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她扮相英俊,以台风稳健、大方、做工细腻著称,无论是风流倜傥或英气焕发的角色,均能揣摩透彻,演来不愠不火、恰如其分。曾获颁“教育部”文艺奖章、四次获得国军文艺金像奖最佳生角奖,并屡次代表台湾地区赴美、加、日、韩、非、巴西等地宣慰侨胞,获中外人士一致好评。为培养剧坛新秀,曾参与筹组新生代剧坊、台湾戏剧公司,并参与主办“国剧列车”巡回活动赴全台湾省推广演出,从事国剧扎根工作。1980年与徐露于国父纪念馆演出昆曲《游园惊梦》,普获好评。1992年于台湾“国家戏剧院”主演新编国剧《画龙点睛》,相当受观众喜爱及肯定。并与名昆剧旦角华文漪合演昆剧《牡丹亭》,从中体认昆剧表演方式偏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因而喜爱昆剧的演出。后为国光剧团一等演员,除参与演出,并身兼团内年轻演员的指导老师,视培养新生代优秀演员为当前首要重任,致力于京剧艺术薪火传承的工作。
经历
她在空军大鹏剧团多年,长期为各流派旦角配戏,故会戏极多。而许多新排首演的戏,几乎也以她为主轴。有些原应当由其它行当应工的角色,也都改由她以小生行串演(如《康熙出政》、《画龙点睛》、《强项令》及《桃花酒店》等)。本行中之雉尾、扇子、穷生等角色,更是不在话下。尤其后来对昆曲的苦心钻研,使表演技巧更丰富且具深度,乃自然形成宝岛女性小生的翘楚;而这也完全证明了当年齐如山大师之慧眼识人,将她自旦行中擢选出来转攻小生之举是如何睿智。
在高蕙兰四十年的舞台生活中,大陆京剧界正主张“性别归位”。不再让男扮女,女扮男的大原则下,确实崛起了许多杰出的女性老旦,却也把小生行当都还给了男生。因此,高蕙兰以小生表演艺术睥睨宝岛之时,其实亦可以说是独步两岸京剧界的。
华文漪首度来台,在国家剧院演出《游园惊梦》。首场演出后,有在台资深昆曲票友,热心提醒她柳梦梅身分不等同《写状》中之赵宠,故不宜穿红彩裤。自第二场起即改着湖绿色者,可见其虚怀若谷之一面。
「国光」有一次在「国军中心之云」演出全部《玉堂春》,由荀(李光玉)程(王耀星)张(别海苑)梅(魏海敏)四派旦角分饰苏三;《会当》一场则成为全剧的最亮点。因为从未在一出戏中同时出现过的「国光」四位一级演员,在这折戏中全员到齐了。更妙的是台上的王金龙(高蕙兰)出身「大鹏」;苏三(魏海敏)出身「海光」;刘秉义(唐文华)出生「复兴」。潘必正(朱陆豪)则是出身「陆光」;可说是集四较杰出之精英于一堂,戏自然更是进行得精采百出,为观众留下极为完美的印象。
只是这样的盛会,由于高蕙兰的逝世,已成为风流云散;而她那独步两岸女小生底英姿,也再难重睹戏亦如人生,悲欢离合总无凭也。
资料
她一贯甘于淡泊,愿意充当绿叶,不争角色排名大小。在民国八十八年一月演出《台湾三部曲》之《郑成功与台湾》之前,她已得知罹患癌症,并定期接受化疗与复检,惟因心系演出,仍不放弃排练,甚至全程参与台北国家戏剧院的首演,与全省三地的巡演。这种公而忘私、执着敬业的工作态度与精神,令人感佩。
她舞台上的戏德,如此令人敬仰,舞台下的为人处世,更是真率圆融。她具有丰沛的情感,更有敏锐的洞察力,待人处世,热忱谦恭,凡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情流露,极尽交友之乐趣。她的人生哲学是坦坦荡荡,无所挂碍,她豪爽的笑声,幽默的口吻,天真的举止,有着深厚的人情味,因此,与她交往,皆能吐露衷情,无所隐藏。
高蕙兰于1998年发现肺部罹患癌症,经治疗后,转赴夏威夷与家人居住并长期疗养,2001年9月病情转恶而病逝,享年56岁。
在她逝世三周年前夕,国立国光剧团出版的《蕙风兰生》专辑。本特辑的出版,其目的在于肯定高蕙兰女士的艺术成就。
演出年表
1978年5月26日,农历戊午年四月二十日:庆祝第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剧联合大公演第七天
1993年5月8日,农历癸酉年闰三月十七日:台北国家剧院1993年5月8日演出
1993年5月9日,农历癸酉年闰三月十八日:台北国家剧院1993年5月9日演出
评价
从文化变迁的宏观角度为高蕙兰在台湾京剧史上的贡献所做的两点定位如下:
一.当台湾整体艺术文学的主流由「无私大我的书写」转入「个人私领域、内在情欲的深掘」时期,高蕙兰两度躬逢其盛,分别于民国七十四年和八十一年和徐露、华文漪两位名家演出昆曲《牡丹亭》,在文化变迁的程途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二.两岸交流大陆剧团对台湾产生强大影响时,高蕙兰见证了台湾京剧自家的气质。
最是怀思高蕙兰
曾永义
全部罗成胜叫关,钗头凤里别离难。
谁能文武兼昆乱,最是怀思高蕙兰。
驰骋菊部着台湾,域外蜚声刮目看。
莫道癌魔摧绝艺。天伦檀岛不孤单。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