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中文名: 傅连璋
别名: 傅日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中国福建省长汀县
出生日期: 1894年
逝世日期: 1968年
职业: 医学家,军事家
毕业院校: 福建汀州亚盛医专
信仰: 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党的"八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基本内容
傅连暲(1894-1968) 字日新。中将军衔、中央卫生部原副部长。福建长汀河田人。省立七中(今长汀一中)校医。毕业于汀州福音医院的亚盛顿医馆。受聘于福音医院当巡回医生,出诊于汀州所属八县。1918年被推举为汀州红十字会主任医师。翌年受聘为“亚盛顿医馆”教员和福音医院医生,兼任省立七中及汀州女子师范学校校医。1925年为福音医院院长。1927年8月,南昌起义军路过长汀,他收留起义军陈赓、徐特立等300多名伤病员在福音医院治疗。1932年1月,他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培训60多名红军医务人员。同年秋,应毛泽东建议,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翌年初迁往瑞金,他任院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历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8年3月29日遭林彪集团迫害致死,终年74岁。1975年,中央军委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是解放军卫生工作创始人之一,在发展中西医,普及祖国医学,培养医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 解放军和人民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一生著有《养生之道》、《肺结核病的疗养》、《我热爱自己的医生职业》、《中央红色医院的创立》等著作。
红色华佗——傅连暲
红军长征路上,有一个被大家称作“红色华佗”的妙手神医,名叫傅连暲。毛泽东、周恩来等身患重病时,都是由他医治。
傅连暲189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的一个贫苦家庭,全家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从医科学校毕业后,成为汀州红十字会的主任医师,后任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成为名医之后,国民党想让他管理军队医院,并委以少校军医处长,被他严词拒绝。1925年底,傅连暲结识了闽西党组织成员邓子恢,受其影响,他把福音医院迁到了红都瑞金,成立了中央红色医院,并把整个医院和他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献给红军。
傅连暲参加红军后,他的妻子刘锡福受牵连,被国民党杀害,几个孩子下落不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傅连暲的身体并不好,十分瘦弱。组织上多次劝说他留在汀州,但他坚持要求随军长征。一路上,他白天冒着危险行军,夜间背着药箱巡诊,靠着精湛的医术和细致入微的耐心,医治抢救了无数指战员,其中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
在漫漫长征途中,红军队伍里流行许多疾病,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就有不断蔓延之势。傅连暲一路行军,一路宣传基本的卫生知识,想方设法搞好部队的卫生保健工作。在红军翻越雪山前夕,傅连暲给中央军委提议,要求每个指战员都喝上一碗辣椒汤,身上备些干辣椒以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这一措施为红军顺利翻越雪山起到了重要作用。
缺医少药,是红军长征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傅连暲利用其基督教徒的特殊身份,在沿途的教堂中找药材,多次缓解了红军用药的燃眉之急。在西药短缺的情况下,他还动员指战员就地取材,在沿途的山林和草丛中挖取中草药,并教会他们对伤病员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和去毒等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红军伤员的死亡率。
到达延安后,傅连暲担任了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在那里,他结识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两人成为密友。1938年9月,傅连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一个基督教徒向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毛泽东和中央组织部长陈云亲自做了他的入党证明人。?
