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姓名:叶敬忠
性别:男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职位:副院长
生平
学习经历
1997-2002社会学博士,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展社会学专业
1994-1996理学硕士,英国里丁大学/荷兰劳伦斯坦国际农学院,国际发展专业
1992-1993硕士研究生班,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专业
1984-1988农学学士,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
工作经历
2002年至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
1996-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
学术信息
学术兼职
叶敬忠中国农村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
《农家女》顾问
《女村官》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
《JournalofAgrarianChange》国际编委教育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协调组副主任
德国SPRING国际规划师协会会员
欧洲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学会会员
教学课程
《农村发展概论》、《参与式发展规划》、《发展项目教程》、《发展社会学》、《发展研究方法》。
研究生指导
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发展政策、发展规划、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研究。
获奖情况
2008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7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6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中国农业大学师德标兵
2004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青年教师奖
2003年获得国家林业局优秀专家称号
2003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主持的研究课题2000年以后
1.“环境、健康与发展研究”,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2009-2011
2.“参与式新农村建设政策研究”,德国EED基金会,2008-2011
3.“中国留守人口研究”,德国EED基金会,2007-2010
4.“县级发展规划中的公民参与研究”,福特基金会,2007-2009
5.“湖南省造林项目影响评估研究”,湖南省林业厅,2007-2009
6.“统筹城乡就业研究”,北京市延庆县劳动局,2006-2009
7.“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中央综治委预防办,2006-2007
8.“林业产权变化对农户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中国林科院/FAO,2006-2007
9.“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国际计划,2004-2005
10.“发展干预与社区转型研究”,德国EED基金会,2004-2007
11.“农民与乡镇干部的互动行为研究”,教育部,2005-2007
12.“政府干预农村发展的切入点研究”,农业部,2003
13.“参与式扶贫调查研究”,日本协力国际事业团,2003-2004
14.“发展学院研究能力建设项目”,福特基金会,2002-2004
15.“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研究”,国际计划,2001-2004
16.“农牧交错地带沙化条件下农业技术方案的试验与应用”,农业部,2001-2003
17.“农村扶贫与发展研究项目”,德国EED基金会,2000-2004
主持的发展项目2000年以后
1.“以儿童为本区域发展项目”评估,专家组长,世界宣明会,2009
2.“国际计划与陕西省妇联合作模式评估”,专家组长,国际计划,2009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推广暨政策促进项目”,首席专家,亚洲开发银行,2007-2009
4.“亚洲开发银行国家战略评估”,扶贫与社会分析专家,2006
5.“中德合作湖南省扶贫项目”,社会经济专家,2005-2006
6.“中国“三北”及“长江中上游”地区德援林业项目的经验与理念的总结与推广”,首席技术专家,德国复兴开发银行,2003-2004
7.“甘肃省综合农村发展干预项目评估”,专家组长,世界粮食计划署,2003
8.“21世纪中国扶贫战略设计”,社会经济专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
9.“中德财政合作“三北”及“长江中上游”造林工程”,社会经济、项目计划与项目管理专家,德国复兴开发银行,1994-2012,该工程包括以下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河南省农户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陕西省西部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北京市延庆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湖北省长江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云南金沙江上游生态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陕西省北部风沙区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宁夏贺兰山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宁夏二期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河北省白洋淀集水山地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安徽省长江防护林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四川省造林与自然保护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湖南省洞庭湖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江西省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自治区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辽宁省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河北省二期农户造林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湖南省二期造林项目”
10.“中国玉米市场研究”,专家组长,美国先锋公司,2000
11.“国际计划中国国家战略规划制定”,专家组长,2000
12.“国际计划尼泊尔国家战略规划评估”,国际专家,2000
13.“国际计划孟加拉国家战略规划评估”,国际专家,2000
论文第一作者2000年以后
1.“不同社会行动者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回应”,《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
2.“行动者为导向的发展社会学研究方法解读《行动者视角的发展社会学》”,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3.“Loveorloveless:MarriedLifeCanBeHardforMentallyChallengedWomeninRural
China”,WomenofChina,No.9,2009
4.“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5.“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念第3期
6.“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社会学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6期
7.“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8.“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9.“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婚姻关系的影响”,《中州学刊》,2009年第3期
10.“FarmerInitiativesandLivelihoodDiversification:FromtheCollectivetoaMarketEconomyinRuralChina”,JournalofAgrarianChange,Vol.9No.2,April2009,pp.175u2013203.
