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
主授课程
大学文化与大学发展、 比较高等教育、 教育社会学、 社会科学与教育研究方法论,、 高等教育学术前沿问题,教育、文化与知识批判
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学术制度与政策研究,比较教育,教育、文化与社会
主要著作
《思潮涌动与教育变革:围墙内外的纷争》,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 《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大学的人文之旅》,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民办教育引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文化政治与教育》(阿普尔著),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比较高等教育》,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思潮涌动与教育变革:围墙内外的纷争》,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主要论文
困守象牙塔,读书,2009年第6期 高校学术“近亲繁殖”及其效应的分析和探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4期 “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学内部的潜规则?,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高校学术失范现象的动因与防范机制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学术共同体内外的权力博弈与同行评议制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 知识分子的时代境遇与大学的自我救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11期 中国学术制度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境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迫不得已的荒谬?,读书,2008年第7期 批判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境遇及其可能,教育学报,2008年第3期 “所罗门宫殿”与现代学术制度的缘起,清华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文化乡愁与工具理性:学术活动制度化的轨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2期 子宫、语言和政治,读书,2007年第3期 美国教育改革中的基督教政治,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批判教育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时代境遇,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学术认可与学术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则,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田野札记:中国民办教育制度的演进逻辑,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教育研究中量化与质性方法之争的当下语境分析,教育研究,2006第2期 以政治正确的名义,读书,2006年第9期 是开放还是关闭:读列文的美国心灵的开放,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 图像化时代的大众趣味与学术人的境遇,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9期 大学与城市、社区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你站在谁的一边,读书,2005年第2期 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与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略,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期 清华国学院的浮沉及其在当代学术界的价值,学术界,2005年第2期 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诚信,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权力网络:民办高等学校的日常生存状态,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2期 教育过程中的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 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标定,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校服的一种文化诠释,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关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真实与虚妄:学生的赛博世界,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走向日常生活的生命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在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公正,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辫子” 与学校的 “发型” 文化,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7期 控制与反控制:日常教育中的阅读,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关村高校群落与文化生态,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学术制度建构的合法性与合理的制度安排,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9期 人类学者视野中的硅谷,读书,2004年第1期 开放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话语霸权、强势语言与大学的国际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1期 当代中国教育理论话语纷呈背后的忧思,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 新保守主义与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的危机,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传统大学与社区间互动的经典案例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从断裂到整合: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变迁,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导师制与牛津传统所面临的危机,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城市社会中高校群落现象透视,教育研究, 2003年第5期 全球化:一种意识形态? —— 全球化语境下大学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整体性坍塌之后:当代知识格局调整与大学普通教育变革,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4期 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9期 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对大学人事制度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0期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底线公平,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中小学语言教育改革,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9期 现代大学的人文关怀与本科教育的职业取向,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5期 大学组织特性与组织文化模式,中国教育管理评论,2002年 也谈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 “真实” ,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理解大学:关于大学的断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悖论谈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NCLB与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倾向,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约制民办教育中不良竞争的制度分析,教育与经济,2002年第4期 精神的牧放与驯化,教育参考,2002年第7-8期 大学组织整合的文化视角扫描,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 大学的自治传统,读书,2000年第10期 大学的社会责任,随笔,2001年第3期 20世纪大学普通教育思想回顾与述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大学组织的管理特征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从功能与结构角度析国外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间的关系,民办教育动态,2001年12月
主要科研项目
“学术精英的成长环境与机制研究”,上海十一五哲社规划和上海市教科重点项目,2009 “中美学术产出差异的体制性因素比较研究”,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点项目,2008 “我国学术制度建构与学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 “北京高校学术研究体制的运行状态、问题及对策的实证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2006 “当代大学本科教育方向调整与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 “城市社会高校群落与社区间的互动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理解与诠释:一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查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资助项目暨七方研究所研究项目 顾明远教授“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子课题《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钟秉林教授“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子课题“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王英杰教授“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子课题“大学创新力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关项目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