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光启(中山大学)

简介: 卢光启,1932年9月生,中山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起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长。曾任湛江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他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发现并证实了胃液分泌并不是一个纯神经机制而是有神经体液机制参与。这项工作的成果“迷走-胃泌素机制的存在及其重要性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中期以来系统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内组织胺能递质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发现三脑室注入微量组织胺可引起大鼠胃酸分泌加强及抑制的双重效应。此外,他主持的研究组还发现并证实岛叶皮质与迷走神经背核之间除间接联系外尚有直接联系,从而向有关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这一成果“胃副交感中枢的形态学研究”获1995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自学为主和讲授为主教学方法6年对比性研究”,获1989年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展开]

卢光启(中山大学)的个人经历

医学教授

卢光启 男,1932年9月生,广东新会人。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曾任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兼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生理学会理事长,美国南伊州大学客座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理学教学、科研和学校行政领导工作。

 

他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发现并证实了胃液分泌并不是一个纯神经机制而是有神经体液机制参与。这项工作的成果“迷走-胃泌素机制的存在及其重要性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中期以来系统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内组织胺能递质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发现三脑室注入微量组织胺可引起大鼠胃酸分泌加强及抑制的双重效应。此外,他主持的研究组还发现并证实岛叶皮质与迷走神经背核之间除间接联系外尚有直接联系,从而向有关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这一成果“胃副交感中枢的形态学研究”获1995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自学为主和讲授为主教学方法6年对比性研究”,获1989年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唐代宰相

卢光启(?~903)字子忠,进士,兵部侍郎、左谏议大夫、兵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少保、吏部侍郎。世存文有《初举子》。

卢光启

最后编辑:2022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