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内寿一

简介:寺内寿一(1879年-1946年6月12日),第18任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长子,日本军人,政治家,伯爵。二·二六事件后以铁腕整肃陆军,芦沟桥事件后任北支那派遣军司令,一再突破大本营的限制,占领华北全境,1941年任南方军总司令,统率25万日军5个月占领了东南亚全境,晋封元帅。1944年以后其西线缅甸被英军占领,东线菲律宾被美军突破,1946年作为甲级战犯嫌疑在新加坡监狱押往远东国家军事法庭受审前病死南洋。
[展开]

寺内寿一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寺内寿一(てらうちひさいち),1879年8月8日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一个极有名望和势力的世袭贵族家庭。父亲寺内正毅伯爵是明治元勋,曾任教育总监、陆相、驻朝总督、首相等职。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还只是个小少佐。这爷俩都是典型的日本男人体型:头重脚轻、五短身材,长得也极为相似。

人物履历

寺内寿一虽然是名门之后,但同样接受了一整套严格的军事教育。曾就读于东高师附属中学校、东京成城学校。1899年11月21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1期步兵科,翌年6月22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近卫步兵第2联队附。参加日俄战争,任近卫步兵第1旅团副官。战争结束后入陆大21期学习,华族子弟中能像他这样考上陆军大学校的可不多。1909年12月3日毕业。1911年晋少佐,近卫师团参谋,参谋本部部员,1913年,寺内寿一获得赴德机会,任驻维也纳陆军副武官。他一面工作,一面积极研究德国陆军。回国后他父亲权势正盛,使他能够在参谋本部和近卫师团两个要害部门之间跳来跳去,1919年7月,寺内寿一被任命为近卫第三联队联队长,同时晋升大佐军衔。同年,父亲病逝,寺内寿一失去父亲的荫庇,进入自己独立发展的阶段。1919年12月袭爵(伯爵)。近卫师团参谋长,1924年2月4日晋升陆军少将。步兵第19旅团长,第1师团司令部附,朝鲜军参谋长,独立守备队司令官,第5师团长(九一八事变),第4师团长,1933年,日本大阪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因闯红灯与交警发生冲突,结果事态越闹越大。最终,时任师团长的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决然地带领广大师团官兵捣毁了大阪警察署,史称“大阪Go-Stop事件”。后转任台湾军司令官,1935年10月30日晋升陆军大将。军事参议官。

生平事迹

肃军备战

1936年2月26日,日本国内右翼少壮派军人制造了“二二六”事变,企图通过政变打倒部分“统制派”重臣。由于天皇震怒,政变失败。陆军做出整肃军纪的决定。这时候,寺内寿一由于是名门之后、超然于派阀斗争之外,有完整的任职履历,并且性格开朗豁达,勇于为部下承担责任。不仅在军界,在政界、财界都颇得人缘,成为担负“肃军”重任的陆军大臣的不二人选,因而,由陆军参谋总长、教育总监、陆军大臣联合召开的三长官会议,确定了由寺内寿一来出任新陆相。寺内寿一出任陆相后,马上以其“铁腕”行动整肃陆军。1936年3月23日,为了粉碎“皇道派”阵营,寺内寿一撤换了一大批“二二六”事变的骨干分子,形成新的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人员安排。除此以外,为了加强控制力度,寺内寿一想方设法掌握住人事大权。他先于5月份以陆相之职兼任军事参议官,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力,随后利用日本陆军每年8月进行人事调动的惯例,打破原来的程序(由三长官会议决定,并上奏天皇批准人事调动方案后,方可公布实施),以“肃军”之名,一人独断了8月份的人事调动安排,三长官会议失去了作用。(教育总监西义一是个老实人,而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元帅不问细节)寺内寿一此举实质上废除了会议讨论的形式,一人独掌人事大权。清理完皇道派又将统制派的骨干杉山元、西尾寿造和梅津美治郎调来控制陆军中央。统治派掌握了陆军,这就意味着日本即将走向对中国扩张的道路。

