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Pope Cornelius),天主教多翻译为“高(科)内略”、“高(科)尔乃略”、“高(科)略”、“克内里”等,罗马主教,天主教认为他是历史上第21任教皇(251-253).
生平事迹
公元251年初
罗马皇帝德基乌斯(Quintus Decius)前往色雷斯围剿哥特人,放松了对于罗马城的控制;公元251年3月6日,众人选举司铎科尔内留斯为新任罗马主教。科尔内留斯为罗马人,为人富有才华而举止正派;曾在法比昂教宗殉道后,在教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元251年6月,德基乌斯兵败被杀,大规模的迫害教会行动宣告结束。教难结束以后,大批叛教者或是屈服政府者要求重新加入教会;为此又发生了新的纠纷。在罗马,以诠释圣三论以及在教难期间坚毅而闻名的学者诺西安(Novatian)为代表的少数严谨派神职,号召建立革新教会,主张叛教者不得赦免,要求将所有妥协者全部开除出教会。
当时,在教会其他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其中以迦太基地区最为特殊。按照迦太基教会的传统,告罪者需要寻找一名“见证者”,在其证明下,方可向主教进行告罪。因教难导致告罪者众多,部分“见证人”未经主教同意,擅自随意宣布赦免罪人,引起教会的混乱。迦太基主教西彼连(Cyprian)便将其全部开除出教会。这部分人便以迦太基司铎诺伐脱(Novatus)为首,结成集团,反对西彼连主教。
公元251年秋
科尔内留斯在联合了迦太基主教西彼连(Cyprian)、亚历山大里亚主教狄尼修(Donysius)等大多数神职,于罗马召开会议,约有60名主教参加了会议。会议肯定了教宗的主张,即教会以及宗徒的继承人主教,具有来自基督的赦罪的全权,同时宣布开除诺西安(Novatian)、诺伐脱(Novatus)以及追随者的教籍。
后来,诺西安(Novatian)、诺伐脱(Novatus)两派为了反对科尔内留斯,联合推举诺西安为罗马主教(对立教皇),攻击教宗包庇叛变分子,在教难中具有变节行为。为此,科尔内留斯教宗分别致信西彼连、狄尼修、以及安条克主教法比(Fabius)等主教,激励他们维护正统教会的信仰,特别是在致安条克主教的信中,教宗在历史上第一次论述了教会的圣秩品位(神品圣事),即四小品:司门(ostiariatus)、宣读(lectoratus)、驱魔(exorcistatus)、辅祭(acolythatus);三大品即副执事(subdiaconus)、执事(diaconus)、司祭(sacerdos)。教宗在信中描述,罗马教会当时具有46位司铎、7位执事、7位副执事、42位辅祭、52位小品神职人员。
公元251年12月
军事将领加卢斯(Trebonianus Gallus)被推举为帝国皇帝;此时的帝国已经陷入了哥特人的入侵和大瘟疫的威胁中;252年6月,加卢斯为转移国内民众的恐慌情绪,又掀起了一次短暂的迫害基督徒的活动;科尔内留斯教宗很快被逮捕,被帝国政府流放至Centumcellae(即今意大利罗马省的Civitavecchia港)。
传说,科尔内留斯后被押解回罗马。公元253年6月,帝国政府强迫他向战神Mars神庙祭献,遭到了拒绝;随即教宗被斩首;最后被安葬于阿比亚路墓地露西娜堂的地下室;同时殉道的还有一对贵族夫妇以及他们的亲属,他们因教宗在刑场的路上治愈了贵妇的疾病而全体皈依。
从公元第4世纪开始,科尔内留斯便被作为殉道圣人而纪念;稍晚,他的名字进入了弥撒常典;位于十二宗徒之后,诸圣教宗之中;这种情况一直维持至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前。根据古老的传统,他的纪念日为每年9月16日。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