球场受伤偶得学医机会
? 傅连暲的家乡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伯公岭乡,他出生那天正是1894年农历中秋节。傅连暲的父亲是个基督徒,他把少年傅连暲送进教会学校读书。傅连暲爱好体育,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一次,学校举行足球比赛,傅连暲所在的队与高年级对决,教会的知名人士都来观看。当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场上的气氛达到了白热化。对方一名队员带球猛冲,傅连暲上前阻截,对方球员突然猛力起脚,足球像炮弹一样朝傅连暲飞来,傅连暲躲闪不及,足球正中他的面门,他当即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失去知觉。在场观看比赛的福音医院院长、英国人赖查理和加拿大医生米其尔立即跑上前去,将傅连暲扶起,替他进行按摩。傅连暲慢慢苏醒过来,睁眼看着这两个外国人。赖查理看着这张流着汗水的红扑扑的脸蛋,笑着说:“以后还踢球吗?”傅连暲坚定的答道:“当然还踢。”赖查理被这个孩子的勇敢精神所打动,问到:“你想学医吗?”傅连暲垂下头:“我家没有钱。”“不要紧,我来帮助你!”赖查理记下了傅连暲的名字。
第二天,傅连暲被赖查理带到福音医院,从此走上了从医道路。傅连暲心地善良,学习刻苦,24岁时凭借着医德和医术,成了福音医院的挂牌医生,并被推举为汀州红十字会的医生。这时的傅连暲身穿西服,脚登皮鞋,成了当地享有盛誉的头面人物。
出任福音医院院长
? 傅连暲有个侄女叫傅维玉,在一所中学里任英语教师,她常常将一些诸如《新青年》、《共产主义人生观》、《赤都心史》一类的杂志和书籍带回家中,除自己阅读外,还让傅连暲阅读。1925年,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爆发了,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反帝风暴,就连处于闽西崇山峻岭中的汀州城,也无法躲过她的洗礼。汀州城里包括教会学校在内所有学校都沸沸起来,福音医院的院长赖查理,看到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帝运动,惊恐万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悄悄出逃,离开汀州,避往厦门。
五卅运动过后,人们仍然需要福音医院,他们见赖查理不敢回来,便一致推举傅连暲出任院长,傅连暲肩负着贫苦乡亲的重托,走上了院长的岗位。
保住陈赓的一条腿
? 1927年秋天,一个消息传入傅连暲的耳中;共产党人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恽代英、刘伯承、郭沫若等人,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起义队伍正在国民党军队的追剿中南下,向潮汕地区进军。傅连暲心头一震,心想:汀州位于南昌通往潮汕地区的最近路途上,起义队伍有可能经过这里,现在正值炎热的夏天,经过激烈战斗的起义将士,必定有大量的伤员需要救治,我何不赶快作好接收伤员的准备。于是,他和汀州全城的医生们约好,有伤员来,就以福音医院为中心,成立合组医院。
8月下旬,起义部队和国民党军在江西的壬田和会昌先后打了两个大仗,起义部队的300多个伤员被送到汀州,傅连暲夜以继日地为他们做手术。几天后,傅连暲正在家中吃饭,一位护士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说一位起义部队营长腿骨被子弹打断,住在医院附近的新安楼,需要赶快救治。傅连暲连忙放下碗筷,跑步来到病房。只见一位20多岁的英俊青年,躺卧在病床上,他的脸因腿部流血过多而变得焦黄,身体十分虚弱。伤腿肿得很粗,红而发亮。可这位青年营长毫不在乎,仍然与护士交谈,不时发出朗朗的笑声。
傅连暲仔细地察看伤情,随他而来的另一位医生小声说道:“不锯掉是不行了。”
青年营长闻听此话,猛地抬起头:“傅医生,不能锯!我是一个革命军人,在战场上不能没有腿!”
傅连暲犹像地说:“可是,不截肢会危及你的生命。”
青年营长毅然说道:“医生,我的生命就是战斗,如果不能战斗我还要生命做什么!”
