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简介: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别称艾克(Ike),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和第34任总统(1953年-1961年),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丹尼森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负责计划和执行监督1944年至1945年里,进攻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行动。1951年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8名。代表作品有《远征欧洲》、《受命变革》、《缔造和平》、《悠闲的话》。
[展开]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个人经历

个人履历

1911年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超龄而未被录取,后经该州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西点军校。

191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

1916年晋升为少校。

1921年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创办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

1922年调任驻巴拿马的第20步兵旅参谋。保送进入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受训。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陆军指挥参谋学院毕业。

1927-1928年,艾森豪威尔在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29年,艾森豪威尔赴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任职。

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

1935-1939年,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麦克阿瑟的高级助理。

1936年,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中校。

1939年年底回国,任美国西部军区司令部的后勤计划官。

1940年2月调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15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3师参谋长。

1941年3月,升任第9军参谋长。6月出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晋升为准将。12月,艾森豪威尔被召回华盛顿,任战争计划处副处长,不久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又被任命为作战厅长,几星期后升为少将。

1942年5月,马歇尔命令艾森豪威尔前往英国作实地考察,在英国设立了一个美军指挥所,为日后实施计划提出建议。6月,他返回华盛顿提出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之后,罗斯福总统接受马歇尔的意见,任命艾森豪威尔为驻伦敦的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7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中将。

1942年7月,鉴于北非英军及远东美军接连受挫和丘吉尔的极力支持,美英决定发动北非战役。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

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来到北非,检阅了登陆美军,并于14日至26日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卡萨布兰卡会议。2月,艾森豪威尔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军衔上将军衔,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

1943年6月至8月,指挥西西里战役。

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决定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艾森豪威尔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1944年1月中旬,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组建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

1944年6月至8月,组织“霸王”作战行动,指挥诺曼底战役。

1944年9月1日,艾森豪威尔将司令部移驻法国并从蒙哥马利手中正式接管地面部队的指挥权,组织指挥盟军攻占德国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

1945年回国,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1948年退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1950年,在法国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

1952年退出军界,参加总统竞选。

1953年任美国第34届总统。

1953年就职后,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

1956年获得连任。

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控制中东地区。

1957年1月,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对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并可借口对付“共产主义侵略”,在中东地区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两年内额外拨款四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这个决议案于3月7日被美国国会通过。3月9日,艾森豪威尔签署了这个后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决议案。

1959年,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也黯然失色了。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病逝,终年79岁。(附:20世纪50年代,针对“艾森豪威尔主义”,中国美术家朱宣咸创作的时政漫画作品《艾森豪威尔主义》,《危险的货郎担》和《殖民主义者的新著-艾森豪威尔主义》等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态度与剖析。)

人物生平

穷苦小子

艾森豪威尔的祖先是德国人, 1732年移居美国。他的家族最初在宾夕法尼亚州居住, 1878 年自他祖父起,在堪萨斯州的阿比林定居。祖父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每日除管理自家的农庄外,就是讲经传道。

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性情懦弱,优柔寡断,事业上毫无成就。在上大学时和同学艾达·勒孔顿小姐结婚,毕业后经商破产,只身到得克萨斯州的丹尼森另谋出路。不久妻子带着两个儿子来这里与他团聚,一年后艾森豪威尔诞生在这里。后来全家又返回故乡阿比林。母亲的性格和父亲截然不同。她精明能干,对七个儿子管教很严,经常鼓励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奋图强,后来兄弟七人,除老五幼年夭折外,其余六人都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老大阿瑟成了银行家,老二埃德加是位律师,老四罗伊是个药商,老六保罗当了工程师,老七密尔顿当了大学校长。艾森豪威尔排行第三,做了美国总统。他们都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母亲的培育。

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生,小名艾克,这个名字用了一生。小时候,他顽皮、好斗,不用功读书,衣着邋遢,而且对同学们的讥笑毫不在乎。放学后常出去打零工,或帮母亲干活。1904年他上中学以后,学习无大长进,但体育课的成绩非常突出,是学校足球队出色的中锋。由于球艺高超,他还当过一段时期的职业足球队员。在各门功课中,英语不错,历史最好。他长于记忆年代日期,对名人轶事尤有兴趣。同学们都以为他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历史教师,谁也没想到他会成为一个军人。

军旅生涯

艾森豪威尔进入军界确实出于偶然。中学毕业后,他结识了一个叫黑兹利特的朋友,此人极力怂恿艾森豪威尔和他一起报考军校。艾森豪威尔认为军校是公费,又有机会踢足球,便欣然同意。1911 年,他同时报考了西点军校和安那波利斯海军学校,结果均被录取。由于他已超过海军学校的入学年龄,便进了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是美国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造就出不少著名将领。艾克这一届毕业生将星闪耀,168名毕业生中有56人晋升为将军,因此被称为“将星云集之班”。在西点的四年里,艾森豪威尔的学习成绩平平,操行成绩很差,常常违反校规,受过几次记过处分。但他的球艺超群,是西点足球队里最好的中锋。1915 年西点毕业时,他年满25 岁,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的第十九步兵师工作,少尉军衔。

