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立身乱局
王敦,士族出身,娶晋武帝司马炎女襄城公主为妻。早年任给事黄门侍郎,王衍荐为青州刺史,东海王司马越掌权时,任为扬州刺史。司马睿移镇建业,召为军咨祭酒,后又继刘陶任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与王导共同扶植司马氏的江东政权,消灭不从命的江州刺史华轶,镇压以杜弢为首的荆湘流民起义。东晋的经济、军事重心在于荆、扬二州,王敦进位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掌握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贡赋入己,将相官吏多出其门,专擅朝政,威胁晋室。晋元帝司马睿既畏惧又嫌恶,重用刘隗、刁协等与之抗衡,并放免扬州地区的僮客组成军队,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戴渊为征西将军,名义上北讨石勒,实则防御王敦。
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诛隗翦恶为名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起兵,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周顗、刁协,刘隗投奔石勒。朝廷以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当年元帝病死,明帝即位,在胁迫下手诏征敦入朝辅政。敦自武昌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王导为司徒,自领扬州牧,不久病重。
太宁二年(324)明帝下令讨伐。王敦以兄王含为元帅,使钱凤等率兵三万攻建康,明帝亲率六军抗拒。敦病卒,戮尸悬首南桁。有集十卷。(案:《祖纳传》,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华阳国志》、《大同志》又有王敦,皆非处仲,盖同时同姓名有三。)立身乱局王敦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后任太子舍人。元康九年(299年),皇后贾南风废太子司马遹,迁他于许昌,并不许东宫官属送行,王敦则与太子洗马江统、潘滔、太子舍人杜蕤、鲁瑶等违命去送行,得到当时议论者的称许。后王敦改任给事黄门侍郎。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夺帝位,并派王敦到兖州慰劳担任兖州刺史的叔父王彦。三个月后,齐王司马冏兴兵讨伐司马伦,诸王都响应,此时王彦收到齐王的檄命,邀请一同起兵;王彦畏惧司马伦兵力强盛,不敢应命。王敦此时劝王彦响应,最终齐王击败司马伦,王彦亦获功勋。司马伦失败后,晋惠帝复位,王敦迁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永嘉元年(307年),司徒王衍推荐他做青州刺史,拜广武将军。不久又征命王敦为中书监,王敦将襄城公主的侍婢都分发给将士,又向人分发金银财宝给部众后才回到洛阳。此时在荥阳遥控政权的太傅司马越来朝,王敦认为他此行一定时有诛杀处罚,后司马越果然收捕中书令缪播等十余人,并处死。司马越后来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认为让王敦到外偏远地会令他肆意妄为,成为无法制约的地方豪强。但司马越不听。
助建东晋