傅连暲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震撼人心的话语,他点点头,决定冒着风险保住这条腿。随后,他采取保守疗法,每天用“由素”消毒,用夹板固定,同时把新鲜牛奶让给青年营长喝,以增加抵抗力。
两个月后,青年营长的腿奇迹般地好转起来。出院的那天,他紧紧握着傅连暲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傅医生,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同情革命、爱护革命战士的医生,”傅连暲依依不舍地目送他走远。这位青年营长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威震中原的大将陈赓。许多年以后,陈赓仍然心怀对傅连暲的感激之情,即使在去世之前,他也没有忘记叮嘱家人:“每年中秋,一定不要忘记给傅医生祝寿。”
给红军种牛痘
? 1929年3月14日清晨,一阵激烈的枪声将傅连暲从梦中惊醒,他立即穿起衣服跑出家门。大街上已经有许多人在跑动,他拦住一个熟悉的人问道:出什么事了?”这人喜形于色地说:红军打过来了,打死了军阀郭凤鸣,为汀州除了一害。”
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股人流,向南寨广场涌去。
南寨广场是一块宽敞的草坪,中间有一个土台子,是平时演戏的地方。这时,广场已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土台子周围站了许多红军的官兵,其中一位脸色黝黑、身体健壮的中年军官健步走上土台,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红4军军长朱德。他大声宣布道:“大家静一静,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红4军党代表毛泽东同志讲话。”
听到“毛泽东”三个字,傅连暲感到十分亲切,因为在这之前,徐特立多次跟他谈到过毛泽东。在瞿秋白为《湘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的序言中,也见到了这样的话:“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所以,毛泽东的名字在傅连暲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没想到在这里竟能亲眼见到这位了不起的人物。
在一片掌声中,毛泽东走上台子。他有力地挥动着手臂,用浓浓的湖南口音,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令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感到无比兴奋。几十年以后,巳是将军的傅连暲在谈到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时说:“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就觉得他身上有一种魅力,使你见上一面,水远不能忘怀。”
回到医院后,毛泽东的身影总在傅连暲眼前晃动。一天,他在巡视红军伤员时,他的助手陈炳辉匆匆跑来,对他附耳说:“毛委员、朱军长来了!”
傅连暲忙转身准备迎接,他还没跑出几步,毛泽东和朱德已经来到他的跟前。毛泽东握住他的手说:“你就是傅连暲医生吧,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事了。”朱德也说:“前年南昌起义部队经过这里,你可帮了大忙了,我们真要好好谢谢你!”
傅连暲连忙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随后,他领着毛泽东和朱德视察了病房,边走边说:“本地正流行天花,我建议红军全体将士都来这里种一次牛痘。”
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啊!我看就让朱军长带个头。”
朱德笑笑说:“我带头,全军都来种牛痘。不过,又要麻烦你傅医生了。”
第二天,在毛泽东和朱德的带领下,红军官兵排成长长的队伍,来到福音医院。在短短的几天中,傅连暲和他的护士们夜以继日,为三千多名红军官兵接种了牛痘。
陪毛泽东北山听涛
? 傅连暲的思想越来越倾向革命了,他把自己当成了红军的一部分。红军内部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毛泽东由于转战而消瘦了,他关切地说:“下次我给你带点补药来,是我自己服用的。”毛泽东却说:“井冈山的南瓜,闽西的蕃薯,比什么都好。如果蒋介石的重金买不到我和朱军长的头,我们活得要比他长。”
他看到红军的规模不断扩大,就说:“毛委员,现在根据地的局面打开了,红军很需要医院。福音医晚的名字不好听,带有西方帝国主义的色彩,我看就改成红军医院吧!”毛泽东想了想说,“你不是说福音医院在上海英国汇丰银行有存款吗?药品都是以u2018福音医院u2019的名字进的,改了名字怎么办?我看只要能帮助红军,名字无关紧要。”傅连暲觉得也有道理,就不再要求了。毛泽东顺着话题说:“我从井冈山斗争以来,就很难看到系统的报纸了.你能否利用u2018福音医院u2019的名字订些报纸?”傅连暲说:“这没问题。”
第二天,傅连暲就向上海、广州、香港订购了《申报》、《新闻日报》等四种报纸。后来,在根据地最受封锁的时候,毛泽东也能及时看到报纸。
1931年下半年,汀州连同整个闽西已经成了巩固的根据地,福音医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被敌机炸伤了腹部,红3军团政委蔡树藩和红12军军长伍中豪等在反“围剿”作战中负伤,都是傅连暲治好的。傅连暲还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办起了红色护士学校,为红军培训了大量的医务人员。
