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应詹

简介: 臧应詹(生卒年不详),字枚吉,清代名医,诸城市吕标乡黑龙沟人。精通岐黄之术,被誉为“华佗再世,思邈复生”。
[展开]

臧应詹的个人经历

臧应詹 - 生平简介

他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走科举之路。15岁补诸生,曾做莒州训导,后因母病,立志学医。他博览群书,广取众长,师承仲景,效古不泥,融会贯通,自出机杼。行医50余载,医术超群,被誉为神医。曾有“南臧北黄(黄元御)”之说。他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素以内科见长,兼通外科、妇科及儿科。

臧应詹善用经方,治病神奇,独具匠心,不拘成法,所投辄效。著有《伤寒论选注》10卷、《类方大全》14卷、《外科大成》4册、《伤寒妇幼三科》4册、《脉诀》1册。现存有《伤寒论选注》和《类方大全》两部手抄本。其中《伤寒论选注》遵旧注、添己论、识真伪、辨阴阳,立论精当,用方灵活,有独封见解,对学习研究祖国传统医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枚吉作选论,务在实用,不尚浮词。书末附有自己运用《伤寒论》的心得,诚平生心血结晶。

臧应詹 - 臧应詹治病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诸城黑龙沟子(现诸城市密州街道黑龙沟村)出了一位“神医”臧应詹。因为人们习惯上称呼他的字“枚吉”,所以民间知道神医臧枚吉的多,知道臧应詹的少。臧应詹早年做过小官,后来为了给母亲治病,才改学医术。他聪敏勤奋,博览群书,很快学到了一身高超的医术。由于医术精湛,很多疑难病症都能药到病除,因而被人们誉为“神医”。臧应詹在家乡行医达五十多年,他给人治病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乾隆三十四年(1769)四月,安丘县一位姓黄的公子得了鼻出血的毛病,每天早、晚两次,每次都要流满一火盆,两个多月没有好。后来找了一个南方医生诊治,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配药,吃了几副,不但没好,出血的次数反而成了三次。他们找到臧应詹时已是八月,臧应詹诊脉后,仔细地询问发病的原因:原来几个月前,黄公子跟堂伯到济南办事,晚上去宿妓,刚刚解衣上床,就被闻讯赶来的堂伯狠狠地斥责了一顿。黄公子羞急之下,落下了这个毛病。臧应詹沉吟片刻,告诉黄家人:这种病是因为相火引起的,不能强行止血,否则容易使血液在体内凝结,导致病情加重;只有顺应血脉,将相火导出,血才会自然而止。臧应詹用桃仁承气汤配药,加大剂量,让病人服用。三副药之后,病人大便出血,鼻血减少。随后又减小剂量,让病人连续服用,并配以别的药物,不久,黄公子的病就痊愈了。
传说臧应詹还会“搬”病。有一年,臧应詹的姑家表弟到杭州为官,临走前举行酒宴庆贺。酒宴完毕,臧应詹告诉表弟说:从脸色看,你已得了“瘩背”。表弟以为他开玩笑,毫不在乎地说:你看我好好的,哪里来的“瘩背”?臧应詹给他把了一下脉,说:现在还是“瘩背”的早期,所以你没有多大感觉。不过不用怕,我给你搬到小腿肚子上,等到了杭州再慢慢治疗不迟。到时候如果大夫看的不是“瘩背”,你就不要理他,如果看的是“瘩背”,你就叫他开方子。表弟到杭州不久,果然感到小腿肚子不舒服,就找大夫来看。有的说是毒虫咬的,有的说是疔疮,后来—个年轻大夫说是“瘩背”。臧应詹的表弟故意问:“瘩背”应该长在脊背上,怎么会长在小腿肚上呢?年轻大夫说:这是有能人给你搬到了小腿肚上。表弟这才信服了,就让年轻大夫治疗,很快就治好了。臧应詹临终前把“搬病”的秘方给了家人,嘱咐他们,如果有南方人来,就将此方交给他。后来那个南方的年轻大夫果然远道而来寻找,家人就把这个秘方给了他。
臧应詹很注重培养人才,遇到疑难病症常和徒弟们一起会诊,听听他们的见解,

看看他们的本事。臧应詹有两个徒弟,大徒弟是本乡孙家黑龙沟姓孙的,二徒弟是城北十里堡姓邱的。一次,某村有个孕妇难产,请臧应詹诊治。臧应詹诊完后,就把两个徒弟叫来会诊。臧应詹先问大徒弟:“你看她怀的是几胎?大人和孩子能否全活?”大徒弟说不出来。又叫二徒弟看,二徒弟说:“她怀的是两胎,大人能活,两个孩子不能全活,先下生的死,后下生的活。”臧应詹一听诊断正确,就让他开方。等二徒弟开完后,臧应詹拿出自己压在砚台底下的处方,说:“你开的方和我开的方用药一样,但是剂量不同。按你的处方吃三副孩子才能下生,按我的处方吃一副孩子就能下生。”这个妇女吃了臧应詹开的一副药,果然生下了两个孩子,先下生的死,后下生的活了下来。

臧应詹

最后编辑:2022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