王敦到扬州后与堂弟王导一起辅助司马睿在江南地区建立名望,为著中兴晋朝;因司马睿依靠王敦及王导才能建立力量,所以当时人有说:“王与马,共天下。”及后被征拜尚书,但王敦坚持留在扬州不上任。司马睿于是任命王敦为安东军咨祭酒。此时扬州刺史刘陶逝世,司马睿于是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后更升任左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节。永嘉之乱后,晋怀帝被掳,司空荀藩推司马睿为盟主;但当时的江州刺史华轶不肯顺从司马睿的指挥,司马睿于是派王敦与历阳内史甘卓和扬烈将军周访一起进攻华轶,并将他击败,华轶败走被杀。
同时,不久以前杜弢在湘州作乱,后又攻破零陵,侵扰武昌、长沙、宜都、邵陵等郡,荆州刺史周顗因而退走。司马睿于是又派王敦、陶侃等进攻,王敦让陶侃等进讨,而自在豫章作援。最终杜弢被击破,王敦因功任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王敦自此开始自选官员,兼统属下州郡。后来杜弢部将杜弘南走广州,请求收降并愿意讨伐在桂林的盗贼,及后又与交州刺史王机图谋叛变,但遭陶侃讨平。杜弘最终向零降太守尹奉投降,尹奉将杜弘送给王敦,王敦于是收他为部将,甚为宠信。另南康人何钦当时据险聚众数千人,王敦私下加任他四品将军。王敦专擅的迹象渐见明显。
权重遭忌
建武元年(317年),因晋愍帝被掳,司马睿改封晋王,统摄万机。王敦此时获进位征南大将军。次年司马睿因晋愍帝被杀而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建立,王敦改拜侍中,升任大将军、江州牧。王敦以他讨伐杜曾失利而请求自贬,免任侍中并不拜州牧。后司马睿又加任王敦为荆州牧,王敦又辞让州牧,仅听任刺史。
及后司马睿渐渐重用刘隗,同时疏远一开始扶持他而名声似乎比皇族更高的琅琊王氏士族,王敦因而上疏为王导抱不平。而其实司马睿重用刘隗、刁协等人就是为了减弱立下大功而又有极高名声的琅邪王氏势力,而面对在外地专权而手握强兵,更有意图专擅朝政的王敦就更为畏惧和厌恶。太兴三年(320年),司马睿任命湘州刺史甘卓改任梁州刺史,王敦要求以从事中郎陈颁代替甘卓担任原本湘州刺史的位置,但遭拒绝,司马睿更派谯王司马承移镇湘州。王敦见此,上表陈说古今被皇帝猜疑的忠臣和小人如何离间忠臣和皇帝的关系,想要感动司马睿。司马睿见奏表后更为忌惮王敦,表面上增加他的属官和尊贵待遇,同时放免扬州地区的僮客组成军队,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戴渊为征西将军 ,表面上是要抵抗北方胡族政权的入侵,实际上是要防备王敦。
发动叛乱
永昌元年(322年)正月,王敦从荆州起兵,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司马睿知道后大怒,命刘瑰等人回建康准备防守,司马睿更亲自披甲出镇城郊。王敦率军一路前进到石头城(建康西边的军事要塞),王敦打算进攻刘隗镇守的金城,但杜弢劝他攻石头城,先攻破周扎。王敦听从并进攻石头城,守将周札开城门投降,王敦又击败了戴渊、刘隗、王导、周顗、郭逸和虞潭的进攻,刘隗和刁协北走。
王敦入石头城后,并不立刻到建康朝见司马睿,反而拥兵在石头城,更放纵兵士四处劫掠。官众因乱逃走,只余安东将军刘超领兵与两名侍中一同侍奉司马睿,司马睿亦只得求和。王敦见王导时又怪责他当日司马睿继位前不听他劝,改立幼主而让他可以专擅朝政,才令内乱发生,几乎令王氏覆灭。但王导仍秉正地与王敦议论,王敦无法争辩。及后王敦自任丞相、江州牧,进封武昌郡公,又加羽葆鼓吹,让太常荀嵩拜授,王敦曾假意辞让。王敦又杀周顗、戴渊;更因太子司马绍为人有勇略,意图诬陷他不孝而废掉他,但遭温峤大力反对而不能成事。王敦不久即回到武昌,遥控朝政。王敦得势后,谋害易雄等忠良之士,又在朝中树立党羽,将相州牧都是王氏族人,而且又以沈充、钱凤二人为谋主,纵容手下为非作歹,无法无天;有识之士都知道王敦很快会败亡。堂弟王棱曾不断劝谏王敦,但却遭到王敦暗杀。王敦后又自领宁州和益州都督。同年,司马睿因忧愤而死,由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