1932年9月,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从瑞金来到汀州,要休养一个时期,傅连暲非常高兴地将毛泽东安排在老古井傍山的小楼上。毛泽东在休养期间,仍然忘不了工作,他每天都要接待红军战士、地方干部、赤卫队队员等各种各样人员的来访,还要起草文件.经常忙到深夜。傅连暲看着毛泽东清瘦的面容,十分心痛。便向毛泽东提出:“主席,能否在每天下午让我陪你在卧龙北山散散步?”毛泽东欣然接受。从此以后,每天下午5点钟,傅连暲和毛泽东一起准时走上山间小道。
卧龙北山在福音医院的后面,虽然山高不过海拔二百米,但背临汀江,景色宜人。特别是满山古松,郁郁葱葱,每当清风袭来,松涛鸣响,别有一番韵味。不知什么时候,古人把这种景致叫做“北山听涛”,列为汀州八景之一。在这样如画的美景中散步,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他们经常站在高高的岩石上,极目远眺,缓缓的汀水流向后方,他们的思绪也随之飞得好远。他们的谈话主题从革命形势,到个人身世,从目前状况,到未来远景。毛泽东渊博的知识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加上他幽默机敏的谈锋,使傅连暲惊叹不已,他默默地想,中国革命有了毛泽东,真是中国人民的幸事。
不久,临时中央政府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决定将福音医院迁到瑞金,正式成立中央红色医院。傅连暲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他说服了家人,将全家迁往瑞金,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全部家产,一并交给医院。当时,中央政府派了170多名运输人员,两个多星期往返数次,才把医院的所有设备、伤病员搬到瑞金,设于叶坪洋岗下村,傅连暲出任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所红色医院的院长。1933年4月26日,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发表了《红匾送给捐助巨款的傅医生》的文章,称赞傅连暲是“苏区第一模范”。
星夜兼程救治毛泽东
? 在反“围剿”中,毛泽东日夜操劳,身体十分虚弱。他的健康状况与红军的存亡息息相关。
1934年9月的一天中午,傅连暲接到张闻天的电话,让他马上去一趟。当傅连暲赶到张闻天的住处时,只见谢觉哉也在那里,他们都表露出了焦急的精神。张闻天一见傅连暲便说:“主席病了,已经好几天了,高烧不退,三天没有进食,你看怎么办?”傅连暲立即回答:“我马上给主席看病!”
从医院到毛泽东的驻地雩都有180里的路程,傅连暲背上药箱,骑上骡子立即出发了。经过一天的急行军。第二天傍晚赶到了雩都。他来不及擦汗就直奔毛泽东的住处。
毛泽东躺在一张简陋的床板上,额上附着一条毛巾,满面通红,颧骨高高地显露出来。听到脚步声,他微微睁开睛睛,用低弱的声音说:“傅医生,你来了!”傅连暲点点头,见主席很虚弱,不敢多问,打开药箱,拿出体温表放进主席的嘴里。5分钟后,他取出体温表一看,呀,整整摄氏41度。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傅连暲断定,主席得的是恶性疟疾。他立即给主席注射了奎宁和咖啡因,并叮嘱医助,多给主席喝开水。
当天晚上,傅连暲住在毛泽东的隔壁,这一夜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主席的每一声咳嗽,都令他心神不安。第二天一早他就起来,来到主席的床前,为主席量了体温,发现已经降到了39度,才松了一口气。第三天,席的体温降到了38席,傅连暲才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第四天清晨一大早,他就感觉有人来到了他的床前,他睁眼一看,是主席,便连忙起身。主席示意他不要动:“这几天你辛苦了,多休息一会。”傅连暲忙问:“主席感觉怎么样?”“我已经好了。”主席笑着回答。傅连暲取出体温表,为主席量了一下体温,果然只有37度。
长征途中为陈琮英接生
?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出发之前,傅连暲已经意识到,踏上这条路途,吸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他把家属留在瑞金,嘱咐了妻子几句话,便匆匆上路了。
傅连暲为许多红军将士治好了伤病,而自己的身体并不十分健康。他曾得过肺结核,出发之前胃病和痔疮又复发了,经常使他疼痛难忍。连续的战斗和奔波,他有好几次出现了昏迷。最严重的一次,他连人带马一起跌进了河里,昏迷不省人事,险些丧命。
一天夜里,任弼时的妻子陈琮英突然要临产,疼得直打滚,傅连暲闻讯赶到,为其接生。漆黑的房子里连一盏油灯也没有,他只好让任弼时用手举着虹烛照明。在微弱摇曳的烛光下,傅连暲安全地将一个新的生命迎接到这个世界上。
艰难的条件下,各种疾病都会发生。一名红军战士患了蛀牙,疼痛难忍,傅连暲决定为其拔掉。麻药已经用完了,傅连暲就想办法,将雪团成小球,放到蛀牙上,等坏牙被冰麻了,实施手术,顺利拔除了坏牙。
长征途中,傅连暲不知道外置了多少伤病情况,一路上他虽然负责朱德的保健,却使周恩来从疾病中恢复了健康,为邵式平、王树声治好了伤寒。为贺子珍接生……在爬雪山,过草地最艰难的时候,他发明了用辣椒驱寒,使一个个生命保存下来,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白求恩为他做手术
? 到达陕北延安后,傅连暲担任中央总卫生处长兼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二人成了好朋友。白求恩在延安只住了三个星期,随后去了晋察冀边区。临行前他得知傅连暲患有严重的痔疮,主动为傅连暲做了手术。
