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 - 人物简介
姓名:刘志(公元132-167年)
在位:21年
庙号:威宗
谥号:桓帝
祖父:刘开
父亲:刘翼
母亲:匮明
后妃:梁女莹、邓猛女、窦妙
子女:刘华、刘坚、刘脩
年号: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水康
陵墓: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汉桓帝 - 人物生平
进身帝位 得益外戚
按规制,在外为王侯者,不可继承大统。但东汉屡有破此规制者,原因是当权的外戚或宦官希望找一个年幼无知的小皇帝。以便继续控制朝政。桓帝的帝位就是因此侥幸得来。
质帝本初元年(146年),顺烈皇后梁纳以皇太后身份征桓帝到洛阳城北的夏门亭,准备把她的妹妹嫁给桓帝。但婚礼尚未举行,太后的哥哥,身为大将军的梁冀,因新立才8岁的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竟将质帝毒死了。因此,朝中又要议立新帝。
当时梁冀考虑到刘志年方15,容易操纵,提出要策立桓帝;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成为了削弱梁氏集团的势力,则主张迎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来讨论此事。结果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明德著称”,且血缘与质帝最近(为质帝兄),应立为嗣。梁冀苦于找不到别的理由反对,只好宣布暂停讨论。
第二天重会公卿讨论,梁冀严厉逼迫群臣策立刘志。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屈从,只有李固坚持己见。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让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这样,在闰月庚寅(146年),梁冀终于持节,以诸侯王青盖车,迎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刘志就这样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纵下做了皇帝,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
抑制宦官 打击外戚
桓帝在位21年,前13年基本是一个傀儡皇帝。当时,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他几乎难以置喙。尽管梁太后在和平元年(150年)曾下诏归政,但梁冀专横跋扈,桓帝还不得不仰其鼻息。桓帝真正亲政,是他在位的后8年,而在这8年中,发生很多重大事件,即“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所谓“三断大狱”,一是诛灭梁冀,二是废免邓氏,三是禁锢党人;“一除内嬖”,是抑制宦官;“再斥外臣”,则是诛杀南阳太守成瑶和太原太守刘质。
梁冀在策立桓帝后,权力达到顶点。他先是以“灾异”让梁太后策免太尉杜乔,继而又罗织罪名杀了李固和杜乔。加上桓帝对他极尽尊崇,委以朝中大权,甚至规定他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又增封其食邑为四县,比邓禹;赏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还封其弟梁不疑为颍阳候、梁蒙为西甲侯、梁蒙之子梁胤为襄邑候、其妻孙寿为襄城君,并加赐赤绂,比长公丰。这样一来,梁冀更加专横暴虐。朝中大小政事,无不由他决定。百官的升迁任免,都要先到他家里谢恩,才能到尚书台办理手续;地方郡县每年进献的贡品,要先把上等的送给粱冀,然后才把次等的献给桓帝。结果他“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与”。此外,梁冀和妻子孙寿都穷奢极欲,搜刮财富,修建豪宅,残忍贪暴,激起的民愤极大。
