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华(作家)

简介: 黄建华,青年作家,生于1994年1月1日,祖籍广东汕头市澄海区,毕业于澄海中学。作品散见于各种杂志和报刊,2010年加入澄海文学社,2013年加入汕头市作家协会。
[展开]

黄建华(作家)的个人经历

获奖经历

作品先后在《汕头特区晚报》、《澄海》等报刊、杂志刊登。2010年获得由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的奖金

2010年其作品《祖国,谢谢您》获得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的“语文月刊杯”大赛一等奖,并且被朗诵录制成音频在澄海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2011年获得由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广播电视台授予的奖金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斩获大奖。已于2013年1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个人散文集《种玉》。其作品短小精悍,文笔清新俊丽,富有书卷气息而又不脱离生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创作之路

1994年1月1日,黄建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钟林毓秀的潮汕平原滋润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名士,例如:潮州前八贤中的卢侗、张夔,潮州后七贤中的唐伯元,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哲学家史学家杜国庠,著名散文家秦牧。由于成长在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中,黄建华在小学时便很喜欢看各种课业之外的“闲书”,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培养起了对文学的兴趣,并逐渐从这些中外名著拓展开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写作技巧。

2009年,黄建华在澄海文联主办杂志《澄海》第40期上发表了首篇文章《向往》,这次发表的经历极大激发了黄建华的创作热情。

黄建华

2010年,16岁的黄建华受到时任澄海文学社社长的广东著名作家——陈仁凯先生的鼓励和支持,破格录取为澄海文学社社员,成为澄海文学社年龄最小的一份子,同年在《河岸之树》发表文章《说潮汕工夫茶》和《人格的魅力》,在楹联学会主办的《澄海楹联》上发表其撰书的作品。在加入澄海文学社期间,黄建华得到了诸多老师的指导,例如:时任澄海文学社主编(现为澄海文学社副社长)的广东著名作家——谢初勤先生、广东诗人——陈植旺先生。并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尤其喜爱哲学和历史书籍,包括黑格尔和克尔恺郭尔的部分书籍,在中国古代历史书籍中,尤其喜爱《三国志》。

2013年3月,黄建华在《汕头特区晚报》龙泉版面发表了散文《玉》。同年广东文坛翘楚、老舍散文奖得主林渊液先生和诗人陈植旺先生共同推举,加入汕头市作家协会,再次成为年纪最小的会员。在此期间,开始阅读欧洲作品,例如前英国首相、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六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并且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参加

广东省文学创作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

陈剑晖教授的《当代散文创作的现实性问题 》

王十月教授的《长篇小说创作技法举隅》

杨克教授的《网络文学发展脉络与网络小说的几种类型 》

伍方斐教授的《后现代诗歌写作 》

蒋述卓教授的《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

个人感悟

在谈及到读书这个话题的时候,黄建华这样写道:

“关于读书,很多人问过我平时看的什么书,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是个杂食的人,很多的领域我都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而且感兴趣,就会去看,文学、音乐、绘画、科技、宗教,世上好书千般万种,每一本都有其特殊的价值。一个写作的人,是不能够被一种东西或是一个题材给限制住的,要走出去,看方方面面,看世态人情,尝酸甜苦辣。一个写作的人如何写出好的作品?曹雪芹其实告诉我们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写文章,就先通世事,通世事,无妨杂食。美国文坛大师Henry Miller的作品放诞不羁而又极具洞察力,这也离不开他的生平经历,也离不开他所研究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星相学、禅宗和日本的浮世绘,前一刻还在坐在佛前坐禅参道,后一刻就到红灯区抚摸女人的白臀玉乳,各种高雅和各种低俗的东西都装在一个脑袋里,和着写作者自己鲜活的人生经历,发酵着,酝酿着,等时日到了,就慢慢发出香味来,正如当年杜康酿酒,下动人王大禹,上撼天王玉帝。”正是由于“杂食”才形成了黄建华现在的风格。

散文集《种玉》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黄建华自文学创作以来的一次重要的阶段性总结,本书收集了作者部分在报刊、杂志刊登的作品和大量的短散文。本书由四个小辑组成,作者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站在一个独特而有趣的角度,写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平常之物和部分作者童年趣事,通过平实而简练的语言,赋予了这些事物新的意义,展现了一个作者眼里的奇幻世界。

