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邹富秋,1956年出生,字寒草,号菊斋、自号菊舍村姑。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1989年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研修书法,师从当代著名书法、篆刻、理论家黄敦先生。
现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阜阳市书协副主席、阜阳巾帼书画院院长、阜阳市政协委员。
荣誉成就
自1990年至2002年其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三、四届中青年书祛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坛新人展》、《全国第六、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览》;1 983年7月在《安徽省首届中小学教职工书法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990年3月在《首届全国妇女书法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993年在《93u2019全国教师书画展览》荣获二等奖,1 999年9月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安徽省书法篆刻展览》中获优秀作品奖;个人艺术传略入编《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英汉辞典》、《当代青年书法家百人作品集》:《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新华日报》等国内专业性报刊多次介绍并刊登其作品。2004年7月与友人访问日本交流书法。
摘自《上海收藏》报
书法创作
邹富秋的书法创作形式丰富,体式多样。篆、隶、楷、行草诸体皆善。其篆书师《散盘》、《石鼓文》、《秦诏版》等,不以一帖一形为基本,而以一法一意为骨髓,用笔精微简洁,笔意圆劲茂隽、结体遒劲浑穆。其隶书恣肆烂漫、飘逸新奇,上追金文、甲骨文取其厚重、古朴;下涉汉代诸碑如《石门颂》、《封龙山颂》、《祀三公山碑》等,得其雄强、古茂;近师清代金农等墨迹,学其端庄流美,并从中寻求隶书的发展嬗变轨迹及构成特点,追求格调古雅、敦厚含蓄的艺术风貌。其作品表现了内含骨力,外见平和的艺术境界,不以势夺人,但凭韵取胜,毫无霸悍之气。筋骨内蕴,典雅润秀,既不脱离法度,又能体现自家风采,于平淡中见精神,观之如品美茗,遗韵绵绵,令人回味无穷。邹富秋的楷书,初师颜鲁公、骨肉停匀,大气磅礴,行笔健朴古劲,结体轩昂从容,厚重安凝。后追晋风于《智永真书千字文》用功最勤,得其柔润圆媚之貌,丰富洒脱,中侧互用,配合自然,为形成其以行草为主体的书法面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行书对“二王”一脉的经典法书情有独钟,犹其倾心于米元章、李北海的行书手札,从这些碑帖中得其宽博中有婉丽,平和中寓欹侧的真髓。用“二王”书法的恬淡典雅、结合米元章的洒脱随意,形成了其行书作品的典雅、淳和、隽永的面貌。观其作品,提按有度,顿挫有方,疾徐有致,结字多变,清新雅致,上下贯气,左右顾盼,通篇浑然一体。在用笔上刚柔相济,运用自如,干净利落,中侧锋并用,或沉郁厚重,或轻盈跳宕,点画精到,笔力遒劲。笔势结构合理,气韵贯通。笔法变化精微、细致。从中可以看出其在继承传统经典中,能取诸家之长,化为己用,无论是笔墨技法,还是审美意识,都能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心手双畅的境界。
邹富秋多年来孜孜以求地研习书法,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从不逐浪趋潮,追赶时风。她长期沉潜于古典,从雄厚博大的传统积淀中摄取营养、塑造自家风格。在书法创作中她能够借古人的笔墨语言抒胸中之块垒,努力地把握一种“理念”,不作简单的宣泄与模仿,表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卷气息,和谐中见丰富,静雅中见广博,淳和蕴藉,清隽淡雅,朴实无华。从其作品中可以读出一种韵味,一种境界,一种胸襟气度,一种人品才情。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