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周颢(1685~1773)清代书画家、竹刻家。字晋瞻,号芷嵒(一作巖、岩)、芷道人、芷叟、雪樵,因蓄美须长髯,自号髯痴,人呼周髯。嘉定(今属上海)南翔人。性好嗜酒,至老豪饮不减少年。天资聪颖,个性磊落不羁,不乐仕进,与人交往和善可亲。
艺术成就
工书画,尤精竹刻。行书师法苏轼,跌宕奇伟,自成风格。山水画早年学王翚,笔墨 秀润。又善临摹,仿王蒙最工,人物画也很精妙。擅长画竹,兴酣落笔,风枝或雨叶栩栩如生。尤其以画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为一体。技艺闻名乡里,所刻山水、人物、丛竹,用刀如用笔,不必假借他人稿本。除了擅长以阴刻搭配浅浮雕技法来雕刻纹饰,尤擅长采用阴刻技法雕得相当深陷,再在深陷部位依据纹饰的需要浅雕局部纹饰,名为“陷地深刻”。这种深刻技艺,始于朱松邻,至周颢集大成。传世作品以笔筒和臂搁为主。其竹刻以阴刻技法展现绘画中的“南宗山水”最具特色,与“三朱”的刻竹面目大不相同。金元钰称誉周颢在竹人中,好像杜甫在盛唐诗人中的地位一样,首屈一指。
湖北美术学院教师周颢
周颢,1973年生于湖北安陆。1994至199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第一工作室主工水墨人物专业。 2003至200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水墨人物专业,主要致力于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探索及相关文化史研究,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
获奖情况
2006年“笔墨纸砚——全国当代青年国画家邀请展”学术奖;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览美术类最佳学术奖;2011年湖北省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