他到职不久,在一次朋友的家庭宴会上,与玛米·杜德小姐相识。两人一见钟情,第二年便结了婚。她是一位富商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不会操持家务,但性情温和,婚后努力适应军队里单调枯燥而又艰辛的生活。一年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可是这个男孩在三岁时因病死去。后来又生了约翰,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由于战争,许多同学都去法国参战,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1916年晋升为少校。1920年7日,艾森豪威尔的永久军衔为少校。1921年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他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1922 年艾森豪威尔转到巴拿马运河区,在福克斯·康纳少将手下工作,帮助他处理公务。康纳将军经常给艾森豪威尔讲军史,与他讨论军事和国际问题,使艾森豪威尔对军事的兴趣大增。1925 年,由于康纳的鼓励,他到参谋学校学习,于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因成绩优异,又被保送到陆军作战大学深造。1928 年毕业后,政府为了搜集整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的作战资料,成立了一个“战争纪念物调查委员会”,委派他参加。他的任务是编辑一部“战地手册”。在编写过程中,他搜集了美国远征军在战略、战术以及军事调动方面的详细资料,半年后汇编成功,受到该委员会主席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的赏识。

1929 年,艾森豪威尔被派到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工作。1933 年2 月调到陆军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手下,帮助起草文件,撰写报告。1935年麦克阿瑟到菲律宾任军事顾问,他担任其助手。艾森豪威尔为人随和,不似麦克阿瑟那样傲慢,常和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玩桥牌,两人关系很好。奎松表示愿意以高薪聘他在菲律宾担任要职,但后来他以久留异乡,升迁无望,于1939 年返回美国。

回国后,在陆军第三师任中校参谋长,1941 年升为第九军上校,在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他表现出色,指挥有方,受到了军界的注意。大演习后,调任第三军参谋长,并晋升为准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第5天,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速回华盛顿。这固然与艾森豪威尔熟悉菲律宾和太平洋地区军事问题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有丰富的参谋工作经验。他先任战争计划处副处长,不久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又被任命为作战厅长,几星期后便升为少将。这是他步入统帅部与马歇尔长期合作的开始。这时的艾森豪威尔,虽然还没有资格参加那些有关同盟国战略问题的高层会议,但他却能站在最高统帅的角度,代表美国利益来指导全球性的战略行动。艾森豪威尔注意到,当美国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洋战场的时候,罗斯福和马歇尔却把欧洲战场放在优先的地位。他赞同这种战略观点,在1942年3月就和作战厅的参谋们一起提出了如何进行战争的基本设想:把大量美军集中在英国,而且拒绝将他们化整为零地用在任何周边性的攻击之中,在欧洲上空应获得空中优势,然后从英国渡过海峡,直指法国和德国。对这一基本设想,英国人虽然原则上同意,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意见。

登陆北非

在这之前,他并未单独指挥过作战,然而他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却马到成功,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进展顺利。这证明马歇尔慧眼独具。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名声大振。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中,在实现与盟国的合作中,都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誉为“军人政治家外交家”。他坚定、果断、宽宏大量、对部属充分信任。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森豪威尔,甚至时而发出一些尖刻的批评,他仍然宽宏大量,努力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之下,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尔、奥兰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接着向西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艾森豪威尔曾不顾可能产生的政治批评,决定承认正在北非的法国维希政府海军上将达尔朗为该地区的法国最高统帅,从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军在北非的进展。1942年底,凯塞林隘道之战失利,他毫不动摇,及时采取措施,派巴顿将军接替了不称职的第2军军长费里登达。1943年3月下旬,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对突尼斯南部发动总攻。经过20余日的激战,将德意军队驱赶至突尼斯北部。4月20日决战开始,5月6日和7日两天,美英联军就突破敌人的防御,登上海岸,占领了突尼斯市。于此同时,在北部进攻的美军占领了比塞大。德意军队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无法撤退,于5月13日2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军队全部被肃清。

艾森豪威尔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并立即着手制定意大利战役的计划。他不顾参谋部成员的意见,认为首先必须让横在西西里和北非之间的班泰雷利亚岛上的驻军投降。6月上旬,约有300吨炸弹落在这个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揭开了西西里岛战役的序幕。参加这次战役的有1000艘舰艇,登陆的人数是15万。为了可以靠近作战地点,艾森豪威尔于7月7日抵达马耳他。登陆战役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但天气突变,风大浪急,对海军、空军作战极为不利,许多参谋人员要求更改登陆日期。艾森豪威尔不为所动,坚持盟军按原计划行动。7月9日夜,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8集团军和巴顿指挥的美国第7集团军开始登陆和空降。8月17日盟军攻克墨西拿,占领全岛,西西里战役至此结束。盟军伤亡失踪约2.3万人;德意军队伤亡3.2万人,13.5万人被俘,另有10万人撤退至意大利本土。

远征欧陆

在1943年11月开始的德黑兰会议上,美国和英国再次明确表示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心、苏联则希望尽快确定此次作战的盟军最高司令人选。艾森豪威尔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经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同意,艾森豪威尔任命特德为副司令,史密斯为参谋长,布莱德雷为美国地面部队司令,蒙哥马利为英国地面部队司令,拉姆齐为海军司令,利马洛里为空军司令。

