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恩

简介: 利奥波德·约瑟夫·道恩,又名利奥波德·约瑟夫·冯·道恩或道恩,奥地利陆军元帅,生于维也纳,在七年战争中多次击败腓特烈大帝。
[展开]

道恩的个人经历

利奥波德·约瑟夫·道恩(1705年9月24日— 1766年2月5日),又名利奥波德·约瑟夫·冯·道恩或道恩,奥地利陆军元帅,生于维也纳。他从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养成其老练而谨慎的用兵习惯,素以擅长防御战和重新组织败残军的手腕而受到玛丽亚·特雷西亚女王的肯定。和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四度大战,三胜一负,被大帝称为德国的费边。

道恩 - 早年


  道恩的祖、父两代都是从军的,这令他从小就对军事产生兴趣。他于1718年在开始于他父亲在西西里的团中从军。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在意大利和莱茵河战役中积功攀升至上校,在1737年至1739年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中,在全军不利的情况下表现优异,升至少将。及后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道恩充分发挥出他小心谨慎的领导才能。1743他是克勒许芬元帅胜利进军巴伐利亚的前卫,参与过查图西茨会战,又在多瑙河岸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受到了Traun的提拔,担任后卫,在索尔战役中参与指挥,在全军溃败的情况下指挥部队发动反攻,保住了部队,同年晋升至中将。他及后在尼德兰的表现受到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雷西娅的充分肯定,令他成为了维也纳司令官及金羊毛骑士,在1754年授予元帅军衔。

道恩 - 改革


  在七年战争爆发之前,道恩便已经洞察到奥地利军的弱点,也就是严重缺乏基层的下级军官,而现任的军官又极度缺乏统御素养和指挥能力的现状。为了补救这些缺失,道恩在1751年向特雷西娅女王进谏,而获得了皇家的拨款,在下奥地利的威尼奴尔斯塔特成立了四年制的特雷莎军事学院,此校直到今天都仍是奥地利陆军的最高学府。首任的校长,便是由道恩来担任。但道恩元帅在奥地利内部推动的军事改革,也受到了大多数贵族所代表的守旧派之反对,因为道恩推动的强化中央指挥与统一建制改革方针,无疑是在削减贵族与地方军的比重。因此,在七年战争爆发前,除了戍卫维也纳周围的皇家直辖军得到扩充与加强之外,道恩的改革并未获得显著的成效。

道恩 - 战争

  布拉格战役之后,奥地利野战军撤退,布拉格被围困。维也纳改派军事委员会主席,老资格的道恩出任援兵总司令,道恩出任总司令后,一路征召杂兵、前线的败残兵和临时征用自贵族的二流部队,花了点时间勉强把他们组织成可以打仗的部队,1757年6月18日,道恩以他训练的新兵在科林战役中以巧妙的布阵,顽强的防守反击打垮了的普军进攻,击败了军事天才腓特烈,使得普鲁士各个击破战略一开始就遭到破产,因此被玛丽娅·特蕾西娅授与了大十字勋章,称他为“奥地利的拯救者”。此后,道恩在整个七年战争中,虽然有时因行动谨慎而招致不满,但他坚固防御加快速奇袭,断敌粮道的战术手段却是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最难对付的对手。在1757年,他派出哈迪克中将的一支3,400人小队成功偷袭柏林,重挫普军军心,及后又连续大败奥古斯都·威廉 和布朗斯维克-贝费恩两支普军并俘获之,更攻陷了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劳及其全境。
  腓特烈闻听噩耗后还军北返,在洛伊滕会战大败奥军总指挥查理·亚历山大 (洛林亲王)。道恩在这次败绩后正式代替了查理全权指挥奥军,不断给普军放血。在1758年10月的霍克齐战役中乘夜以8万大军成4路纵队突袭普军营地,令普鲁士损失了9,000多官兵,包括两位元帅。奥俄联军库勒斯道夫战役打败普军后,俄将萨尔特科夫和道恩之间严重不和令俄奥两军未能夹击柏林,给了普鲁士一线生机。1760年夏季以后,奥军在各战线上多番受挫,但道恩还是以微小的代价全歼了普鲁士芬克将军的一个军15,000人。在托尔高战役中道恩和腓特烈大帝拼的两败俱伤,腓特烈坠马昏迷,道恩也因受伤被送回维也纳。后来普军又在博克施道夫战役中逼使道恩指挥奥军全线退却。

道恩 - 评价

  道恩一直担任司令直至战争结束,并在战后重新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大力重整奥地利军队。在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中,再次与腓特烈大帝领导的20万同盟军对抗,凭着纯熟的警戒线战术,一步一步把腓特烈大帝挤出了巴伐利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奥地利第五十六步兵团亦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是奥地利军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不论是作为一个防御专家或是善于组织的管理者,或是提拔优秀干部的教育者,道恩在奥地利军中的作为使他享有极高的人望,且备受下级士官兵的肯定;或许这也跟道恩擅长减少部队伤亡的手腕有关。道恩终其一身都是步步为营,未曾大败也未曾大胜的谨慎用兵家。他的女儿嫁给了以改革闻名的葡萄牙首相蓬巴尔侯爵。

道恩

最后编辑:202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