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波兰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在诗歌中对人性持微妙的讽刺和怀疑。早期诗集《存活的理由》(1952年)反映了她对共产主义的社会现实主义的认同。她后来认为这部诗集不能代表自己的真实诗歌意图,为此发表了《呼唤雪人》(1957年),这部诗集更具个人性,表达了她对斯大林共产主义不再抱有幻想。
辛波丝卡出生在布宁(科尼克)。1931年搬到克拉科夫,1945-48年就读于雅盖隆大学。1953年至1981年,担任克拉科夫《文学生活》(Zycie Literacia)周刊的诗歌编辑和专栏作家。她出版了十几卷的诗歌。
辛波丝卡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作年就读于波兰雅盖沃大学哲学系。这是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建于十中世纪,以政治和宗教的宽容为建校之本,知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均毕业于这所大学。诗人一生结过二次婚,没有生育有儿女。辛波丝卡是懂得诗和生命的滋味的,所以她这样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一九九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一九二三年七月二日出生于波兰西部小镇布宁(Bnin,今为科尼克[Kornik]一部份),八岁时移居克拉科夫(Cracow),至今仍居住在这南方大城。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前两位是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密丝特拉儿和一九六六年德国的沙克丝),第四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也是当今波兰最受欢迎的女诗人。她的诗作虽具高度的严谨性及严肃性,在波兰却拥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她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诗集《巨大的数目》,第一印刷一万本在一周内即售光,这在诗坛真算是巨大的数目。
人生历程
据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回忆,在她童年时代的家庭生活中,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读书。她五岁就开始作儿童诗,她的父亲是第一个热心读者。
辛波丝卡于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间,在克拉科夫著名的的雅格隆尼安大学修习社会学和波兰文学。一九四五年三月,她于一九四五年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一九四八年,当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生变,共产政权得势,主张文学当为社会政策而作。辛波丝卡于是对其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之修改,诗集延至一九五二年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辛波丝卡后来对这本以反西方思想,为和平奋斗,致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处女诗集,显然有无限的失望和憎厌,在一九七O年出版的全集中,她未收录其中任何一首诗作。
一九五四年,第二本诗集《自问集》出版。在这本诗集里,涉及政治主题的诗作大大减少,处理爱情和传统抒情诗主题的诗作占了相当可观的篇幅。一九五七年,《呼唤雪人》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抛开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题,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 (前两位是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密丝特拉儿和一九 六六年德国的沙克丝) ,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也是当今波兰最受欢 迎的女诗人。
一九六七年,《一百个笑声》出版,这本在技巧上强调自由诗体,在主题上思索人 类在宇宙处境的诗集,可说是她迈入成熟期的作品。一九七二年的《只因为恩典》和一九七六年的《巨大的数目》更见大师风范。在一九七六年之前的三十年创作生涯中 ,辛波丝卡以质代量,共出版了一百八十首诗,其中只有一百四十五首是她自认成熟 之作,她对作品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作品风格
