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导演菲利普·加莱尔是横跨法国“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特殊人物。1948年出生的菲利普·加莱尔在16岁时摄制的一部短片就让他得到了“电影兰波”的称号,法国影评界认为加瑞尔的电影填补了“新浪潮”留下的几处空白。他70年代早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实验化风格,以及悔涩的隐喻性思维,影片的探索性和艺术性极高,往往在极少的人物活动,超写实的场景和画面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和跟拍手法象征化地表现一种强烈怪异的孤独感,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往往没有任何情节和对话。从80年代初加瑞尔开始改变电影风格,也拍出了像《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爱情的诞生》《野天真》这样的优秀剧情片,但与其早期的风格相距甚远。1982年加莱尔的《秘密的孩子》获得让·维果大奖。两年后,他的影片《自由的夜晚》获得戛纳电影节“全景电影奖”。上世纪90年代后,加莱尔的作品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屡受好评。1991年,他的《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获得银狮奖;1999年,《夜晚的风》入围电影节竞赛单元;2001年,他的《狂野天真》再次入围竞赛单元,并获得费比西奖
所获奖项
1982年加瑞尔的《秘密的孩子》获得让·维果大奖。
1984年他的影片《自由的夜晚》获得 戛纳电影节“全景电影奖”。上世纪90年代后,加瑞尔的作品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屡受好评。
1991年,他的《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获得银狮奖;
1999年,《夜晚的风》入围电影节竞赛单元;
2001年,他的《狂野天真》再次入围竞赛单元,并获得费比西奖。
20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2011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 金狮奖(提名)
2013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金狮奖(提名)
作品年表
玛丽为了回忆 (1967)
海葵 (1968)
Lit de la vierge, Le (1969)
内心的伤痕 (1972)
高度孤独 (1974)
秘密的孩子 (1982)
Liberté, la nuit (1983)
她在阳光下度过的岁月 (1985)
我不再听吉他 (1991)
爱情的诞生 (1993)
夜风 (1999)
狂野天真(2001)
合格恋人 (2005)
黎明前与你相遇 La frontière de l’aube (2008)
炎炎夏日 Un Été Brûlant (2011)
嫉妒 La jalousie (2013)
永恒的珍·茜宝 Éternelle Jean Seberg (2014)
女人的阴影 L’Ombre des femmes (2015)
L’amant d’un jour (2017)
最后编辑:2022年04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