按照艾森豪威尔设计的体制,上述军种司令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军种司令是最高司令部成员,参与最高司令部制订计划的工作;另方面,军种司令是整个军事行动中指挥具体作战的司令,拥有各自的司令部。为了获得诺曼底地区的制空权,艾森豪威尔将在英国的战术与战略空军完全置于其控制之下。他把首批登陆部队由三个师增加到五个师,其它细节交由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去负责处理,自己则去关心他认为更为重要的问题。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制空权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他要求英国的空军应在他的控制之下进行诺曼底之战。这个决定遭到英国战略空军司令哈里斯的反对,这使一贯处事谨慎,态度和蔼的艾森豪威尔大动肝火,他于3月23日宣布:“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我将呈请辞职。”英国的参谋总长不得不同意把战略空军交由艾森豪威尔指挥。美国空军和其他有关国家的空军也都作了同样的安排。接着,他与法国人又达成了忍受损失的协议。这样,制空权的问题就被艾森豪威尔解决了。早在1943年3月,盟军就在伦敦成立联合参谋机构,研究和拟制欧陆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主持制订的“霸王”作战纲要包括: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并突破敌军的防御阵地;用两个集团军群实施宽大正面追击,重点是在左翼取得必需的港口,进逼德国边境并威胁鲁尔,右翼要同从南面进攻法国的兵力相连接;取得比利时、布列塔尼以及地中海的港口,以便沿着德国占领区的西界建立新的基地;按照两翼包围鲁尔的方式发动最后进攻,重点再次放在左翼,随后朝着当时决定的特定方向直接突入德国;攻击发起日定为1944年6月5日。与此同时,集中于英国的盟军加紧进行以两栖登陆作战为重点的协同作战演练,相当数量的登陆艇、特种坦克等逐步装备部队;空军频繁出动,以重创德国空军,掌握制空权,孤立突击地带;情报部门通过“超级”和“魔术”破译机构获取德军情报,气象部门则密切注视气候变化;开始制造人工港和防波堤,敷设通过海峡的输油管道,采取军事欺骗措施,使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失误。“霸王”行动实施前夕,盟军在英国共集中兵力38个师(287万),坦克5000余辆,舰艇9000余艘,飞机13000余架。处于防御地位的伦德施泰特的德军西线部队(辖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和布拉斯科维茨的G集团军群)共59个师;施佩勒的空军第3航空队和克兰克指挥的西线海军集群,力量明显薄弱。令人费解的是,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颇受限制:无权向施佩勒或克兰克下达命令;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无权调动任何装甲师;战斗行动地域及防守沿海地区的所有陆军部队管辖的范围,纵深不得超过20英里。此外,伦德施泰特、隆美尔和最高统帅部之间在防御计划方面亦有较大分歧。6月4日,在盟军作战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根据气候形势的变化,果断地决定将攻击发起日改为6月6日。1944年6月6日凌晨.“霸王”作战开始实施。联军的伞兵和空运部队首先开始在诺曼底着陆,接着是海空军进行炮击轰炸,6时30分,4000多艘战舰载运的五个师12万人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和特种坦克的引导下向诺曼底海滩发起冲击,到深夜就取得了初战胜利,登陆成功。滩头争夺战时期,盟军(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辖美国第1集团军和英国第2集团军)主要通过激战来巩固和扩大登陆场。7月,盟军在攻占瑟堡和冈城之后,登陆场扩大为正面宽100公里、纵深过50公里的地带。7月25日至30日,美军的“眼镜蛇”战役实现了对德军防线的突破。8月1日,布莱德雷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辖美国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组成,随后,美军横扫布列塔尼。盟军挫败莫尔坦反攻后,发现可在法莱斯形成对德军的包围圈。艾森豪威尔命令实施围歼德军的作战。自8月8日起,盟军通过机动兵力从北、西、南对法莱斯形成包围态势。至20日,德军被俘5万,死亡1万。诺曼底战役至此结束,德军损失约40万人,盟军损失约21万人。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

辉煌战绩

1945年3月,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就盟军主要突击方向发生分歧,蒙哥马利主张向柏林快速突击,先于苏军攻占柏林;艾森豪威尔则认为主要突击方向为莱比锡和德累斯顿(考虑到苏军距柏林远比盟军近,雅尔塔会议规定柏林处于苏占区,必须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因而据此通知苏联协调行动。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代表到驻法国兰斯的盟军司令部洽降。5月7日和8日,德国代表在兰斯和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艾森豪威尔战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而盟军联合作战上是这场大战的显著特点。艾森豪威尔以其良好的军人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指挥艺术而获得成功。8月,盟军“铁砧-龙骑兵”作战开始。9月,实施“霸王”和“铁砧-龙骑兵”作战的盟军胜利会师。德弗斯的第6集团军群开始隶属艾森豪威尔。

在此前后,美军解放夏隆、兰斯、凡尔登等地,强渡马斯河,英军则解放亚眠、里尔和布鲁塞尔。艾森豪威尔决定盟军采取“宽大正面战略”,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而加速崩溃。4日,艾森豪威尔命令阿登以北部队必须占领安特卫普,突破齐格菲防线,然后夺取鲁尔区;阿登以南部队必须突破齐格菲防线,然后夺取法兰克福。英军攻克安特卫普后,盟军在齐格菲防线前受阻。12日,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五星上将。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反攻(通称突出部战役),企图攻占列日和安特卫普,迫使美英同意和谈。德军从圣维特地区出发,向西攻至美国第1集团军的南部。最后进抵马斯河畔的迪兰特。与此同时,德军实施“格赖夫计划”。组成能讲英语的连队,换穿美军制服,突入美军防区制造混乱。17日,艾森豪威尔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19日,艾森豪威尔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北侧盟军先取守势,待机转入进攻;南侧盟军则应尽早向北进攻。南侧盟军于22日发动进攻,迫使德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北侧盟军直到次年1月才发起进攻。1945年1月,盟军在会师,将德军赶过初始防线。在突出部战役中,盟军伤亡7.7万,德军伤亡12万。在突破齐格菲防线之后。盟军攻占萨尔,将德军赶过莱茵河,并抢占雷马根地区的鲁登道夫大桥,继而控制莱茵河东岸,对鲁尔实施两翼包围。4月18日,德国B集团军群(32万余人)投降。

他为人随和,没有将军架子,喜欢和士兵们在一起,对繁文缛节不以为然。战事间隙,常到前沿阵地看望部下,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士兵们说他是个“通情达理的上司”,记者们称颂他为“平民将军”。德国投降后,他于1945 年6 月自欧洲飞回华盛顿,在机场受到数万人的热烈欢迎,他由机场直接到了白宫,接受杜鲁门总统授予的优异服务勋章。