桓帝对于梁冀的横暴也早有怨恨,只是由于他的两个妹妹都在自己身边,不敢发作。延熹二年,粱冀二妹梁皇后去世,桓帝开始策划诛灭梁氏。他去上厕所的时候,单独叫宦官唐衡,问他宦官中有谁和梁冀不和。唐衡回答有单超、左倌、徐璜和具瑗。桓帝于是与他们五人密谋,决定诛除梁冀,并用牙齿咬单超手臂出血为盟。八月丁丑,桓帝来到前殿,即召尚书入殿,宣告要惩办粱冀。他命尚书令尹勋持节率丞郎以下守宫廷,收符节送省中;命黄门令具瑗将御林军1000余人和司隶校尉张彪共同包围梁冀住宅;命光禄勋袁盱持节收梁冀大将军印绶,徙封为比景都乡侯。梁冀、孙寿当日自杀,梁、孙家族全部弃市。其他公卿大臣因牵连而死的数十人,故吏宾客被罢免的有300多人,朝官几乎一空,百姓莫不称庆。
桓帝诛灭梁冀以后,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5人因谋诛梁冀有功,被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单超任车骑将军,位同三公。大权从此又落入宦官手中。他们挟持桓帝,滥行淫威,使得“中外服从,上下屏气”,乃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宦官四侯及其亲属的专横,不仅朝中正直官员反对,就连桓帝也开始担忧,所以对四侯又慢慢开始限制。桓帝先是重用宦官侯览等,分夺他们的权力,继而借他们残害人民的暴行,对他们进行打击。延熹八年(165年),司隶校尉韩演奏言左倌罪恶,言其兄太仆南乡侯左称“请托州郡,聚敛为奸,宾客放纵,侵犯吏民”。桓帝立刻准奏,结果左氏兄弟都被迫自杀。韩演又奏具瑗兄具恭贪污罪,恒帝也下令征诣廷尉。具瑷只好上还东武侯印绶,自己向桓帝谢罪。桓帝下诏贬他为都乡侯,后来死在家中。接着,桓帝又下诏单超、徐璜和唐衡的袭封者,都降为乡侯;其子弟分封者,一律免爵。这就是所谓的“一除内嬖”。
桓帝对于宦官五侯的抑制,只是为了强化皇权,并不想清除,故而对他们稍加抑制后,大权还是交给了他们。而新被重用的宦官在上台后,也同样残暴专横,鱼肉人民。中常侍候览贪侈奢纵,前后竟强夺民田118顷,住宅318所,并模仿皇宫修建大规模住宅16区,都有楼阁、池塘、苑园。另一方面,由于宦官专权,他们的爪牙被安插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选举不实的情况也更为严重。
诛灭外臣 禁铟党人
桓帝时还有一项卖官鬻爵的弊政。当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奢侈腐朽,国家财政基本枯竭。在这种情况下,桓帝一方面采取对农民加重赋税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如延熹八年令郡国有田者每市交10钱为税;另一方面也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就是减借百官俸禄,借王、侯国租税和卖官鬻爵。桓帝的卖官鬻爵是从延熹四年(161年)开始实行的。这一年,零吾羌和先零羌等少数民族起义,活动到了三辅(今陕西省中部)地区,桓帝为了减轻国库的财政支出,就下诏减发公9即百官的俸禄,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桓帝卖官鬻爵的弊政对当时影响极坏,不仅贪污成了合法行为,直接破坏了吏治,而且由于贪官污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并为灵帝时更大规模的卖官鬻爵开了先河。
由于宦官当政、卖官鬻爵等种种弊政,桓帝朝政糟糕至极。为了维护东汉王朝,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学生及郡国士人,就联合起来发起“清议”。他们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在舆论上对宦官集团进行猛烈抨击。同时,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也极力打击宦官势力。
