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
论著
1.《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合著)
2.《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
论文
1.《论周作人“美文”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利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反思和忏悔——论〈憩园〉中寒儿的形象》,载《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实验戏剧与中国现代戏剧传统》,载《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论中国现代戏剧客观写实戏剧形态的形成》,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洪深及中国现代戏剧导演制的建立》,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cssci)2008年第1期。
6.《论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上海戏剧协社与中国现代戏剧形态的形成》,载《戏剧文学》(中文核心)2009年第2期。
8.《中国现代戏剧传统在桂林文化城》,载《艺术探索》2009年第3期。
9.《论上海戏剧协社组织与管理的现代化》,载《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6期。
10.《桂林文化城现代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载《歌海》2009年第5期。
11.《论〈剧本汇刊〉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载《戏剧艺术》(cssci扩展版)2009?年第4期。
12.《政治、商业与戏剧——论当代戏剧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载《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13.《论上海戏剧协社诞生的必然性》,载《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第4期。
14.《论上海戏剧协社解散的主要原因》,载《文艺争鸣》(cssci)2010年第1期。
15.《中国现代话剧写实舞台美术的第一个范本——论〈少奶奶的扇子〉演出的舞美设计》,载《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第2期。
16.《政治与艺术张力下的叙事技巧——论故事片<红色娘子军>中的爱情线索》,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7.《女性意识的增长与消解——论故事片〈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形象》,载《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3年第6卷。
18.《民族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论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京剧的作用》,载《电影评介》,2013年第17期。
19.《从叛逆到牺牲——论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的形象》,载《电影评介》(中文核心)2014年第11期。
20.《论张艺谋电影中的西部影像——以故事片〈红高粱〉为例》,载《电影评介》(中文核心)2015年第3期。
21.《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兼及孟京辉戏剧》,载《戏剧之家》2015年第7期。
22.《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牡丹亭〉——兼及〈牡丹亭〉的改编》,载《戏剧之家》20165年第1期.
23.《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载《电影评介》(中文核心)2016年第17期。
24.《〈秋菊打官司〉中的西部影像》,载《艺海》2016年第11期。
25.《论学术博客相较传统学术交流方式的优势——以“光影故事的博客”为例》,载《传媒观察》2017年第2期..
26.《论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的实习方法——以“社团实习法”为例》,载《电影评介》(中文核心)2017年第19期。
27.《论校园戏剧社团的建设——以河南师范大学踏浪话剧社为例》,载《艺海》2018年第9期。
28.《谢晋对思想深度的追求——论<天云山传奇>中的深层话语》,载《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17期。
29.《论王家卫电影的艺术特征》,载《名作欣赏》2018年第33期。
30.《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评西法大剧社演出的话剧<金锁记>》,载《戏剧之家》 2018年第34期。
31.《走进市民社会的一次成功努力——简评首届陕西省大学生话剧节的戏剧社团》,载《艺海》2018年第12期。
教材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2.《政治经济学》,参编,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主义原理》,副主编,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参与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及其成因研究》(编号:06xzw007)。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编号:03BZW047)
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本土传播心理学本体理论建设”(编号:2016M013)。
文学作品
1.中篇小说《小城边缘》,《永远的灿烂》,远方出版社,2000年。
2.短篇小说《狼狗》,《相约千禧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0年。
3.短篇小说《救火》,《佛山文艺》,2000年第6期。
主要成就
已在《文艺争鸣》《戏剧艺术》和《电影评介》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教材三部。在中国话剧史研究和中国电影史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和上海戏剧协社研究的成果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创办的“光影故事的博客” 不仅为本校师生和戏剧与影视学界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也很好的指导了南山剧社 ,西法大剧社和西安地区高校戏剧社团的演剧活动。
最后编辑:2022年0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