改革体制

掌握人事大权之后,利用以前留学德国的经验,寺内寿一开始大力推进陆军内部的体制改革,先后推行了扩大军务局、新设兵务局、新设航空兵团、充实机械化部队力量等措施,极大地强化了陆军的力量,为展开侵略做好准备。作为一个军人,寺内寿一在日本政府法西斯化的进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他不仅不断鼓吹要坚持“实行根本革新时弊,充实国防等积极强硬政策的气魄和实力”,并且坚决反对“带有自由主义色彩,采取维持现状不求进取之政策而妥协退让”的政治家们的行为。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针——“调整同苏中这两个u2018满洲国u2019邻国的关系,使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稳定力量”,要“避免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对苏联关系要“阻止传播赤化,使之不妨碍我东亚政策的实行”,对华外交要使中国“必须与我合作,必须打消其依靠欧美或苏联的政策”。其侵略中国,反对苏联的野心从字里行间明明白白地显露出来。

剖腹质问

1936年11月,帝国议会议事堂竣工。1937年1月,在这个新落成的议事堂发生的一场剑拔弩张的“剖腹质问”,当时年届七旬的浜田国松发言指出:“军人不应该干政,站在军队立场进行政治,很危险。”陆军大臣寺内寿一气得满脸通红站起来答辩,他义愤填膺地说道:“我认为浜田国松议员得质问有辱军方!”对此,浜田国松议员针锋相对,咄咄逼人地质问寺内寿一:“我的发言哪处有侮辱军队的部分,你指出来!”并且公开叫板:“可以查速记记录,如果我发言里真有侮辱军队的语言,我将当场剖腹向你谢罪。但如果没有,你要剖腹!”

寺内寿一

当时的浜田国松已经年届七旬,是一位当了30年议员的长老级人物,还担任过众议院议长。但是由于军部的横暴,人们噤若寒蝉,国民的不满意已到了相当程度。因此,“剖腹质问”在国民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为议会投下了波纹。议会不得不休会两日。到头来,寺内寿一也没有剖腹的勇气,却闹得广田弘毅内阁不得不总辞职。

攻占华北

持强硬军国主义立场的寺内寿一于1937年2月2日,转任陆军教育总监。不久之后,日本侵略者挑起“卢沟桥事变”,随着战事扩大,日军不断增兵中国大陆。1937年8月31日,寺内寿一被钦命为北支那派遣军司令官,统辖包括第一、第二军共八个师团以及航空兵团约百五十架飞机,主要任务是:“占领平津地区及其附近要地,并确保该地区之安定。挫伤敌之战争意志,获取结束战争之局势,迅速歼灭河北省中部之敌。”本来这个职位最合适是阿部信行大将,正好与华中的松井石根相配合,但这是二二六事件的真崎甚三郎大将还在关着呢,为了救真崎出狱,就要把批准关押真崎的寺内调开,就这样,寺内被调到华北战场

寺内寿一主张速战速决,因而指挥北支那派遣军猖狂进攻整个华北地区。上任伊始,他就下达了保定-涿州机动作战的命令。预期在河北中部大平原上迎战北上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部队,依靠其超过中国军队的火力和机动力进行快速突破,结果中国军队的阵线还没有形成就被日军一再冲破,前线作战的刘峙集团军一退再退,保定行营主任徐永昌一筹莫展。9月24日,继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占领保定之后,由西尾寿造任司令的第二军冒着大水占领了沧州。寺内寿一继续鼓励部队南进。第一军于10月10日击破第一战区司令程潜部,顺利占领石家庄以后向漳河一线压进;第二军也完成了攻占德州作战计划,打破了冯玉祥的第六战区部队。日本军部最初以保定——独流镇为进攻限制线,后改定为石家庄——德州。然而,方面军竟以石家庄以南100公里的顺德为目标,第1军更冒进到了顺德以南lOO公里的彰德以北。但由于中国两个战区军队的撤退速度之快,大大超越了日军的预料之外,日军并没有捕捉到中国军队的主力,又没有创造停战的时机。

这时原定留在后方保护侧翼的第五师团的一半部队在板垣征四郎指挥下,意外的千里长驱,攻入了山西,和中国第二战区阎锡山的20多万军队在忻口对阵,有遭受包围的危险。寺内寿一一面飞到忻口前线督战,一面命令第二十师团沿正太路西进,进攻娘子关以图夹击太原,由于中国军队在娘子关的部队复杂,指挥官黄绍竑指挥不灵,第二十师团突破娘子关,沿正太路逼近太原。11月初,第五师团突破忻口阵地,形成对太原的南北夹击之势。11月5日,南北日军开始猛攻太原,国民党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率兵固守孤城,与日军苦战三日,不得不退出太原向西突围。11月9日,第五师团终于占领太原。寺内寿一并不满足,他渴望乘胜继续南进,占领济南。但此时,大本营的侵略重点是在华中地区攻占南京。11月24日,御前会议通过陆军作战计划,要求华北方面军“无益扩大战线,停止下来保持迎击敌人的态势”,并侧援华中方面军进攻南京。