第一辑:且看笔尖泼墨似画

第二辑:黑暗给了灯生命

第三辑:舒展心中的那朵云

第四辑:方寸天涯

第一辑收录了:《玉》《且看笔尖泼墨似画》《观竹》《说猫》《说菇》《窗帘》《雌雄风起》《趣味》《天地书》《一万与万一》《墙画》

第二辑收录了:《黑暗给了灯生命》《我那蓝蓝的海》《墓园松叶》《闲说凉亭》《记忆木棉》《小巷忆旧》《西瓜地里的屠杀》《年轮》《沙中石》《柜子的声音》《农家掠影》

第三辑收录了:《平等塔》《一花一世界》《草席》《舒展心中的那朵云》《面对坟墓》《一把伞可以撑得了多大的天空》《月婵娟》《从出游到心灵的皈依》《燃艾生烟》《向往》《吃茶去》

第四辑收录了:《方寸天涯》《手刃一匹马》《人格的魅力》《我所理解的酒》《生火》《折纸成扇》《大仙》《玩砖人》《养鸟》《溪边草》《百宝箱》

本书由拓扑学教授付本路作序,广东诗人陈植旺先生作跋,评析了作家的创作风貌与散文特色。

付本路教授在序言中写下:“读罢黄建华的散文集初稿,让我感到惊奇,一个学理的大学生,不仅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严谨,他还竟能将自然物象、日常情趣以及人生感悟记述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感情细腻、有文化内涵。”以及“他是学数学的,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及表达能力的训练,其散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文学修养、文化品格、唯美情趣,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在评析作品和谈及感受的时候,付本路教授是这样说的:

这部散文集无疑还留有学生的稚气以及平凡的趣味,但是能够感觉到的是这个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他言为心声,由衷地表达这种爱。抒写也是他追求的一种趣味,文学趣味。他善于挖掘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身边的一物一事,延展开来,从中提升其美学品格或文化内涵。比如其中的《玉》一篇,由玉说开去,联想到儒家君子以玉比德。君子性情宽厚柔顺好比玉温润而泽,玉的质地、形状颜色启发着雕刻家、艺术家的灵感,玉从君神的崇拜转到平民消灾托福的器物,也传承着古老的文化血脉。该文以文化视野观照“物象”,使“物”有了深度的蕴含。《观竹》在我看来是散文集中写得好的一篇。作者既流露出古代诗词家对竹的雅趣的同调,又囿于生活经验层面的直观感受,不喜“种植在院子里的竹”因为它“精密安排”,透着“娇气”。“娇生惯养的东西最不讨人喜欢”。作者喜欢山林中的竹,因为它野性、有生命力,就连声音也是不寻常的。此外像《趣味》、《猫》、《闲说凉亭》、《记忆木棉》和《折纸成扇》生动形象,有生活情趣;《一花一世界》和《月婵娟》有文学意境;《一万与万一》和《黑暗给灯生命》等蕴含人生哲理。

诗人陈植旺说:《种玉》定稿了,我是最先阅读的读者之一。其中有些篇什读过了,我还有兴趣再读它两三遍,比如《柜子的声音》。写一个柜子,若没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做作者与它的情感纽带,该如何入手?全篇拟人手法来写么,也不是!

《柜子的声音》写得非常细腻,近乎内心的一种喃喃自语。全文像一棵桃核,纹理清晰可见。体物之细,可圈可点。作者因有一个稍大的柜子,好友们便寄放了一些东西,接着他写道:

有时候,放的东西多了,总有一些会碰到柜子的顶部,拖出来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得到不顺畅。再后来,我居然听到了这个安静的就像死去的柜子,居然发出声音。那是底部轮子与轮子运行的铁质轨道的摩擦声,哦。它,似乎在告诉我什么,却又是不太愿意说出口。

——这个柜子开始有了灵魂,再接下来,我期待看到柜子与作者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关联,果然,紧接着的一段,作者又这么写:

其实这个柜子,它想要拒绝我,它真的想要拒绝那么多不属于它的东西,可是,这柜子,总是要考虑到我的感情,它在向我屈服,在向我妥协,在认真的维系着我们的关系罢了。在它实在是无法忍受与承担来自于我的压力的时候,它终于选择了出声,一种低闷的,带有强烈反抗色彩的声音,尽管是很低的声响,但是凭借着我对它的了解和感情,这可是极其容易感受得到。

柜子的声音作者不会轻易忽略,随时会为柜子而兴起情感的波澜,“大音希声,我离得太近,觉得只是很小的声音,实际上那声响却惊天动地。”读到这里,这个柜子已然牵动我的阅读神经。柜子和柜子发出的声音,总是那么容易被人忽视,一个寻常的柜子,作者看到的、写出的,已不同寻常了。

