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仁

简介: <b>姚崇仁</b>男,汉族,1919年9月出生,山西省垣曲县人。1938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2020年5月10日凌晨1时20分,这名百岁老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姚崇仁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101岁。
[展开]

姚崇仁的个人经历

姚崇仁少年时期

幼年在垣曲私立济苍小学读书。毕业后就到河南焦作中学读书。从小受四叔姚理平(他是老党员)革命思想影响。到中学后又接近进步老师和同学,经常传看进步书籍。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同学们积极响应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闹学潮,卧轨请愿,到工厂、矿山和商店宣传抵制日货,为喜峰口、百灵庙抗日将士进行募捐的活动。在当时影响很大。

于1938年夏秋之交与张植周同学一起步行经同善镇、阳城、长治等地找到屯留故城八路军总司令部,经四叔姚理平介绍参加革命队伍,再经介绍随一批青年学生到抗大学习。

姚崇仁加入共产党

1938年10月上旬来到革命根据地延安。被编入抗大蟠龙大队学习。同年11月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8年12月党中央决定为打破国民党对延安的残酷经济封锁,为在敌后培养更多的抗日骨干,把抗大办到敌后根据地,决定一分校到晋东南,二分校到晋察冀。我们是12月23日离开蟠龙,冒着冰天雪地跋涉两千多里路,终于胜利到达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大家很快投入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在敌后方要在战斗中学习,一边学习、一边防备敌人的偷袭和扫荡。

1939年9月从抗大二分校毕业,组织决定抽调一批毕业同学到军区卫生学校学习,我是当时选中的一个,介绍到军区卫生学校(即以后的白求恩卫校,白求恩医大前身)。

姚崇仁

1939年9月到卫校被编入军医二期。在敌后办学,经常遇敌机轰炸,生活学习环境也很艰苦的,但同学们学习勤奋,情绪高涨。

1941年春天,我从白求恩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冀中军区九分区卫生部做医生,由于工作需要,几个月后被任命休养所所长,负责伤病员的治疗任务。

1942年,日本鬼子对冀中地区实行举世闻名的惨无人道的“五·一”大扫荡、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敌人实行了铁篦合围,拉网式几十里大规模扫荡,追捕八路军和老百姓,到处岗堡林立,公路如网,村村封锁沟。在这种恐怖的战争环境中,我们所里的医生、护士在村干部老百姓的配合下挖地道,保护伤病员,把伤病员转移藏在地道里医治,坚持把一批批伤病员安全转移到晋察冀山区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荣获华北解放纪念章。日本投降后,在部队先后任地区队和部队团卫生队队长、旅医务主任、白求恩学校护训大队长。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又转到华北人民政府,由董必武主席任命为华北政府卫生科科长,在董老身边工作。以后北京解放进入北京,就在中央卫生部和北京绒线胡同门诊部任主任和北戴河中央干部休养院任副院长。1954年因工作需要调往广州华南农垦总局卫生处任副处长。

1956年调往中山医学院先后任附属一院革委会副主任、二院副院长、革委会主任,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兼学院总务长,中山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学大学前身)。

姚崇仁晚年经历

1984年由中央卫生部批准离休。退下领导岗位后,参加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老人大学,书法班学习,参加抗大合唱团。经常深入机关、学校、工厂、少管所等单位进行演出,宣传党的革命传统。现担任抗大广州校友会副会长,省老干活动中心老年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虽然社会工作较多,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革命战士,能在有生之年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党的事业继续发挥余热,尽微薄之力,也是自己最大的愿望。业绩曾入编《古城外的斗争》地方性书籍。

姚崇仁书法作品展

由离退休工作处、北校区离退休党总支、中山大学“秋菊”诗书画摄影协会联合举办的姚崇仁书法作品展,于5月20日起在北校区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大厅展出。展览选取了姚崇仁同志离休后在不同重要节日期间创作的书法作品20多幅,展现了姚崇仁同志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风采。展览将延续到六月底前,欢迎同志们前来观摩。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