整顿治安

占领华北之后,根据大本营的命令,不能扩大战线而不得不“闲”下来的寺内寿一,又干起了另一桩事,那就是整顿华北占领区的“治安问题”。1937年12月22日,寺内寿一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名义颁布了《日军占领地区治安维持实施要领》。寺内寿一在“实施要领”中指出,是“土匪”的活动及经济不稳定导致了“治安”的混乱。而“对匪帮的讨伐,重点指向共军,特别对已建成的共产地区,努力尽早将其摧毁”,9月15日,寺内寿一向来前线视察的天皇侍从武官汇报说:“皇军威力未曾达到的山西北部及连结太行山脉的山岳地带,乃共军巢穴,其影响至今及于华北地区。因此,必须彻底扫除,以绝后患。”寺内寿一还为华北建立一个“新政权”“苦心经营”,他希望建立的这个“新政权”不是地方性的,而是取代南京政府的中央政府。虽然大本营对诱降国民党政府还抱有一线希望,并不急于马上与蒋决裂。但寺内寿一强硬地一面派人游说大本营,一面着手进行“新政权”的筹备工作,9月4日,根据纲要北平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终于在9月23日建起了“平津治安维持联合会”。12月14日,即南京陷落的第二天,在寺内寿一的直接“关怀”下,日军以王克敏为中心,终于拼凑了一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拼凑了警察队和保安团,作为日寇的帮手镇压人民群众的抗日运动。

会战徐州

整理了“后院”,寺内寿一就迫不及待地准备率军再上前线冲锋陷阵了。攻占南京的第四天,即1937年12月17日,大本营批准了寺内寿一进攻济南的作战计划。寺内寿一终于获得批准,可以挥兵南下了。他先命令部队奇袭济南,打垮了韩复榘的部队,接着命令第五师团在青岛登陆。拿下济南、青岛两个重镇,山东就尽在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掌控之下。

参加徐州会战的日本侵略军的主要将领寺内寿一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的目标是进行徐州会战以沟通南北战场,打通津浦铁路线,再沿陇海线追击中国守军,最后与华北、华中日军会师武汉。

计划遭拒

但是,大本营并没有立即同意他的计划。因为参谋本部此时的决策者正决心切实按全面持久战思想来指导战争,以8月之前绝不发动新作战为原则,专门进行兵团的新设、整顿和军纪整肃。因而,1938年2月3日参谋本部给寺内寿一的作战指示,提出:在胶济铁路沿线方面,现已占据之线或其他方面,均不得超过黄河线进行作战;将来第一一四师团编入贵军时,可置于平津地方待命,以备大本营使用;对第五师团,为于必要时从海路迅速转调其他方面,故其位置应在胶济沿线。

违抗军令

而是要求前线的第二军要“积极地”进行防御。结果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根据这一命令,各派出一个旅团进行威力搜索。结果在临沂和台儿庄地区分别遭到中国第五战区李宗仁部下庞炳勋和孙连仲部顽强阻击,又遭张自忠和汤恩伯反击,被迫退兵。一时间舆论大哗。李宗仁甚至有日本兵穷力尽,反战兴起,再打一仗,日本即将退兵之论,在徐州周围集兵50万,准备一战定胜负。恼羞成怒的寺内寿一与中支那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合作,调整部署,华北出兵5个师团,华中出兵3个师团,共20万人,利用一部兵力从正面牵制中国守军,迫使中国军队展开主力应战,主力从西侧迂回包围徐州,5月中旬,中国统帅部发现情况不妙,下令徐州守军撤退,并在兰封地域与日军迂回部队土肥原贤二的十四师团展开一场大战(兰封会战),最终引发中国军队炸开黄河,拦住了寺内冲向武汉的步伐。寺内恼羞成怒,立即解除了主张慎重的第一军司令香月清司的职务。

