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及荣誉
1989年作品《挑战》获第7届全国美展银质奖,并获首届“ 刘开渠雕塑艺术基金奖”, 广东省建国44周年优 秀文艺作品一等奖,第4届 鲁迅文艺奖一等奖。
1991年作品《铁军》(与张永齐合作)获 广东省美展金质奖,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银质奖。
1992年作品《未来属于我》(与 唐大禧合作)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展优秀奖。
1992年作品《演进》获《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1995年作品《使命》获反 法西斯二战胜利优秀奖。
1997年创作 深圳联合广场大型雕塑《联合力柱》。
1999年创作 昆明世博园艺术广场主雕《携手》(与马祥生合作)由 广东省人民政府赠予 云南省世博园。
1999年作品《使命》、《天弦》入选第9届全国美展。
2001年作品《国风》入选第5届全国体育美展,并获 广东省美术作品优秀奖。
2003年作品《我有一梦》入选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精品展)。
2003年作品《生命女神》立于 美国关岛国际机场(主雕,国际中标)。
作品入选《中国美术五十年》(1942-1992)。
作品入选《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作品选》。
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社会活动
2003年在 美国洛杉矶主讲“中国城市雕塑布局初探”。
2004年主持雕塑大师 潘鹤关于城市雕塑专题讲座。
2005年在澳门“聚焦当今中国艺术”专题讲座中,主讲《关于城市雕塑的几个比喻》。
人物事迹
俞畅学的是电力拖动,不知何故爱上了雕塑。但理科的思维给他搞雕塑增加了许多灵感,为他的作品添注了特殊的魅力。俞畅的雕塑,向来被认为富阳刚气、有“男人味”,例如摘取多个奖项的《铁军》、《挑战》等。他少有的几件刻画女性的作品,同样也获得很高的赞誉。如置于历史名城惠州城市广场的雕塑《客家女》就是其中的一件,这件作品雕琢了一位美丽、鲜活、柔韧的客家女子,不仅征服了当地居民的眼光,而且还给许多到此旅游的游客过饱了“眼福”。据说他们一般都会在“客家女”面前驻足十多分钟。
为寻找“感觉”,他经常驾车深入客家乡镇观察,在路边餐馆吃饭时,还会格外留意周围的客家妹子,观察她们的形体、神情。期间,他还听说了一个故事:红军时期,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李德被博古请到苏区作军事顾问,为照顾这名外国“专家”,党安排一名客家女子嫁给了李德。因为有了这位客家太太,李德的生活迅速安定下来,得以专注于研究作战。这个故事令俞畅眼前一亮,带来了关键性的灵感。于是,一个带着孩子、面带笑容向前迈步的客家女形象,便在俞畅手中富有魔力的泥土里脱颖而出。
1985年,俞畅带着自己的设计方案,到共青团广州市委投稿建设青年广场的雕塑,那一次他成功了。接着,他又受有关单位委托,在位于中山八路珠江桥头,“堆起”了人称“三只手”的城市雕塑,题目为“和平、友谊、发展”,这就是改革开放后广州最早的城市雕塑之一。此后,他进入创作高峰时期,作品分别落户广州的荔湾、黄埔和 深圳、香港、澳门、 昆明、惠州及 美国关岛。2005年,他还应邀创作了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金钟。2008年8月,他成为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身为广州雕塑院的“掌门人”,俞畅还扛起了管理者的担子。艺术家“当官”意味着“自由的日子要结束”,但他很明白:不能既享受当宠儿、又要求有充足时间做创作,必须“食得咸鱼抵得渴”(广州俗语)。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