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 她擅长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一九七六年之后,十年间未见其新诗集出版。一九八六年《桥上的人们》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令人惊讶的是,这本诗集竟然只有二十二首诗作,然而篇篇佳构,各具特色,可说是她诗艺的高峰。
辛波丝卡关心政治,但不介入政治。严格地说,她称不上是政治诗人—也因此她的书能逃过官方检查制度的大剪,得以完整的面貌问世——但隐含的政治意涵在她诗中到处可见。在《桥上的人们》这本诗集里,她多半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元素,透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多样的诗风,锤练出生命的共相,直指现实之荒谬、局限,人性之愚 昧、妥协。
《葬礼》 一诗以三十五句对白组成,辛波丝卡以类似荒谬剧的手法,让观礼者的话 语以不合逻辑的顺序穿梭、流动、交错,前后句之间多半无问答之关联,有些在本质上甚至是互相冲突的。这些对白唯一的共通点是——它们都是生活的声音,琐碎、空洞却又是真实生命的回音。在本该为死者哀恸的肃穆葬礼上,我们听到的反而是生者的喧哗。藉着这种实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辛波丝卡呈现出真实的生命形貌和质感, 没有嘲讽,没有苛责,只有会心的幽默和谅解。
在 《写履历表》 一诗,辛波丝卡则以颇为辛辣的语调讥讽现代人功利导向的价值观 ——将一张单薄的履历表和一个漫长、复杂的人生划上等号,企图以一份空有外在形式而无内在价值的资料去界定一个人,企图以片面、无意义的具体事实去取代生命中诸多抽象、无以名之的的美好经验。然而,这样的荒谬行径却在现代人不自觉的实践中,成为根深蒂固的生活仪式,诗人为我们提出了警讯。
在 《衣服》 一诗中,辛波丝卡不厌其烦地列出不同质料、样式的衣服名称,及其相 关之配件、设计细节,似乎暗示生命的局限——再严密的设防,也无法阻拦焦虑、心事、病痛、疏离感的渗透。即使抽出了围巾,在衣服外再裹一层保护膜,也只是一个苍凉无效的生命手势。
辛波丝卡的政治嘲讽和机智在《对文学的看法》 一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八十年代的波兰在检查制度之下,政治性、思想性的着作敛迹,出版界充斥着文学。 在这首诗里,辛波丝卡虚拟了一个拥护政府“以思想箝制确保国家安全”政策的说话者,让他义正严词地指陈思想问题的严重性超乎问题之上,让他滔滔不绝地以一 连串的意象痛斥自由思想之猥亵、邪恶。但在持续五个诗节嘉年华会式的激情语 调之后,辛波丝卡设计了一个反高潮——在冷静、节制的诗的末段,他刻意呈现自由思想者与志同道合者喝茶、翘脚、聊天的自得和无伤大雅。这样的设计顿时瓦解了说话者前面的论点,凸显其对思想大力抨击之荒谬可笑,也间接对集权国家无所不在的 思想监控所造成的生存恐惧,提出了无言的抗议。
辛波丝卡认为生存是天赋人权理应受到尊重。在《种种可能》 一诗,依附于每一个个体的“种种可能”正是人间的可爱之处。透过这首诗,辛波丝卡向世人宣告生命之多样美好以及自在生存的权利,因为“存在的理由是不假外求的”。
这也许不是一个诗的时代——或者,从来就未曾有过诗的时代——但人们依旧写诗 、读诗,诗依旧存活着,并且给我们快乐,安慰。辛波丝卡是懂得诗和生命的况味的, 当她这样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 原文名 | 年份 |
《存活的理由》 | Dlatego,yjemy | 1952 |
《自问集》 | Pytania,zadawane,sobie | 1954 |
《呼唤雪人》 | Wo,anie,do,Yeti | 1957 |
《盐》 | Sól | 1962 |
《101首诗》 | 101,wierszy | 1966 |
《无止境的乐趣》 | Sto,pociech | 1967 |
《诗选》 | Poezje,wybrane | 1967 |
《可能》 | Wszelki,wypadek | 1972 |
《巨大的数目》 | Wielka,liczba | 1976 |
《桥上的人们》 | Ludzie,na,mocie | 1986 |
《诗集,波兰语-英语双语诗》 | Poezje:,Poems | 1989 |
《选读札记》 | Lektury,nadobowi,zkowe | 1992 |
《结束与开始》 | Koniec,i,pocztek | 1993 |
《一粒沙看世界》 | Widok,z,ziarnkiem,piasku | 1996 |
《一百个笑声》 | Sto,wierszy,-,sto,pociech | 1997 |
《瞬间》 | Chwila | 2002 |
《给大孩子的诗》 | Rymowanki,dla,du,ych,dzieci | 2003 |
《冒号》 | Dwukropek | 2005 |
作品简介
以 1956 年为界,辛波丝卡(又名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后期的诗歌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像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她的作品寓严肃于幽默当中,以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代表作有:《桥上的人们》和《写履历表》。