延熹九年,成晋在南阳逮捕了富商张汜——此人倚仗宦官权势横行乡里,正遇上桓帝宣布大赦,而成晋为打击宦官,竟置大赦不顾,杀了张汜,并将其宗族宾客200多人也都杀了,然后才向桓帝上奏。同样,刘质在汝南逮捕了与宦官相勾结的小黄门赵津,也不顾赦令,将赵津拷杀。这两件案子,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强烈愤怒。侯览指使张汜之妻上书讼冤,其他宦官也接着纷纷谮告,于是,为了保障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是给家奴出气,桓帝就将成晋、刘质一齐逮捕,命有关部门审理。最后两人都被弃市。这就是所谓“再诛外臣”。
接着,桓帝采取了更大的举动,发动“党锢”事件,镇压打击宦官的直臣。当时,襄城(今河南方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他任河南尹时,因打击阉党而被下狱,司隶校尉应奉上书为他求情,又被赦免,后来即任司隶校尉。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贪残无道,杀死一位孕妇,畏罪躲在张让家中。李膺知道后,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处死。凶此,很多宦官都害怕李膺,休假时不敢走出宫门。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名声越来越高,士大夫能得到他的接待,被认为是极大的荣誉,称之为“登龙门”,他与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以李膺为首的反宦官斗争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延熹九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等交给太学生、都国生徒“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大怒,于是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陈实等200多人。有的党人逃走,桓帝就悬金购赏。一时间,使者四出,相望于道,反宦官的斗争遭到严重挫折。第二年,在窦武等的表请下,桓帝对“党人”略为宽恕,下诏将其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都终身禁锢,不得做官。这就是桓帝时著名的“党锢”。
七度改元 三立皇后
桓帝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改元次数最多的一个。他曾七度改元:即位第二年改元建和,三年改元和平,仅一年又改元元嘉,三年后改元永兴,二年后改元永寿,四年后改元延熹,十年后又改元水康。
桓帝不仅改元多,宫女也多,就连皇后也立了三位。桓帝牛活相当腐朽,后宫宫女多达万人,尽管他曾接受光禄勋陈蕃的建议,放出宫女500百余人,但这仍远远低于所留宫女的数量。他在位21年,所封贵人就有十几人之多,才女更是无数。而且除了众多的嫔妃,他还先后册立了3个皇后:一个是梁皇后、一个是邓皇后,还有一个是窦皇后。
梁皇后名莹,是梁太后之妹,桓帝初为蠡吾侯,太后征桓帝到洛阳,准备把她嫁给桓帝。尚未成婚,桓帝被梁冀策立为帝。第二年,即建和元年(147年),有关部门上奏梁太后称:应具备礼章,按婚礼规定的时间纳彩。于是按惠帝时娶张皇后规格,聘黄金两万斤,其他彩礼仍旧。这样,梁莹于六月入宫,到八月即立为皇后。
梁皇后被立以后,由于其姐姐临朝听制和哥哥专权,桓帝对她极尽宠爱。和平元年(150年)三月,梁太后病逝,桓帝对她的态度就开始转变。梁皇后虽得到桓帝数年宠幸,却一直无子,桓帝对她慢慢疏远。这使她对桓帝嫔妃暗怀怨忌,凡妊娠者,无不设法使她们堕胎。桓帝由于畏惧梁冀,对梁皇后暂时还不敢谴责,但对她更加疏远,很少再与她恩爱。到延熹二年(159年),梁皇后终于因忧愤而病死,死后葬懿陵,谥“懿献皇后”。同年,桓帝诛灭梁冀,此后就下诏追废懿陵为贵人冢。
