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高西奇, 男,1967年3月出生,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1992年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工作,1997年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任教授,2002年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2000年获得华英基金支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修,2007年至2008年获洪堡基金支持在德国达姆施达特理工大学研修。
高西奇教授现为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电子学会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IEEE南京分部副主委、IEEE Transca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编委。
2013年12月,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的 “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中,东南大学高西奇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高西奇教授一直从事信号处理与移动通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未来移动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宽带多载波传输与多址技术、空时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应用。
科研与获奖
高西奇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IEEE Trans. SP/IP/Comm/IT/WC等国际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论文已获国内外引用300余次,获发明专利3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3项。
2012年2月,高西奇教授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同年,金石副教授和高西奇教授等合作完成的论文《MIMO Multichannel Beamforming: SER and Outage Analysis Using New Eigenvalue Distributions of Complex Noncentral Wishart Matrices》(作者:S. Jin, M. McKay, X. Q. Gao, and I. B. Collings,刊登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第56卷第3期)荣获2011年度IEEE Stephen O. Rice Prize Paper Award(莱斯论文奖)。该奖项基于依据论文的学术质量、原创性、实用性授予每年度在通信理论领域的最佳论文,是通信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奖项之一,每年评选一次。此次金石副教授和高西奇教授获得的IEEE Stephen O. Rice奖也是中国大陆学者首次获得该奖项。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