身为女性诗人,辛波丝卡鲜少以女性问题为题材,但她不时在诗作中流露对女性自觉的关心。在《一个女人的画像》,辛波丝卡为读者描绘出一个为爱改变自我、为爱无条件奉献、因爱而坚强的女人。爱的枷锁或许让她像“断了一只翅膀的麻雀”,但爱的信念赐予她梦想的羽翼,让她能扛起生命的重担。这样的女性特质和女性主义者所鼓吹的挣脱父权宰制、寻求解放的精神有着极大的冲突,但辛波丝卡只是节制、客观地叙事,语调似乎肯定、嘲讽兼而有之。她提供给读者的只是问题的选项,而非答案。对辛波丝卡而言,性别并不重要;个人如何在生命中为自己定位才是她所关心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辛波丝卡关注的主题。在她眼中,自然界充满着智慧,是丰沃且慷慨的,多变又无可预测的:细体自然现象对人类具有正面的启示作用。她对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的优越感和支配欲望,颇不以为然。她认为人类总是过于渲染自身的重要性,将光环笼罩己身而忽略了周遭的其它生命;她相信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一只甲虫的死亡理当受到和人类悲剧同等的悲悯和尊重(《俯视》)。窗外的风景本无色,无形,无声,无臭,又无痛;石头无所谓大小;天空本无天空;落日根本未落下。自然万物无需名字,无需人类为其冠上任何意义或譬喻;它们的存在是纯粹的,是自身俱足而不假外求的(《一粒沙看世界》)。人类若无法真诚地融入自然而妄想窥探自然的奥秘,必定不得其门而入(《与石头交谈》)。理想的生活方式其实垂手可得,天空是可以无所不在的──只要与自然合而为一,只要“一扇窗减窗台,减窗框,减窗玻璃。/一个开口,不过如此,开得大大的。” 当人类与自然水乳交融时,高山和山谷、主体和客体、天和地、绝望和狂喜的明确界线便不复存在,世界不再是两极化事物充斥的场所,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葬礼》一诗以三十五句对白组成,辛波丝卡以类似荒谬剧的手法,让观礼者的话语以不合逻辑的顺序穿梭、流动、交错。借着这种实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辛波丝卡呈现出真实的生命形貌和质感,没有嘲讽,没有苛责,只有会心的幽默和谅解。
辛波丝卡关心政治,但不介入政治。严格地说,她称不上是政治诗人——也因此她的书能逃过官方检查制度的大剪,得以完整的面貌问世——但隐含的政治意涵在她诗中到处可见。早期诗作《然而》(收录于一九五七年出版的《呼唤雪人》)是辛波丝卡少数触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残暴行径的诗作之一。因此,这首诗格外值得注意——它不但对纳粹集体大屠杀的暴行加以谴责,同时也暗指波兰社会某些人士对犹太人的命运漠不关心。在以德军占领期的波兰为背景的另一首诗作《可能》处处可见不安,恐惧,逮捕,驱逐,处死的暗示性字眼。辛波丝卡的宿命观在此诗可略窥一二:生命无常,在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但是,辛波丝卡的政治嘲讽和机智在《对文学的看法》一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八十年代的波兰在检查制度之下,政治性、思想性的著作敛迹,出版界充斥着文学。在这首诗里,辛波丝卡虚拟了一个拥护政府“以思想箝制确保国家安全”政策的说话者,让他义正严词地指陈思想问题的严重性超乎问题之上,让他滔滔不绝地以一连串的意象痛斥自由思想之猥亵、邪恶。但在持续五个诗节嘉年华会式的***语调之后,辛波丝卡设计了一个反高潮——在冷静、节制的诗的末段,她刻意呈现自由思想者与志同道合者喝茶、跷脚、聊天的自得和无伤大雅。这样的设计顿时瓦解了说话者前面的论点,凸显其对思想大力抨击之荒谬可笑,也间接对集权国家无所不在的思想监控所造成的生存恐惧,提出了无言的抗议。
辛波丝卡认为生存是天赋人权,理应受到尊重。在《种种可能》一诗,她对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品味、生命认知做了相当坦率的表白。从她偏爱的事物,我们不难看出她恬淡自得、自在从容、悲悯敦厚、不道学、不迂腐的个性特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主个体,依附于每一个个体的“种种可能“正是人间的可爱之处。透过这首诗,辛波丝卡向世人宣告生命之多样美好以及自在生存的权利,因为“存在的理由是不假外求的”。
诗歌境界
狍鹿喜欢她的诗歌,因为她诗歌的创造是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没有任何的界限之分,上自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下至日常生活家常、情感等等,只要诗人敏感的触觉可以涉及的地方,都有她的笔墨和迷人的