邓皇后名猛女,是和熹皇后邓绥从侄邓香之女。其母名宣,先嫁给郎中邓香,生邓皇后,后因丈夫早死且邓氏遭难,改嫁梁冀的妻子孙寿之舅梁纪。邓皇后因幼年随母亲生活,即改姓梁氏。长大后,孙寿看她容貌姣美,在永兴年间(153~154)把她送入宫中。当时为采女,为桓帝所“绝幸”。因此,第二年桓帝就封她哥哥邓演为南顿侯。邓演死后,其子邓康嗣侯。到梁皇后病死后,桓帝诛灭梁冀,即立为皇后。当时桓帝由于厌恶梁氏,便把她改姓为薄,并封她母亲宣为长安君。后来到延熹四年(161年),有人指出邓皇后本是邓香女儿,不应该改易他姓,桓帝又让她重新改姓邓氏,并且追封邓香车骑将军、安阳侯,更封宣、康大县,赏赐以巨万计。不久,其母宣去世,桓帝又特加优待,葬礼均照皇后之母的规格举行,并以邓康弟邓统封昆阳侯、邓统从兄邓会袭封宗阳侯、邓统弟邓秉为清阳侯,其他邓氏宗族也都位列校尉、郎将等。
由于邓皇后无子,桓帝对她的宠爱也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桓帝对郭贵人宠幸,邓皇后自恃位尊,骄横忌妒,与郭贵人在桓帝面前互相谮告。这使桓帝对邓皇后非常不满,到延熹八年(165年)下诏废黜,送暴室管制。邓皇后忧愤而死,为皇后7年,死后葬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东北),其兄也都受到制裁。
窦皇后名妙,是章德皇后从祖的孙女,父亲郎中窦武。延熹八年,桓帝废邓皇后,窦皇后被选入宫中,立为贵人。当时,桓帝对采女田圣特别宠爱,想立田圣为皇后,但朝臣以田圣出身微贱而强烈反对。桓帝无奈,只好策立窦妙为皇后,封窦武为槐里侯、特进,拜城门校尉。但尽管如此,桓帝对窦皇后仍不甚宠幸,所爱还是田圣等女。永康元年(167年),桓帝病重,就封田圣等九女皆为贵人。
由于桓帝的薄情,窦皇后对田圣等人一直有气。桓帝去世,窦皇后称皇太后,即与父亲窦武临朝定策,迎立解犊亭侯刘宏,是为灵帝。临朝听制后,窦太后立即发难,桓帝的棺材尚在前殿,就派人杀了田圣,并且还想把其他桓帝的贵人全都杀掉。在中常侍管霸、苏康的苦谏下,方才作罢。不久,窦武和陈蕃等人谋诛宦官事露,中常侍曹节等矫诏杀死窦武,即把太后迁于南宫云台,其家属迁于比景(今越南南部)。灵帝念及太后曾援立自己,对窦太后比较照顾。建宁四年(171年)十月初一,曾率领群臣朝见太后,并亲自为她祝酒。以后又听从黄门令董萌的劝告,增加太后的供养。但太后心中悲愤,熹平元年(172年),终因母亲死在比景,感伤而死。死后与桓帝合葬宣陵,谥“桓思皇后”。
桓帝没有儿子,生有三女。长女刘华,延熹元年(158年)封为阳安长公主,嫁不其侯辅国将军伏完;次女刘坚,延熹七年封为颍阳长公主;小女刘修,延熹九年封为阳翟长公主。
延熹十年(168年)六月,桓帝改元为永康元年,希望通过改元使东汉王朝长治久安,也使自己长期因腐朽生活而虚弱的身体永远健康。但事与愿违,不仅东汉王朝业已摇摇欲坠,他自己也从此一病不起。十二月丁丑,桓帝死于洛阳宫中的德阳前殿,年仅36岁。死后葬于宣陵,谥号为“桓帝”,庙号为“威宗”。宣陵“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去洛阳三十里。”
汉桓帝 - 大事年表
公元132年,汉章帝曾孙刘志出生于刘翼家。
公元146年,刘志被梁冀扶立为帝,是为汉桓帝。
公元159年,桓帝刘志消灭外戚窦氏。
公元167年,桓帝刘志逝世。
汉桓帝 - 家庭状况
皇后 | 懿献梁皇后 梁女莹 邓皇后 邓猛女 窦皇后 窦妙 |
妃嫔 | 郭贵人 贵人 田圣 |
子 | 无 |
女 | 刘华,延熹元年封阳安长公主,适不其侯辅国将军伏完。 刘坚,七年封颍阴长公主。 刘脩,七年封阳翟长公主 |
汉桓帝 - 在位年号
建和(3)147—149
和平(1)150
元嘉(3)151—153
永兴(2)153—154
永寿(4)155—158
延熹(10)158—167
永康(1)168
汉桓帝 - 崇信黄老道
