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岳

简介: 李惟岳(?-782),河北范阳(今北京)人,唐朝藩镇。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子,为成德道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被推为留后,占据河北七州之地。德宗不准,李惟岳便举兵谋反。德宗以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与朱滔联兵征讨。建中三年正月,朱滔、张孝忠破李惟岳于束鹿(今河北辛集)。成德兵马使王武俊倒戈,生擒并缢杀李惟岳,传首京师。
[展开]

李惟岳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起兵谋反

李惟岳的父亲李宝臣,原名张忠志,本为安禄山部将,安史之乱平定后归唐,被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姓名为李宝臣。成德军拥有河北七州之地,号称富庶,李宝臣拥兵十万,不听朝命,图谋割据,以其子李惟岳为成德道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军中拥立李惟岳为留后,上表请求朝廷任命,但未得批准,魏博节度使田悦也上表章保荐,仍不许,李惟岳遂与田悦、平卢节度使李正己谋叛,判官邵真泣谏,李惟岳初尚听从,后受到奸吏胡震和家人王他奴等人唆使,最终选择了叛乱。

李惟岳的舅舅谷从政,素有智略,劝阻。李惟岳不听从。

兵败被杀

当时,魏博节度使田悦、平卢节度使李正己正与唐朝官军对抗,李惟岳与他们联合后,朝廷即命卢龙节度使朱滔出兵讨伐,并派神策都战候李晟、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河阳节度副使李芃率兵来会合,另以永平军节度使李勉为汴、滑、陈、怀、郑、汝、陕、河阳三城、宋、亳、颍节度都统。眼看朝廷大军压境,李惟岳的大将张孝忠以易、定二州归降朝廷,唐德宗任命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要他与朱滔联兵讨伐李惟岳。李惟岳闻讯,即派精兵屯束鹿进攻张孝忠,田悦也派大将孟佑率兵五千来助。782年1月,朱滔、张孝忠大破成德叛军于束鹿,李惟岳烧营而遁,不久,成德大将、赵州刺史康日知也以城归降,李惟岳命大将卫常宁率步兵五千与兵马使王武俊率骑兵八百往讨。

三月,王武俊与常宁自赵州回军直逼恒州,天亮时抵达,王武俊之子王士真为内应,打开城门,王武俊的士兵冲入节度使帅府,生擒李惟岳,缢死于辕门之外,诛杀王他奴等二十余人,传首京师。

史籍记载

新唐书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六·籓镇镇冀》

李惟岳

惟岳少为行军司马、恒州刺史,宝臣死,军中推为留后,求袭父位,帝不许。趣护丧还京师,以张孝忠代之。田悦为请,不听。遂与悦、李正己谋拒命。府小史胡震、私人王他奴等专画反计。府属邵真泣曰:“先公位将相,恩甚厚,而大夫违命缞绖中,愚固惑焉。魏近且与国,不可遽绝,绝之速祸,请厚礼遣其使,徐更图之;齐远而交疏,不如械使者送京师,且请致讨。上嘉大夫忠,所请宜许。”惟岳寤,使真作奏。震与将吏议不可,惟岳又从之。其舅谷从政,豪俊士也,切谏不纳。

于是张孝忠以易州归天子,天子诏朱滔与孝忠合兵讨惟岳,尽赦吏士,购惟岳首有赏。惟岳与滔战束鹿,大奔。遂围深州。明(第二)年正月,率兵万馀,使王武俊争束鹿,田悦亦遣孟佑来助。武俊以精兵先陷阵,师却。滔缋帛为狻猊,使壮士百人蒙以噪,趋惟岳军,马骇军乱,因大败,火其营去。于是深州日急,悦亦婴城矣。惟岳惧,召真议遣使诣河东马燧,令其弟惟简见帝,斩大将谢罪,以兵属郑诜,身朝京师。孟佑知其谋,走告悦,悦使扈岌来让曰:“敝邑暴兵,本为君索命节,岂为叛逆耶?虽见破于马燧,而感激士大夫乘城拒守,以为后图。今君信邵真谗间,欲归悦之罪,以自湔荡,何负而然!不则遣佑还军,无遗王师禽。若能诛真以徇,请事公如初。”惟岳懦不能决,毕华见曰:“大夫与魏盟未久,魏虽被围,彼多蓄积,未可下。齐兵劲地广,裾带山河,所谓东秦险固之国,与相持维,足以抗天下。夫背义不详,轻虑生祸。且孟佑骁将,王武俊善战,前日逐滔,滔仅免,今合两将,破滔必矣。惟审图之!”惟岳见深围未解,畏佑还,乃斩真以谢悦。明日复战,又大败。而康日知举赵州听命,惟岳益困,乃付牙将卫常宁兵五千,而俾王武俊骑八百攻日知。

