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平

简介:张方平(1007—1091),字安道,号“乐全居士”,谥“文定”,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1034),中茂才异等科,任昆山县(今属江苏)知县。又中贤良方正科,迁睦州(今浙江建德东)通判。历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滁州(今属安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杭州(今属浙江)、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长官。神宗朝,官拜参知政事(宰相),反对任用王安石,反对王安石新法。
[展开]

张方平的个人经历

简介

  张方平性格豪迈刚正,立朝无所阿附。晚年固然反对新法,早年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也是立场不同。但为人多识见,有气量。镇守西蜀时,认识眉山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深表器重,并积极为之延誉。曾推荐苏轼为谏官,后来苏轼因作诗被诬陷下狱治罪,他受到牵连,但能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奏章论救,所以苏轼终身尊敬他。
  张方平早年多作古文,善论时事,享名一时。未中进士时,与石延年等游,诗酒豪迈,也为时人所注意,可见文学方面是富有潜力的,但后来发展不够.

谈兵

       张方平性格豪放,年少时即具有建立功业的英雄理想。他自称少时所结交皆是一时豪杰之士、英雄之才:“幼知为学,而不能勤。于时山东士人若刘潜、吴颢、石延年、韦不伐、陈靖、田度、马武十数人,皆负豪杰之气不得骋,相与纵酒为高。仆年少好奇论。与诸酒徒游……”,且“好奇论”。“奇论”者,主要指不同流俗的言论,主要指与儒家思想相左的兵家纵横之谈。这从他自称研读《孙子兵法》,并作诗《读孙子二首》表达军事观点,在政论文中多引“兵法”、《军志》等兵学理论可见。
  张方平常借颂扬、追慕古代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表达自己不凡的英雄理想与豪迈气概。这些人物指建立不朽功勋的儒学名节之士,他追念早年隐于东山、后“为苍生而起”的东晋贤相谢安:哦思古人兮,有东晋太傅谢公者,其庶见英才乃是孔明辈,风流更觉茂弘卑。……晚年拂剑兮,一起为苍生兮安国危。”张方平对蜀地贤相诸葛亮尤其心向往之。宝元元年(1038),张方平在睦州任上,请画工闵廷俊绘诸葛亮像,并撰《蜀丞相诸葛武侯画赞》,对其“士之抱器待用,忧深思远,以天下之事自负”的胸襟气度表示尊赏。他在《与邵监簿》中指斥朝廷用人之非:“今四方无事。朝廷守划一之不支以为政,当柄任者高枕优游,故其拣别英豪不甚为急事”,“假诸葛武侯而在。徒死隆中尔!”批判朝廷不用英才,致使豪杰泯灭,也可见张方平是以像诸葛亮一样的英雄自命的。谢安、诸葛亮等儒学名士有一个共同点,即不仅具备治国方略,而且具有却敌卫国的将才武略。是能够出将入相、具备文武才略的英雄人物。张方平眼中的英雄还指纵横家、兵学家,如称赞齐地纵横战略家鲁连、冯驩等人的高尚节义与不凡气度:“鲁连节重轻丘山,冯驩气高微风云。丈夫志义绝流俗。岂与屑屑雏鼠群。”他对赵参“怀抱纵横才,四方漂泊无人省”表示惋惜。他称赏杜牧:“不遇元和得献谟,望山东北每长嘘。独赓唐律雅风后,更注孙篇俎豆余。”杜牧在继承儒家礼乐文明的同时研习注释《孙子》而名传千古表示赞赏与向往。这也体现张方平其思想“好奇”的一面。

对张方平的评价

  关于张方平其人其文,蜀人苏轼有评:“自庆历以来,讫元丰四十余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及其它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信乎!其有似于孔北海、诸葛孔明也”。苏轼称张方平与曹魏孔融、蜀国诸葛亮有相似之处。这不仅指张方平的性格气质,也指其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体气高妙”、“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张方平性格豪迈,作文好发议论,尤喜谈兵,往往气势雄隽奇伟,体现出卓尔不群之性情气质,这与孔融有相似之处。诸葛亮是三国时著名军事家,能坐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方平在一系列上书中谈论军事问题,所谈“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体现出一定的军事谋略,这与诸葛亮多有相似。清代四库馆臣称“方平颖悟于书,一览不忘,善为文,数千言立就。才气本什伯于人,而其识又能灼见事理,劓断明决,故集中论事诸文,无不豪爽畅达。洞如龟鉴。”指出其具有不凡的豪气远见,为文才能“豪爽畅达,洞如龟鉴”。评价是中肯的。

张方平

最后编辑:2022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