苦头,饱受了无数的磨难。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 “特务”帽子下的他并没有灰心和动摇。他坚强地挺了过来,因为他相信自己赤子之心不假,这场风波终会平息。

青岛民航机场

1978年,恢复工作后的黄纲存调回了 山东,任山东民航局副局长。去 青岛的时候,他竟然发现青岛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没有民航机场,无法通航。这让他感到诧异,他觉得青岛没有民航机场实在落后,影响发展速度,于是他向省政府和上海民航管理局汇报了这一情况。经过多方论证,领导批准了他的意见,决定在青岛海军与民航合用机场。能够为山东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黄纲存觉得很踏实。他跑了很多地方,联系了政府很多部门,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82年8月5日这一天青岛机场落下了第一架民航飞机,从此打开了青岛通往外省的空中大门。

帮夏津建成第一家棉厂

黄纲存时刻惦记着家乡 夏津。他几次回老家发现,家乡的棉花是很多家庭的主要作物,因为那里的土地更适合种植棉花。虽然大面积种植棉花,棉花卖不上好价格, “银 夏津”并不富裕。他觉得,要想让家乡百姓脱贫致富,只种植低廉的棉花原材料不行,要搞棉花深加工产业,增加棉花的附加值。因此,建设棉纺厂势在必行。当时, 夏津还没有一家棉纺厂。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当地的领导后,得到了人们的积极响应。但令人头疼的是,当时建厂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尤其是资金问题解决不了。了解到百姓的困难之后,黄纲存利用自己在青岛的人脉资源,引进外资、又从外地请来了技术专家来 夏津指导。没多久, 夏津的第一家棉纺厂建成了,老百姓的棉花源源不断地运进工厂,高产值的棉纺织品生产出来,市场上销量大增。黄纲存还定期安排棉纺厂的厂长和技术工人到外地考察、学习、培训,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加工。来 夏津的外地车辆多了起来,夏津的棉纺织红火了,开始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家乡老百姓的生活在提高。

入党

回到 大陆,黄纲存一直有个心愿,加入 中国共产党。从1956年驾机归来,为了这个愿望,他没有停止过努力。经过24年的考验,他终于在1980年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宣誓的那一刻,他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和归宿。

与热情才女喜结良缘

回到大陆,黄纲存经常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对 台湾的妻子和儿子强烈地思念之情激荡在他的心中。 海峡的隔阻和政治的对立,失去了 台湾的消息。他不知道 海峡对岸他们母子生活的怎样?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够一家人团聚?他只能仰望南方的星空,寄托着自己对他们的无限思念。

3年过去了,领导觉得他一个人生活上没有人照顾,也不是办法,出于对他的关心,开始为他物色对象。黄纲存知道自己在 台湾有家庭,百般拒绝。最终,经过多方努力,把当时还在山东济南师范学院就读的田峰玉介绍给了他。田峰玉是学校里的文体骨干,又是学生会的干部,是不可多得才女。她为黄纲存驾机归来的事迹所感动,知道他是一位爱国青年,他们认识了。

两个人书信交往了几年之后,彼此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尤其是黄纲存被田峰玉出色的文笔折服。婚后,两个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田峰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空军第十四航空学校子弟小学当老师,黄纲存每天都尊敬地称呼她 “田老师”。在别人眼里,他们俩人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第二年,一双儿女相继出生,给这个幸福的家庭锦上添花。

夏津县原副县长 贾振铎说 “田峰玉留给我的印象是热心肠”, “人特好”。他记得每年年初,青岛举办 “小型交易会”, 夏津县每年都去参加。参展时,田峰玉都要给他们安排场地,布置展区。最令贾振铎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去参展之前,田峰玉已经提前给他们安排了饭店住宿,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小交会”上, 夏津县希望把当地的工艺品绢花、柳编等推广出去,帮助夏津县把经济发展起来。然而,每年都参加,却并没有起到太好的推广效果。原来,每年都参展,但并没有太多媒体宣传,影响力不够。 1992年那次 “小交会”上,时任 夏津县县长的 魏学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田峰玉,她当即答应在展会期间帮助筹备一场新闻发布会,让人们了解夏津的产品。田峰玉利用自己在青岛工作中认识的人,联系了 青岛日报、 青岛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还邀请了许多外地的媒体参加。她把新闻发布会安排在了黄海饭店一个容纳80人的会议室举行。那天,魏学平等人担心会议室坐不满,安排了很多县里的人在面外候着,结果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发布会开始以后,会议室坐满了各路媒体记者,魏学平他们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发布会结束之后,多家媒体记者采访了魏县长。第二天早上, 《青岛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发布会的新闻和对魏县长的采访,当天晚上青岛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那次的 “小交会”, 夏津县参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夏津县的产品影响也越来越大。

晚年

从回到 大陆,黄纲存就一直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他工作起来很拼命,顾不上休息,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然 而,这个 “硬汉”却忽视了自己的健康。 1986年正月初三,他突然感到胸闷的厉害,透不过气,随即被送往了 青岛市人民医院,但因 心肌梗塞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

黄纲存经常说,虽然他驾机从 台湾归来,但他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早晚是要回归祖国的。然而, 海峡两岸团聚、他和自己 台湾家人重逢的时刻没有等到,斯人已故去,或许是他一生未了的情缘。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