日本特使

7月,寺内寿一由于曾在欧洲待过,而且尤为熟悉德国情况,而被大本营暂时调离华北方面军,作为日本特使前往欧洲,担负促进日本与德、意结成法西斯联盟的任务。日、德法西斯侵略势力勾结已久,早在1936年11月,为了掩美、英之耳目,日、德以“反共”为幌子,借签订“防共协定”初步缔结盟约。1937年11月,德、意、日三国签订三国议定书,法西斯侵略轴心酝酿形成。1938年初,日、德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侵略贪欲,分别向对方提出了签订军事同盟的意向。于是,双方开始频繁接触。尤其是试探苏联的张鼓峰事件中,日军的惨败和苏方的强硬态度,使日本更想赶紧拉拢德国签订军事同盟的协定。寺内寿一在这种背景下赴德、意探询信息。此行之后,寺内寿一坚决鼓吹必须同德国签订一个包括针对英法在内的三国军事同盟,日本才能获得持久的胜利。但外务省和海军考虑到此举可能招致日本同美、英、法关系的恶化,因而坚决反对。

出任军事参议官

未达到目标的寺内寿一闷闷不乐地回到中国大陆,继续当他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1938年底,不断侵略扩张的日军先后攻占了武汉和广州两个重要城市,以及华北、华中、华南的许多领土,东京大本营为了掌控整个战局、发动更大的侵略战争,着手对在华日军的部署进行了新的调整。11月25日,寺内寿一离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回国出任军事参议官。

南方作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随着战线的越来越长,兵力愈显不足,同时国内资源匮乏,难以维持持续的战争消耗。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的诸群岛拥有丰富资源,因而日本大本营企图南进,摆脱战争危机。1941年9月6日,御前会议制定了《帝国国策施行要领》。并于11月5日最终通过了该要领,决定“帝国为保全自存自卫,不惜与美(英、荷)作战”,将“南进”方针定为下一步国策行动的主要目标,担负准备和进行南方作战的重臣即是寺内寿一。1941年11月6日,大本营正式组建南方军作为南方作战的战略兵团,统辖11个师团25万人。裕仁天皇钦命寺内寿一为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的主要任务是“与海军共同协力,以主力集中于印度支那、华南、中国台湾、西南诸岛及南洋群岛方面,准备攻占南方要域”。

与首相擦肩而过

太平洋战争初期,南方军进展迅速,兵分四路作战,山下奉文的25军沿马来半岛——新加坡方向,本间雅晴的14军沿菲律宾方向,饭田祥二郎的15军沿缅甸——泰国——印度方向,今村均的16军沿爪哇方向。不到半年时间,南方军即侵占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攻占了10倍于日本本土、拥有富饶自然资源和1.5亿人口的大片土地。同时,日方损失甚微,包括海军在内,仅伤亡15000人,损毁飞机380架,驱逐舰4艘。1943年6月21日,寺内寿一被授予“元帅”的称号。他和父亲成为日本陆军仅有的父子大将,父子元帅。本来还很有可能成为父子首相的。1944年东条英机下台后米内光正曾推荐寺内寿一担任首相,但内大臣木户幸一以其尚在前线很难回来为由否决(后来米内又推荐了小矶国昭任首相)。

因气中风

日军占领整个东南亚之后,把南方军总部设在新加坡。后来准备对美决战,于1944年5月把总部转移到菲律宾,可是由于英军反攻缅甸,再把总部转移到越南的西贡。1944年以后,盟军的反攻已经很强劲,在西方,南方军进行英帕尔会战失败,缅甸方面军河边正三和15军司令牟田口廉也统统被撤换,换上了的是号称机器人次官木村兵太郎更差(这个家伙在跟东条当副官的时候和机器一样只知服从而无头脑)根本挡不住英军名将威廉·约瑟夫·斯利姆的攻势,在敏铁拉会战惨败,完全丢了缅甸。寺内寿一得到消息后当场气的中风。在东方,寺内的爱将山下奉文进行的菲律宾决战也由于所谓的台湾海空战大捷的虚假战报引发的天皇瞎指挥而惨败,只得退入山区对美军麦克阿瑟部进行进行持久抵抗。

投降成战犯

1945年初以后,南方军与日本本土的战略联系被彻底切断,全军再也无法获得人员和物资补给。寺内寿一还妄图顽抗,他重新进行部署,企图通过收缩兵力来独立抵抗盟军。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停战后。寺内寿一虽心有不甘,却又不得不命令全军“承诏必谨,誓安圣虑”,9月12日,寺内寿一委派第七方面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大将代表自己和南方军在新加坡签订投降书。投降后的寺内寿一作为战犯嫌疑被关押在新加坡监狱。1946年6月12日,双手沾满侵略鲜血的寺内寿一服刑期间死于消化系统癌症,埋骨南洋。没有像畑俊六一样被送上东京去审判。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