11.“透视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3月上半月
12.“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综述解读《寻找中间地带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9年第2期
13.““4万亿”的发展观如何才能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4.“留守社区与留守儿童问题初探”(通讯作者),《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5.“MovingtotheForeGroup,StudyFocusonChinaapos;sapos;Left-behindapos;Population”,WomenofChina,No.3,2009
16.“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2期
17.“留守儿童眼中的留守老人”,《书摘》,2008年第10期
18.“留守儿童眼中的留守老人”,《书摘》,2008年第10期
19.“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综述解读《寻找中间地带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0.“ThedisempoweredparticipationoftheWomenapos;sFederationininternationaldevelopmentprojects”,ChineseSociologyandAnthropology,40(4):38-48SUM2008
21.“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中国扶贫》,2008年第19期
22.“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视角的管理民主”,《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3期
23.“留守人口与社区公共空间”,《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6期
24.“发展干预中的权力滴流误区与农民组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5.“走出发展干预的认识误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6.“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留守儿童”关爱的城乡统筹”,《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7.“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8.“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2期
29.“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视角的乡风文明”,《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12期
30.“新农村建设中的多元性现实”,《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6期
3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视角的生产发展”,《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32.“农民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村委会和农民的分工”,《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1期
33.“正式制度的社区表达:对农村社区中矿产资源权属的考察”(通讯作者),《农村经济》,2007年第9期
34.“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9期
35.“农村基础教育中村级社区的作用发挥基于留守儿童支持活动的调查和思考”(通讯作
者),《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9期
36.“家长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研究”(通讯作者),《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9期
37.“新农村建设的时间”,《农业经济导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7年第6期
38.“不同职业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差异”(通讯作者),《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39.“加速的变迁:农村社区中小铁矿开采的社会经济影响”,(通讯作者),《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40.“社区发展中的农民自助研究”(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1.“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通讯作者),《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4期
42.“以农村发展为主题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3.“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通讯作者),《社会》,2007年第3期
44.“不同角色对新农村建设的担忧”,《乡镇经济》,2007年第5期
45.“新农村建设中令人担忧的问题必须重视”,《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5期
46.“农民对“新农村”五个方面的理解”,《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3期
47.“新农村建设的时间”,《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48.“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投入意愿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1期
49.“对新农村建设中试点村做法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2期
50.“让农民满意还要过九道“坎””,《人民论坛》,2007年第2期
