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亭

简介: 王效亭(1901-1931),男,原名恩华,字爱民,又名晓艇、筱艇、小亭,化名洪朗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8日生。1927年6月,国民党(左派)潜山县党部临时执行委员会在梅城建立,效亭任委员,分管组织工作。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中共潜山特支委员兼管组织工作,12月任书记。1928年1月,任中共衙前区委书记,3月任中共潜山县委书记。1931年效亭被张国焘诬为“改组派”、“第三党”,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遇难。
[展开]

王效亭的个人经历

人物介绍

王效亭(1901—1931年),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8日生,安徽省潜山县第六区汤池畈(今岳西县汤池乡)人。民国8年(1919年)春,考入粹新小学,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立志报国救民。1922年,考入省立安庆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林科学习。1923年暑期,效亭邀集在安庆的潜山籍同学胡国石、金佐周等,反对贪婪残暴的潜山县知事张汉,组成“驱张团”,带头冲进县衙,历数张汉罪行,与前来弹压的军警搏斗,负伤后被捕入狱。不久张汉被撤职,效亭才获释出狱。同年10月,与共产党员王步文、舒传贤、余大化等参加安徽各界人士反对曹锟贿选与捣毁“猪仔议员”住宅的斗争,被农校诬为“过激分子”开除出校。1924年春入芜湖省立第二农业学校学习。

1926年6月,受国民党左派的派遣,王效亭、余大化等回到潜山建立县党部。1927年6月,国民党(左派)潜山县党部临时执行委员会在梅城建立,效亭任委员,分管组织工作。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中共潜山特支委员兼管组织工作,12月任书记。1928年1月,任中共衙前区委书记,3月任中共潜山县委书记。同时,从事教育工作,任粹新小学校长,并将粹新小学改名崇新小学,以崇新小学为活动场所,利用农村中的“关帝会”、“土地会”等群众组织,向农民灌输革命思想,建立秘密农会,向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斗争。在各中共党支部直接掌握下,建立一批秘密武装组织“摸瓜队”,以武力打击土豪劣绅,为农民撑腰壮气。效亭十分注意知识分子的作用,对师生讲演中国革命的问题,发起组织“青年励进会”,发展青年团员。同时在各小学附设平民夜校,培养农运骨干。效亭爱好诗文,常以诗歌为武器,鼓舞农民斗志。

1929年,潜山遭受虫旱灾害,粮食歉收。民国县政府和土豪劣绅乘机抬高粮价,农民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这正是举行武装暴动最有利的时机。效亭在中共中央特派员曾中生的支持下,负责全面组织和指挥武装暴动事宜。中共衙前区委首先发动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三抗”(抗租、抗息、抗抬高粮价)斗争,对地主提出“稻卖两块(元)半,地主头要断;稻卖八吊钞,开门好睡觉”的斗争口号,接着派中共党员利用亲友关系打入地主民团,为暴动准备枪枝。同时加强“摸瓜队”的武装活动,打击土豪劣绅中的首恶分子,为暴动筹粮、筹枪、筹款。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先后派来黄埔军校毕业生金赤、凌霄和有制造枪弹技术的操球等人,协助暴动准备工作。

民国19年除夕之夜,潜山县自卫队20余人进山,搜捕共产党员和农会积极分子,激起广大农民义愤。正月初二(1月31日),中共衙前区委决定立即在请水寨暴动。从正月初四开始,参加暴动的群众扮成拜年客,手提糖糕,藏携刀枪剑弹,纷纷涌向请水寨,不过两日,上寨人数达千余。正月初六(公历2月4日),效亭等到达请水寨,将原有农民武装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效亭被推选为师长,陈履谦为党代表,严宽(原名凌霄)为参谋长。潜山人民第一支革命军队光荣诞生。

王效亭

4月,潜山独立师转战霍山闻家店,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4师,效亭任师长。6月,回师天堂,中共中央军事特派员朱瑞到衙前,将34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2师。

6月,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中共潜山中心县委提出“先打梅城(潜山县城),后攻安庆”的“左”倾冒险军事计划。效亭率部努力作战,因敌我力量悬殊,部队受到严重损失,不得不放弃苏区,再度转移至霍山。9月初,在战士悬念家乡、情绪低沉的情况下,效亭作出重新打回衙前的错误决定,途经汤池畈遭到国民政府重兵伏击,部队溃散。效亭带领幸存的数十名战士冲出重围,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12月,效亭将在霍山地区坚持游击活动的原中央独立2师余部和红军家属200余人,编为潜山独立团,后发展到1200余人。不久编为中央教导第2师,翌年4月,又改为红4军第12师。效亭任师委书记。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

1931年6月18日,红军一举攻克英山县城,效亭调任中共英山中心县委书记。7月13口,中心县委在英山县城举行英山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通过苏区劳动法、婚姻法以及经济、文化等新型法令和决议,枪毙英山县长黄典文,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决议将英山县改为红山县,同时成立红山县革命武装总指挥部,效亭任总指挥,统率红山县的革命武装力量,组织发动群众,巩固发展革命根据地。

同年11月,效亭被张国焘诬为“改组派”、“第三党”,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遇难。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其弟恩荣、恩植,堂弟利之、六喜、德耀,堂侄佑松等6人,均参加红军为革命牺牲,堪称一门忠烈。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