汉桓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崇信道教的皇帝,是个名副其实的黄老道徒。对我国道教初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汉桓帝刘志,15岁时从河北封地请回朝廷登上了皇帝宝座。是东汉13个皇帝中的第10个皇帝。桓帝在河北封地时,民间道教信仰盛行,黄老道的清静无为、长生久视,对他的影响很大,幼年的刘志,喜爱音乐,尤其是善于吹笙弹琴,练就一副好口好手,演奏起来相当逍遥自在,有一种超凡脱俗飘然的感受。
汉桓帝当上皇帝后,对宫中的道术秘籍,有所阅览,对宫中人的黄老信仰更是深信不疑。汉桓帝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到二十几岁时还没生儿育女,龙子龙孙接续帝脈的思虑,萦绕着他,桓帝寄希望于黄老道,有望从黄帝、老子之术中获得下一代,于是以皇帝身份号召文武百官信仰黄老道,按国家大典在宫中举行祭祀。他恐怕诚信感动不了老子,在延熹五年(公元162年)下诏天下除了洛阳令王涣祠、密县令卓茂庙不改外,其余所有祠庙一律改祀老子。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正月,桓帝派遣中常侍左悺到苦县,(今河南鹿邑县)祭老子。一年三次大张旗鼓、雷厉风行祭祀老子的活动。把崇拜老子神化老子推到最高峰。就这样,桓帝只有三个千金出世,仍没有儿子,衍续后代的思想和延年益寿的理想,依然是桓帝信奉黄老道的精神支柱。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的春天,平原(今河北)人、黄老道徒襄楷到洛阳向朝廷上奏折一本,朝廷收到后没有动静。十几天后,又上奏折一本说:“过去道士宫崇献出的神书《太平经》,专讲自然五行的事,还有治国、生子的技术。但顺帝没有照做,所以他没有儿子……又听说宫中建立了黄老、浮屠(佛)的祠殿,很好啊!黄老道主张清静,崇尚无为,热爱生命,讨厌杀罚,減少贪欲,去除奢侈,现今皇上过分的欲望不減少,杀罚生灵太过分,曲解了道教,怎么能使国家昌盛、衍生后代呢!有人说老子到西天成了佛,专心修真养性,精气神达到了最高境界,即使好女多多,也不眼花缭乱,而不屑一顾。能‘守一’到这种程度,那就叫成仙得道。现今皇上后宫美女艳妇为天下之最,山珍海味,也为天下之最,怎么这么多的贪欲难道是黄老道所提倡的吗?”
襄楷奏本一上,随即被召入朝廷,皇帝下诏由尚书省过间。襄楷说:“过去根本没有宦官,到了西汉武帝末年,他多次游幸后宫,才叫人设置宦官哩。”襄楷听到过朝廷中宦官专权的事,才发了这通言论。尚书承旨听了很不高兴,也参了一本说:“襄楷言词不合道理,而且还违背经义,假借谈天说道,来表达私人意见,诬蔑皇上妄论国事,请予治罪,收送洛阳狱中。
桓帝看了奏本,心中自有盘算:“这襄楷言词虽然激烈,切中实事,但他讲到黄老道的深义还很不错,挺够味儿的。”于是,他下诏“不诛”,交由司寇论判。司寇深解皇上心意,也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放襄楷“无罪”回家去了。桓帝认为民间信仰黄老道的人还有象襄楷的,真是称得上高道了。这一件事,更增加了桓帝对黄老道的笃信不疑,更增长了对黄老的祭祀诚心,延熹九年秋,桓帝将洛阳北宫濯龙园里的濯龙宫改祀老子,并率文武百官来到濯龙宫祭祀老子,用五彩毛毯子作祭坛,用纯金作法器,设置高座,张以华盖,并动用园家音乐班子祭祀天神的乐曲来演奏伴唱,热闹非常。又在万安山皇家御花园内修建了濯龙祠,塑像供奉老子。从此之后,全国上下,崇拜道教的风气越来越盛。
汉桓帝 - 后人评价
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及诛梁冀,奋威怒,天下犹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奸锋,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 桓自宗支,越跻天禄。政移五幸,刑淫三狱。倾宫虽积,皇身靡续。
——《后汉书·孝桓帝纪》
最后编辑:2022年0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