51.“青神模式:关注留守儿童”,《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2月25日
52.“新农村建设中的九个问题与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24期
53.“不同角色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差异”,《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
54.“参与式思想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55.“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56.“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57.“发展项目设计中的参与式社会经济评估方法以某造林治沙项目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8.““代理家长”能为留守儿童带来春天吗”,《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4期
59.“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60.“农村留守儿童:“我们感到特别孤独””,《中华家教》,2006年第2期
61.“留守儿童,也一样可以成绩优秀”,《莫愁家教与成才》,2006年第2期
62.“全球化通讯技术对农村社区的影响分析”(通讯作者),《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2期
63.“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64.“谁陪留守孩子一起长大”,《莫愁家教与成才》,2005年第12期
65.“参与式林业规划过程中的利益相关群体分析”,《林业经济》,2005年第12期
66.“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0期
67.“造林治沙项目设计中的社会经济分析”,《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8期
68.“建立国内支农项目咨询制度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
69.“农产品涨价对农户生产收益与家庭生计的影响研究”,《农村经济》,2005年第5期
70.“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农业经济导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3期
71.“农户选择农作物新品种的决策因素研究”(通讯作者),《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1期
7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棉花种植户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3.“国际发展项目中妇联组织的无赋权参与”,《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6期
74.“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1期
75.“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生猪养殖户的影响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6期
76.“典型山区农村集体林地分配机制探究”(通讯作者),《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6期
77.“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9期
78.“国内支农项目中应建立咨询制度”,《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17期
79.“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80.“创造变化的空间农民发展创新的原动力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4期
81.“当前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户生计的影响调查”,《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13期
82.“对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导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第2期
83.“论农村发展中的公众参与”,《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2期
84.“对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1期
85.“农民、农村与科学技术认识与现实的冲突”,《科技管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1年
86.“论参与式社区发展规划”,《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
87.“农民、农村与科学技术-认识与现实的冲突”,《科技导报》,2000年第10期
88.“现代发展的内涵及其在国际发展项目中的应用”,《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11期
89.“中国农技推广障碍因素分析-农民应成为农技推广的主体”,《中国农技推广》,2000年第4期
主编着的着作2000年以后
1.《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第一着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
2.《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第一着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
3.《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第一着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
4.《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第一着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
