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姓名:吴达礼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朝代:清朝
籍贯:满洲
民族:汉族
身份:官员
生平
吴达礼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随征云南,因平定吴三桂有功,被封扥沙喇哈番。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参与平定噶尔丹,再加封喇布拉哈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出任首位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在台期间,他除考察台湾政风民情之外,也奏请清朝增设彰化县与淡水厅(厅治设于新竹),此为清朝设于台湾北部的首座官署。
雍正元年(1723年),奉旨回京。因与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的隆科多甚为要好,出任要职,与牛伦、程光珠、张其仁、 姚让、查嗣廷、马武、塞尔图、塞楞额并为隆党成员。
吴姓起源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