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特尔逊

简介: 莫特尔逊Ben Roy Mottelson(1926~ ),因原子核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与阿格·玻尔和雷恩瓦特分享了197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展开]

莫特尔逊的个人经历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5年度诺贝尔奖的授予承认了原子核一般是畸变了的(不是球形的)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以及承认了一个得到实验数据支持的可接受的原子核模型的产生。大约在1950年,在调和原子核的两种互相矛盾的图像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1936年发展起来的液滴模型把原子核描述为一种带电液滴,并能在它的球形基础上作振动。这种图像得到1939年发现的裂变过程的强有力的支持。在这种裂变过程中,原子核形变得如此厉害,以致破裂成两块;而1949年发展起来的核的壳层模型,用质子和中子的独立运动来看待核结构。它认为质子和中子都在绕质心的轨道上运动,这种模型在解释可与单个粒子的轨道运动相联系的大量核性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矛盾统一

A.玻尔和莫特尔逊试图将核结构的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方面统一起来。在1953年的文章中,他们给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了它们提供的关于单个核子的运动与核形变之间相互影响的信息。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在其后数十年内,他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发展一种对原子核综合且自洽的描述。

这一发展的最主要部分是:弄清如何从单个粒子的运动形成振动和转动,肯定核中粒子成对结合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种成对结合非常类似于金属中产生超导性的电子对),以及核中大量新型振动的发现,其中有一些振动类似于液滴的振动,而另一些则涉及到核的一些量子特征(不属于经典图像之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许多不同国家的物理学家进行了非常活跃的通力合作,哥本哈根的N.玻尔研究所为这个建立在由其奠基人创立的传统基础之上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人生经历

莫特尔逊生于1926年,他是G.莫特尔逊和G.B.莫特尔逊夫妇三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他说过,他童年在芝加哥的故乡是关于科学、政治和道德问题热烈争论的自由之地。1968年,莫特尔逊的一个同事说:“他在任何一个领域中都可以成为一个大学者。”

莫特尔逊靠美国海军的V12计划进入了柏图大学。1947年他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他在许温格的指导下研究核物理问题,1950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去哥本哈根继续工作,他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的出国奖学金和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奖学金,以及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职位。从1957年开始,他一直担任北欧理论原子物理研究所教授。1957年开始他与A.玻尔合作,对此莫特尔逊说道:“我们感到,在这次合作当中,我们能够发掘存在于兴致大体相同的两个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中的一些可能的东西,这种相近的兴致,通过长期的努力已融为一体了,我们共同发展了相互的了解。”

在他的同行当中,莫特尔逊以讲课著称,而且他几乎能对所有的课题进行明智的讨论。他的一个朋友在描述他对大自然、骑自行车、游泳和音乐方面的兴趣时说:“他使我对在树木中散步来寻找蘑菇产生了兴趣。”

莫特尔逊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