竞选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回国,接替马歇尔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主要忙于办理部队的复员事宜,但他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只是“武装休战”,主张美国应继续保持庞大的军队,并普遍实行军训。1948年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他辞去了陆军参谋长职务,结束了近40年的军事生涯,接受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出任该校校长。一位职业军人出任大学校长,许多人感到惊异。就他自己而言,他不留在军界担任高职,而且回绝了许多大公司的高薪聘请,自有他更长远的打算。当时,艾森豪威尔的声望相当高,国内要求他出任总统的呼声强烈。1947 年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只要他自己愿意,两党都会提名他作为党的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考虑到自己在政界,商界的根基不深,表示无意进入政界,可是拥护他的力量有增无减。支持他的这股势力是大有来头的。据美国一家杂志透露,洛克菲勒、摩根、社邦和梅隆等大财团都看中了他,因为他战后发表的扩军备战、向外扩张的政策主张符合大财团的利益。最早出来推举他的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总经理汤姆斯·约翰·沃森。此人在美国财界很有影响,当过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董事。支持他的还有洛克菲勒财团的首脑人物、大通银行董事长奥尔德里奇,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帕金斯。沃森是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董事,为了使艾森豪威尔有一个“文职”身份,他亲手导演了将军出任校长这幕戏。

艾森豪威尔一生与军人为伍,与教育界无缘。他只上过军校,没有进过正规大学。一些报刊讥讽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个“胸无点墨”的校长。他当时还兼有总统顾问的头衔,经常被召到华盛顿商讨国事,因此在学校的时间很少。教授们难得见到他,对此,多有怨言。但他做校长完全是为“名义”,并不领取学校的薪金,所以他对那些抱怨不以为意。不过,他依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为学校募集到不少钱。他喜欢到学校体育馆去看学生们的球赛,有时也去和他们玩两下,学生们都喜欢他,说“过去的校长都是道貌岸然的学者,不像艾克那样用大家的语言和大家谈话”。1948 年秋季他的大战回忆录《欧洲十字军》出版了,成为当年非小说类的畅销书。

1950 年12 月,杜鲁门任命他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又恢复了军职,向哥伦比亚大学“请长假”暂离,举家搬到法国居住。这样,他和学校的距离更远了。一位教授说,“艾森豪威尔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影响等于零,他在任期间,学校实际上等于没有校长。”

艾森豪威尔在欧洲任职时,他的支持者们继续在国内制造舆论,用他们控制的报纸、电台等舆论工具,为他大力宣传。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系的资本家,特别是那些与西欧有密切联系的富豪,在拥护艾森豪威尔的运动中尤为活跃。随着大选年的来临,两党的竞争逐渐进入高潮。因为艾森豪威尔不属任何党派,成为两党争取的对象。他感到经过三年经营,时机已经成熟,遂于当年5 月,再次卸去军职,回国参加总统竞选活动。

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部不好,由于杜鲁门使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税收加重,生活费用高涨,战后的“经济繁荣”已不复存在,人民对政府不满,把希望寄托在共和党身上。在经过幕后几番密商之后,艾森豪威尔参加了共和党。同年7 月,在共和党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

在激烈的竞选运动中,他的支持者利用老百姓崇拜“英雄”的心理,大力宣传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丰功伟绩”。他向选民许下的停止朝鲜战争的诺言,对选民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尽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史蒂文森一再批评他没有政治经验,对国际形势缺乏“深远的理解”,不具备作为总统的智慧和能力,他仍然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民主党执政20 年的局面。1956 年,他连选连任,前后主持白宫共八年之久。

白宫岁月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特点之一是,政府的重要职位几乎都被大财团的代表人物占据。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当了国务卿,杜邦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查尔斯·欧文·威尔逊、副总经理凯斯分别出任国防部长和副部长。威尔逊持有通用汽车公司200 多万美元的股票,在参议院讨论他的任命时,发生了周折。议员问他如何处理国家和公司的关系时,他回答说:“我认为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的,对美国也有利,反之亦然。”后来这句活成了美国的一句“名言”,常常被人引用,它赤裸课地道出了政府和财团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其他内阁部长中,除劳工部长是工会负责人外,其余也都由企业家担任,被戏称为八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管子工的内阁。等到劳工部长马丁·P·杜金辞职后,更是清一色的大企业主,甚至在白宫里面,资本家也占了主要地位。因此美国报纸把他的政府称之为“大企业家集团”。

艾森豪威尔执政以后,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他根据50 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日益壮大、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以及美国霸主地位不断下降的新形势,提出实行“新面貌”的外交战略。在军事上,他停止了朝鲜战争,

认为社鲁门的“遏制”政策使美国力量过于分散,负担过重。主张把军事力量集中在美国附近地区,把主要打击力量放在核武器上,当美国“遭到打击”时,能对“侵略者进行大规模报复”。这种以核武器为威慑力量,对别国进行核讹诈的战略,就是大肆渲染的“大规模报复政策”。

他重视加强与西欧盟国的合作,加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力量,主张 建立强大的欧洲,联合对付苏联。在亚洲,他吸取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教训,积极推行拼凑军事集团的政策。在1954 年一年之内,就先后和日本签订了《共同防御互助条约》,同英、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还和台湾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国通过这些区域性条约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减少了美国在海外的驻军和开支。在印度支那,越南抗法斗争胜利后,美国加紧扶植南越吴庭艳政权,积极插手老挝、柬埔寨的内政,用培植亲美势力,建立傀儡政府的办法,企图控制印度支那。对中东地区,他主张填补由于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法势力撤出而出现的“力量真空”。

