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乒乓球大的梨到七两重的金奖梨
七年前,年近不惑的施秋琴放弃已经做熟络的小商品生意,投资70多万元承包了400多亩果园。可由于不懂技术又没经验,第一年长出来的梨像乒乓球那么大,只能低价处理掉,整整亏了65万元。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在帮她去外地销梨的路上还出了车祸。当时,家人和朋友都劝她算了,可从小就爱"折腾"的施秋琴认准了干农业有希望,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科技兴农"的重要。
为尽快学到各类种植养殖技术,施秋琴白天辛勤劳作,晚上挑灯苦读,镇上举办的科技培训班场场不落,还多次跑到杭州市农业局和萧山区农业局,请来农技专家现场指导。一年后,只有初中文化的她顺利拿到了蔬菜、苗木两个绿色证书,成为全镇学科技、用科技的"田专家"、"土秀才"。技术学到手,施秋琴发现原来的梨树品质较差,于是采用了高位嫁接、袋套等技术对旧的品种进行改良优化,现在她果园里出产的早熟梨个头大、汁水多、味道甜,每只都有六七两重,还多次获得浙江省金奖。
果树下种蔬菜养本鸡
为果园除草曾是许多果农最头痛的事,既费时间又费力气。施秋琴一次在除草时突发奇想:既然树下的空地可以长草,为什么不利用起来种点什么呢?于是,一个既省人工又能增加收入的点子被大胆地付诸实施了:春天果树枝叶繁茂,就在树下播种对阳光需求较少的冬瓜、西瓜;秋天果树枝叶稀疏且天气转冷,就种大白菜、包心菜、菠菜等。这样一茬又一茬,每个季节都有丰收。"第一年种包心菜,就收获了60万斤。"施秋琴开心地说,"现在算下来,套种蔬菜给农场起码增加了一半的效益。"
在养殖上施秋琴也有不少"绿色招数":她很少在果园里喷农药,而是买了大量诱捕灯和杀虫灯,用物理方法杀害虫,再拿虫子去喂鸡鸭、喂甲鱼;鸡鸭在果园里放养,粪便又是最好的有机肥料。这样一来,既环保又充分利用资源。
从去年开始,施秋琴投资了250多万元开始办起农家乐,"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喜欢我们的农场。"
与她的秋琴农庄
2001年,施秋琴成立了杭州萧山秋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现有水果和绿色蔬菜基地1128亩,水产养殖基地853亩,员工106人,其中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2人。2010年公司累计接待各级观光团队485批次,游客52500人次,并建立了师生劳动基地和假日旅游营地,累计接待师生52000人次。2008年整体销售额5863万元,利税542万元,2009年实现销售额6286万元,利税615万元。2010年公司发展迅猛,实现销售收入7436万元,利税730余万元,2011年销售额力争突破8000万元,利税突破800万元。
自公司成立以来,荣获省模范集体、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基地、杭州市民"上山下乡之旅"活动优胜单位、省市区三级妇联的"双学双比"示范基地、省级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基地、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省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杭州市级"双学双比"农家乐示范单位、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立体农业示范基地、杭州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妇字号"农家乐示范点,2009年获评为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萧山区旅游服务推荐单位、2004-2008年的萧山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萧山区果树产业协会理事单位等诸多殊荣。
公司目前拥有7只国家级绿色食品和3只国家级无公害食品。注册的"秋琴"商标,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杭州市著名商标,成为广大消费者青睐和信任的产品,秋琴"蔬菜、水果、水产、家禽系列产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走进了高档宾馆和饭店,以及机关和学校食堂,有口皆碑,是公司品牌声名远播。同时,对接阿里巴巴网站,积极推介"秋琴"系列产品,实现网上宣传的营销,在杭州、上海等地大型超市设立了专卖窗口。2010年,公司投资300多万元进行生产车间扩建、设备引进和新产品开发引进。引进小包装流水线2条,进行果品经优包装,发展精品包装,生产休闲食品并积极申报各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创造休闲品牌经济。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