发人深思的语言。她的诗歌同样是属于整个世界的,字里行间都深刻地透露着道德和哲理。他的诗歌更是包罗万象的,如一位波兰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宇宙世界、人类和动物的进化史、古往今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她个人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几乎无不涉猎,并以其独特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显示了她的无比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喜欢她的诗歌,在文字中有着属于日常生活的最为通俗语言,让你感觉这一切和你都是如此亲密,在文字中也有着诸多的神话、历史、文学作品和出自于民族风习的各种典故,让你有一种继续阅读的诱惑与新奇,在文字中更有着属于一些名家的名画之作,让你在诗歌缔造出来的虚幻中感受着抒情优美的色调与线条,而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中我们感受到的击中时弊的讽刺、回味无穷的幽默、神气怪异的想象和具有深刻内蕴的象征。
喜欢她的诗歌,在看的过程中有一种朗读的冲动与欲望,你听:“穿过空气、树叶和云彩,跨越城墙和鸟巢,一直伸向无垠的苍穹。”“行星之间,从悲哀到流泪,当你从虚假走向真理的时候,你不会像过去那么年轻。”“海参在遇到天敌时会把身子分成两半,一半让天敌吃掉,另一半逃走。”“一弯新月露出了她的扇面,雪片和蝴蝶一起在空中盘旋,熟透了的果实从鲜花盛开的大树上掉了下来。”太多太多,我无法盛举,我可以听到海贝沙沙的声音,看到战争之后人们打扫战场的情景,体会到那只老龟的梦中,它看不到皇帝的全身,只看见他脚上穿的那双黑皮靴,像太阳一样闪闪发亮。
喜欢她的诗歌,在她的诗歌中我可以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一百种乐趣》中任何一种快乐。寻觅着她笔下的被深深树林淹没了狍鹿的身影,邀望着太平洋的水亲昵地流进了鲁达维河,流进了彩云在巴黎上空非过的地方,那滴滴墨水里蕴藏着什么,那些字母或许知道,它们在白色的纸张上跳跃,造就了团团围困的句子,让灵魂在陡峭的笔杆滑到了我的眼前,扣押了那只奔跑的狍鹿、冻结了流淌的水,而转眼间那蓝色天空的云已然不再是那多云彩。在她的诗歌中处处都体现出了人类追求真理、渴望自由、幸福和永恒的梦想,处处都道出了人类超越其他生物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的今天的文明成就。诗人不仅热忠衷于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和生物进化过程的思考,更关心的还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和现实社会的状况。
艺术特色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希姆博尔斯卡还常常在自己的诗歌中,通过个别事物和特殊境遇,去表现个人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并力图在平凡和偶然的事件里表现出当代人的内心感受,使人感到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理解、无法调和的。她还在自己的一些作品中揭示了当代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如吸毒、暴力和恐怖活动。但是,她的诗和她的为人一样:关心政治而不卷入政治斗争,关心妇女的命运,但不强调女性的问题。它对于所描写的客体,既不带有强烈的感彩、又不完全采取超然的态度;对于所描写的主题,既深切关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希姆博尔斯卡很喜欢采用提问和对话的形式,通过对话和提问,提出一些极富哲理性的问题,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她的诗歌中的这种哲理性,深受当代波兰青年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辛波丝卡诗选
陈黎u2027张芬龄 译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是当代世界诗坛的异数。她的诗作严谨,却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她的题材始终别具一格,常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以隐喻开启广大想像空间,寓严肃於幽默、机智,是以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这本诗集选辑其各阶段名作五十首,由陈黎与张芬龄精译、导读,并附辛波丝卡精彩诺贝尔奖得讲演说辞。
目录
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 博物馆 不期而遇 金婚纪念日
写作的喜悦 特技表演者 剧场印象
广告 回家 在一颗小星星底下
致谢函 微笑 隐居 一粒沙看世界 衣服
写履历表 葬礼 对文学的看法 种种可能
桥上的人们 天空 结束与开始 仇恨 一见锺情
最后编辑: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