太宁元年(323年),王敦谋求篡位,讽谏朝廷征召自己,司马绍于是手诏征召王敦。又拜受加黄钺、班剑武贲二十人,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王敦到姑孰时,司马绍派侍中阮孚设牛酒犒劳王敦,但王敦却称病不见,只派主簿接受,不久王敦自任扬州牧。后王敦侄儿王允之听到钱凤与王敦讨论夺权的计划,王允之后即告诉父亲王舒,而王舒及王导就告诉司马绍,让朝廷都准备应付王敦。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患病,部将钱凤和沈充暗中筹划一旦王敦死后如何是好,最终决定在王敦死后作乱,颠覆东晋,并劝王敦铲除有名望的周札以及司马睿腹心冉曾和公乘雄,王敦都一一照做。及至王敦病情转坏,司马绍一方面派侍中陈晷等人问候王敦病况,另一方面却暗地里打算讨伐,并微服到芜湖察看王敦军的营垒,又派大臣查问王敦起居。
王敦任命温峤为丹阳尹,意图监察朝廷动静。但温峤却向司马绍告发王敦夺位的图谋,司马绍于是下令讨伐,并伪称王敦己死,激厉起士气并派兵讨伐王敦的部众。此时王敦病重,根本不能统率军队,于是以诛温峤等奸臣为名,以哥哥王含为元帅,命钱凤、邓岳、周抚等率五万兵,水陆并进地攻向建康。后中军司马曹浑在越城击败王含,王敦听到后大怒,更意图亲自领兵作战,但因病重乏力而无法下床。另一方面,钱凤等人率军到建康,屡遭司马绍亲率的军队击败。此时王敦逝世,终年五十九岁。王敦死前仍然和养子王应及羊鉴说他死后要先置文武百官,然后再处理葬事。但王应及后秘不发丧,用席包裹尸身后在外涂腊,再埋在屋中,即与诸葛瑶等人纵情酒色。不久王含、沈充、钱凤等军都被击败,王敦之乱得以平定。之后王敦即被起出尸身,烧毁衣冠,并摆成长跪的姿势戮尸,头颅被斩下后与沈充等人的头颅一同被挂在城南朱雀桁上,向平民展示。及后王敦的尸首都没有人敢收葬,最后在尚书令郗鉴的建议下才让王敦家属收葬。
王敦覆亡后,王敦各党羽都被追捕,但琅琊王氏并未被牵连,如王导等人更获加官晋爵。朝廷论功行赏,封王导始兴郡公,食邑三千户,赐绢九千匹,进位太保。又加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殊礼遇,王导推辞不接受。
轶事典故
王敦刚和公主结婚时,上厕所,看见漆箱里装着干枣,这本来是用来堵鼻子的,王敦以为厕所里也摆设果品,便吃起来,竟然吃光了。出来时,侍女端着装水的金澡盘和装澡豆的琉璃碗,王敦便把澡豆倒入水里喝了,以为是干粮。侍女们都捂着嘴笑话他。
性格特征
史载王敦眉目疏朗,性格简脱,有鉴裁,并通《春秋左氏传》。王敦亦从不说钱财,同时喜好清谈。
王敦亦爱音乐,曾当众表演击鼓,而且音节谐韵,神情自得,旁若无人,在坐观看的人都称他雄爽。
石崇以生活奢华见称,厕所都常有十多名有美貌的婢女侍奉,并放置甲煎粉和沈香汁;而如厕后的人都会更换新衣。很多客人都因为要在众侍婢前脱衣而感到害羞,但王敦则一直神情自若。
王恺与石崇一样都是十分崇尚奢豪华,王恺有一次设置酒宴,王敦和王导都在座。当时有一名女艺伎吹笛吹错了,王恺就立刻将她杀害,此举令在座众人都失色,唯独王敦好像没有看见那样镇定。又一次到王恺家作客,王恺命美人进酒,并命令若客人不喝就要死。传到王敦那里时王敦坚决不肯喝,令到行酒的美人恐惧色变,但王敦仍然不屑一顾。
王敦曾经表现得十分荒淫,家中拥有美妾侍婢数十名。其他人因而劝谏他,王敦却说:“这很简单。”于是遣散家中数十名婢妾离开,当时的人都十分惊异。
王敦杀害周顗后,有次玩樗蒲,见到棋子被打回,联想到周家的衰败,因此流泪。
家庭成员
父亲:王基,
妻子:襄城公主司马脩袆(音灰,
妾室:宋袆
堂弟:王导
历史评价
《晋书》:“琅邪之初镇建邺,龙德犹潜,虽当璧膺图预定于冥兆,丰功厚利未被于黎氓。王敦历官中朝,威名夙著,作牧淮海,望实逾隆,遂能托鱼水之深期,定金兰之密契,弼成王度,光佐中兴,卜世延百二之期,论都创三分之业,此功固不细也。既而负勋高而图非望,恃劫逼而肆骄陵。衅隙起自刁刘,祸难成于钱沈。于晋阳之甲,缠象魏之兵。蜂目既露,豺声又发,擅窃国命,杀害忠良,逐却篡盗乘舆,逼迁龟鼎。赖嗣君英略,晋祚灵长,诸侯释位,股肱戮力,用能运兹庙算,殄彼凶徒,克固源图,载清天步者矣。”