1957年1月,艾森豪威尔提出:美国要抢在苏联之前,填补“真空”。他说,“如果失去中东,西欧将遇到危险,亚洲也将处于严重危险境地,对美国经济、政治前景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他要求国会授予他可在中东使用武力的特权,两年内额外拨款4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当时,正值英、法侵略埃及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失败,美国企图利用这个计划,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进一步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其独占中东的阴谋。后来,艾森豪威尔主义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艾森豪威尔主义遭到中东各国人民的反对。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约旦四国政府两度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但是伊朗和伊拉克等国均获得了“美援”。从此,美国势力进一步挤进中东地区。

对中国,他继续推行杜鲁门政府的敌视政策,除和国民党政府缔结《共同防御条约》外,还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50 年代后期,美国发生了较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力进一步衰落。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和平取胜”的新战略,主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苏联,东欧进行渗透,促其“和平演变”,以和平方法“战胜”共产主义。1959 年他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举行了戴维营会谈,开始了美苏又争夺又想搞缓和的新局面。赫鲁晓夫也邀他访苏,后由于美国U-2 间谍飞机侵犯苏联领空被击落,因而取消了对他的邀请。

在内政方面,艾森豪威尔主要抓了平衡预算和减少对农产品的补贴以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因为这种补贴使农场主不怕亏损,促使他们扩大生产,造成了农产品的过剩。他花了三年时间实现了预算平衡,但由于日益增长的军费和援外费用,最后又出现了赤字。大农场主反对政府取消对农业的补贴,并对国会施加影响,要议员对政府的动议不予支持。在种族问题上,他对学校的种族歧视等问题采取过一些行动,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种族歧视问题,但遭到南方种族主义者极大反对,致使问题拖而不决。1957 年爆发了小石城事件,他派兵平息了这场骚乱,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在工作作风上,他仍带有不少军人特色。如要助手把送来的文件压缩在一页纸上;与别人谈话时喜欢直来直去。他只抓重大决策,把许多具体事情交给他信任的助手处理。他把他们称为“我的参谋长”,因此有人批评他把

军队的参谋制度搬到了白宫。在外交事务上,他主要依靠杜勒斯。杜勒斯为人苛刻、冷酷,但谙熟外交,工作努力,能力强,很受总统的信任,其反共反华的反动主张对艾森豪威尔有很大影响。

他任内生过两次大病。1955年夏天,他在岳母家度假,白天打了一天高尔夫球,晚上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作了手术。1957 年又得了一次中风,但很快痊愈 。

麦子落地

1960 年,根据1951 年2 月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23条关于总统只连任一届的规定,艾森豪威尔宣布不再竞选总统。离开白宫后,他搬到葛底斯堡农场,除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外,集中主要精力撰写回忆录。他的独子约翰帮助他处理具体出版事宜。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出版后十分畅销。由于他不是专业作家,免收所得税,所以发了一笔财,成了百万富翁。

1965 年他心脏病复发过一次,此后身体明显衰弱,经常住院休养,很少公开露面,但声望未减。在1968 年底的一次民意测验中,仍被列为美国最受敬慕的人物之一。

1969 年3 月28 日, 78 岁的艾森豪威尔心脏病再度发作,抢救无效逝世。他的传记记者写了个标题《落地的麦子不死》,遗体被运到首都华盛顿供人瞻仰。有87 个国家的总统、首相、特使前去参加葬礼。4 月2 日安葬于故乡阿比林城。他的临终遗言是:“我始终爱我的夫人,我始终爱我的儿子,我始终爱我的孙儿,我始终爱我的祖国。” 主要著作有《远征欧陆》、《白宫岁月》和《艾森豪威尔的战争经历》。

个人演说

1.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尔的“登陆日演讲”——反攻动员令:

各位联合远征军的海陆空战士们:

你们马上就要踏上征程去进行一场伟大的圣战,为此我们已精心准备了数月。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你们,各地热爱和平的人们的期望与祈祷伴随着你们。

你们将与其他战线上的英勇盟军及兄弟一起并肩战斗,摧毁德国的战争机器。推翻压在欧洲人民身上的纳粹暴政,保卫我们在一个自由世界的安全。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你们的敌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久经沙场。他们肯定会负隅顽抗。但是这是在1944年。与纳粹1940、41年连连取胜时大不相同。联合国在正面战场予以德军迎头痛击空军削弱了德军的空中力量和陆上战斗能力;后方弹药充足、武器精良、部署得当、后备力量丰富。潮流已经逆转,全世界自由的人们正在一起向胜利迈进。我对你们的勇敢、责任心和作战技巧充满了信心,我们迎接的只会是彻底的胜利。

2.1961年1月17日,艾森豪威尔在白宫的告别演说(节选):

再过三天,在我为我国服务半个世纪之后,随着总统的权威按传统的隆重仪式归属我的继任者,本人将卸下公职。

1961年1月17日距本世纪中点已过十年,这个世纪经历了大国之间四次大的战争,我们自己的国家卷入其中三次。尽管发生了这些大规模的战祸,当今美国乃是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我们自然为此卓越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也意识到,美国的领导地位和威信不仅取决于我们举世无双的物质进步、财富和军事力量,而且取决于我们如何为世界和平与人类福利使用我们的力量。

纵观美国在自由政府体制上的探索历程,我们的基本目的始终是维护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在人民中和国家之间增进自由权,提高尊严,宏扬正直的品质。追求较低的目标会辱没一个自由、有虔诚宗教信仰的民族。任何由于骄傲自大或理解力不强或缺乏奉献精神的失败都将在国内外给我们带来严重损害。走向这些崇高目标的进程一直受到正席卷全球的冲突的威胁。这种冲突迫使我们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我们面对一种敌对的意识形态——具有世界性规模和无神论性质,目标残忍,手段阴险。不幸的是,它所造成的危险将长期存在。欲成功地对付它,所要求的与其说是危急关头感情上短暂的痛苦,毋宁说是作出牺牲以使我们能坚定踏实、任劳任怨地承担一场长期复杂斗争的重任——与自由共存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挑衅,始终朝着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美好未来的方向前进。……