武俊才雄,素为惟岳忌,及师行,谓常宁曰:“大夫信谗,吾朝不图晏,是行胜与否,吾不复入恒矣!将以身托定州张公,安能持颈就刀乎?”常宁与副李献诚曰:“君不闻诏书乎?斩大夫首以其官畀之。观大夫势终为滔灭,若倒戈还府,事实易图,有如不捷,张公可归也。”武俊然之。惟岳使要藉官谢遵至武俊壁议事,武俊与谋,使内应。至期,启城门,武俊入,杀人廷中,无亢者。乃传令曰:“大夫叛命,今且取之,敢拒者族!”士不敢动。武俊使裨校任越牵惟岳出,缢之戟门下,并杀郑诜、他奴等数十人,使子士真传首京师。帝尽赦其府将士,给部中租役三年。

旧唐书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二·列传九十二》

宝臣卒时,惟岳为行军司马,三军推为留后,仍遣使上表求袭父任,朝旨不允。魏博节度使田悦上章保荐,请赐旄节,不许。惟岳乃与田悦、李正己同谋拒命,判官邵真泣谏,以为不可。惟岳暗懦,初虽听从,终为左右所惑而止。而所与图议,皆奸吏胡震、家人王他奴等,唯劝拒逆为事。

惟岳舅谷从政者,有智略。为宝臣所忌,称病不出,至是知惟岳之谋,虑其覆宗,乃出谏惟岳曰:“今天下无事,远方朝贡,主上神武,必致太平。如至不允,必至加兵。虽大夫恩及三军,万一不捷,孰为大夫用命者?又先朝相公与幽帅不协,今国家致讨,必命朱滔为帅。彼尝切齿,今遂复雠,可不惧乎!又顷者相公诛灭军中将校,其子弟存者,口虽不言,心宁无愤?兵犹火也,不戢自焚。往者田承嗣佐安禄山、史思明谋乱天下,千征百战。及顷年侵扰洺、相等州,为官军所败,及贬永州,仰天垂泣。赖先相公佐佑保援,方获赦宥,若雷霆不收,承嗣岂有生理!今田悦凶狂,何如承嗣名望?苟欲坐邀富贵,不料破家覆族。而况今之将校,罕有义心,因利乘便,必相倾陷。为大夫画久长之计,莫若令惟诚知留后,大夫自速入朝。国家念先相公之功,见大夫顺命,何求而不得?今与群逆为自危之计,非保家之道也。”惟岳亦素忌从政,皆不听,竟与魏、齐谋叛。

既而惟岳大将张孝忠以郡归国,朝廷以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仍诏朱滔与孝忠合势讨之。惟岳以精甲屯束鹿以抗之,田悦遣大将孟佑率兵五千助惟岳。建中三年正月,朱滔、孝忠大破恒州军于束鹿,惟岳烧营而遁。惟岳大将赵州刺史康日知以郡归国,惟岳乃令衙将卫常宁率士卒五千,兵马使王武俊率骑军八百同讨日知。武俊既出恒州,谓常宁曰:“武俊尽心于本使,大夫信谗,颇相猜忌,所谓朝不谋夕,岂图生路!且赵州用兵,捷与不捷,武俊不复入恒州矣!妻子任从屠灭,且以残生往定州事张尚书去也,孰能持颈就戮!”常宁曰:“中丞以大夫不可事,且有诏书云,斩大夫首者,以其官爵授。自大夫拒命已来,张尚书以易州归国得节度使。今闻日知已得官爵。观大夫事势,终为朱滔所灭。此际转祸为福,莫若倒戈入使府,诛大夫以取富贵也。况大夫暗昧,左右诳惑,其实易图。事苟不捷,归张尚书非晚。”武俊然之。三年闰正月,武俊与常宁自赵州回戈,达明至恒,武俊子士真应于内。武俊兵突入府署,遣虞任越劫擒惟岳,缢死于戟门外。又诛惟岳妻父郑华及长庆、王他奴等二十余人,传首京师。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