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1、黄金梅 艺术简介
黄金梅,1941年生,别署龙虎山人,福建莆田市仙游人。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台湾故宫书画院荣誉院长兼客座教授、中国文艺泰斗、翰墨中国艺术名家、中国民族文艺领袖、中华名人艺术开解大使、国际知名文化家、世界华人艺术领袖。
与画为舞五十余载,习研黄慎、蒋兆和、付抱石、李霞、李耕等大师优秀传统技法,并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用洒脱笔墨,绘出不同时代的人物“风貌”和壮丽的江山景色,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收藏。
青年时曾从事油画、年画、连环画创作。上世纪80年代应福建日报社约稿,创作连环画《西安事变》、《九家保故事》、《全国八大名胜》、《工农业生产成就》刊载在日报上,发行全国。
多年来,国画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赛获得三十多次金奖。其中《李逵探母》、《关羽》、《钟馗》、《济公》、《孔子金像》、《劝学图》、《铁杵磨成针》、《少小饱受磨励苦,老大不畏风霜寒》、《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氏乳姑不息》、《知足常乐图》、《东方朔》、《祝寿图》、《六子戏佛》、《达摩渡江》、《剪一块白云补衣,留半轮明月谈经》、《紫气东来》、《八仙过海》、《张良进履》、《青山不老碧水长流》、《明月当空照清泉石上流》等上百幅作品,先后入编《中国书画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中国书画信息大全》、《第六届牡丹杯中国画名家作品集》、《书画界杂志》、《翰墨中国》、《中国文艺界名人库》、《国学艺术大典》、《中华文化名家大辞典》、《中国艺术十大领军人物》、《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特刊》、《献礼十八大百位大师级人物选刊》等各种报刊杂志和画集中。
在不息探索艺术精髓、提高自己艺术水平的同时,还无私地培养三十多位弟子。这些弟子中不乏在艺术领域里都取得显著成就,有的成为艺术战线上的骨干。
部分荣誉
2004年国画作品《东方朔》刊登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翰墨精品集》上
2004至2005年被邀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当场作画,受到观众和同行者高度赞赏,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专题版面报道本人当场作画实况
2005年获中国书画名家作品2005金秋国际展金奖;国画作品《明月当空照清泉石上流》、《铁杵磨成针》刊登在《翰墨中国》大型系列艺术画集《第二卷》,被评为“翰墨中国金奖”并授予“翰墨中国艺术名家”同年作品“明月当空照清泉石上流”也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上;另国画作品《剪一块白云补衣,当半轮明月谈经》被载入2005年中国书画信息大全中,并评为“百名中国书画名家”
2009年9月2010年12月 为《辛亥百年,中国艺术选集》暨“辛亥百年孙中山诞辰145周年”中国诗书画精品展特邀名家。同时授予:“辛亥百年。百位中国艺术大家” 荣誉称号”
2010年5月 获首届中国名家世博艺术杰出成就奖,同时授予“世博艺术杰出成就人物
2010年8月获首届“金玉杯”全国诗书画大师成就奖金奖,国画作品世博年度艺术突出贡献奖年度成就类金奖;同时授予“中国诗书画大师”荣誉称号。
2010年12月 授予“世界华人艺术领袖”荣誉称号
2011年9月 被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授予“影响世界华人精英终身成就奖
2011年10月 被聘请为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
2012年荣获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特邀艺术家代表;
2012年8月 授予“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
2012年 授予“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其个人事迹和作品编入到《文化人物》杂志社新春特刊《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使馆,文化学术机构及艺术团体
2013年荣获中国红色文艺名家贡献奖金奖及红色文艺大师称号。
2、黄金梅生平简介
黄金梅出生于仙邑碧雲山下龙虎山村,小时聪慧,仔细观察鸟兽形象,绘出百余幅飞禽走兽,十五岁练习人物写生,惟妙惟肖。名画家张英,赞其具有作画天才,收为门生,在张英先生殷勤教导下,画艺大进,令其前往各寺庙参观名画家李霞、李耕等壁画,细心揣摩活用,更臻纯熟。