5.《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第一着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
6.《发展项目教程》,第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
7.《参与式发展规划》,第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
8.《Left-behindChildreninRuralChina》,第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9.《关注留守儿童》,第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
10.《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第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
11.《2003-2004中国农村情况报告》,第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
12.《TheoryandInnovationinInternationalDevelopmentCooperation》,第三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1月
13.《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与创新》,第三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1月
14.《TheoryandPractice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Projects》,第一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2月
15.《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第二版),第一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
16.《中国农村情况研究报告》,第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7.《Children”sParticipationinCommunityDevelopment》,第一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7月
18.《ProcessesofEnlightenment,FarmerInitiativesinRuralDevelopmentinChina》,唯一作者,瓦赫宁根大学出版,2002年10月
19.《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第一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
20.《农村发展研究(上、下册)》,第一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1.《参与组织发展》,第一作者,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1月
22.《国际发展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第二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9月
23.《林业项目培训教程(中文)》,中方唯一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8月
24.《林业项目培训教程(英文)》,中方唯一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8月
媒体报道
新华社等报道
1.《抽样调查显示:六成留守儿童不愿意把烦恼告诉父母》,2009年2月1日。
2.《80%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进行自养》,2009年1月30日。
3.《调查显示4000万农民工留守妻子独守空房》,2009年1月24日。
4.《调查显示:80.9%的农村留守老人依靠劳动自养》,2009年1月6日。
5.《据调查95.4%外出父母缺少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2009年1月6日。
6.《一年见一次,“男工女耕”婚姻堪忧》,2008年12月4日。
7.《调查:农村留守人口达8700万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8年12月2日。
8.《调查:农村留守人口达8700万留守妇女长期性压抑》,2008年12月2日。
9.《暂时歇歇脚吧,父母妻儿在家盼你们呢》,2008年12月2日。
10.《特写:盼夫、盼父、盼子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盼望与等待》,2008年12月1日。
11.《叶敬忠:提防中国农业生产老龄化导致农业后劲不足》,2008年12月1日(中新社)。
12.《男耕女织已成往事?女性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2007年2月24日。
13.《调查显示:八成农户粮食产量能满足家庭需要》,2007年2月24日。
14.《调查显示:六成二农民单纯从事农业》,2007年2月24日。
15.《Left-behindkidsstrugglewhenparentsmigrate》,2007年2月7日(Reuters-路透社)。
16.《建设新农村高峰论坛举行专家学者探讨实策》,2007年1月21日(中新社)。
17.《叶敬忠:新农村建设中的九个问题亟待关注》,2006年12月17日。
18.《新农村建设不能“嫌贫爱富”》,2006年11月27日。
19.《农业专家指出:中国新农村建设面临挑战》,2006年11月25日。
20.《农民视角中的新农村建设》,2006年11月24日。
21.《试点村做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难以大面积推广》,2006年11月23日。
22.《目前江苏湖南等地试点村的做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2006年11月22日。
23.《探索农民眼中的新农村建设谨防农民集体失语》,2006年11月22日。
24.《农村留守儿童约有1000万四成不知父母打啥工》,2005年8月26日。
25.《调查显示:中国1000万留守儿童现状堪忧》,2005年8月26日。
26.《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中国"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2005年08月26日(中新社)。
报纸报道
1.《她散发的是一种自觉的光芒》。《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20日。
