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抚九

简介: 徐抚九(1859年—1924年),男,近代诗画家。原名履谦,清光绪秀才,生于宁海县城小北门书香门第,是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启蒙老师。他自幼饱读经史,德高品正,学识渊博,诗风旷达清妙。其书法学赵松雪,又擅长山水花卉,造诣颇高。徐抚九,宁海城关小北门人,清光绪秀才。其后裔所珍藏文物书画,“文革”中尽付一炬。
[展开]

徐抚九的个人经历

简介

徐抚九(1859—1924),近代诗画家。原名履谦,清光绪秀才,生于宁海县城小北门书香门第,是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启蒙老师。他自幼饱读经史,德高品正,学识渊博,诗风旷达清妙。其书法学赵松雪,又擅长山水花卉,造诣颇高。

年轻时,读清人王秀楚所著《杨州十日记》后,痛恨满清政府之暴行,遂绝意仕进之途,以诗画文章自娱。平生胸怀高泊,学识渊博,曾以经学见知于名儒俞曲园。后任杭州育英书院(即之江大学前身)院长,广结海内名士,探究篆刻书画。退居归里后,又兼宁海习艺所所长,于商会、义学等公益事业多有建树。徐抚九工诗,诗风旷达清妙,多自抒怀抱之作。曾作《五十初度》诗数首,其中一首为:“入世年半百,茫茫百感生。双亲寒朽骨,二子未成名。济渡悲无揖,乘时欲请缨。所惭空只手,谁与订同盟。少恨不努力,气质未消融。立功悲老骥,内顾笑寒蛩。俗见脱难尽,诗怀穷未工。云游今已倦,小睡学冬烘。”诗出,一时和者蜂起。邑人如叶桐封、孙垂裳、张然;外籍有宁波陈家锟、金华潘锦、南昌李当谦、九江杨海珍、金陵俞安乐、海宁朱克勤、贵阳史炎等百余人。

生平

徐抚九,宁海城关小北门人,清光绪秀才。年轻时,读清人王秀楚所著《杨州十日记》后,痛恨满清政府之暴行,遂绝意仕进之途,以诗画文章自娱。平生胸怀高泊,学识渊博,曾以经学见知于名儒俞曲园。后任杭州育英书院(即之江大学前身)院长,广结海内名士,探究篆刻书画。退居归里后,又兼宁海习艺所所长,于商会、义学等公益事业多有建树。徐抚九工诗,诗风旷达清妙,多自抒怀抱之作。曾作《五十初度》诗数首,其中一首为:“入世年半百,茫茫百感生。双亲寒朽骨,二子未成名。济渡悲无揖,乘时欲请缨。所惭空只手,谁与订同盟。少恨不努力,气质未消融。立功悲老骥,内顾笑寒蛩。俗见脱难尽,诗怀穷未工。云游今已倦,小睡学冬烘。”诗出,一时和者蜂起。邑人如叶桐封、孙垂裳、张然;外籍有宁波陈家锟、金华潘锦、南昌李当谦、九江杨海珍、金陵俞安乐、海宁朱克勤、贵阳史炎等百余人。可谓一时之盛唱。其书学赵松雪,惟妙惟肖,所书匾联甚多,又擅山水花卉,亦妙致可爱,为时人所珍重。其作品曾于1935年10月在县民众教育馆展出。著名画家潘天寿早年受其影响颇深。今县文物办还藏有徐抚九山水条幅。晚年营建一雅致名园,题为“二亩园”,自号“二亩园主人”。平素少与世俗交往,每徘徊于园中,以莳花植树为乐。又自号“夕可轩主人”,意寓孔子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意。著有《诗草》、《诗话》、《宁海乡谈》、《中西先贤言行录》及杂著、杂录、家书、实求、漫言、尺牍等多篇,可惜大多作品已失传。其后裔所珍藏文物书画,“文革”中尽付一炬。

徐抚九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