我们的军队是维护和平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的武装力量必须强大,随时准备投入行动,以使任何潜在的侵略者都不敢贸然以卵击石。

我们今天的军事组织与我的任何一位和平时期前任所了解的,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朝鲜战争中的军人所了解的军事组织大相径庭。直至最近的一次世界性冲突之前、美国仍没有军事工业。美国的犁铧制造商们在必要时也能制造剑。但是我们不能再以临阵磨枪的方式承担国防上的风险;我们已被迫创建一个规模宏大的永久性军事工业。此外,350万男人和妇女直接服务于国防机构。我们每年在军事安全上的开支超过了美国所有的公司的纯收入。

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个大规模军事工业相结合,在美国是史无前例的。它的全部影响——经济的、政治的,甚至精神的——在每个城市、每座州议会大楼、每一联邦政府机构内都能感觉到。我们承认这种发展绝对必要,但我们不应忽视其重大的影响。它涉及我们的人力、资源、生活,乃至我们社会的结构。

在政府各部门,我们必须警惕军事—工业联合体取得无法证明是正当的影响力,不论它这样追求与否。极不适当的权力恶性增长的可能性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存在。

我们决不能让这一联合体的势力危害我们的自由或民主进程。我们不应心存侥幸。只有警觉而明智的美国公民才能强迫庞大的工业和军事的国防机构与我们和平的手段和目标恰当配合,以使安全和自由并驾齐驱,同获成功。

近几十年的技术革命与我们的工业—军事状况的巨大变化有相似之处,而且对这种巨大变化起了很大作用。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研究工作已趋于集中;它也变得更正规,更复杂,更昂贵。为联邦政府而实施,由联邦政府实施,或在联邦政府指导下实施的研究工作份额正逐步增加。

由联邦政府雇用而形成支配全国学者的局面,以及统一分配项目,统一控制财力,这种前景一直存在,而且应当引起严重关注。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研究和探索,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对这一同样严重的负面危险保持警惕,即政府政策本身可能沦为一个科学—技术精英阶层的俘虏。

治国之才的任务,是在我们民主制度的原则范畴内,塑造、平衡和融合这些和其它新旧力量——始终以实现我们自由社会的最高目标为目的。

另一个保持平衡的因素涉及时间这一要素。当我们展望社会的未来时,我们──你、我和我国政府──必须避免一种只顾今日生活的冲动,不应为了我们自己的舒适和便利巧取豪夺明天的宝贵资源。我们不可能以孙儿辈的物质财富作抵押,而又不冒使他们丧失政治和精神遗产的风险。我们要让民主代代相传,它不该成为明天无力还债的鬼魂。

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展望有待书写的未来历史长卷,美国深知我们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决不应变成一个充满恐惧和仇恨的可怕的群体,相反,它应成为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光辉的联盟。

这样一个联盟必定是平等国家间的联盟。最弱小的国家一定以与我们相同的自信心来到会议桌旁,和我们一样受到我们的道德、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保护。那会议桌虽然留下历史坎坷的累累伤痕,但我们不能将它抛弃以换来战场的惨剧。

以相互尊敬和信任实行裁军仍是一项迫切任务。我们必须一起学习怎样不用武力,而是以理智和公正的意图去解决纷争。因为裁军的紧迫性如此明显突出,我承认我是怀着某种失望的心情卸下我的总统职责的。作为一个目睹过战争的恐怖及其难以愈合的创伤的人──深知另一场战争会彻底毁掉历经数千年缓慢而又艰苦地建成的人类文明──我但愿自己今晚能说:持久和平已遥遥在望。

幸好我可以说,已经避免发生战争了。朝我们的终极目标已迈开坚实的步伐。但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将始终不渝地为推动世界沿着这条道路前进贡献一份绵薄。

主要著作

《远征欧陆》(1948)

《白宫岁月》回忆录【(第一卷《授权变革》(1963)第二卷《争取和平》(1965)】

《在悠闲时刻讲给朋友们的故事》(1967)

生平逸事

十字时间计划

画一个十字,分成四个象限,分别是重要紧急的,重要不紧急

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计划

的,不重要紧急的,不重要不紧急的,把自己要做的事都放进去,然后先做重要而紧急那一象限中的事,这样以来,艾森豪威尔的工作生活效率大大提高。此事成为美国成功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美谈。

诺曼底登陆

1944年,美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指挥三百多万盟军官兵、二万多艘战船,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在诺曼底成功抢滩登陆,拉开了盟军反攻的序幕,也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威尔在电台发表了一份激情澎湃的演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这是盟军的伟大胜利,这是全体官兵浴血奋战的结果,法西斯德国的坟墓将就此挖掘。”

演讲完毕,电台工作人员在整理文稿时,却无意中发现了艾森豪威尔威尔的另一份演讲稿。这也是为诺曼底登陆准备的演讲稿,内容却截然相反:“我悲伤地宣布,我们登陆失败。这次失败完全是我个人决策和指挥失误造成了,我愿意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一个事件,两份演讲稿。一份为胜利而准备,一份为失败而准备。艾森豪威尔威尔

在让人看到他天才的战略战术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勇于接受失败的豪情。

竞选总统

艾森豪威尔第一次竞选总统的口号是I Like Ike(我喜欢艾克),这是他的昵称,军中士兵常这样称呼他。而他第二次竞选总统的口号是I Still Like Ike(我仍喜欢艾克)。