在与白求恩相处的日子里,傅连暲看到了他那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个外国人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不远万里来到这个艰苦的地方,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这种精神深深感动着傅连暲,使傅连暲内心深处蓄积已久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天晚上,傅连暲伏在油灯下,一会奋笔疾书,一会陷入沉思,几乎熬了一个通宵,写出了一份充满真情的《入党申请书》,第二天交到了中央红织部长陈云的办公桌上。在等待上级批准的那一段时间,他的心里忐忑不安,毕竟在中央苏区那一段被指责的历史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在研究他的入党问题时,果然有些人翻出了过去的旧帐。这次,毛泽东和陈云都发话了,他们共同证明傅连暲的清白,证明傅连暲对革命的真诚。这样,1938年9月7日,傅连暲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一个基督徒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后来,毛泽东在许多场合都说过:“一个基督徒成为共产党员,很有教育意义。”到延安访问的一些外国记者感到好奇:一个信奉上帝的人,居然甘愿放弃优裕的生活参加红军。他们把傅连暲的传奇经历写成文章,在西方媒体上披露出来,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了解。
解放战争时期,傅连暲出任了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之职。
全国解放后,傅连暲迎来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他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和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职务。1955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无论多少头衔加身,傅连暲还是那样勤勤恳恳地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傅连暲受到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于1968年3月29日含冤去世。1973年11月12日,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追认傅连暲为革命烈士。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11月22日,总后勤部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召开万人大会,为傅连暲公开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大会对傅连暲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傅连暲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参加革命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谦虚谨慎,艰苦朴素,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我党我军的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傅连暲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同心同结
1936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来到宁夏的同心城。傅连璋写了结婚申请报告。 朱德总司令批准说:同心城这个名字好,你和陈真仁就在同心城举行婚礼吧!喜结同心,白头到老。婚礼由朱总司令主持,在同心清真大寺旁边一家回民家里举行的。婚礼那天,朱总司令特地买了两只羊送来。晚上,总部的大师傅准备了十多种菜,这在长征路上,就算十分隆重和丰盛了。婚礼上,朱总司令和几位领导同志都讲了热情洋溢的话,美国马海德医生也前来祝贺。这个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充满了喜庆的气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7年继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医院院长。后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陕宁甘边区医院(现解放军第253医院)院长,负责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工作。他医术高明,为人厚道,深得中央领导同志的器重。在“延安整风”期间,他立即被批斗,被挂上牌子在大小会上挨整,险乎过关。1940年,傅连璋荣获朱总司令亲笔题写的“模范妇孺工作者”的称号。他50岁的时候,中央在延安为他召开了祝寿会,《新华日报》还专门发了消息。1945年出席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著作
著有《肺结核病的疗养》、《养身之道》(后更名为《健康漫谈》)、《我热爱自己的医生职业》、《中央红色医院的创立》等著作。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