等朋友们拿回寄放在柜子里的东西,作者听到它“落寞的声音”,是否它“对于友谊的反感后陷入了深深的落寞之后的人性回归”?——到了此处,一个柜子渐渐鲜活起来。

我们看看作者如何收结全文的:

我终于,找到那些朋友,我终于自己主动开口,愿意帮他们保管一些小东西。奇迹的是,他们愿意再次将他们的一些心爱之物交给我。我知道,这又是那个该死的柜子的魅力了,我的魅力是不至于如此的,它再次把声音传给我的朋友。后来,我就不愿意再去频繁地打开,锁上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质量,这个柜子,装了很多东西,有一些是应该珍藏一辈子的。

这篇文章用了一千六百多字,写一个柜子,行文却不是通过有很多情节的故事来展开,这使我稍稍感到惊讶。这还不是关键,也不能显示出作文的独到。此文寓意何在?柜子的象征意味在哪?从结句“这个柜子,装了很多东西,有一些是应该珍藏一辈子的。”我们尝试去揣摩一下作者的寓意吧。这个结尾,不很高明,也绝不稚拙,因为它前面的那一千多个文字,不是虚设。——若论这个集子中文思细密之作,此其一。

黄建华的文章有意避开艰深的、华而不实的笔调,这是正道!《百宝箱》这篇千字文,文风朴实,行文干净利索,结构紧凑。文中由百宝箱讲述到一件真事,一个老收藏家藏品被盗,好在他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人们总是对于箱子里面的宝物感兴趣,谁曾想到这箱子本身,是一件更值钱的宝物”,从而保住了箱子。老收藏家无意间向偷盗幽了一默,也向世人传了一奇。

作者最后笔锋一转,“佩服完了,心中还是会突发奇想:要是贼子把箱子连同宝物一起抱走了呢?”这段话看似很不经意,实则暗藏波澜,更深入地透视人心的不足,人性中黑暗的、无底的贪婪。

黄建华完成于初中阶段的《人格的魅力》已初露了这种质朴的散文风貌。还有《玉》也约略如此。虽然它们的主题存在很大拓展的空间,比起那些写得花拳绣腿的文章,这类文字更获我心。

《平等塔》一文也以朴实的语言风格呈现。不同的是,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在五台山上关于堆塔的见闻,注入了更多自己亲历后的感受。

佛塔在宗教上有它特别的意义,相对于我们常见的庄严高塔,作者见到“地面上,摆满了很多石头堆,走近一看,是一层一层叠上去的,最下面的一层,铺了大块的石头,再往上就一层一层的减小,最上面再放上一颗小小的石头,听说这叫做玛尼石堆,象征着佛塔。” “重要的是,它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一座高大的塔,花费大呀,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没几个人能够造的起,这种石堆塔,就人人可以造了,而且从宗教的角度来讲,效果是一样的。这时候,我感叹,这是创举,这是众生平等。”

平等塔,是作者给这种微小的塔的命名,我想,作者不是简单地写出平等在宗教上的意义,平等相处是人类社会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需求,古今中外皆然。在当代社会,平等精神更是被广泛重视的人际关系基础。

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的感受总是来得真切一些。《墙画》写儿时在墙面涂鸦:

随着太阳的缓步西下,打在墙上的光,把墙染成种种其他的色彩,墙不是白的了,可是整体的图画看起来还是那么的美丽,甚至更加具有奇幻的色彩,南瓜的晕黄更加的真实,金色的鸟儿,羽毛更加的成熟,国王的皇冠更加的威严——我就是这样王国的主人!

——这样灵动的句子,在集子里并不多见,所以当我读到这里,我的目光稍稍作了停驻,写本文我还是愿意把它摘录下来,再欣赏一遍。写作的时候,要时刻不忘让自己的文心灵动起来,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新鲜活泼。

黄建华的文章结尾处比较优美的句子,能够给人回味的句子比比皆是——

它不把目标一下咬死,游戏神通,得到食物,得到欢愉,就这一点而言,人,很难企及。(《说猫》)

美好的东西需要藏起来,等着懂的人去明白。(《说菇》)

这究竟的一动一静,就分布两边,却彼此相知,就是因为这一张帘子。它是信使,应该时不时的拿下来洗洗,处在这交界地带的信使,应该保持它的纯洁,也给自己一个干净纯洁的空间,难道不是这样吗。(《窗帘》)

一切的罪魁,应该是一把刀,可是,刀的后面是人,人的心里,有毒,嫉恨之毒。(《西瓜地里的屠杀》)不执着于形式,简单即茶者初心。(《吃茶去》)

最后编辑:2022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