对华政策

战后美国第二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继续推行敌视和遏制新中国的政策,支持和控制退守台湾的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华民国政权,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由此引发了两次台海危机,它加剧了远东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并在朝鲜战争中威胁对中国试用核武器,而这一举动之前麦克阿瑟也曾提出过,但遭到杜鲁门总统的坚决反对,并撤销了麦克阿瑟的司令职位。这些举动使得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同时也正是由于美国的干涉,使台湾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 台湾问题至今仍是中美关系的症结所在。

正确对待错误

每当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即将执行一个计划时,他总会把那个计划拿给他的最善于吹毛求疵的批评家去审查。他的批评家们常常会将他的计划指责得一无是处,并且告诉他该计划为什么不可行。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将计划给一群批评家们看,而不把计划拿给那些赞同他的观点的谋士看。艾森豪威尔则回答说:因为我的批评家们会帮助我找到计划中的致命弱点,这样,我就可以把他们纠正过来。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1952年,二战期间的盟军司令,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艾森豪威尔,在一次会议上请拉比教授(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演讲,说:“在众多雇员里,您能够获得如此重大的奖项,学校深以为荣。”拉比教授当即回敬:“尊敬的校长,我是这个学校的教授,您才是学校的雇员。我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

热衷高尔夫

艾森豪威尔是一位狂热的高尔夫球迷。艾森豪威尔上任后在白宫里修建了一个推杆果岭,这间接让他之后的美国总统均热衷于这项运动。他提出这个建议时,很多人反对,因为从建设费用到维护费用,全部开支都得政府掏钱,但最终艾森豪威尔还是力排众议,如愿建成了这个“第一果岭”。他的高尔夫球名言是:“高尔夫会让你平静。任何时候,只要你打球,你的脑子里剩下的就只有那颗球。你们知道,只要我一有时间,我就会去打球。”

根据一本专门描写美国总统打高尔夫的书——《发球台的第一人》的记载,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元月宣誓就职时,美国总共有320万高尔夫人口,当他离任时,这个数字翻了一番。“如果没有艾森豪威尔,泰格·伍兹如今可能正在打网球。”一位专栏作家曾下过这样的结论。前高尔夫球巨星、1974年入选高尔夫名人堂的阿诺德·帕默这样评价道:“很难找到其他任何一个人对高尔夫球普及的贡献能比得上艾森豪威尔总统,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世界范围内。他的知名度、对这项运动的热爱,激发成百上千万人开始接触高尔夫运动。现在,所有与高尔夫球有联系的人,都应该对他怀着感激之情。”

据统计,艾森豪威尔8年白宫生涯一共打过800轮18个洞。不过,直到1968年2月6日,在他去世前1年,艾森豪威尔高尔夫球生涯最期待的一杆进洞才得以实现:在棕榈泉的七湖乡村俱乐部,104码的第13洞,他用9号铁径直把球打进了洞里,实现了这个“终生梦想”,当时他已经77岁。

2009年6月26日,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逝世40周年之后,美国高尔夫球协会宣布,鉴于艾森豪威尔在其8年总统任上对高尔夫球运动普及的贡献,决定将他选入世界高尔夫球名人堂,艾森豪威尔因而成为第一位入选高尔夫球名人堂的美国总统。

主要成就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回国,历任营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集团军参谋长。因工作成绩优异,受陆军参谋长G.C.马歇尔赏识。1941年9月晋准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组织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1942年3月任作战处处长,支持"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主张集中兵力于英格兰,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沿最近路线攻入德国本土。1942年6月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为在法国登陆做准备。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总司令,指挥实施北非登陆战役。1943年2月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总司令,组织实施突尼斯战役,结束北非战事。随后指挥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意大利南部战役,迫使意大利投降并对德宣战。12月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 

1944年6月组织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指挥盟军将德军逐出法国,直捣德国腹地。同年12月晋陆军五星上将。他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精于计划,善于协同,指挥果断,处事有方,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要贡献。1945年7月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同年12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5月退役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再次服现役,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1952年11月当选为美国第34任总统。任内大力发展核武器和空军,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1954年12月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安全条约。1957年1月连任总统,提出插手中东事务的"艾森豪威尔主义"。1958年7月出兵干涉黎巴嫩。

所获荣誉

艾森豪威尔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和欧洲战区的重要指挥者,对扫除法西斯非洲军团,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战胜纳粹德国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一生获得的军事荣誉有:

陆军服役优异勋章(Army 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 with four oak leaf clusters)

军团优异勋章(Legion of Merit)

巴西南十字勋章 (Order of the Southern Cross)

最高荣誉巴斯勋位(Order of the Bath)

功绩勋章(英联邦) (Order of Merit)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National Or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

苏联胜利勋章(俄语:Орден Победы)

个人感情

不为人知的罗曼史

艾森豪威尔在二战中他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与性感美丽的女部下一起朝夕相处恋爱了4年。她给他开车,当秘书,他送她巧克力,共赴家庭晚宴。这位女部下名叫凯·萨默斯比·摩根,是一名个子高挑、身材匀称的黑发姑娘,有着明亮的眼睛和满不在乎的神情,在认识艾森豪威尔之前有过一段婚姻。1941年5月,她所在的英军汽车运输队被分配为美军高级军官提供开车服务。

