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秋(教育)

简介: 静秋女士(1908~1991)清光绪34年1月17日生于江苏省铜山县。父亲张岐凤,字文修(1863—1910),曾任张集杨洼村的圩董,47岁早逝。静秋兄姐五人:大姐仁甫、二姐仁荣、哥哥仁序(号雁秋)、三姐仁合、静秋最小。父亲去逝时仅两岁,靠其母高太夫人养育长大;又靠其兄仁序栽培上学。
[展开]

张静秋(教育)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民国15~18年(1926~1929)在徐州上中学,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受到进步教师吴亚鲁(中共党员)等人爱国思想的熏陶。民国18年(1929)考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英语专业。民国22年(1933)5月毕业;成绩优异,获学士学位。

  张静秋在上大学时其兄张仁序(雁秋)正在黑龙江省工作(1927~1932),并曾任张学良部万福麟军部秘书、省府高等法院书记官、科员及东兴、通河、木兰三任县长。由他供给四妹上大学。他去北平办事或经过都要去女师大看望静秋。静秋的许多同学,特别是徐州籍的三位同学(后来和他一道创办徐州立达女中的丁少兰、卜惠蓂、尹耕琴)都如同亲姐妹,官称张仁序为“老大哥”, 因为张仁序作风正派、清政廉明。东北人称张仁序为“穷党”即“老毛子”,共产党。为此,这些同学常常支助静秋生活。

     张静秋上大学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全面

侵占中国。她看到国家落后挨打,特别是妇女没有地位。认为是中国教育落后所致,应该坚持“教育救国”思想。毕业后回到徐州即与徐州籍同学丁少兰、卜惠蓂、尹耕琴等人创办了“徐州私立立达女子中学”(四女士遂被徐州人赞为“四女杰”)。立达女中之命名,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意。该校董事会董事长王公玙(丁少兰之丈夫,时任铜山县县长);董事:张仁序、尹聘三、尚云亭等,皆为徐州知名人士。当时私立中学需有3万元基金方准立案。卜惠蓂捐田130亩,张仁序赠《万有文库》及《二十四史》等全套书籍,加上其他人的捐助……共折款3万元,学校始得创办。丁少兰任校长,张静秋任训育主任。师资不足,四人亲自任教,不拿薪水,并与学生同吃一月4元的伙食。地方名儒韩席筹、王肯堂等为他们所感动,亦来校任教或兼课。

学校初办时租用石牌坊街三女师旧址,后由陇海铁路局捐助,在徐州西郊独立建设校园。共占地42亩(校内12亩、校外30亩)——即今徐州立达路部队干休所院址。院内建造教学、宿舍楼各一幢;两楼上层有天桥相通。南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河岸柳树成荫。校园外全是菜园地,向南开了一条小路——“立达路”。如今的“立达路”、“立达小区”、“立达小商品市场”皆因“立达女中”而得名。“七七事变”抗战爆发,民国27年(1938)学校被迫停办。

张静秋

  当年1月,张静秋带领全家逃难至广西桂林,任桂林女中教员。1940年转至重庆,在沙坪坝重庆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员。1942~1943年,在重庆嘉陵江东岸的柏溪村国立中央大学任教。1944年在北碚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结婚;在史地舆贡学社任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回徐州恢复“江苏省立徐州女子师范学校”(校址:彭城路北头,后为市政府机关北院),任校长。民国36年(1947)立达女中在原址复校,由卜惠蓂任校长。张静秋仍对立达女中从师资、教学等多方面给以大力支持。

民国37年(1948)因家务繁重,为支持顾颉刚先生的历史教学和研究而辞职,住苏州、上海。1954年顾先生调至北京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她随家迁至北京。

顾先生多年来患有高血压、失眠症,每天都得服药,静秋对他照顾无微不至。在北京30余年相夫教子,精心照料丈夫的生活和工作,抚养和教育四个子女的成长,以使他(她)们都能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她在上世纪50年代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北京分会工作。

  张静秋在青少年时曾受张仁序的栽培和影响。她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时,看到哥哥做官多年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更激发自己努力学习,严于律己,在教学中诲人不倦。她在抗战最困难时期支持家庭生活,带领甥、侄逃难至四川重庆,并尽到教养之责。静秋老母在去重庆途中,因患白内障一目失明;再返回家乡时,又一目失明。她协助兄嫂孝顺慈母,直至在苏州老母82岁送终,她的孝心受到乡亲们的好评。

  张静秋热爱祖国,酷爱教育事业,是优秀的女教育工作者。她爱护青年,在抗战时期尽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宣唱抗日救亡的歌曲。她教学生唱的“流亡三部曲”和“黄水谣”情感动人。在她的学生中培养了不少爱国志士和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建设国家的骨干力量,革命烈士潘琰就是徐州立达女中的学生。徐女师的毕业生中如王振华、张松溪、朱石鳞等,都成为徐州各中学的优秀教师和领导。她在徐女师任内曾掩护在校内从事地下工作的两名共产党员脱险。

 

 

   张静秋堪称贤妻良母,为了支持丈夫顾颉刚先生的事业,

  顾颉刚张静秋夫妇及其子女

她在1948年毅然辞去徐女师的校长职务,牺牲了个人的事业,成全了顾先生的教学和历史研究事业。毛主席、周总理请顾先生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从1971年开始《二十四史》的“总其成”工作,至1979年即告出版完成。顾先生能在78~86岁高龄中,顺利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为祖国历史学做出重要贡献,是与夫人张静秋的全力支持和牺牲分不开的。

  1980年顾先生去世后,张静秋及子女遵照顾先生的遗嘱,将顾先生的遗体捐献给北京协和医学院做医学研究之用。1981年又将家中藏书6万册,全部赠送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人民做出无私的贡献,并担任顾颉刚先生遗著整理小组顾问。

  张静秋女士于1991年2月12日在北京病故,享年83岁。[1]

最后编辑:2021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