赞曰:“播越江濆,政弱权分。元子恃力,处仲矜勋。迹既陵上,志亦无君。罪浮浞<豸壹>,心窥舜禹。树威外略,称兵内侮。惟身与嗣,竟权齐斧。”
司马睿:“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方朕太甲,欲见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潘滔:“处仲蜂目己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
王导:“处仲若当世,心怀刚忍,非令终也。”
周顗:“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杀枉忠臣。”
司马绍:“故大将军敦参处股肱,或内或外,夹辅之勋,与有力焉。阶缘际会,遂据上宰,杖节专征,委以五州。刁协、刘隗立朝不允,敦抗义致讨,情希鬻拳,兵虽犯顺,犹嘉乃诚,礼秩优崇,人臣无贰。事解之后,劫掠城邑,放恣兵人,侵及宫省;背违赦信,诛戮大臣;纵凶极逆,不朝而退。六合阻心,人情同愤。先帝含垢忍耻,容而不责,委任如旧,礼秩有加。朕以不天,寻丁酷罚,茕茕在疚,哀悼靡寄。而敦曾无臣子追远之诚,又无辅孤同奖之操,缮甲聚兵,盛夏来至,辄以天官假授私属,将以威胁朝廷,倾危宗社。朕愍其狂戾,冀其觉悟,故且含隐以观其终。而敦矜其不义之强,有侮弱朝廷之志,弃亲用羁,背贤任恶。钱凤竖子,专为谋主,逞其凶慝,诬罔忠良。周嵩亮直,谠言致祸;周札、周莚累世忠义,听受谗构,残夷其宗。秦人之酷,刑不过五。敦之诛戮,傍滥无辜,灭人之族,莫知其罪。天下骇心,道路以目。神怒人怨,笃疾所婴,昏荒悖逆,日以滋其,辄立兄息以自承代,多树私党,莫非同恶,未有宰相继体而不由王命者也。顽凶相奖,无所顾忌,擅录冶工,辄割运漕,志骋凶丑,以窥神器。社稷之危,匪夕则旦。天下长奸,敦以陨毙。凤承凶宄,弥复煽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虞世南:“王敦以磐石之宗,居上流之地,负才矜地,志怀冲问鼎,非明帝之雄断,王导之忠诚,则晋祚其移於他族矣。”
张燧:“且夫刘聪、石勒、王敦、祖约,此其奸诈雄武,亦一世之豪也。”
王夫之:“自晋东渡以来,王敦始逆,桓温继之,代有权臣。而司马、刘、萧之宗社以移。”“王敦、桓温皆于老病奄奄、旦暮且死之日而谋篡不已,以为将贻其子孙,则王含、王应奴隶之才,敦已知之;桓熙弱劣,玄方五岁,温亦知之矣。王导知敦之将死,起而讨敦;王、谢诸贤知温之将死,而坐待其毙;敦与温亦何尝不自知也。其心曰:u2018吾一日而居天子之位,虽死犹生。u2019呜呼!天下之不以敦、温之心为心者,吾见亦罕矣哉!”
蔡东藩:“王敦三计,惟上计最足图存,既已知此计之善,则中计下计,何必再言。其所以不安缄默者,尚欲行险侥幸,冀图一逞耳。钱凤所言,正希敦旨,故敦未尝谕禁,寻即内犯,要之一利令智昏而已。王允之伪醉绐敦,确是奇童,温峤亦以佯醉戏敦,并及钱凤,敦虽狡猾,不能察峤,并不能察允之,而妄思篡逆,几何而不覆灭乎?元帝之为敦所逼,实为王导所误,导固附敦,至温峤入都,敦犹与导书,将生致太真,其往来之密切可知。及明帝决意讨敦,敦尚未死,而导且诈为敦发丧,嫁罪钱凤,如谓其不为敦助,奚可得乎?厥后与王含一书,情伪益著,惟郭璞精于卜筮,乃居敦侧而罹杀机,岂真命该如此耶?吾为之怀疑不置云。”
何兹全:“两晋之际,琅邪王氏三人——王衍、王敦、王导,身系一朝安危兴亡。……王敦结局成为东晋叛逆,我看初期的功劳不可没。其功不仅是辅佐东晋王朝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对早期东南政局的稳定所起的作用。”
史书记载
《晋书·王敦传》
《资治通鉴》卷八十三至九十三
最后编辑:2022年0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