当凯初次奉命驾车去车站接艾森豪威尔时,别的女司机已经把好差事都抢走了。负责分配运输任务的中尉军官抱歉地对她说:“凯,我希望你不要介意,这位艾森豪威尔将军是剩下的最后一人了。” 分配任务的军官知道凯希望接一位地位显赫的将领,而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将。但事已至此,凯只好做了个鬼脸,说:“好吧!”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将军们终于抵达了。大使馆的汽车排列在穿军装的人群中,司机们等待着各自主顾的出现他们等待着。时过中午,凯饿极了,便偷偷地溜出去吃了一个汉堡包。当她心满意足地闲逛回来,看见大使馆的其他汽车都已开走时,不禁大吃一惊。路旁只剩下一辆孤零零的军用“帕卡德”汽车,两个美国军官站在旁边等候着。凯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跑过去抱歉地说:“请问……请问哪位是艾森豪威尔将军?我是他的司机,先生。”“大家去克拉里奇斯旅馆,请开车吧!”艾森豪威尔微笑着说。从此,凯与这位美国将军结下不解之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凯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私人秘书,始终与他工作、战斗在一起。

第二天早晨9点钟,凯在克拉里奇旅馆门口接两位将军,夜里又把他们送回来,接连几天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天,凯送艾森豪威尔去多佛视察。一路上,艾森豪威尔饶有兴趣地听着凯的家庭故事,她的母亲、姐姐都在不列颠之战中做了不少工作。话题一下子打开了,艾森豪威尔邀请凯共进了午餐。这是凯第一次面对面地看着艾森豪威尔,两人只有一桌之隔。席间,艾森豪威尔给凯讲了许多过去军队里的故事,两人说说笑笑,那几个小时里,战争似乎不存在了。艾森豪威尔问凯:“你还记得大家第一次面对面的情景吗?”凯愉快地回答:“永远也忘不了,那已经刻在记忆中。”饭后,艾森豪威尔将军说:“凯,带我去观光一下好吗?我想看点军事设施以外的英国风光。”第二天早晨,凯送艾森豪威尔到机场,艾森豪威尔跟她握手,并从车里拿出一个篮子。“凯,这是给你的。”“巧克力!”凯高兴地跳了起来。对于当时还实行配给制的英国来说,糖果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如果我还回到这里来,希望你再来给我开车。”凯答应了。

无缘的别离

艾森豪威尔将军走后,凯失落地回到汽车队。没过几天,她被分配给另一位两星将军——美国第8航空队司令官卡尔·安德鲁·斯帕茨开车。一个月后,斯帕茨让她开车去机场。飞机的舱门打开时,乐队奏乐,艾森豪威尔走下舷梯。艾森豪威尔一落地就对斯帕茨说:“你怎么把凯藏到你们航空队里?”“那么,你要把凯从我这里带走了?”斯帕茨急了,“她是惟一熟悉道路的司机。”“再说吧!”艾森豪威尔又转向凯说:“凯,我从美国给你带了点水果,你来拿吧。”不到两天,凯又回到艾森豪威尔将军身边开车了。有一次,艾森豪威尔说:“凯,我听到你母亲的这么多事,我真想见见她,你为什么不找一个晚上请她来同大家一起吃饭呢?”宴会后,凯似乎觉得艾森豪威尔成了她家的一员了。此后,他俩经常在一起打桥牌、散步、打羽毛球。凯的工作,也已经不仅仅是开车,还要兼顾秘书等职。一天早晨,凯去艾森豪威尔办公室请示工作,艾森豪威尔笑道:“你想做新军装吗?我看你可以做两套。”“我只想要一套,谢谢你。”“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希望为你做点事。”艾森豪威尔的话带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意味。但凯仍旧坚持拒绝着。实在拗不过,艾森豪威尔只得说:“我想告诉你,第二天早晨裁缝来别墅,首先给你量衣服。”“哦,我不想量了,我现在的衣服完全够穿,谢谢您!”凯还在坚持。艾森豪威尔的脸色突然变得通红,血管快要爆裂,他咆哮着:“该死,你难道不知道,我想你都想疯了?”感情终于爆发了,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凯心慌意乱地从艾森豪威尔办公室出来时,心里怦怦直跳。她多么想站在办公室里大声宣布:“大家听着,大家相爱了,我和艾森豪威尔相爱了!”

凯和艾森豪威尔在一起的日子是幸福的。艾森甚至想离婚娶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闻听后大发雷霆,扬言要把艾克开除出军队,艾克屈服了。但随着二战的结束,两人生活有了变化。因为在战争中立了功,艾森豪威尔常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去接受各种各样的勋章。

一次,凯在法兰克福等着艾森豪威尔从纽约回来,却等到了他生病的消息,且病得很重。随后,上级来了通知“将军手下的人员要在10天内前往华盛顿。”而预定前往华盛顿的人员名单中,并没有凯。几天后,凯接到艾森豪威尔的一封来信后,希望彻底破灭了。信中说,已不可能把她作为私人班子里的成员了。信上的手书附言说,他卧病在床,经常服药。最后写道:望你珍重,保持乐观。

无奈的凯独自生活了两年。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艾森豪威尔将军被任命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于是决定去哥伦比亚大学找他。凯的出现并未让艾森豪威尔感到惊喜,他反而说:“凯,这不可能了,我毫无办法!”那次见面以后,凯理智地决定从此再不与艾森豪威尔见面。后来,她同雷金纳德·摩根结婚,并写信告诉了艾森豪威尔。他回了一封非常美好的祝贺信。她母亲去世又给他写了一封信,但没有回信。不久,艾森豪威尔当上了美国总统。

社会评价

协调型人才

艾森豪威尔是个戎马半生,战功卓著的美国总统。现代战争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人才。要使各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而不互相摩擦、自我消耗,就要有人从中协调。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极具才能。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

发现人才

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

杰出总统

虽然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时支持度不高,自1980年代到如今,艾森豪威尔的历史评价逐渐升高,他经常被评选为美国最好的总统前十名。

最后编辑:2022年0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