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姓名:陈秉中
性别:男
出生年月:1422年
国籍:中国
时代:明朝
籍贯:浙江乌程县
民族:汉族
身份:政治人物
个人简介
陈秉中(1422年-1475年),字宗尧,浙江乌程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探花。
景泰元年,乡试中举。天顺元年,登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参与纂修《大明一统志》。
成化元年,参与修撰《英宗实录》。成化三年,升翰林院侍讲。
次年改南京翰林院侍讲,署院事。后母丧归养,死于家中。著有《友桧集》。
陈姓起源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书籍介绍
《大明一统志》明代官修地理总志。李贤、彭时等纂修。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年)四月,共90卷,该书
源自洪武三年(1370年)由魏俊民、黄篪、刘俨、丁鳯等按《大元大一统志》体例,纂成的《大明志书》。洪武六年(1373年)续纂,洪武十七年(1384年)编成《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24卷,景泰七年(1456年)编成《寰宇通志》以当时以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纲,以及所属一百四十九府为目,下设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津、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释等38门。作简略说明。书末记述相邻近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形势。凡经书所载,咸在网罗;而子史所传,则举当收录,比较系统而集中地保存了明代政区的有关地理资料。但因纂修的时间仓促,参加人员多杂,书中也存在着地理错置、张冠李戴、以无说有等弊病。古今学者多有批评。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