2.《“女孩效应”在中国》,《世界博览》,2009年8月第8期。
3.《公共服务资源城乡二重天》,《中国扶贫》,2009年8月16日。
4.《叶敬忠:关注留守人群的爱与痛》,《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3月1日。
5.《八成农村老人靠劳动自养》,《燕赵老年报》,2009年2月13日。
6.《4000万农民工留守妻子》,《承德晚报》,2009年2月10日。
7.《抽样调查80.9%的农村留守老人靠劳动自养》,《中国代表报》,2009年2月9日。
8.《八成农村留守老人靠劳动自养》,《报刊文摘》,2009年2月9日。
9.《六成留守儿童不愿把烦恼告诉父母》,《珠海特区报》,2009年2月5日。
10.《4000万农民工留守妻子》,《文摘报》,2009年2月5日。
11.《六成留守儿童不愿和父母说知心话》,《报刊文摘》,2009年2月4日。
12.《六成留守儿童不愿把烦恼告诉父母》,《攀枝花日报》,2009年2月2日。
13.《六成留守儿童烦恼不告诉父母》,《京江晚报》,2009年2月1日。
14.《六成留守儿童不愿把烦恼告诉父母》,《梧州日报》,2009年2月1日。
15.《六成不愿意把烦恼告诉父母》,《渤海早报》,2009年2月1日。
16.《农村养老困局》,《中国扶贫》,2009年2月1日。
17.《80.9%留守老人自养》,《嘉兴日报》,2009年1月31日。
18.《农村留守老人八成自食其力》,《联合早报》,2009年1月31日。
19.《4000万农民工留守妻子独守空房》,《中国青年报》,2009年1月24日。
20.《请让农民工告别工棚》,《潍坊晚报》,2009年1月22日。
21.《告别不人道的工棚制度》,《中国青年报》,2009年1月21日。
22.《春运潮折射民工生态》,《青年时报》,2009年1月8日。
23.《80.9%“留守老人”依靠劳动自养》,《老年日报》,2009年1月8日。
24.《留守儿童亟需父母情感交流》,《楚天金报》,2009年1月7日。
25.《96%留守儿童相信读书有用》,《中国青年报》,2009年1月6日。
26.《80.9%的农村留守老人依靠劳动自养》,《香港文汇报》,2009年1月6日。
27.《80.9%留守老人依靠劳动自养》,《中国青年报》,2009年1月6日。
28.《叶敬忠-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南方日报》,2009年1月4日。
29.《应在政策和行动上给予留守妇女更多支持》,《中国妇女报》,2008年12月30日。
30.《留守妇女调查:织女的痛苦》,《作家文摘报》,2008年12月26日。
31.《叶敬忠课题组农村留守人口研究成果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农大报》,2008年12月25日。
32.《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关注农村留守人口》,《中国文化报》,2008年12月24日。
33.《伤村:关注那些留守农村的人们》,《新京报》,2008年12月20日。
34.《留守妇女调查织女的痛苦介绍》,《北京青年报》,2008年12月15日。
35.《留守妇女调查:织女的痛苦》,《北京科技报》,2008年12月14日。
36.《留守人员受邀请北京参加研讨会》,《眉山日报》,2008年12月13日。
37.《留守儿童渴望学校专设知心老师》,《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13日。
38.《新词体制性寡妇》,《南都周刊》,2008年12月12日。
39.《留守人口问题暂难解决但需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12月11日。
40.《农村留守儿童人生观形成需正确引导》,《光明日报》,2008年12月9日。
41.《农村留守人口渐成弱势群体》,《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9日。
42.《留守人口27大难题引社会关注》,《人民政协报》,2008年12月9日。
43.《五成留守儿童对家人“逆向监护”》,《北京晨报》,2008年12月8日。
44.《全国共有4700万体制性寡妇》,《黑龙江晨报》,2008年12月5日。
45.《用爱留守我们的家园》,《中国扶贫杂志》,2008年12月4日。
46.《4成留守妇女性压抑》,《南方农村报》,2008年12月4日。
47.《调查称农村留守人口达8700万妇女长期性压抑》,《呼伦贝尔日报》,2008年12月3日。
48.《农大课题组一项调查显示2000万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难满足》,《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12月3日。
49.《全国农村留守人口8700万》,《厦门晚报》,2008年12月3日。
50.《全国农村留守人口8700万》,《十堰晚报》,2008年12月3日。
51.《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期盼与等待》,《中国妇女报》,2008年12月3日。
52.《4700万“体制性寡妇”尴尬了谁》,《21世纪周刊》,2008年12月3日。
53.《“留守妇女”更需要文化和心理关怀》,《贵州都市报》,2008年12月3日。
54.《农村留守人口8700万留守妇女长期性压抑》,《生活报》,2008年12月3日。
55.《留守妇女长期性压抑》,《城市晚报》,2008年12月3日。
56.《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长期处性压抑状态》,《大庆晚报》,2008年12月3日。
57.《4700万留守妇女》,《淮海晚报》,2008年12月3日。
58.《长期分居威胁留守人群婚姻》,《文汇报》,2008年12月2日。
59.《长期分居威胁留守人群婚姻》,《浙江日报》,2008年12月2日。
60.《留守孩子摘掉“问题”标签》,《北京晚报》,2008年12月2日。
61.《69.8%留守妇女常感到烦躁》,《新民晚报》,2008年12月2日。
62.《农村留守妇女长期性压抑》,《新京报》,2008年12月2日。
63.《六成留守儿童不愿向父母倾诉》,《无锡日报》,2008年12月1日。
64.《莫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中国扶贫》,2008年7月1日。
65.《大学生村官办起电视台》,《京华时报》,2007年12月17日。
66.《非转农:城里人的非典型选择》,《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7月16日。
67.《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体失语?》,《南方周末》,2007年7月5日。
68.《新农村建设九大问题及建议》,《南方周末》,2007年7月5日。
69.《Feewaiverprovideswelcomerelieftoruralvendors》,《ChinaDaily》,2007年3月1日。
70.《专家研究不能只在千里之外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2月6日。
