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屈原

简介:《七绝·屈原》是毛泽东在1961年所写。毛泽东写于1962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毛泽东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展开]

七绝·屈原的个人经历

【原文】

    七绝·屈原

    1961年秋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注释】

    屈子:指屈原。屈原(约前340-前278年),战国时楚国大臣,文学家,名平,字原。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他曾辅佐楚怀王,颇得信任,并奉命“造为宪令”,主张立法富国,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言被免去官职。楚顷襄王时遭令尹子兰之忌,因而被流放。屈原因无力挽救楚国的衰落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的著作有《离骚》、《九歌》等。杀人刀:以比喻屈原作《离骚》等所发挥的战斗作用。艾萧、椒兰:艾萧,指艾蒿,臭草。这里是比喻奸佞小人。椒兰,申椒和兰草,都是很芳香的植物,这里比喻贤德之士。一跃冲向万里涛:是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之中投汨罗江而死。

七绝·屈原

【写作背景】

    毛泽东是个酷爱历史的诗人,他的诗思也随着他阅读历史著述,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廊中萦回。他在读《二十四史》写下大量批语的同时,也创作了一些咏史的诗篇。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其爱国精神千百年来影响和鼓舞了许多人。所作的《离骚》等作品千百年来也传诵不衰。作者为了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于1961年秋,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只四句,28个字,但它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行为表达得清楚明白,语言精炼简洁,很有锋芒。选材精当,诗意突出,这是本诗最大的特点。前两句“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开门见山而又准确地写出屈原的才华及其坚强的战斗精神。屈原所写的楚辞《离骚》,集中而突出地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他的政见,他的追求,是一篇充满忧国忧民而又富有战斗力的伟大诗篇。作者把诗篇喻作“杀人刀”,手法精当而又贴切。第三句“艾萧太盛椒兰少”,写出了屈原忧伤之所在,也是末句屈原结局的症结,写得同样中肯精当。此诗内容典型,词语简洁。是它的最大特点。另外,词语诗句多富形象感。如“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椒兰”、“一跃冲向万里涛”等诗词感染力很强。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30日