初中毕业后,考进厦门美术工艺学院,因家境中落,中途停学。挑起一家生活重担,背起书架,走遍仙游、永春、德化、永泰、尤溪等县村庄,为村人描绘人像,过着卖艺生涯。所到之处,求画者众多,黄先生的画,形神兼备,村人十分满意,争相买画。农村新建寺庙,为了美化环境,不辞路途遥远,特派专人聘请黄先生挥毫,描绘各种神像以及神仙故事,忠孝礼义故事,一副副创作,构图新颖,姿态万千,深受观众赞赏。黄先生为人作画,不计报酬,如求画者是贫苦穷人,则不取分文。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
黄先作画的动机有三:一,勤于练习,提高绘画技巧。二,收集创作题材,充实画副内容。三,服务社会群众,美化人生。
黄先求知欲望强烈,后又进入省立仙游师范学院深造,毕业后任教中小学,课余积极推动美术创作活动。曾以【李逵探母】、【兰溪掏月】等美术作品,参加各类型美术展览,均获大奖。收到国内美术界高度评价。黄先辅导学生创作的【我的小伙伴】作品,被选拔参加日本展出,获得日本颁发少儿作品一等奖;为妇联会绘画【为了梓桑】一副画,被福建出版社选为贺年卡图面,分寄各界人士为贺年礼品。
黄老的画风,融汇传统画的技巧,具有独特的风格。新近创作的【百子祝寿图】,各个儿童各有不同的活动形态,天真活泼,形神毕现,归国华侨,台湾返乡探亲同胞,都赞不绝口,他的作品已流传至美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台湾,港澳各地,声明远播。
黄老二十八年来,担任中小学及高级职业学校美术教师,被推选任教学实施草案。每年利用暑假,举办青少年美术培训班,由于他既熟悉素描写生,又富国画知识,久为各界所推许,每次招生,报名者非常踊跃,门厅若市,座无虚席。
3黄金梅与壁画
古晋福建公园亭子内的壁画,全出自于黄金梅的创作之手。
他站在铺好的鹰架上,手中的墨笔疾飞的点著、画著,不消多久的时间,一幅幅美丽、栩栩如生的画作便呈现在壁上了,他并非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是一名年届64岁的中年,他便是黄金梅。
他的一幅创作画,在他本人眼里只不过是略施画功,但是外行人或是画功不足的人,可能是数天也无法完成,即使画成了,在壁上可能呈现的也是四不像的一幅构图。
一幅壁画创作最大的挑战在于下笔作画时使用“悬笔法”。黄金梅说,“悬笔法”是极考一名壁画创作者的功力的。若是创作人功力未到火候,往往一笔著墨,力度无法良好控制,难以拿捏墨色的深浅,会影响整幅创作的呈现及美感。
对于黄金梅本身而言,这是日子有功。早年毕业于中国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他,自12岁开始便由于对艺术这门子有种说不出的一份热爱,近乎狂热的一头栽进艺术及画画的创作天地中,五十多年来的岁月,一直对画画创作不离不弃。
因为如此,黄金梅站在壁画前作画,一幅淡静的,怡然的画面由脑海中浮现,然后从其手中墨笔勾画展现在壁上。
谈及壁上一幅幅画画艺术创作,黄金梅坦言他的作品并不是根据一幅指定的作品而画。他的一幅幅壁画,实际上根据需要,再从其本身走过的一些人生历练,结合一些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展现在大众眼前。
壁画数部曲
一幅壁画的构思、画作及完成之过程,或许不少公众不了解,实际上,一幅幅展现在公众眼前的画作,都是画家们历经创作、一点一滴的著墨、染色而成。它与舞台演出的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似有异,曲同工之处。
黄金梅坦言,一幅壁画的呈现,首先程序是以杉木构图造出初略画面打形,然后,才进行重要的著墨,再下一个步骤则是染色,即是为图形绘上颜色。
尽管如此,一幅生动及让人看后,想一看再看而意犹未尽的壁画创作并不止于此,因为一幅画的创作最大重点在于最后的题词,即点出一幅画作的主题思想。
自古以来,一幅幅惊世之作展现的所谓“诗情画意”就在此,也是画作创作者的造诣精辟所在。
画作构思及主题思想对于阅历无数的黄金梅来说不是问题。他凭著对生活多层面的真实体验,一幅幅画作往往都是以兴致灵感随著提笔挥舞而从脑海中源源不绝而涌出,让不同层面的民间生活展现在画布及墙壁上。
生活体验寻找题材
他从生活体验中寻找创作题材,也把创作作品推至生活环节中去。因此,他的作品易于所见,包括在公园小景的壁画上。
对于礼聘为古晋的福建公园之小亭点缀及作画,黄金梅也是如此。对于公园各小亭的壁画,他仅凭公园环境需要的一两句叮咛中拿著重点,随即创作出符合需要的画作,理论与环境需求相结合诞生出一幅幅创作。
在古晋的福建公园内,除了福建亭,您可以在兴安亭一窥黄金梅的创作。黄金梅接受采访时介绍画作时解说,福建亭内的一幅幅画画创作倾向:“琴、棋、书、画”,而兴安亭内的画作则是以四大美人为主题。
除了古晋的福建公园之外,黄金梅的创作作品也展现在新加坡国内的一座济公上帝庙内。该庙宇内的四大金刚画作便是出自于他的手笔。
4、黄金梅与画画
对于画画这一门艺术创作,走过人生半个世纪之多的黄金梅可说是倾注一生之力。
幼年的习画及体内的艺术细胞也遗传至下一代身上。如今,他的四女两男的孩子身上都滚滚流著艺术热血,其中四个孩子更是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承载著父亲对艺术的热爱理想。
黄金梅对著笔者坦言,他在中国各地游画之际,也常书画创作随身而行。他总希望在这人生创作的道路上遇上几个艺术同好,共同分享心得及艺术创作路上的点滴。
谈及画画,口里含著一幅镀金框牙齿的黄金梅话匣子不断。对国画创作颇有心得的他分享说,一幅画作,尤其是国画最重要的是形与神的兼备。这亦是一幅国画中最大的挑战。此外,笔调必须挺拔有力墨色变化多端、含意深刻、画面清秀。在构图方面更有必要通俗,让观赏者易懂,看了想一看再看。
最后编辑:2022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