71.《留守儿童1问题儿童》,《北京青年报》,2007年2月5日。
72.《AsChinaBooms,MillionsofChildrenAreLeftBehind》,《TheWallStreetJournal》(华尔街日报),2007年1月24日
73.《Ruralwomenlefttoholdthefortathome》,《ChinaDaily》,2006年12月23日。
74.《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做农民的传声筒》,《南风窗》,2006年12月16日。
75.《新农村建设是否需要农业合作化?》,《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2月13日。
76.《农民期盼的新农村,是个啥模样》,《农民日报》,2006年12月8日。
77.《Farmersweighinonsocialistcountryside》,《ChinaDaily》,2006年12月6日。
78.《Now,farmershaveasayonnewcountryside》,《ChinaDaily》,2006年12月6日。
79.《新农村建设不能让农民集体失语》,《南方周末》,2006年11月30日。
80.《写出农民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农民日报》,2006年11月27日。
81.《Farmershavetheirsayon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ChinaDaily》,2006年11月23日。82.《农民心目中的“新农村”》,《文汇报》,2006年11月23日。
83.《农民视角中的新农村建设》,《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22日。
84.《谨防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失语》,《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22日。
85.《目前试点村做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京华时报》,2006年11月22日。
86.《瓜农进城:除了围堵还能做点什么》,《经济参考报》,2006年7月24日。
87.《留守儿童的草样年华》,《南风窗》,2006年4月16日。
88.《专家的声音这是我所看见的最全面最彻底的政府意见》,《都市快报》,2006年1月5日。
89.《撑起爱的天空》,《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11月18日。
90.《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叶敬忠访谈录》,《文汇报》,2005年11月5日。
91.《Left-behindchildrenshouldnotbeforgotten》,《ChinaDaily》,2005年10月21日。
92.《唤起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人民政协报》,2005年9月27日。
93.《人物在线: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北京青年报》,2005年9月20日。
94.《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亲情缺失的伤害无法弥补》,《中国青年报》,2005年9月19日。
95.《RuralChildrenneedasafetynet》,《ChinaDaily》,2005年9月10日。
96.《远离父母的2000万孩子谁来管》,《华夏时报》,2005年9月6日。
97.《关注农村近千万“留守儿童”》,《光明日报》,2005年9月5日。
98.《四成留守儿童不知父母干啥农大调查显示一道“沟通”难题》,《报刊文摘》,2005年9月5日。
99.《开学了聚焦千万留守儿童》,《农民日报》,2005年9月1日。
100.《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农民日报》,2005年9月1日。
101.《我国有2000万留守儿童政府尚无清楚思路应对》,《京江晚报》,2005年8月30日。
102.《父母进城打工使在家孩子面临诸多社会问题,专家呼吁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偏差》,《文汇报》,2005年8月29日。103.《请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福建日报》,2005年8月29日。
104.《“关注留守儿童”研讨会召开2000万留守儿童何去何从》,《沈阳今报》,2005年8月29日。
105.《2000万留守儿童何去何从》,《北京青年报》,2005年8月28日。
106.《2000万留守儿童引关注解决这一问题需配套体制政府正处于调研阶段》,《西安晚报》2005年8月28日。
107.《“城里上学太费钱”四成留守儿童不想进城》,《合肥晚报》,2005年8月27日。
108.《四成留守儿童不想随父母进城》,《新京报》,2005年8月27日。
109.《四成留守儿童不知父母打啥工》,《北京晨报》,2005年8月26日。
110.《“关注留守儿童”发布千万儿童现状堪忧》,《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8月26日。
111.《调查显示:1000万留守儿童现状堪忧》,《恩施晚报》,2005年8月26日。
112.《以农民为本的改革推广工作》,《农民日报》,2003年2月19日。
113.《儿童参与社区发展》,《公益时报》,2001年10月25日。
114.《叶敬忠:做农无悔》,《北京人才市场报》,2000年9月16日。
电视报道
1.阳光卫视,《立言者》(叶敬忠关爱农村留守人口),2009年8月30日。
2.CCTV1,三八特别节目《我们的田野》,2009年3月7日。
3.CCTV7,《聚焦三农》(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现状),2009年4月25日。
4.CCTV新闻,《朝闻天下》,2009年1月10日。
5.CCTV1,《我们》(我们九亿农民:河南马旺周一家)(上、下),2008年11月9日,11月16日。
6.CCTV新闻,《实话实说》(千里寻母记),2006年12月25日。
7.中国教育电视台,《国视报告》(关注留守儿童),2006年7月23日。
8.CCTV1,《中国人口》(渴望):2006年06月29日。
9.CCTV12,《道德观察》,2006年6月2日。
10.CCTV少儿,《成长在线》,2006年5月30日。
11.CCTV2,《对话》(春天的约会关注留守子女),2006年3月5日。
12.凤凰卫视中文台,《社会能见度》(农村留守的孩子们),2005年11月3日。
13.CCTV4,《新闻60分》,2005年10月23日。
14.CCTV1,《田野》(农村调查)(3、4),2000年6月15日。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邮编:100193
最后编辑:2022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